曾紀澤遺集

曾紀澤遺集

《曾紀澤遺集》是1983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曾紀澤

基本介紹

  • 書名:《曾紀澤遺集》
  • 作者:(清)曾紀澤
  • 類別:文學
  • 頁數:402頁
  • 定價:1.30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出版時間:1983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統一書號:11285-1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早在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趁中國西北動亂,以“代為收復”為名,出兵占領了新疆伊犁區。
1878年(光緒四年)六月,清政府派崇厚赴俄談判索回失地,崇厚在沙俄的威脅下,在清廷不知情的情況下,於1879年(光緒五年)十二月二日擅自與沙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里瓦兒亞條約》,除割去霍爾果斯河以西和特克里斯河流域大片富饒的領土外,還賠款500萬盧布。
伊犁名義上歸還中國,實際上卻是“已成彈丸孤注,控守彌難”的殘破空城了。清廷得知後極為震怒,於1880年(光緒六年)派曾紀澤兼任出使俄國大臣,與沙俄談判修改崇厚擅訂的《里瓦吉亞條約》。曾紀澤抵達俄國後,“與俄外部及駐華公使布策等反覆辯論,凡數十萬言”,經過曾紀澤的力爭,《里瓦兒條約》被廢止。
1881年(光緒七年)二月二十四日,曾紀澤代表清政府在彼得堡同沙俄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區。同年曾紀澤遷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
中俄交涉方定,法國入侵中國的藩屬越南。曾紀澤受命與法國代表進行交涉,“抗辯不稍屈”,由於在中法交涉問題上態度強硬。中法戰爭爆發後,由於極力主戰,不久被免去出使法國大臣一職。
1884年(光緒十年)晉升兵部侍郎,赴英商定洋藥稅厘,為國家每年增收600餘萬兩。次年回國任海軍衙門幫辦,協助李鴻章創辦北洋水師,旋為兵部侍郎入總理衙門,後調戶部,兼署刑部、吏部等部侍郎。在任出使英、法、俄三國大臣期間,訂造了“致遠”、“靖遠”艦,為了訂購軍艦不受制于洋人,深入的學習過近代海軍知識,在有關艦船技術的論述上極有見地。在此期間還親自創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首國歌《普天樂》。
1890年(光緒十六年)病卒,加太子少保,諡號慧敏。子:曾廣鑾,左都御史;曾廣銓,兵部員外郎。主要著作身後被輯為《曾惠敏公全集》。

作者簡介

曾紀澤(1839~1890)中國清末外交官。湖南湘鄉(今雙峰)人。字劼剛。曾國藩長子。“少負俊才”,1870年(同治九年)由蔭生補戶部員外郎,1877年(光緒三年),以承襲爵位入京,與在華西方教士和外交官交遊,進一步了解外國情況。
1878年,派充出使英國、法國大臣,在英辦理訂造船炮事宜,補太常寺少卿,轉大理寺
1880年,兼充出使俄國大臣,往聖彼得堡談判改訂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的《里瓦機亞條約》,於次年2月24日簽訂《中俄改訂條約》(即中俄《伊犁條約》),在界務和商務方面爭回部分主權。
1883~1884年,在巴黎就法國侵略越南問題與法政府談判,並建議清廷積極備戰,堅決抵抗,反對在天津簽訂的《中法會議簡明條款》。
1884年4月,被免出使法國大臣兼職。
1885年6月,交卸出使英、俄大臣職。
離英回國前,在倫敦《亞洲季刊》上發表《中國先睡後醒論》,闡述對中國內政外交和列強對華政策的觀點,有一定的影響。回國後,因朝政腐敗,終未施展其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