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鄉(陝西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

曲江鄉(陝西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曲江鄉地處西安雁塔區東南部,東以滻河與灞橋區為界,南與長安縣毗鄰,西與長延堡街道接壤,北與大雁塔街道、東北與等駕坡街道相連。總面積35.3平方公里。地形高 低起伏,為原坡地帶。境內有雁引路、馬鳴路、三兆路、北陸路通過。全鄉有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轄7301戶、2.6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55戶、1820人,分別占總戶數和總人口的10.34%和6.82%。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滿、朝鮮等少數民族四十餘人。鄉人民政府駐三兆路中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曲江鄉
  • 行政區類別:西安市
  • 地理位置西安城區東南部
  • 面積:35.3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

曲江鄉是西安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四區二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文化、旅遊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發展新區。區內擁有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雁塔、青龍寺漢宣帝陵唐長安城遺址),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秦上林苑宜春宮遺址、曲江池遺址、唐城牆遺址),4個國家4A級景區(大慈恩寺、大雁塔景區、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世界),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優勢得天獨厚。
曲江鄉古代為風景名勝遊覽區。在漢代有宜春苑,唐代有芙蓉園、杏園、紫雲樓、彩霞亭等。曲江池周圍樓殿環列,池內笙歌畫船,每逢佳節,遊人如雲。“曲江流飲”是當時文人學士的一項即興遊戲活動,異常熱鬧。還有漢宣帝杜陵、秦二世胡亥墓、秦莊襄王夏太后陵等王公大臣陵墓數十座。

經濟發展

1949 年,全鄉人口為1.33萬人,耕地面積4.4萬畝,人均耕地3.3畝,糧食平均畝產75.5公斤,總產量3319噸。到1978年,人口增至2.13萬人,耕地面積3.79萬畝,人均耕地降至1.78畝,糧食平均畝產上升到130.8公斤,總產量達6433噸,幾乎翻了一番。到1993年,人口增加到2.67萬人,耕地減至3.4萬畝,人均耕地降至1.27畝,糧食平均畝產增至226.3公斤,總產量達8338噸,平均畝產和總產分別比解放初增加了3倍和2.5倍。工農業總產值達1.8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202元。

歷史沿革

曲江鄉因有曲江池遺址而得名。漢為杜陵縣轄區,隋屬大興縣,唐在其地設坊、里,元、明為社,清為倉,民國時期歸第九區所轄。解放初為第九區第一鄉,1954年由長安縣劃入3個鄉10個村,編為第九區第七鄉和第八鄉。1955年調整為第一鄉和第四鄉。1956年合併為曲江池鄉。1958年成立曲江池公社。1960年與永寧公社合併稱曲江公社時為曲江池分社。次年分設後復稱曲江池公社,1963年又改名曲江公社。“文化大革命”初期改稱新風公社。1972年恢復曲江公社稱謂,1983年改社為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