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日三

曾日三

曾日三,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又名曾日山,1904年生於湖南宜章城關鎮曾家灣一個世代書香家庭。1928年作為正直青年,被吸收到縣蘇維埃政府參加革命工作。曾日三表示要擺脫封建家庭,跟共產黨幹革命,同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革命軍,任第3師秘書。4月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任紅4軍第29團秘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日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宜章城關鎮曾家灣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37年四月27日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衡陽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人物事跡,

人物簡介

1929年起任紅4軍軍部秘書、紅一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參加保衛井岡山、開闢贛南閩西蘇區的鬥爭。其間與吳仲廉結為伉儷,朱德是主婚人。1931年起任紅3軍政治部主任、紅3軍團政治部副主任、福建軍區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屢建功勳。中央政治局沙窩會議後,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為左、右路軍,紅5軍團改番號為紅5軍,曾日三任代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被編入張國燾指揮的左路軍並作為前鋒部隊。他堅決支持黨中央的北上方針,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維護紅一、四方面軍的團結,後被調到紅9軍任政治部主任

人物經歷

1936年10月隨部西渡黃河,轉戰甘肅省河西走廊。參與指揮古浪、永昌等戰鬥。後任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9軍代政治委員。西路軍失敗後率200餘人突圍,艱苦轉戰在祁連山區。1937年4月27日在紅柳園子遭國民黨軍包圍,為掩護傷病員和婦女先撤,他率部擔負阻擊,最後落入敵手壯烈犧牲,時年33歲。
1930年6月,曾日三在井岡山與吳仲廉結婚。吳仲廉(1908—1967),湖南宜章人。1927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參加湘南起義後隨起義部隊上井岡山。曾任紅四軍前委秘書和紅軍學校教官。1932年任中央蘇區女子義勇隊政治指導員。長征時在幹部休養連任秘書,後隨紅五軍團編入紅四方面軍。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隨軍西渡黃河,參加西路軍艱苦征戰。被俘後,由張掖押到青海西寧,後押送到南京“反省院”。不久,由周恩來營救出獄,並返回延安。建國後,曾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文革”初期,以“叛徒”罪名被隔離審查,1967年1月19日含冤去世,後被平反昭雪。
曾日三

人物事跡

曾日三,亦作日山,原名美男,1904年5月6日生於湖南省宜章縣城的南關街。
他家世代書香門第,過著“亦耕亦讀”的富家生活。曾日三6歲時在曾氏族學啟蒙,不久入縣城閤邑高小(設普化寺,後改第一區高小)。閤邑高小由晚清秀才李文香(後任中共宜章縣第一任書記)主持,鄧中夏的父親鄧典謨亦在此執教。在他們的愛國思想薰陶下,班上的同學如李燦、張際春、吳漢傑等,思想都很活躍。可是,曾日三的性格溫柔文雅,加上父親的嚴厲控制,不敢參與社會活動。
1919年夏,曾日三考入衡陽湖南省立三師。五四運動後,衡陽三師學生受新思想激勵,學潮此起彼伏。有一次,宜章籍學友高靜山(後為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邀請曾日三參加驅逐反動校長劉志遠的活動。他怕得罪校方丟了學籍,婉言推脫。當時,在同學們眼中,都認為他膽小怕事,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人。
曾日三的學習成績在全校是出類拔萃的。而且他長相英俊,膚色白皙,身材修長,曾被衡陽三師女生吳仲廉(時名吳統蓮)熱烈追求。封建守舊的曾憲周認為吳仲廉大膽潑辣,思想激進,怕她把兒子“引壞”,極力反對這門親事。他按宜章的陋俗,買了一個9歲的小女孩給曾日三作童養媳。秉性軟弱的曾日三無可奈何,只是嘆著氣對父親說:“如果要我這樣過下去,我一輩子都不會快活。”曾日三畢業後,曾憲周又把他送到宜章縣稅捐局作職員。他既無理財的興趣,亦不願在仕途上競爭,不想按父親安排的道路走下去。因此,他每天應付了稅捐局的差事後,便閉門讀書。不久,他辭去厭惡的差事,到母校第一區高小執教。
1924年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建立。宜章與廣東毗連,工農運動迅速興起。曾日三的許多同學投入了革命洪流,他卻依然抱著“惟有讀書高”的觀念,游離在社會活動之外。但是,由於他治學嚴謹,又無官吏習氣,被推舉為第一區學務委員。此時,他不顧父親反對,支持妹妹素娥上縣立女子學校,並承擔她的全部費用。頗為革新氣息。1927年5月,湖南發生馬日事變。曾日三是箇中間色彩的人物,在宜章教育界略有名氣。國民黨右派勢力拉攏他,委他為縣署督學官員,並裹脅他參加了國民黨。
馬日事變後,宜章共產黨組織轉入地下,碕石村成為縣委活動的中心,碕石承啟國小校長吳漢傑掩護縣委書記胡世儉在這裡主持工作。中共碕石支部書記彭曬以挨戶團團總名義,掌握了30多條快槍,吳仲廉和她的丈夫彭琦也是這個村的黨員。他們配合朱德、陳毅的部隊,發動了有名的湘南暴動。1928年1月12日,湘南暴動部隊化裝智取宜章縣城。縣長楊孝斌以為是國民黨軍隊來縣駐防,率縣城頭面人物出迎,被起義部隊一網打盡。曾日三隨縣長出來作陪,亦被當場逮捕。次日,縣城召開萬人公審大會,處楊孝斌等死刑。吳仲廉將曾日三平日的表現介紹給朱德,認為他是可以爭取的對象,使他獲釋。
2月6日,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宜章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經吳仲廉的動員和教育,曾日三打消了顧慮,答應“幫共產黨辦事”,與受苦的工農民眾站到一邊來。他被介紹到縣蘇維埃主度毛科文那裡,做編印宣傳材料的工作。不久,彭曬、蕭克領導的碕石獨立營和陳東日、陳光領導的栗源農民武裝合編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三師,曾日三擔任師部秘書。
1928年4月,曾日三隨湘南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在寧岡與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宜章農軍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紅四軍)第十師第二十九團,曾日三為團部秘書。並由毛科文、胡少海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為了粉碎湘贛之敵的“會剿”,第二十九團奉命奪取新七溪嶺。槍枝不夠,曾日三腰揣兩顆手榴彈,與吳仲廉等爬到前沿陣地喊話,瓦解敵軍鬥志。戰鬥中,他用繳到的槍枝武裝了自己。不久,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利用湘南農軍的鄉土觀念,鼓動第二十九團離開井岡山,被敵人打散。曾日三協助胡少海收攏殘部,沖開一條血路,返回井岡山。由於第二十九團失去番號,他調到紅四軍軍部任參謀。
12月11日,彭德懷率平江起義部隊上井岡山。曾日三與軍直機關人員連夜搭了一個戲台,歡迎兄弟部隊。他還邀張際春、吳漢傑等人,拜訪了協助彭德懷領導平江起義的老同學李燦。李燦拉住他的手說:“真想不到,昔日的白面書生也造反了!”不久,因彭琦犧牲,擔任紅四軍前委組織幹事的吳仲廉與曾日三結婚,在茨坪舉行了婚禮。李燦送來了一條被面,朱德軍長主婚,許多戰友向他們祝賀,稱讚他們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1929年1月,毛澤東在白露村主持前委會議,決定率紅四軍主力進軍贛南閩西。曾日三、吳仲廉這對新婚夫婦,冒著漫天風雪下井岡山,轉戰在“贛水蒼茫閩水碧”的遼闊戰場上。曾日三身上掛著幾個墨水瓶行軍,沿途以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的名義寫標語,出布告,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政策。吳仲廉能歌善舞,是紅四軍有名的文藝骨幹。她在曾日三的協助下,編了許多動員青年參軍和號召土地革命的歌詞,配上地方小調,帶領宣傳隊員到處演唱。紅四軍三次入閩,工農武裝割據的紅旗,在武夷山脈飄揚。
1930年6月,曾日三隨紅一軍團從福建長汀出發,支援紅三軍團攻打長沙。8月,兩支部隊在瀏陽永和鎮合編紅一方面軍。總指揮部是在原紅四軍軍部的基礎上組成的,曾日三為紅一方面軍總部負責文秘工作的參謀。不久,又調升為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南瑞金成立,將中央蘇區劃分為江南、福建、粵贛、閩贛四個省,曾日三被派遣到福建省軍區擔任政委。
1932年3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東路軍入閩作戰,曾日三領導福建省軍區地方部隊積極配合,奪取龍巖、漳州。特別是漳州一役,紅軍破城俘敵1600名,繳獲飛機兩架,赤色高潮震動東南。
紅軍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三次大規模軍事“圍剿”,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在內戰前線舉行寧都起義,編為紅五軍團。為了加強這支新組建部隊的戰鬥力,紅軍總部將原紅一軍團第三軍調入。此時,曾日三到紅三軍,接替李濤的政治部主任職務。他上任不久,便隨紅五軍團投入了第四次反“圍剿”的酣戰,與紅三軍政委朱瑞一道,冒著槍林彈雨,深入前沿陣地,組織突擊隊。紅三軍能攻善戰,奪樂昌,克宜黃,迫使敵軍退守撫州、南城,大振了紅五軍團的軍威。1933年2月,陳誠指揮蔣介石的嫡系部隊12個師,企圖消滅紅軍主力。周恩來、朱德率紅三、五軍團打伏擊,在黃陂殲敵第五十二、五十九師,俘敵師長李明、陳時驥二人。紅三軍在此役中擔負右翼出擊任務,曾日三飲水臥雪,向潛伏的戰士們進行戰前動員。戰鬥結束後,他要求指戰員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迅速運動到草台岡,又殲敵第九師和第十師各一部。蔣介石對這次失敗十分沮喪,在給陳誠的手諭中寫道:“惟此次挫失,慘淒異常,實有生以來惟一之隱痛。”
1933年9月,蔣介石以50萬重兵“圍剿”中央蘇區。由於“左”傾機會主義者錯誤的作戰方針,使紅軍蒙受重大損失。1934年1月,曾日三出席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代表大會。同年調任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不久,隨軍參加長征。
長征中,紅五軍團擔任全軍後衛,曾日三和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參謀長劉伯承(後為陳伯鈞)一起,指揮部隊邊打邊撤。
部隊進入湖南境內後,蔣介石調集40萬重兵圍追堵截,形勢更加嚴重。敵人在湘江布下第四道封鎖線,紅五軍團打得異常艱苦。曾日三與戰友們扼守東岸的每一個山頭,擋住如潮的追兵,激戰三晝夜,才掩護龐大的中央機關和輜重隊伍渡過湘江。此時,八萬紅軍已減員過半,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也因來不及過江,全軍覆沒。面對嚴重挫折,曾日三痛心疾首,對“左”傾冒險主義者產生了強烈的懷疑和不滿。“左”傾錯誤領導在軍事上一籌莫展,被迫接受毛澤東的建議,放棄去湘鄂川黔蘇區的計畫,部隊於黎平轉兵入黔。1935年1月,紅軍打下遵義,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領導在中央的統治。遵義城頭的霞光,使曾日三臉上的愁云為之一掃。他和李卓然陪同中央代表陳雲,連日向紅五軍團所屬部隊傳達會議精神。指戰員精神振奮,堅決擁護毛澤東倡導的運動戰方針,高度機動靈活地活動在雲貴高原上。
2、3月間,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甩開敵人。接著又突破烏江天險,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兵臨貴陽逼昆明,調動敵人保守中心城市。然後,紅軍以每天120里的急行軍,直趨金沙江畔。擔任全軍後衛的紅五軍團,在絞平度以南的石板河布防,掩護主力北渡。追敵受到節節抵抗,每天只能移動七八里。但是,紅軍人多船少,需九個晝夜才能渡完。曾日三與戰友們在南岸堅持了五天,敵人兵力猛增,形勢更加嚴重。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李富春到紅五軍團,偕同李卓然、曾日三等到前沿陣地進行政治動員,士氣陡增。紅五軍團完成了阻擊任務,總部首長表彰他們甘願承擔犧牲,保證了渡江北上戰略意圖的實現。
入夏以後,中央紅軍進入彝民區。曾日三反覆向全軍團指戰員宣傳民族政策。接著,部隊橫渡金沙江,跨越瀘定橋,翻過夾金山,於6月中旬到達四川懋功,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為了作好過草地的思想和物資準備,曾日三帶領政治工作人員和“通司”(藏語,即翻譯)訪問藏族民眾,購買糧食。
8月6日舉行的沙窩會議,中央決定組織左、右路軍經草地北上。紅五軍團改番號為紅五軍,編作左路軍前鋒。因李卓然重作,曾日三代理政委職務。他在團以上幹部會議上,反覆強調要克服困難,堅決北上,然後率部隊踏上了茫茫草地。可是,進至噶曲河邊時,眼看只有三天路程就要與毛澤東、周恩來率領的右路軍會合了,曾日三突然接到張國燾的電報,調紅五軍南返阿壩地區,曾日三不知發生了什麼情況,只好率部隊叢草地退回。返回途中,因糧食早已吃完,許多戰士餓死在草地上。張國燾擅自決定率軍南下,走上了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曾日三對此極為氣憤。在張國燾召集的紅五軍營以上幹部會議上,他當場與軍長董振堂、保衛局長歐陽毅抵制張國燾的命令。張國燾惱羞成怒,挑動少數受蒙蔽的人尋釁鬧事,曾日三挺身而出予以制止。他一方面要求部下維護一、四方面軍的團結;另一方面與董振堂、歐陽毅聯名向紅軍總司令朱德寫報告,反映情況。當時紅五軍的電台仍與進抵陝甘的中共中央保持著聯繫,能夠將中央的指示精神及時告訴廣大指戰員。張國燾察覺此事,更加惱火,指責曾日三“造謠生事,擾亂軍心”,沒收了電報密碼。從此,紅五軍失去了與中央的直接聯繫。隨後,張國燾又採取組織措施,將曾日三調出紅五軍,派往第九軍任政治部主任。由於曾日三老成持重、一身正氣,既有才識,又能團結同志,到紅九軍後,很快得到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及廣大指戰員的信任和尊重。
張國燾頑固堅持錯誤,率部向川康邊界退卻,在卓木碉另立“中央”。由於屢受挫折,部隊損失嚴重,不得不向西康東北部轉移。1936年7月與紅二、六軍團在甘孜會師後,在朱德、任弼時、賀龍、劉伯承等的堅決鬥爭和紅四方面軍指戰員的強烈要求下,張國燾被迫取消偽中央,同意和紅二方面軍共同北上。曾日三和戰友們第三次跋涉過泥濘的草地,9月初到達甘南。想到即將與紅一方面軍的戰友重逢,他心情格外激動。可是不久,紅九軍接到命令,與紅五軍、紅三十軍組成西路軍,調往黃河以西。
10月底,西路軍兩萬餘人從靖遠包河口西渡黃河,向甘肅河西走廊進軍。總指揮部隨紅九軍在左翼行動,經五佛寺時,殲滅前來阻擋的國民黨馬步芳部騎五師,直奔古浪。古浪為河西走廊門戶,歷來為兵家爭戰之地。敵馬元海部聞訊大驚,從後路包抄上來。曾日三留一支部隊阻擊,率主力進至城下,先派四個小紅軍入城送信,大意是:西路軍要打通國際路線,請允許借路通過。但守敵殘忍地殺害了送信的小紅軍,不肯讓路。曾日三義憤填膺,下令攻城。守敵僅一個團,抵擋不住,棄城逃跑,紅軍攻占古浪。古浪兩面臨山,地勢低洼,加上地震使城牆坍塌,易攻難守。軍部將紅二十五師配置西南制高點,紅二十七師扼守東北山頭,形成口袋形陣地。盤踞涼州(今武威)的馬步青,率部爭奪古浪。雙方激戰三晝夜。敵人以山炮擊毀城防陣地,騎兵揮動明晃晃的馬刀突入城內,軍部機關許多女同志手無寸鐵,被敵人馬隊劈砍踐踏,血漿滿地。曾日三與政季陳海松組織軍部警衛連和交通隊與敵人展開巷戰,且戰且走,幸得守城的紅二十六師接應,方得脫險。
古浪激戰,紅九軍陣亡2000將士,退據永昌城。西路軍也全部進入河西走廊蜂腰部,即從永昌至山丹綿延100多公里的狹長地帶。11月下旬,馬步芳、馬步青利用紅軍兵力分散。補給困難等弱點,集結十個旅的人馬,連續發動進攻,還輪番不斷地用飛機和大炮轟炸紅軍陣地。紅九軍挫敗敵軍數十次攻擊,堅守永昌達半月之久。
1937年1月,紅五軍攻占高台,但被敵馬元海部兩萬餘眾圍困,軍長董振堂以下3000人全部捐軀。紅九軍攻甘州(今張掖)未克,與紅三十軍到達臨澤,屯駐倪家營子。倪家營子地處平川沙灘,居民稀散,分布方圓數里內。敵以六個步騎旅及民團武裝七萬人三面包圍,將紅軍縱橫分割成數十塊。紅軍傷亡慘重,被迫退入祁連山區。曾日三率紅九軍300餘人隨後,掩護主力部隊繼續西進。
巍巍祁連山,白雪皚皚,朔風肅殺。西路軍僅存3000人的隊伍,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他們攙扶著傷病員,出入荒山野漠,一連50多天沒有見到老百姓。糧食吃光了,連樹皮草根都很難找到,生活比過雪山、草地時更艱難。曾日三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幾次下山找糧,都遇敵人馬隊忍痛而還,長征出發時,吳仲廉因帶著出生不久的孩子曾吳,被編入紅軍總部幹部休養連,後隨曾日三調入紅九軍,任軍敵工部副部長。此時,曾日三對嗷嗷待哺的孩子和身虛體弱的愛妻,根本無暇照顧。他考慮的是部隊,是黨交給自己的使命。當部隊行至肅州(今酒泉)附近的梨園口時,突然與敵騎兵遇遭,陳海松不幸陣亡,總指揮部任命曾日三代理紅九軍政委。他臨危受命,領導餘部繼續戰鬥。
走出嘉峪關,總指揮部於3月14日在祁連山口的石窩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決定西路軍領導人徐向前、陳昌浩離隊去陝北,剩下的人員編為三個支隊,由王樹聲、李先念(紅三十軍軍長)各率一個支隊,分左、右兩翼西進,直屬機關和傷病員、婦女編在第三支隊,由畢占雲任支隊長,曾日三任政委,鐘立彬任政治部主任,帶領200餘人隨後而行。
4月下旬,部隊抵達安西,決定打下縣城補充給養。敵軍防守甚嚴,攻城未克,部隊撤到紅柳園子。敵人策馬包抄上來,曾日三立即命令一部分戰士掩護傷病員和婦女先走。情況緊急,不容多說,他簡單地交待了幾句:“你們順著電線桿子的方向,往西北突圍,再過兩天就到新疆邊境的星星峽了,那裡有人接應!”說畢,轉身帶領一部分戰士,利用殘牆斷坦作掩護,向敵人馬隊射擊。突圍的同志,後來會合左、右支隊的800餘人,安全抵達新疆。可是,曾日三始終沒有歸隊。據最後衝出來的戰士說,曾日三被敵人包圍,子彈耗盡,為避免被俘受辱,他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幾個撲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時年33歲。他用自己的鮮血,為西路軍英勇悲壯的歷史寫下了最後殷紅的一筆,永遠值得後人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