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戰國早期。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尊高33.1厘米,口寬62厘米,盤高24厘米,寬57.6厘米,深12厘米。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侯乙尊盤
  • 文物所屬年代:戰國早期
  • 出土時間:1978年
  • 館藏點:湖北省博物館
  • 文物等級: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文物造型,製作工藝,文物價值,

文物造型

曾侯乙尊通高33.1厘米,口徑25厘米,重約9公斤;曾侯乙盤通高24厘米,口徑57.6厘米,重約19.2公斤。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徑58厘米,重約30公斤。曾侯乙尊盤裝飾紛繁複雜,銅尊上是用34個部件,經過56處鑄接、焊接而連成一體,尊體上裝飾著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頸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盤內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
尊盤通體用陶范渾鑄而成,尊足等附屬檔案為另行鑄造,然後用鉛錫合金與尊體焊在一起。尊頸附飾是由繁複而有序的鏤空紋樣構成,屬於熔模鑄件。
“曾侯乙”銅尊盤“曾侯乙”銅尊盤
其出土時尊置於盤上拆開來是兩件器物,極其別致。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在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虬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隻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尊和盤上均有銘文顯示,其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專家們將其命名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盤,合稱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
尊盤圖片資料:

製作工藝

經專家鑑定,此系採用失蠟法鑄造,因為紋飾細密複雜,且附飾無鍛打和鑄接的痕跡。失蠟法又稱出蠟法、拔蠟法,基本方法是將蠟作成模,成型後用細泥漿反覆澆淋,泥漿包住蠟模後再塗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鑄型。蠟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澆鑄銅汁成器。
曾侯乙尊盤
圈足的鑄制工藝
圈足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立面,其上鑄有蟠螭紋,上層為斜面,其上有鏤空紋飾。其具體鑄制技術,皆屬春秋戰國的常見技術,如立面的蟠螭紋採用了單元紋飾范拚兌技術,而斜面的鏤空紋飾,其製作工藝,與春秋戰國時期的鏤空銅類似,為平面扇形紋飾模上製作單元紋飾范,其范面的空腔即為鏤空紋飾。
腹部、頸部的鑄制工藝
腹部相對簡單,僅一周蟠螭紋的紋飾帶。頸部上口大、下口小,底部較短,為一周紋飾帶,上部甚長,均布著4條布滿蟠螭紋的蕉葉形,其間為素麵。腹部和頸部的鑄制工藝亦採用了春秋戰國時期普遍流行的紋飾范拚兌技術。
口緣的製作工藝
口緣的紋飾圈由許多單個小紋飾組成。這些小紋飾的形狀應有數種。具體說來,先將16個小紋飾組成一個小組紋飾單元,而每4個這種相同的小組紋飾單元又組成一個大組紋飾單元,再將這4個大組紋飾單元圍成整個口緣紋飾圈。大多數單個小紋飾的下面,都有銅梗支撐,小紋飾與銅梗之間為焊接。組成口緣紋飾圈若干形狀的單個小紋飾,皆為單合范鑄制而成。所謂單合范,實際上為兩片范組成的范包。其中,一片范的陰腔與整個器物的幾何形狀相同,而與之對合的另一片范則為無型腔的平板狀。
曾侯乙尊曾侯乙尊
尊盤上的小紋飾,系由一范多腔的單合范工藝批量鑄成。
小紋飾一頭翹起的製作工藝
批量澆鑄小紋飾的單合范,其一面是平板范,即面上無造型。不難理解,這種平板范與型腔范對合後,鑄出的小紋飾,其弦紋面的一頭可以翹起,但底面必然為平面。尊盤上的小紋飾,由單合范鑄制出底面平整、弦紋面一頭翹起的毛坯後,其翹起處的底平面還曾作過磨削處理。
單個小紋飾的組裝
小紋飾的翹角底面經磨削後,皆為散件,仍需組裝成整體。小紋飾的體積太小,鉚接、鑄接都不可能,更不具備榫鉚條件,於是,焊接成了唯一選擇。同樣,這些焊痕頗不規整,甚至還有未能焊嚴而留下的縫隙。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樣的焊痕,遍布於尊盤口緣整個紋飾圈上,特別是小紋飾弦紋面的拐角處。而手工焊接的不規範性,致使焊痕的形狀各異、焊接位置的高低錯落。
尊、盤口緣的製作工藝業已十分明確,即小紋飾經單鑄、加工和焊接,組成4大組小紋飾單元,再經銅梗焊接於內層托架的頂端。這樣,整個尊、盤口緣紋飾圈的製作工藝步驟為:先採用一范多腔單合范鑄制出大量小紋飾,再按照設計要求,將小紋飾凸出側面打磨後,利用切割、焊接等技術,將小紋飾分別與不同銅梗焊接,而將銅梗的另一頭,直接與銅框焊接,或將幾條銅梗焊接在一起,再焊於尊盤的口緣上。最後,將圈足、腹部、頸部焊為一體。至於上述八個附獸,皆為單獨鑄制之後,再分別鑄接到尊體表面。這種化整為零的散件鑄造方式,顯著簡化了工藝難度,有效避免了整器廢品。而將數百零部件組裝成完整器,至關重要是焊接技術的支撐以及合理的統籌工序安排。分型制模、分模製范、分型鑄造、加工組裝的工藝組合,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鑄造的主流技術。曾侯乙尊盤的零部件數以百計,其組裝數量和複雜程度至今令人驚嘆不已,應該說,這可能是長期將尊盤誤認為失蠟法鑄造的主要原因。
曾侯乙尊盤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鑄造技術顯著提高,許多新工藝出現在此時,失蠟法即為其中之一。用失蠟法鑄造器物,由於採用整模不會出現合范帶來的鑄痕,表面光滑精細,並且可以鑄造相當繁縟複雜的紋樣,但是器物表面往往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砂眼,因為無出氣孔,銅液灌注有不到之處。後世作偽者誤以為越平整、越光潔、沒有任何痕跡,便越是成功之器,反而弄巧成拙。由於失蠟法方便易學,是後世仿古作偽的主要技法。古代青銅器絕大部分是採用陶范法鑄造的,即使接合再嚴密也會有縫隙,所以此類器物的耳、足、腹下部等隱蔽之處多有鑄痕、鑄,以失蠟法仿鑄之器無鑄痕卻有砂眼,故宮收藏的一件宋仿西周腹部就有不少砂眼,這些隱蔽處的細微差異往往是鑑別真偽的關鍵之處。

文物價值

尊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盤則是水器,曾侯乙尊盤融尊盤於一體。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
尊與盤精美細膩的鏤孔附飾,玲瓏剔透,精巧華麗。其鑄造上的高度技巧,有著鬼斧神工之妙。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