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音樂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16世紀初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其音樂文化除與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一樣,有著印第安傳統音樂和歐洲、非洲的音樂因素外,歐洲音樂文化的影響更為突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利音樂
  • 位於南美洲西南部
  • 面積:756626平方公里
  • 音樂創作始於:殖民地時期
不同的地區性風格,智利,音樂風俗,歷史發展,浪漫主義音樂,民族主義音樂,

不同的地區性風格

智利

智利共和國,面積756626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里,南北長4352公里,東西最窄96.8公里、最寬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東為安第斯山脈的西坡,約占全境東西寬度的1/3;西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脈,大部分地帶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眾多的沿海島嶼;中部是由沖積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

音樂風俗

智利版圖狹長,各區域民族成份不同,因此民間音樂又呈現出不同的地區性風格。
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的北部地區至今保留著較多的印加文化遺蹟。在節日、儀典及播種、畜牧等生產活動中,音樂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的歌舞音樂如“瓦伊諾”、“塔吉拉里”等大多為三聲和五聲音階曲調下行進行常見。傳統的樂器有克納笛、“西庫”(排簫)、普圖托號等。由排簫和圓鼓組成的小樂隊形式,它演奏的樂曲,和隨它的音樂而跳的舞都稱為“西庫拉斯”。這是北部地區有代表性的音樂。
靠近中部的瓦爾帕萊索地區則是一種混合文化的音樂風格色彩區。一方面是印第安部族迪亞吉達人三聲音階、單聲部的歌曲和奧卡里納(塤)、排簫等傳統樂器演奏的音樂;另一方面也盛行受西班牙文化影響的、曲調較豐富的舞曲“科里多”等音樂體裁
中部地區的音樂深受歐洲音樂影響。這裡的音樂呈現出智利民間音樂風格的主要特色,有“庫埃卡”和抒情歌曲托納達、搖籃曲等體裁。
庫埃卡是智利最富代表性的民族音樂體裁,其中大部分是歌舞曲,也有歌曲和純器樂曲的形式。歌曲多是三、六度平行的重唱,並具有支聲結構。純器樂曲常以吉他和民間樂器(排簫等)合奏。庫埃卡多為大調式,曲調明快;節拍是小快板和快板弱起。它的音樂語言變化小,常由兩個旋律線較平伏的樂句組成,曲調主要以此兩個樂句的各自反覆展開。歌詞則由13行詩構成。句中常以不規則的句逗把一個詞斷開,使樂句形成一種似斷似連的特殊效果。除正詞外,演唱中還加有無確定含義的襯詞。音樂材料的重複表面上無變化或少有變化,但由於歌詞的層層展現,表演者即興賦予樂曲的加花裝飾,樂器組合的變換及節奏重音的交替重疊進行,使曲調的速度、力度和色彩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中部偏南居住著印第安部族馬布契人(又稱阿勞加人),他們的音樂簡單純樸,單聲部的歌曲曲調平緩,憂傷,即興性強。有勞動歌、催眠歌、葬禮歌等。傳統樂器有圓鼓“庫爾特倫”,單音木笛“皮富爾卡”,四孔竹笛“平庫爾韋”及竹製的長號等。這種長號稱“特魯特魯卡”,最長的約4米,一端為吹嘴,另一端裝有角制喇叭,被廣泛用於節日和禮儀活動之中。

歷史發展

浪漫主義音樂

智利的專業音樂創作始於殖民地時期。西班牙等國移民陸續到智利定居和歐洲一些著名音樂家的來訪,促進了智利專業音樂的發展。19世紀下半葉曾在智利風行一時的義大利歌劇逐漸衰落,代之興起的是演奏歐洲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作曲家的器樂作品。管弦樂團和室內樂團、無伴奏合唱團等音樂團體相繼出現,音樂教育事業也開始興盛。1850年創建了國家音樂學院。19世紀有重要影響的音樂家是J.薩皮奧拉(1802~1885),他曾任音樂學院院長、聖地亞哥教堂首席樂師等職,並與在智利定居的西班牙女歌唱家I.塞赫爾斯-蒙特內格羅(1803~1869)一起創辦了《音樂周報》,1845年受政府委託為國歌《國旗頌歌》譜曲。由於他在發展智利音樂事業上的傑出貢獻,曾獲得國家金質獎章和榮譽獎。著有自傳體回憶錄《三十年回憶》。

民族主義音樂

智利的民族主義音樂崛起於19世紀末,其中作曲家P.H.阿連德最為著名。其他著名的作曲家還有C.I.阿拉爾孔(1887~1974)、A.倫格(1884~1974)和E.索羅等人。20世紀,智利作曲家形成多種流派,各種現代派音樂也相繼出現。音樂活動家及教育家D.聖克魯斯(1899~ )的音樂創作對推動智利音樂和培養年輕一代有很大影響。他於1951年獲國家藝術獎。代表作有《三首戲劇前奏曲》(1946)及 4部交響曲(1946、1948、1965、1968)等。他的學生 J.奧雷戈-薩拉斯(1919~ )曾擔任拉丁美洲有影響的音樂刊物《智利音樂雜誌》的主編,其代表作有《聖誕節康塔塔》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