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帕萊索(智利城市)

瓦爾帕萊索(智利城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美洲太平洋西岸重要海港,智利阿空加瓜區(第五大區)和瓦爾帕萊索省首府。智利第三大城市,位於瓦爾帕萊索灣南岸,東南距聖地亞哥約130公里。人口80.3萬(2010)。始建於1536年。屢遭海盜、風暴、大火、地震毀壞,現市區大多為1906年地震後重建;港灣開闊,築有堅固的防波堤以及現代化的港口設施。智利最大貿易港,其中輸入占全國進口總值的半數以上。工業約占全國五分之一,有紡織、金屬加工、化工、煉油、製糖、服裝、製革、油漆等。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為旅遊勝地。有多所大學和博物館。

橫貫安第斯山國際鐵路的西部終端站,與首都電氣火車相通。城市居民多為歐洲移民尤其是英德法意移民的後裔,城市同時也是智利國民議會、智利文化部和智利海軍司令部的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瓦爾帕萊索
  • 外文名稱:Valparaíso
  • 別名:天堂谷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地區智利
  • 下轄地區:比尼亞德爾馬、金特羅、德國城
  • 地理位置:智利中部
  • 面積:111.8公里
  • 人口:803,683
  • 方言西班牙語
  • 氣候條件地中海氣候
  • 著名景點:海軍上將科克倫紀念碑、露天博物館、索托馬約爾廣場、索道纜車
  • 機場:金特羅國際機場
  • 火車站:瓦爾帕萊索火車站
  • 城市名人薩爾瓦多·阿連德巴勃羅·聶魯達
  • 市長:豪爾赫·卡斯楚·穆尼奧斯
  • 著名高校:瓦爾帕萊索天主教大學
歷史沿革,地理特點,氣候特點,經濟概況,衛生教育,城市風光,交通狀況,人口民族,歷史文化,行政機構,體育運動,著名居民,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瓦爾帕萊索海灣最初的居民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皮昆切印第安人,也有人表示當地最初的居民是從事遊牧捕魚的往來於卡爾德拉和康塞普西翁之間的部落。智利的發現者同時也是第一批來此的歐洲探險者迭戈·德阿爾馬格羅派出的補給船聖地亞基略(Santiaguillo)號上的船員於1536年來到這裡,這艘補給船的目的是為阿爾馬格羅的探險提供人員和補給,船長鬍安·德·薩維德拉將這裡按他在西班牙昆卡地區的家鄉瓦爾帕萊索·德阿里瓦(Valparaíso de Arriba)的名字命名為瓦爾帕萊索。
瓦爾帕萊索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瓦爾帕萊索只是一個小村莊,村莊裡只有極少的房子和教堂。1818年當智利從西班牙手中贏得獨立後,瓦爾帕萊索成為剛成立的智利海軍的主要港口,同時港口也對國外商船開放。而在西班牙統治時期,這個港口僅對西班牙和其殖民地船隻開放。
瓦爾帕萊索迅速發展成了環繞南美南端麥哲倫海峽合恩角的船隻的中轉站,而在1848-1858年的加利福尼亞淘金熱中瓦爾帕萊索為前往美國的船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補充。作為一個重要的海港城市,瓦爾帕萊索吸引了大批來自歐洲的移民前來定居,這些移民主要來自不列顛、德國、法國、瑞士和義大利。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英語也在城市居民中被普遍使用,同時也用這些語言創立發行和出版報紙刊物。眾多的來自歐洲的移民也改變了城市的文化傳統,使得其不再像其他智利城市一樣富於西班牙和美洲印地安文化傳統,比如智利第一個非天主教墓地——異議者墓地的建立。足球則是由英國移民引入智利,智利的第一所私立天主教學校是由瓦爾帕萊索的法國移民創立的,取名聖心學校(法語:Le Collège des Sacrés Cœurs),到現在學校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了。來自蘇格蘭和德國的移民則分別創立了第一所世俗學校(區別於教會學校),蘇格蘭學校名稱是麥凱學校(The Mackay School創立於1857年),德國學校的名稱為德意志學校(德語:Die Deutsche Schule)。移民同時也創立了城市的第一所消防機構(至今這所機構仍然以志願者為主)。城市的建築也反映在了不同歐洲風格建築方式上,這也使得瓦爾帕萊索相比於其他智利城市就顯得更加多元化。1906年8月18日一場大地震襲擊了瓦爾帕萊索,城市遭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上千名居民的死亡。來自於美國的移民卡洛斯·范布倫醫生在搶救地震災民的過程中獲得了廣泛的讚譽,後來他於1912年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第一所現代化的醫院(英語:Hospital Carlos Van Buren)。
瓦爾帕萊索瓦爾帕萊索
瓦爾帕萊索黃金時代的貿易隨著1914年巴拿馬運河的開通而宣告結束,船隻不再繞道麥哲倫海峽,港口的重要性隨之顯著降低,這也導致城市經濟的大衰退。一直到21世紀,經過幾十年的水果出口的增長以及智利經濟對世界貿易的開放,加上大噸位貨船由於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而不得不經過瓦爾帕萊索,使得城市的經濟慢慢復甦。然而2010年2月27日的地震仍然波及了這座城市。
貝拉維斯塔山貝拉維斯塔山

地理特點

1906年瓦爾帕萊索地震後景像1906年瓦爾帕萊索地震後景像
瓦爾帕萊索位於智利中部,位於首都聖地亞哥西北120公里處,像智利絕大多數地區一樣,瓦爾帕萊索也極易遭受地震的襲擊。在2010年2月27日裡氏8.8級大地震發生前,城市所遭受的最大的地震災害是1906年8月的大地震,這場災害造成了近3000名居民的死亡。其他波及城市的地震災害包括1730年的瓦爾帕萊索地震、1985年的聖地亞哥地震和2008年的帕普多地震。
由於瓦爾帕萊索鄰近秘魯-智利板塊,城市極易受到地震影響,而在強烈的地震之後,這個板塊會在大量能量的推動下不斷衝撞和斷裂,繼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影響城市的地質結構。

氣候特點

瓦爾帕萊索是非常溫和的地中海氣候,與北半球同緯度的舊金山和聖巴巴拉的氣候類似。城市的夏季比較乾燥,但由於長年受到洪堡海流的影響導致城市時常出現大霧天氣。在冬季,如果強大的對流雲系穿越智利中部,也會偶爾帶來強降雨,但每年的情況都有所不同。
瓦爾帕萊索的老人瓦爾帕萊索的老人
瓦爾帕萊索夏季(南半球在1、2月份)的平均最高溫是23℃,最低溫是13℃,平均下雨日為2天,平均降雨量是2mm,平均濕度為73。冬季(南半球在7、8月份)的平均最高溫是17℃,最低溫是9℃,平均下雨日為6天,平均降雨量是60mm,平均濕度為80。

經濟概況

瓦爾帕萊索黃金時代的範例就包括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整個南美大陸的第一家志願者組成的消防隊以及智利第一家公共圖書館,當地最古老的西班牙語報紙至今仍在全世界發行。由於巴拿馬運河的開通降低了船隻的運行成本,導致了瓦爾帕萊索的迅速衰落,直到近些年瓦爾帕萊索才逐步地恢復了經濟的活力。
根據船隻噸位的轉移,鄰近的聖安東尼奧港成為智利最重要的商業港,但瓦爾帕萊索市卻仍然是智利不可替代的文化中心。大瓦爾帕萊索都市區(包含比尼亞德爾馬基爾普埃和德國城)在智利僅次於大聖地亞哥和大康塞普西翁都市區。
瓦爾帕萊索主要的產業包括旅遊、文化和運輸。在長達四個月的智利夏季,有大約50艘國際郵輪造訪這座港口。瓦爾帕萊索也是貨櫃貨運中心,和智利的水果、葡萄酒和銅礦石的出口港。

衛生教育

城市的公共衛生服務系統主要依靠位於海邊平地的卡洛斯·范布倫醫院和位於聖羅克山的瓦爾帕萊索醫院(官方名愛德華多·佩雷拉醫院,英語:Hospital Eduardo Pereira)。城市也有諸如像智利大學附屬門診部、男爵診所和阿萊芒醫院以及普拉亞安查山上的前智利海軍總醫院。
城市也是智利重要的教育中心,擁有九所大學,城市目前是智利第三大大學聚集地、四所主要大學的總部所在地,這四所大學是:費德里科·聖瑪麗亞理工大學(西班牙語:Universidad Técnica Federico Santa María
瓦爾帕萊索的龐蒂菲卡爾天主教大學(西班牙語: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Valparaíso
瓦爾帕萊索大學(西班牙語:Universidad de Valparaíso
普拉亞安查教育科技大學(西班牙語:Universidad de Playa Ancha de Ciencias de la Educación

城市風光

瓦爾帕萊索的城市綽號為“太平洋珍珠”,基於城市不斷的發展設計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瓦爾帕萊索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範疇。199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宣布瓦爾帕萊索不同尋常的纜車系統(高度傾斜纜車)成為世界一百個瀕危歷史文化寶藏之一。1998年草根活動家們說服了智利政府和當地行政機構為瓦爾帕萊索申請進入世界遺產名錄進行努力。2003年瓦爾帕萊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於城市建築在大量的陡坡之上並可直接俯視太平洋,瓦爾帕萊索也自豪的宣稱迷宮樣的城市道路和鵝卵石小巷體現了城市豐富的建築和文化遺產。瓦爾帕萊索目前是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保護的。
智利海軍智利海軍
城市地標包括:伊格萊西亞·德拉馬特里斯教堂
阿尼瓦爾·平托廣場
索托馬約爾廣場
瓦爾帕萊索法院
16處現存的索道纜車(15個公共的國家遺產和1個屬於卡洛斯·范布倫醫院的)
康塞普西翁山和阿萊格雷山
貝亞維斯塔山上的瓦爾帕萊索露天博物館
(智利海軍之父同時也是第十任鄧唐納德伯爵)海軍上將科克倫紀念碑

交通狀況

瓦爾帕萊索的全新軌道系統於2005年11月24日對公眾開放,更新的部分鐵軌則加強了聖地亞哥和瓦爾帕萊索之前的聯繫(這兩座城市的鐵軌最初修建於1863年),並增加了瓦爾帕萊索至比尼亞德爾馬和其他城市的線路。軌道系統也構建了所謂的第四級都市擴張計畫,軌道系統幾乎延伸到了所有大瓦爾帕萊索區所覆蓋的地域,這也是智利國內僅次於聖地亞哥的第二大正式運營的軌道系統。其中捷運甚至穿越了比尼亞德爾馬市中心。
瓦爾帕萊索的無軌電車瓦爾帕萊索的無軌電車
瓦爾帕萊索的公共運輸主要由公共汽車、無軌電車和索道纜車組成。數個不同的私營公司負責運營公共汽車,城市交通部門則負責管理線路和票價。瓦爾帕萊索的無軌電車系統從1952年就開始運營,直到2012年,當年最開始使用的美國普爾曼公司生產的無軌電車仍有數輛在繼續運營,它們與其他交通工具一起成為了城市的名片。一部分瓦爾帕萊索的普爾曼無軌電車有相當長的歷史,它們在1946至1948年間被生產出來,20世紀70年代從聖地亞哥轉至瓦爾帕萊索繼續使用,這些現存的普爾曼無軌電車也是現今世界上僅存的最古老的無軌電車。2003年智利政府宣布在這些無軌電車退出運營後,它們將被智利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
索道纜車則為城市中心區域和群山環繞的鄰近區域提供了公共運輸服務。第一架索道纜車於1883年開始使用,至今仍在繼續運營。最高峰時瓦爾帕萊索同時有28個索道纜車軌道服務於民眾,1992年仍然有14個在運營,但到了2010年則僅有12個在運營。
太平洋戰爭紀念碑太平洋戰爭紀念碑
瓦爾帕萊索的道路基礎設施則經歷了本質的變化,尤其是在庫勞馬-普拉西利亞-拉波爾沃拉繞城高速公路的完成使得卡車可以直接通過高速公路和隧道到達港口,從而避開了穿越擁堵的市中心的老路線。另外,連線智利第二大港聖安東尼奧港和瓦爾帕萊索市以及其他海濱小鎮(拉古納貝爾德、金塔伊、阿爾加羅沃以及黑島等等)的道路也即將完工。在現代化的收費高速公路之間,從瓦爾帕萊索到首都聖地亞哥僅需80分鐘。
金特羅機場則負責提供瓦爾帕萊索的民航業務。

人口民族

瓦爾帕萊索康塞普西翁山瓦爾帕萊索康塞普西翁山
從數據上來說,瓦爾帕萊索只是智利第六大城市,城市人口共有263,499人(加上郊區有275,982人),而包括鄰近的比尼亞德爾馬、康孔、基爾普埃和德國城(西班牙語:Villa Alemana)在內的大瓦爾帕萊索都市區則是智利第二大都市區,擁有803,683名居民。
根據2002年智利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瓦爾帕萊索市占地為 401.6 平方公里,擁有居民275,982人(其中男性135,217人女性140,765人)。這些居民當中有275,141人居住在市區,約占總人口的99.7%,只有841人居住在郊區,占總人口的0.3%。人口總數在1992年至2002年間降了 2.4%(減少了6858人)。
瓦爾帕萊索的居民都被稱為港口人(西班牙語:男性為porteños女性為porteñas)

歷史文化

不列顛門不列顛門
在瓦爾帕萊索的黃金時代(1848-1914),城市吸引了大量來自歐洲的移民,移民社區為城市帶來了獨特的印記,這一點在城市的建築風格上體現的尤為顯著。每個移民社區都修建了自己的教堂和學校,與此同時更多的移民社區則建立了其他顯著的經濟文化機構,最大的移民社區來自不列顛、德國和義大利,每一個移民社區都在鄰近社區的山坡上建立發展了居所,這些可以從保留到今天的國家歷史區(蒂皮卡斯區)見到。
在20世紀下半葉,瓦爾帕萊索經歷了巨大的衰退,富人們搬離了市中心,遷往繁華的聖地亞哥或者鄰近的比尼亞德爾馬,到20世紀90年代初,城市大量獨特的遺產都丟失了,許多智利人放棄了這座城市,但到了90年代中期,一場草根階層保留運動在瓦爾帕萊索蓬勃開展。
由北美詩人托德·特姆金幫忙建立的瓦爾帕萊索基金會參與了城市主要遺產的恢復工程,同時基金會也幫助改進了城市的旅遊設施,並給城市帶來了爵士樂、民族音樂和歌劇節,在這些項目中,最顯著的基金會工程是申請世界遺產和海濱劇院以及打造智利“文化首都”的工程。特姆金先生也通過他在瓦爾帕萊索導報(西班牙語:El Mercurio de Valparaíso)星期日專欄的影響力推動了許多重要政策的提交 。諸如在智利國民議會建立瓦爾帕萊索法,這就確保智利政府為保護瓦爾帕萊索的獨特遺產索道纜車提供資金支持。
瓦爾帕萊索的報紙瓦爾帕萊索導報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西班牙語報紙之一。
盧卡斯·倫佐·帕切尼諾基金(西班牙語:LUKAS Fundacion Renzo Pecchenino)則維持了那些象徵了瓦爾帕萊索大眾文化的畫家和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便得他們在一處重新裝修過的建築里俯瞰海灣進行創作。
瓦爾帕萊索圖書館瓦爾帕萊索圖書館
瓦爾帕萊索城也是所謂的瓦爾帕萊索學校之家,即龐蒂菲西亞大學瓦爾帕萊索卡托利卡分校(西班牙語: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Valparaíso)市政建築設計院的所在地。在20世紀60至70年代,這所學校是這個國家最創新超前和極具爭議的建築學校。
2003年智利國民議會宣布瓦爾帕萊索成為智利“文化首都”,智利文化部也隨後遷至瓦爾帕萊索。
在每年的最後三天瓦爾帕萊索會舉辦一個由成百上千名居民參與的新年晚會,而新年海濱焰火秀則使得節日到達高潮,在整個拉丁美洲,這個晚會的規模是最大的,最多的時候,一百萬遊客填滿了瓦爾帕萊索的山頂和海濱,並在他們所在的位置俯瞰海灣。
智利國民議會在瓦爾帕萊索西班牙區的一處現代化建築里辦工,在獨裁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執政的最後幾年裡,國民議會通過決議從聖地亞哥搬到了瓦爾帕萊索。從法令上講,國民議會本應當於1987年就搬到瓦爾帕萊索,但直到帕特里西奧·艾爾文政府於1990年上台執政後才得以完成。
智利瓦爾帕萊索的硝石出口碼頭智利瓦爾帕萊索的硝石出口碼頭
瓦爾帕萊索的夜生活被認為是智利最好的,由於港口有各式各樣的酒吧和夜總會,這裡也成了水手和學生們最樂於光顧的地方。其中索托馬約爾廣場附近的拉普拉亞酒吧和拉皮埃德拉菲利斯、維沃以及因格萊斯酒吧最受歡迎。大學生們在大量的夜總會、酒吧和舞廳里享受生活。而一個鮮活的瓦爾帕萊索導遊則可以在卡埃塔諾·布魯萊的小說中找到原型,而勝利區的私家偵探則可以在帕西奧·格爾瓦索尼的畫作康塞普西翁區找到原型。

行政機構

瓦爾帕萊索是智利第三大區,由市議會組織日常市政工作,市長每四年選舉一次,2008年至2012年執政的市長是豪爾赫·卡斯楚·穆尼奧斯,議會有以下成員:
阿爾韋托·諾伊曼·拉
阿維爾·加亞多
曼努埃爾·穆里略·卡爾德隆
阿夫薩隆·奧帕索·拉斯卡諾
馬里娜·韋爾塔·羅薩萊斯
路易斯·索托·拉米雷斯
歐亨尼奧·岡薩雷斯·貝爾納爾
馬克西莫·席爾瓦·埃雷拉
歐亨尼奧·特林卡多·蘇亞雷斯
海梅·巴連托斯·拉米雷斯
在智利選區中,瓦爾帕萊索議員華金·戈多伊和阿爾多·科爾內霍組成了第十三選區(這一選區也包括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和復活節島),大區在參議院的代表是弗朗西斯科·查萬·查萬和里卡多·拉各斯·韋伯,他們成為第六屆參議院的組成人員。

體育運動

瓦爾帕萊索當地的足球俱樂部是聖地亞哥巡遊者俱樂部,1892年8月15日成立的這家俱樂部也是智利歷史最悠久的足球俱樂部。
瓦爾帕萊索山坡賽是每年二月舉辦的全新的山地腳踏車賽,運動員們需要穿越坡道和小巷,前往周圍的山腳完成比賽。
2007年的瓦爾帕萊索港半程馬拉松賽是2006年瓦爾帕萊索馬拉松賽的延續,這項賽事融合了競技和旅遊的元素,比賽穿越瓦爾帕萊索的大街小巷。2007年9月30日是賽事第二次舉辦的日期,分設10公里和21公里兩個賽段,參賽者由男性和女性組成十二個組。起點設在穆埃萊·巴隆,途中經過海邊,並經過城市多個標誌性建築和地理坐標。

著名居民

瓦爾帕萊索是許多偉大歷史人物的家鄉
薩爾瓦多·阿連德(1908-1973)智利總統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1915-2006)智利獨裁者
卡米洛·莫里(1896-1973)智利畫家
馬爾西亞·亞歷山大-克拉克(1939-)智利藝術家
羅貝托·安普埃羅(1953-)智利作家
詹卡爾洛·蒙薩爾維(1978-)智利歌劇演員
塞爾希奧·巴達利亞·卡斯蒂略(1947-)智利詩人
克里斯·沃森(1867-1941)澳大利亞總理
瓦爾帕萊索也是許多藝術家和文學家的居住地,智利偉大的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和尼加拉瓜詩人魯文·達里奧都曾在這裡長住。
波多黎各前獨立運動領導人塞古恩多·魯伊斯·貝爾維斯於1867年11月死於這座城市。

友好城市

1996年8月2日至4日,上海市代表團訪問瓦爾帕萊索,雙方簽署了兩市結好意向書。2001年7月10日至11日,上海市政協主席、上海市市長代表王力平率領上海市代表團一行5人應瓦爾帕萊索市市長埃爾南·平托·米蘭達邀請訪問了瓦爾帕萊索市。7月10日王力平代表徐匡迪市長與平托市長共同簽署了締結友好城市協定書。其他的友好城市還有:土耳其梅爾辛、阿根廷科爾多瓦、西班牙奧維耶多、菲律賓宿霧市、馬來西亞馬六甲、韓國釜山、韓國光陽、美國加州長灘、以色列巴特亞姆、俄羅斯新羅西斯克、西班牙巴塞隆納、巴西薩爾瓦多和義大利熱那亞
烏克蘭的敖德薩市是瓦爾帕萊索市的姐妹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