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姓

晟姓

晟[晟,光明意讀音作shèng(ㄕㄥˋ),姓氏讀音作chéng(ㄔㄥˊ)],源於風姓,出自上古第一帝伏羲氏的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現代在命名時也會將晟讀作cheng(ㄔㄥ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晟姓
  • 讀音:shèng
  • 源於:風姓
  • 時間:上古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在典籍《三墳》中記載:“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傳說,因伏羲氏為湯古氏之子,所以在風姓中要保留族徽,為此風的古體字最早為“颺”。伏羲氏之子居於湯谷,稱湯氏,在典籍《海外東經》中證曰:“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即“湯”,所以湯氏為伏羲氏的後裔,晟非
晟姓
在湯氏後裔中,有後裔分封在古晟邑(上元邑,今江蘇南京),其後分衍出晟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北魏時期拓跋部後裔長孫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北魏孝文帝元宏時期,以拓跋氏為北魏朝皇族宗室之長門,故改其底細後裔子孫之姓氏為長孫氏。傳到北周至隋朝時期,有著名重臣長孫晟。
長孫晟,公元552~609年,字季晨,河南洛陽人,著名北周政權、隋王朝重臣、軍事家。長孫晟在北周時期曾任司衛上士,到隋朝時期出任車騎將軍、左勛衛驃騎將軍、右驍衛將軍等職。長孫晟身形靈巧,特別善於射箭。在史籍《隋書·長孫晟列傳》中記載:“長孫晟善彈工射,矯捷過人”隋文帝楊堅曾誇他:“長孫郎武藝逸群……又多奇略。後之名將,非此子邪。”在十八歲的時候,長孫晟在北周中任司衛上士、奉車都尉。在史籍《北史·長孫晟傳》中記載說,長孫晟當時由於騎射功夫特別出眾,突厥人都十分害怕他,“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謂為閃電”,即說他拉弓的聲音就和天上打雷一樣,他騎馬的速度就和閃電一樣快。長孫晟武藝超群,尤多謀略,在北周末期曾出使突厥遊牧汗國,了解突厥山川形勢和部眾強弱。北周宣帝宇文謨執政時期,突厥可汗攝圖向北周王朝求婚,北周宣帝決定把趙王招的女兒嫁到突厥去。他派汝南公宇文神慶護送公主,並任命長孫晟為副使。長孫晟在突厥曾滯留了近一年的時間,和攝圖的弟弟處羅侯交往十分密切,趁著在突厥滯留的機會,留心觀察突厥的山川地形,軍隊布防,同時注意到突厥內部的矛盾。回到北周以後,長孫晟將這些情報都匯報給當時北周的宰相楊堅,於是長孫晟被升為奉車都尉。有一次,攝圖可汗和長孫晟一起打獵,他們看到天上有兩隻大雕正在爭奪一塊肉,攝圖可汗給了長孫晟兩隻箭,讓他把大雕射下來。長孫晟等到兩隻大雕為了爭奪肉糾纏到一起的時候,只射出一箭,把兩隻大雕一起射了下來。攝圖可汗十分高興,讓身邊的貴族子弟向長孫晟學習射箭的本領。在史籍《北史·長孫晟傳》中記載:“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這就是成語“一箭雙鵰”的典故。楊堅建立了大隋王朝以後,長孫晟繼續在朝中任官。他主張對突厥進行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策略,得到楊堅的讚賞。為此,長孫晟被封為車騎將軍,出使奚、契丹和處羅侯等多處,執行他的外交策略。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攝圖可汗率領四十萬大軍南侵。長孫晟成功地使用了離間計,聯絡西面的達頭、阿波可汗與東面的處羅侯及奚、靺鞨等部,使沙缽略與他們互相猜忌,然後乘機擊破。隋文帝用其策,並發重兵反擊突厥,果然突厥內亂,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農曆2月,玷厥可汗投降隋朝。農曆9月,攝圖可汗因子敗於隋軍,求請和親,迫使攝圖可汗和隋朝重新歸順隋朝。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 長孫晟認為繼突厥汗位的都藍可汗反覆無信,勢強後必將反隋,遂建議朝廷厚待另一可汗突利,以削弱都藍可汗。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突利為都藍、達頭兩位可汗所敗,長孫晟引突利可汗入朝,隋王朝封突利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不久,都藍可汗果然為部下所殺,而意利珍豆啟民可汗對隋朝則一直友善。
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東突厥果然開始內亂,達頭可汗出兵侵擾隋朝邊境,長孫晟為秦州行軍總管,隨晉王楊廣率軍將其擊敗。隋仁壽年間,長孫晟又援助意利珍豆啟民北攻達頭可汗所部,迫其遠遁,獲得戰功,被封上開府儀同三司。楊廣即位後,長孫晟被封為左領軍將軍、相州刺史、武衛將軍。長孫晟屢同突厥交往,善於因機制變,為保持隋北境的安寧作出了重大貢獻。隋大業五年(公元605年),長孫晟病逝。長孫晟去世以後,在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農曆8月,隋煬帝楊廣率軍在雁門關,曾被突厥大軍所圍困,當時他感嘆地說:“向使長孫晟在,不令匈奴至此!”長孫晟的兒子長孫無忌後來為唐朝貞觀時期的一代名臣,為唐太祖李淵、唐王李世民所重用。長孫晟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唐王李世民,後來成為著名的長孫皇后。
後來,在長孫晟的兒子長孫無忌因反對唐高宗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遭到禮部尚書許敬宗誣構,於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被削爵流黔州(今重慶彭水),自縊而死之後,其家族勢力迅速衰敗,後裔子孫四散遷離都城長安,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晟氏、明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金太宗完顏·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金太宗完顏·晟,公元1075~1135年,本名完顏·吳乞買,漢名為“晟”。公元1123~1135年在位。完顏·晟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完顏·旻)的四弟,宋徽宗趙佶政和五年(金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時曾為諳班勃極烈(相當於丞相),參與輔政。宋宣和五年(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天慶元年,金天輔七年,公元1123年)金太祖逝世,完顏·晟繼帝位,是為金太宗,改元“天會”。金太宗繼續堅持進行滅遼戰爭。兩年後的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遼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金國消滅了大遼國,繼而開始進攻宋朝。
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金太宗攻下宋朝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北宋滅亡。其後,不斷發兵進攻南宋王朝。金太宗立宋朝降臣劉豫為偽齊國皇帝,曾作為金國的屬邦協助管轄山東、河南、陝西之地。金太宗在女真本土上京路一帶地區(今東北地區)仍沿用女真統治制度,而在新占領的遼、宋地區,則採用遼、宋舊制建尚書省,並開科舉,考選漢、契丹等族文士參預統治。金太宗還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經濟、軍事改革,並且他本人非常節儉。他曾下詔在女真舊地實行賦稅制,不得私役百姓;規定權勢之家不得買貧民為奴;多次下詔敦勸農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勸農。
南宋高宗趙構紹興五年(金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農曆1月,金太宗病逝,終年六十一歲。諡文烈皇帝,廟號太宗,葬和陵(後改稱恭陵)。
金太宗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其漢名為姓氏者,稱晟氏,後為滿族最古老的漢姓之一,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明朝初期西域人亦速之孫速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雲南左衛選薄》記載:亦速,西域回回,明朝洪武中期入附明朝政府,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授為雲南左衛副千戶。亦速有二子亦速、速來蠻,以父親亦速名字的諧音漢字為姓氏,稱速氏。其後裔中有孫速俊、四世孫速晟、五世孫速霖、六世孫速泰、七世孫速華等,世代襲職,蔚為雲南回回望族。
在亦速的玄孫(第四世孫)速晟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晟氏,世代相傳至今,成為回族晟氏的主要來源。

得姓始祖

晟非、伏羲、長孫晟、完顏晟(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速晟。

遷徙分布

晟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河南、太原、古滇、建康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古稱“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稱“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涇洛之北,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北部地區,中心區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遺址一帶。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討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該地區。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古滇郡:亦稱雲南左衛府,即今雲南省昆明市呈貢縣。“呈貢”是彝語,是“柴谷”的諧音,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三千多萬年前“古昆明人”就在呈貢縣龍潭山一帶繁衍、生息。距今兩千九百年的西周昭穆時期,今呈貢縣小古城天子廟一帶已建有奴隸制地方候王城邦,境內有著名的滇池。公元前三世紀,楚國大將莊蹻率部入滇,在呈貢地區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古滇王國,楚文化和滇文化相互融合,展開了古滇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演繹了一個個神奇動人的故事。西漢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今呈貢縣古城為呈貢鎮,系彝族先民所居。今呈貢縣境北屬郡之谷昌縣,南屬郡之滇池縣。唐朝時期改益州郡為昆州,改谷昌縣為益寧縣,改滇池縣晉寧縣。宋朝時期,岳候高智升遣土官伽宗築土城於今古城,名伽千戶所,因治所設於呈貢而得名,隸屬於陽城堡萬戶府,下轄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安江、安堋、大吳龍和烏納山區。元朝至元十二年(丁巳,公元1257年),割呈貢、沼龍、雌甸、塔羅和羅忽六城及烏納山區置呈貢縣;割安江、安堋、大吳龍置歸化縣;均屬雲南府晉寧州領縣。不久,呈貢縣改為晟呈縣。明朝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晟呈縣復為呈貢縣,境內設雲南左衛。清朝康熙七年(戊申,公元1668年)撤銷歸化縣制並呈貢縣。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撤區設六鄉,至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全縣分龍街、古城、七甸、化城、吳傑、中衛六個鄉、八十個保、九百十六個甲。直隸屬雲南省。1950年1月12日成立呈貢縣人民政府,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專區。1956年化城等九鄉劃歸晉寧縣。1957年澂江縣馬郎鄉劃入呈貢縣。1958年12月撤銷呈貢縣制併入晉寧縣,1961年4月從晉寧縣劃出龍街、吳家營、大漁、洛羊、馬金鋪五個人民公社,成立呈貢區,隸屬於昆明市至今。
建康郡:歷史上的建康郡有二:①十六國時期前涼國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西南部。南北朝時期北朝魏廢黜。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王孝傑曾於今高台縣東南部置建康軍,因稱建康郡。後其地歸入吐蕃(今新疆)。②即今江蘇南京。南京是一個古老而文明的城市。早在三十五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六千年前,現代人已在這裡耕作生息。周元王四年(己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角長乾里築以“越城”,為南京建城之始。周顯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在石頭山置“金陵邑”,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三國孫吳黃龍元年(己酉,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於農曆9月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東晉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晉朝琅琊王司馬睿以東吳舊都為中心,建立東晉政權,稱作建康。此後,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稱。後晉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這是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的首都。清鹹豐三年(癸丑,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至同年4月1日。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至此,共有十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稱“十朝都城”。南京名稱之多,不僅在我國,而且在世界各國古都中也屬罕見。據史載,僅歷代縣以上建置的名稱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鄴、建康、江寧、白下、上元、集慶、應天、天京等四十多個。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獅過大江”,解放了南京,南京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特別市。1953年1月1日,南京市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成立江蘇省,南京為省會。1990年開始,國務院決定南京在國家計畫中實行單列,並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3年中央決定撤銷省會城市的計畫單列,南京計畫單列因此被取消。1994年2月,經中央、國務院同意,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三川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古滇堂:以望立堂,亦稱左衛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亦稱上元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