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之戰(戰國晉陽之戰)

晉陽之戰(戰國晉陽之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春秋末期,越國滅亡吳國勾踐率軍北上舉行諸侯會盟,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而傳統霸主晉國因為卿大夫相互爭權內耗,大權旁落,無力對外爭雄。智伯瑤擔任晉國執政後,為了增強晉國國力,重振晉國霸業,率先將智氏的一個萬戶城邑獻與晉公,韓康子魏桓子也先後獻出了一個萬戶城邑,而趙襄子拒絕向晉公獻地。

為了討伐趙襄子,晉公命智伯瑤和韓康子、魏桓子三家聯手圍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並引晉水灌晉陽城。在晉陽城快要被淹沒時候,趙襄子暗中串通韓、魏兩家,最終韓、魏臨陣反水,以水倒灌智氏軍營,智伯瑤兵敗身亡。

趙襄子將智伯的頭顱雕刻上漆,當作飲酒之首爵。為了免除後患,韓、趙、魏三家聯手屠殺智氏家族兩百餘人,瓜分智氏封邑,天下震驚!

以後,他們又開始瓜分晉國的土地,而晉國的國君,再無半點權威。

從此,中國歷史由春秋時代逐漸過渡到了不以道義為重、而以成敗論英雄戰國時代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戰爭過程,戰爭結果,戰役評論,

歷史背景

春秋以來長期延綿不斷的爭霸兼併鬥爭,嚴重地消耗了各大國的實力;而社會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又使各大國內部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各大國都感到難以為繼。而各小國久苦於大國爭霸戰爭帶來的災難,更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喘息間歇。在這種形勢下,弭兵之議隨之而起。宋國大夫向戌發起的“弭兵”標誌著大國爭霸戰爭從此接近尾聲,各國內部的傾軋鬥爭上升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晉陽之戰
春秋晚期,這一時期社會政治生活的主要形式,是諸侯國中卿大夫強宗的崛起和國君公室的衰微。當時各大國的諸侯,均被連綿不斷的兼併、爭霸戰爭拖得筋疲力竭,這樣就給各國內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得以榨取民眾的剩餘勞動積累財富和“損公室、利民眾”的方式收買人心。這種情況的長期發展,使得一部分卿大夫逐漸強大起來,西周時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在春秋前中期一變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時乃再變為“自大夫出”了。
強大起來的卿大夫之間,也不可避免地互相兼併,進行激烈的鬥爭。這在晉國表現得最為典型。在那裡,首先是十多個卿大夫的宗族的財富和勢力一天天擴展,而其互相兼併的結果,則只剩下韓、魏、趙、、中行、范六大宗族,是為“六卿”。這時,晉君的權力已基本被剝奪,國內政治全由“六卿”主宰。爾後,“六卿”之間又因瓜分權益產生矛盾而進行火併,火併導致范、中行兩氏的覆滅。晉國於是只剩趙、韓、魏、四大貴族集團。可是“四卿”之間也不能相容,互相內斗,嚴重消弱晉國的實力。
晉陽之戰
越國滅掉吳國後,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這一現實對於晉國而言,從心理上很難認可,卻又無能為力。

戰爭過程

十一年,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四卿在內部兼併之戰中消滅中行氏和范氏,掌握了晉國大權。其中智氏勢力最大,其主智伯(即智瑤)在朝擔任執政。而此時越國已率軍北上,稱霸中原,這對於傳統霸主晉國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恥辱。作為晉國的執政,智伯心裡很清楚,晉國大權旁落,政出私門,若要恢復晉國霸業,必須先增強晉國國君實力。為此,智伯率先將智氏一個萬戶城邑先給晉公,韓康子魏桓子也迫於智伯的威力,也先後向晉公獻出一萬戶之邑。
卿大夫卿大夫
趙氏的宗主趙襄子拒絕獻出城邑,晉公命智伯聯合韓、魏兩家,組成聯軍攻趙。趙襄子居耿(今山西河津南),因城簡陋不能禦敵,令延陵生率車,騎部隊先行,自率大軍隨後,到人心向趙的大城晉陽防守。晉陽城牆完整,府庫器用充足,倉廩糧草實備;而且,宮殿四周茂密環生可用來造箭桿的“ 荻蒿”、“楮楚”,高十餘丈。趙襄子下令大造弓箭,積極備戰。
智伯率聯軍到晉陽後,即發動強攻。趙軍依託城牆工事,堅守三月,聯軍始終未能攻克。智伯見強攻無效,便改用圍困及水攻的戰術,切斷所有出入通道;決開汾水灌淹晉陽城。大水淹沒城內“三版”(六尺),時間長達三年之久。城內生活非常困難,糧食即將斷絕。人們懸釜(炊具)做飯,搭棚居住,士兵體力下降,群臣中投降、外逃的思想也與日俱增;晉陽形勢極為嚴峻。
十六年,趙襄子在危機之時,決定採取分化瓦解聯軍,策反還擊的對策;他派丞相張孟談暗地去見韓康子魏桓子,用“唇亡則齒寒”(《戰國策·趙策一》)的道理說服他們與趙聯合,共同對付智伯。智伯叔父智果遇張孟談,發覺韓、魏兩氏可能倒戈,馬上報告智伯,建議速殺韓康子及魏桓子,或者以重賄收買二人身邊謀臣。但智伯並不重視,未採納智果的建議。趙襄子擔心事情有變,連忙通知韓、魏當即行動。三月丙午日夜,韓、魏軍秘密出動,殺死守河堤的智吏,突然決堤放水反灌智軍。智軍因忙於救水而陷於混亂。韓、魏軍急從兩翼進攻。趙襄子則親率精銳從正面出城反擊,大敗智軍,擒獲智伯。最恨智伯的趙襄子還將智伯的頭顱雕刻上漆,當飲酒之首爵。為了免除後患,韓趙魏三家聯手屠殺智伯家族兩百餘人,瓜分智氏封邑,天下震驚!

戰爭結果

晉陽之戰是發生晉國四大卿族智氏趙氏韓氏魏氏之間發生的一場兼併戰,最終導致晉國的執政大臣智伯兵敗身亡,智氏領地也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智氏敗亡後,晉國再也沒有可以與韓趙魏相抗衡的力量,三卿便毫無顧慮的瓜分晉國領土,而晉國國君成了一個傀儡,最終走向“三家分晉”。

戰役評論

後人在評價這段歷史時,往往側重於智伯的性格,似乎失敗者身上只有缺點,注定是要失敗的。而勝利者的所做所為都是勝利的條件和勝利的結果,無可厚非,只要是成功的,都是正確的。這種將個人品行與世間道義混為一談,對智伯個人的品行大加批判,而對韓、趙、魏瓜分晉國的叛逆行為卻讚賞有加,這其中無不顯露出成王敗寇的勢利觀念,這也是對世間道義的曲解,對個人品行與社會行為孰重孰輕的顛倒。
我們不妨聽聽王立群教授曾在《三家分晉》中講到的觀點:
如果我們構想一下,如果戰爭結局不是韓、趙、魏三家滅智,而是智氏滅掉趙氏,那么接下來呢,接下來就是智氏滅韓,然後滅魏,最後就是智氏一家獨占晉國。再構想一下,如果智氏一家獨霸了一個強大統一的晉國,那秦國能統一天下嗎?那就不可能有秦國統一天下了......當一個強大的國家解體後,另一個國家崛起了,這就是歷史的一種偶然,而這個偶然就在於韓、趙、魏三家滅了智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