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龍山

晉陽龍山

晉陽龍山北鄰蒙山,西北近太山,南接懸瓮山而西靠天龍山。太原市人民政府已經將這一歷史名山群落統一規劃為一個整體的旅遊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晉陽龍山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
  • 景點級別:旅遊風景名勝區
  • 著名景點:龍山道教石窟
歷史沿革,北齊時代,北宋時代,金朝,明朝,近現代,龍山美景,龍山石窟,

歷史沿革

北齊時代

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史載此年有禪師宏禮來晉陽龍山建寺。寺成時忽遇二童子于山中。宏禮禪師即以“童子”二字名其寺,童子寺的大名從此流傳近1500年之久。可能是在遇到二童子的同時,這位宏禮禪師竟又發現寺旁山峰天然似佛,於是欣然就山勢雕鑿,遂造成一高達170尺(約56米)的巨佛。而在此之前的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時,距龍山僅一溝(即今天的風峪溝)之隔的晉陽蒙山,已經早五年依山雕鑿成過一座高200尺(約63米)的更高大的巨佛。這就是說,雖然晉陽西山的這兩座巨佛比後來四川樂山大佛分別低了約8米或15米,然而在雕鑿的時間上,它們卻比樂山大佛分別早出了足足162年或167年(四川樂山大佛雕鑿於唐開元元年,亦即公元713年)。

北宋時代

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晉陽龍山童子寺及其巨佛毀於兵燹。就在前一年(政和六年,亦即公元1116年),宋徽宗崇尚道教到了狂熱的程度,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敕令天下所有洞天府地大建宮觀,而且親自祭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晉陽龍山昊天觀就始建於此時,山中的道教石窟也從此時開始雕鑿。

金朝

金哀宗天興三年(公元1234年)——此年金亡於蒙古窩闊台汗。全真教道徒披雲子,宋德方游晉陽龍山。此時的龍山昊天觀已成一片廢墟,僅存二石窟,內有道家雕像及“宋童”兩字。宋德方大有感慨,遂開始擴鑿龍山石窟,同時又開始重建昊天觀。如此三年,晉陽龍山重新復興。有蒙古中統年間太原青鼎所撰《玄都至披雲真人宋天師祠堂碑銘並引》曾記載了此舉,在陝西也有元延佑時所謂《玄通弘教披雲真人道行之碑》同樣記述了此事,中統三年(公元1262年)祠堂碑講,宋德方當時“游太原西山,得古昊天觀故址,有二石洞,皆道家像。壁間有宋仝二字,修葺三年,殿閣崢嶸,如鰲頭突出一洞天也。”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的道行碑除重複了有關內容外,特別提到宋德方到晉陽龍山時此地已是一派淒涼,“榛莽無人跡”。據知,宋德方當時是和他的幾個門徒一同到晉陽龍山的。隨後數年,龍山道教石窟擴至七穴。各窟按其雕鑿內容依次命名為虛皇、三清、臥如、元真、三天、玉帝、七真等,其中第三窟民間傳說為披雲子宋德方的臥化之地,內有石雕道人臥像。

明朝

明太祖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後)——晉陽龍山將北極觀併入昊天觀,觀址擴大;明武宗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昊天觀再次重修;明嘉靖初年(公元1522年),晉陽龍山童子寺由僧人道永主持重建。至此,晉陽龍山做為三晉大地上的一處著名宗教名勝與名山風景地,應該說是進入了始建後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龍山道教石窟群中的第八窟,亦即名曰“辨道”的那一窟,就是明中葉以後的新造之物。無論從開鑿規模或是藝術質量任何一方面看,這第八窟均無法和前七窟相提並論。

近現代

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晉陽龍山至新中國建國之初已是一片破敗,建築毀壞,文物狼藉。鑒於此,195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將龍山道教石窟公布為本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末國務院又將龍山道教石窟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此同時,石窟所在山體環境以及古童子寺與古昊天觀的遺蹟遺物保護,也日益引起社會各界重視。例如針對近年來龍山道教石窟部分窟體傾裂所造成的險情,目前文物部門就正在緊張地採取著種種周密規劃與搶修措施。

龍山美景

滄桑巨變,千年一瞬。晉陽龍山雖然早已今非昔比,童子寺、昊天觀、高崖巨佛等著名人工造影也都難以再現,然而山中原有的自然風情依舊迷人。人說龍山紅葉美,但秋時到過龍山的人們卻認為此山霜紅更好。春夏登晉陽龍山,踞高而東望,晉中平原阡陌翠綠,晉陽古湖恰似鑲嵌在翡翠大地的一塊碩大明鏡。面對此情此景,任你胸中有多少煩躁鬱悶,也會立即煙消雲散,頓時渾身清爽起來,據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出任太原府尹時的晚唐名相裴休,就受到過晉陽龍山美景的誘惑,後來他曾退隱於山中的白雲迎福寺,在此度過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

龍山石窟

晉源鎮西的龍山之巔,植被茂盛,景色怡人,雜樹交蔭處,被稱為國寶的龍山道教石窟掩映其間。
龍山道教石窟是國內現存為數較少的道教石窟中最大的一處,唐朝時期已建有西窟,在元代大約公元1234年--1235年間續建,現共存有8窟。第一窟為虛皇龕,正面有元始天尊像,兩旁十常侍立於雲中;第二窟為三清龕,中為玉清元始天尊,左為上清靈寶天尊,右為太清道德天尊,左右還有真人和侍者像。第三窟為臥如龕,雕臥像一尊。第四龕為玄真龕。第五龕為三天大法師龕。第六窟為七真龕,內雕有王重陽七個弟子像,即全真道各派創始人。第七、八窟為辨道龕。七窟內有“披雲自贊”,以及他門人的石刻題辭。
龍山道教石窟,造像線條簡潔舒朗,窟上藻井所雕圖案,手法拙重有致,迎合了元代統治者使用顏色來表現豪華場面的作風,與宋代流行的素雅風格正好相反,反映了元代雕塑藝術所崇尚的風格。
龍山道教石窟1996年11月26日被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魏晉以後,佛教石窟雕造活動在我國尤多,其中就布局數量和單位規模而言,甘肅、河南、山西更為突出。然而若講到道教石窟,晉陽龍山道教石窟群以其特有的風格形制及其單位規模,在全國範圍內則應該屬於孤例。我國從東漢開始創立的傳統道教,發展到金元以後的全真教派階段,尤其是所謂“全真七子”(即丹陽子馬鈺、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和清靜散人孫不二)與其道徒如潘德沖、宋德方等,他們曾經藉助元代最高統治階層的力量以“國師”身份出現,在山陝一帶大造道教宮觀,總其數量至少應在百餘處左右,僅披雲子宋德方一人所參與者,目前已知的即在10餘處左右。值得重視的是,雖然這些全真教派宮觀多至百餘處,但像晉陽龍山道教石窟這種特別的營造形式;在其中卻是絕無僅有的唯一一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