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鎮

普光鎮

普光鎮位於宣漢縣境中西部,江口庫區北岸(中、後河交匯處),距縣城20.2公里。面積83.5平方公里,人口2.8萬。包茂高速(達陝高速)、達(州)白(沙)、普(光)老(君)公路過境。後河常年通航。轄進化村、龍井社區、雙江社區、銅坎社區等9個村委會和3個居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光鎮
  • 外文名稱:PuGuang
  • 行政區類別:四川省
  • 所屬地區:宣漢縣境中西部
  • 下轄地區:9個村委會和3個居委會
  • 政府駐地:普光鎮龍江路338號
  • 電話區號:0818
  • 郵政區碼:636150
  • 地理位置:四川東北部
  • 面積:83.5平方公里
  • 人口:2.8萬
  • 方言:四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羅家壩遺址、天然氣淨化廠、天然氣博物館、巴人文化遺址博物館
  • 機場:達州機場
  • 火車站:達州火車站、宣漢火車站
  • 車牌代碼:川S
  • 黨委書記:曹偉
  • 鎮長:李亮
建制沿革,經濟概況,行政區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氣管道建設,

建制沿革

普光鎮是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轄鎮。梁武帝大同二年為東鄉縣治,1932年置普光鎮,1941年置普光鄉,1958年改普光公社(前鋒),1984年復普光鄉,2005年改普光鎮。
普光鎮地理位置

經濟概況

經國土資源部能源與礦產資源委員會審核,普光氣田天然氣探明儲量3500億立方米,是國內最大的氣田之一,已完成鑽井7口。按開發規劃,普光氣田外輸管線2008年現每年商業供氣量40億立方米,2010年實現商業供氣量80億立方米。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分別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勘探開發天然氣,建設天然氣淨化廠。相關配套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普光鎮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籽。養殖淡水魚、生豬、黃牛。
有糧油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養殖淡水魚、生豬

行政區域

轄進化、北斗、塔埡、千河、新灘、陡梯、銅坎、燈籠、支溪、芭蕉、雙江、龍井9個村委會和3個居委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宣漢縣普光鎮中心校地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中後河交匯之濱的普光鎮中心,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經過百餘年的歷史沿革和發展逐漸壯大,現占地面積167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5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6000平方米,2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千餘人,教師42人。學校是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教廳表彰的“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達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文明單位”;市政府表彰的“最佳衛生單位”;市教育局表彰的“校風示範學校”;市教育工會表彰的“先進職工之家”;市教育局、市法制辦表彰的“依法管理合格學校”;宣漢縣表彰的“先進學校”、“安全文明小區”、“校園環境建設先進學校”、“勤工儉學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體藝衛工作先進單位”、“體育基點校”、“巾幗建功示範崗”等;歷年教育質量和綜合評比居清溪片區前茅;學校師生受國家、省、市、縣各級表彰百餘人次。
據悉,位於宣漢縣普光鎮一帶的普光氣田截至2007年底的探明儲量為3560億立方米,是我國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氣田,年產能可達120億立方米淨化氣,目前國內排名第二。可能於2008年底向上海輸送“川氣”,也就是說,到時上海市民燒菜做飯有望用上“川氣”。“川氣”輸滬一事確已在計畫過程中。

氣管道建設

普光氣田外輸管道——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工程西起川東北普光首站,東至上海末站,是繼西氣東輸管線之後又一條貫穿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管道大動脈。管道工程包括一條幹線和六條支線,涉及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和上海六省二市,全長1702km,主幹線設計年輸量120億方,輸氣壓力10M Pa,管徑為1016m m。達州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區專線線路全長81公里,管徑為508m m,壓力8M Pa,輸氣能力為30億方/年。
西氣東輸
普光氣田普降大雨。採氣廠各集氣站職工加密了裝置、管道的巡邏次數,採取防範措施,嚴防大雨給氣田生產造成不良影響。 自普光氣田投產以來,採氣廠嚴抓生產管理,強化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認真細緻分析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集輸系統實現安全平穩運行。
為確保生產有序運行,採氣廠建立健全生產運行制度,制訂了《生產運行管理辦法》、《幹部值班制度》、《高含硫集氣站(管道)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生產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生產運行網路及各級組織機構職責,明確生產管理工作流程,生產運行和信息傳遞流程進一步通暢;建立了以廠調度室為信息樞紐,以中控室為操作中心,上下貫通、橫向緊密、集中統一、協調高效、信息流暢、職責明晰、執行有力的生產運行管理體系,基本滿足了集輸系統生產運行和應急處置的需要。同時,該廠抓好以站場為中心,基層班組為重點的生產組織管理工作,將巡線和酸液焚燒等外包業務納入站場管理,形成區域管理網路。
遏制管道腐蝕對於高含硫氣田的安全運行來說至關重要。該廠建立了完善的腐蝕監測系統,在集輸管道上採用腐蝕掛片、電阻探針、線性極化探針、電指紋等方法進行實時線上腐蝕監測。腐蝕監測系統測得的數據通過網路傳至站控室或中控室,便於技術人員及時分析處理數據,及時調整緩蝕劑的加注量及批處理頻次等。監測數據顯示,集輸系統腐蝕速率低於每年0.076毫米的腐蝕控制指標,處於受控狀態。
為了保證集輸管道“體魄強健”,該廠加大酸性管道清管、緩釋劑批處理工作力度,及時收集現場緩蝕劑連續加注信息,不斷總結清管和批處理經驗,完善緩蝕劑批處理作業方案。截至目前,該廠對已投產的15條集輸管線進行管道清管和批處理作業109次,避免了腐蝕介質與管壁的直接接觸,有效控制了酸氣對管道的腐蝕,保障了集輸管道的安全運行。
對氣藏實施動態管理是保證氣田平穩生產的關鍵。該廠認真開展氣藏動態分析工作,建立了廠、區(站)、管理組“三位一體”的開發管理工作體系;強化動態監測,取齊、取全、取準各項資料,加強氣樣、液樣取樣分析化驗工作,為氣藏開發方案的制訂提供翔實依據;堅持定期召開動態分析會制度,從地層到井筒,從井筒到地面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為制訂切實可行的氣井生產制度奠定堅實基礎。
面對生產中遇到的難題,該廠大力開展技術攻關,著力破解生產難題。針對普106—2H等3口井因套壓異常無法正常生產的問題,該廠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分析,不斷實踐,通過在現場安裝套管放壓流程,把套壓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使氣井生產保持穩定。針對節流閥、分酸分離器捕霧網等頻繁堵塞的問題,該廠採取溶硫劑加注及電伴熱帶加熱等方式,較好地解除了堵塞問題,保證了集輸系統平穩運行。
投資規模
該項目計畫總投資627億元(其中達州330億元),部署開發井79口,井場16座,年產原料氣150億方,穩產20年以上。普光淨化廠是亞洲最大的天然氣淨化廠及硫磺生產基地,全面建成後,形成150億方/年的處理能力,建設每系列處理能力為300萬方/日,天然氣生產裝置共16個系列及配套工程,年產淨化氣120億方、硫磺300萬噸。
普光氣田105億主體開發地面集輸工程共包括18座站場,其中集氣站16座、集氣末站1座、污水站1座;酸氣集輸管道共長約37km,5個隧道,2道後河懸索跨越。同溝敷設的燃料氣返輸管道共長約30km。 集氣管道上共設定29座線路截斷閥室(包括43台閥門),用於集氣線路的安全截斷。普光氣田105億主體開發集輸管網布局圖如下圖所示:
普光氣田105億產能主體集輸管網布局圖
集輸工藝採用全濕氣、加熱節流、保溫混輸工藝。井口天然氣先進入集氣站,經加熱、節流、計量後外輸,採用“加熱保溫+注緩蝕劑”工藝經集氣支線進入集氣幹線,然後輸送至集氣末站分水,生產污水輸送至污水站處理後回注地層,水蒸汽飽和酸氣送至淨化廠淨化。普光主體16座集氣站,除P204集氣站受試氣作業影響外,其餘15座集氣站已全部投產,除P204-P203管道外已全部投產,29座閥室除22號閥室外已全部投產。
完成情況
普光氣田共完成投資600億元(其中達州300億元)。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4300億方,共鑽井50口,完成井場集輸管網鋪設;普光淨化廠已建設6個列12個生產裝置,年產氣能力為120億方,已投產運行6個裝置。川氣東送工程長輸管線已全面完成,實現了向上海市區、重慶川維、湖北宜化、達州化工產業區供氣。普光採氣區、雙河採氣區已投產,2011年大灣採氣區準備試投產;大灣採氣區(毛壩),緊張著進行著井場站道路建設、管線隧道建設、跨越桁架建設、管溝開挖、管線焊接、井場站場流程建設、生產管理中心建設等工作;已建設好大灣一期道路、二期道路、埡口公路隧道、李山溪管線隧道(846.46m)等。
開發與利用
經過國土資源部能源與礦產資源委員會審核,普光氣田天然氣探明儲量5000-5500億立方米,是國內最大的氣田之一,已完成鑽井7口。四川省宣漢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按開發規劃,普光氣田外輸管線到2008年可實現每年商業供氣量40億立方米,2010年實現商業供氣量80億立方米。據悉,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建議下,“川氣”東輸的管道走向正在制訂中,普光―上海天然氣管線的具體路線下月可能被最終確定。
上海所用天然氣氣源主要是產自陝西靖邊和新疆輪南的“西氣”和產自東海的“東海氣”。“西氣東輸”之初,上海天然氣需求總量僅為4億立方米左右,計畫供應量為22億立方米,而實際需求量要超過28億立方米,缺口很大。
“川氣”抵滬後,還能幫助上海進一步緩解電力供需矛盾。專事天然氣推廣研究的一位高級工程師說,上海市政大廈、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等標誌性建築都已用上燃氣空調。如果增加了“川氣”供應,會有更多的商務樓、開發區用上燃氣發電、製冷、制熱的供能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