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源古鎮

晉源鎮位於太原西南22公里處,與晉祠相距極近,在西晉劉琨展築的并州城(晉陽城)南部,宋朝以前為晉陽縣(龍山縣)治所,明清為太原縣城,今設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辦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源古鎮
  • 地理位置:太原西南22公里
  • 現有居民:2500戶
  • 景點:明清古城牆
  • 曾為:太原縣城
  • 現設有:源街道辦事處
  • 名稱:晉源古鎮
地理位置,歷史介紹,景點介紹,

地理位置

境內現有居民2500戶,其中農戶1800戶,非農戶700戶。
晉源古鎮位置

歷史介紹

北宋毀晉陽後,合併晉陽、太原兩縣為平晉縣,另在晉陽廢墟之東10公里處修建平晉縣小城。1371年(明洪武四年)平晉縣城被洪水所沒,縣治又移回晉陽故城大明宮遺址以南。1375年(洪武八年),復用太原縣舊稱,並在晉陽古城廢墟上重築新城。城周3?5公里,高3丈,壕深1丈,設4門,上建城樓,東南魁星樓下另有鐵門,做泄水之用。東門曰“觀瀾”,西門曰“望翠”,南門曰“進賢”,北門曰“奉宣”,瓮城門額分別是“東汾聚秀”、“西兌金湯”、“桐蔭晉陽”、“古原屏翰”。1512年(正德七年),王瓊(太原縣人,官至吏部尚書)丁母憂居家,倡議重修縣城城樓、角樓,經知縣白晟、梅凝經營落成。1519年(正德十四年),王瓊又與知縣吳方修補城牆。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韃靼軍入境,邑人高汝行(太原縣東莊人,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與王瓊長子王朝立等捐資倡修城牆,外增敵台32座。重建的縣城是座小縣城,其規模不及唐北都晉陽城的十分之二三,但經明、清兩代不斷修葺,日益完善。城牆4座門樓重檐翹角、高大巍峨,護城河沿城而過,槐柳成蔭,城中大街鋪砌石板、牌坊林立,富戶豪門院落重疊,店鋪門面、鱗次櫛比。城內4條大街上分布著12座牌坊(南4、北2、東3、西3)。城中與四關有廟、寺、觀、壇、閣、樓20餘座。北街有真武廟、關帝廟、北寺,后街有晉泉書院、東嶽廟、呂祖堂、奶奶廟、按察分院,西街有隆恩寺、玉皇廟、窯神廟、姑姑庵,西門外有觀音閣、尹公祠、邑壇、社稷壇,南街有財神廟、城隍廟、梁公祠、安寧寺、藥王廟、養濟院、預備倉,南門外有天地壇、觀音堂、龍天廟、寶華閣、空王佛、仙翁廟,東街有縣署、布政分司、儒學(文廟)、三官廟、鼓樓,城東南有魁星樓,東門外有文昌宮、河神廟、八臘廟、先農壇等。4座城門樓上分別供奉著文昌、藥王、財神、關帝4神。另外城中及四關各處分別建有22座五道將軍廟,俗語稱其“十四個朝東五朝西,留下兩個北風吹,還有一個朝南白明黑夜數馬蹄”。這種壯觀景象一直持續了五六百年之久,至民國初期也沒有多大變化。1937年(民國26年)蘆溝橋事變後,日軍入侵,太原縣城西北、西南被炸成豁口。解放戰爭中,城門樓、城角樓及許多廟宇遭毀不存。此後直到20世紀50年代,挖取城磚修建“萬頭豬場”,70年代,在鄉鎮企業和居民建房中忽視文物古蹟保護,城牆被拆毀,城壕被填平,南門外寶華閣、西街玉皇廟戲樓、北街關帝廟等均毀。
即便如此,晉源古鎮仍以晉陽古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明清太原縣城的建築遺存以及濃郁的地方民情風俗,吸引著人們,是一處寶貴的旅遊資源。現存古代建築有西、北兩個城門洞,西北隅、南門旁等數段城牆,護城河遺蹟一段(在北門外汾河一壩管理站大門前),文廟(儒學)、東嶽廟、關帝廟(部分)、玉皇廟(已改普賢寺)、龍天廟、財神廟等,可望在不久的將來開發為一處以歷史文化和地方民俗為主題的旅遊點。

景點介紹

一、明清古城牆
現存古城門洞兩,護城壕一段。西門洞寬4米,入深17米,西面外高4?1米,東面內高7?2米,西面門額有磚雕“凝翠”二字,所附牆體現存約38米,高11米。北門洞寬4米,入深17米,高4?4米,北面門額有磚雕“奉宣”二字,南面門額有磚雕“德氏”二字,附有瓮城,門洞寬3?4米,入深14米,高3?1米。北門洞連瓮城總長約70米,牆體總高9?8米。從北門外往東的汾河一壩晉源管理所門外,尚存一段護城壕遺蹟,長約78米,壕寬約6米,深約1?3米。
二、太原縣文廟
晉源鎮城東街路北,有一組龐大的古建築群,即太原縣文廟(儒學)。
太原縣文廟(儒學)創建於1373年(明洪武六年),是由知縣潘原英從平晉縣舊城(遺址在今小店區城西村一帶)徙遷而建,建築年代比太原縣城還早2年。其後1383年(洪武十六年)知縣皇甫伯蠧、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知縣劉敏、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知縣張葵、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知縣劉經等人增補修葺。1512年(明正德七年),太原縣張琦等人捐銀300餘兩,貯公以做修繕文廟之費,後被某官所攘占。1520年(正德十五年),兵部尚書王瓊(太原縣人)出面追復前銀,又捐資,並“勸率官師,大加修建”。1571年(隆慶五年),知縣緒賓增建尊經閣。1586年(萬曆十四年),知縣向化同邑人高一麟修葺大成殿,增建兩廡啟聖祠、鄉賢祠、名宦祠。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又重新補葺,鋪設地磚,增建訓導宅、教諭宅及臨街牌坊。
經明、清營建的文廟,南北長240餘米,東西寬近50米,總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這組規模宏大的儒教建築,為五進三合式院落。中軸線上有照壁、欞星門、泮池、祀殿、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藏經閣等建築,左右東西兩廡分別是名宦祠、鄉賢祠、忠義孝悌祠、教諭宅、訓導宅及庫房、齋房等,大成殿、明倫堂之東附建有崇聖祠,自成另一院落。太原縣文廟臨大街東西兩面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牌坊,欞星門兩旁為八字短牆,對面為綠琉璃團龍照壁。欞星即天鎮星,相傳為天上文曲星,故所有文廟的正門都以“欞星”命名,意為孔子應上天文曲星而生。前院中央有泮池石橋,文廟中多設泮池,古代中秀才叫“入泮”。太原縣文廟的泮池呈元寶形狀,四周築有石雕欄桿,中間架石橋將泮池一分為二,憑欄觀賞,只見碧水潺流,游魚歷歷。泮池過後便到祀殿,面寬3間,進深2間,舊時逢春、秋兩大丁祭(舊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和孔夫子誕辰祭(舊曆八月二十七日),文廟各處洞門大開,舉人秀才們齊至祀殿擺供獻膳,明燭高照,香菸繚繞,最是隆重。祀殿與兩邊祭器庫(一名神庫)之間有通道,可入中院。中院正面大成殿寬5間(25米),進深3間(15米),上為琉璃瓦剪邊歇山頂,高12米。大成殿是文廟的中心建築,其建築風格有宋元遺風,殿中供奉至聖先師孔子及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四配”的木主神位,兩側奉冉耕、閔損、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有若、仲由、言偃、卜商、顓孫師、朱熹“十二哲”木主。大成殿周圍台基,前寬1?9米,後寬1?7米,左右各寬1?3米,可繞行;殿前有一平台,寬23米,深9米,面積足抵一院落,周圍設定石雕欄桿,左、中、右3面有石階,平台的東南、西南兩隅各有數株參天古柏,枝葉婆娑,濃蔭匝地。中院兩廡奉歷朝先賢,松柏古木森森,紫藤花香鬱郁,環境幽雅,寬廣疏朗,人至有心靜神清之感。明倫堂在大成殿之後,東西各有齋房5間。訓導宅設在明倫堂右側;敬一亭在明倫堂之後,東西各有房3間。尊經閣為2層木結構建築,在敬一亭之後,東西各有房3間,為教諭宅;明倫堂、大成殿之東有崇聖祠,為供奉孔子的先人之處;其餘尚有下馬碑、夫子廟堂碑等。
1990年,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修繕大成殿。到2002年,晉源區人民政府已投資陸續修復了大成殿、祀殿、欞星門及兩廡50餘間房舍,文廟的前、中兩院所有建築均雕樑畫棟,整修一新。
三、泰岳祠
泰岳祠又名泰山廟、東嶽廟,位於晉源鎮東北隅,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時間已不可考,從明嘉靖《太原縣誌》“東嶽廟,縣治東北”的記載中,可知該廟建於明嘉靖之前。東嶽廟坐北朝南,東西寬26米,南北長51米,占地面積約1330平方米。正殿面寬3間(15?5米),進深2間(10米),上為單檐懸山頂,有琉璃菱形圖案,高10餘米,前面廊中有4根圓柱支撐,廊柱上有斗拱、雙昂頭,台基下左右各有廂房5間。正殿對面有卷棚頂樂台3間,高10餘米,台基用磚石壘砌,高2米餘,中間有通道至正門,台基上正面立柱用梁枋連線承重,外加人物山水雕鏤花板,後面臨街為青磚砌成,台前有石雕低欄,上蹲形狀各異的小獅數隻,樂樓東西各有旁門可供進出。一般廟宇建築布局多數為對稱形狀,太原縣東嶽廟卻略有不同,正殿之東另有小院,占地僅40餘平方米,號曰“呂祖堂”;正殿之西建有殿堂3間,東西寬11米,南北深5?3米,號曰“奶奶廟”。其殿比東嶽廟正殿坐後3米餘,據說舊有東西廂房,儼然另成一廟,明顯與東嶽廟不是同期建築。
東嶽廟中所祀者,為陰間最高主宰東嶽大帝黃飛虎。相傳黃飛虎初為殷商鎮國武成王,因紂王荒淫無道而棄商投周,被封為開國武成王。黃飛虎隨武王伐紂,一路上屢立大功,後在澠池縣被高蘭英用太原神針遮住眼目,死於張奎刀下。姜子牙封神時讓黃飛虎居五嶽之首,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總管天地人間吉凶禍福,執掌幽冥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輪轉人鬼,俱從東嶽祠勘對,方許陰間閻王、判官施行。其後唐玄宗、宋真宗、元世祖等帝王對其均有封號。其廟遍布全國各地。太原縣有司歲以三月二十八日祭祠,屆時總要演戲供獻花燭。
呂祖堂有呂祖木神位,呂祖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唐朝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人。據說呂洞賓三舉進士不第,46歲(一說64歲)時又去赴試,在長安酒肆遇漢鐘離,被點化成道,遂為“八仙”之一,後被封為“純陽孚佑帝君”,道教奉其為北五祖之一,通常稱為“呂祖”。
東嶽廟中塑像拆毀時間據說是1925年(民國14年)左右,現存東嶽廟雖然殘破,但正殿、戲樓等建築高大宏偉,極有氣派。
四、關帝廟
關帝廟,又名關王廟、老爺廟,位於晉源鎮北街路西。創建時間現已無法稽考,據明嘉靖《太原縣誌》可知該廟建於明代嘉靖年之前。關帝廟坐西朝東,東西寬36米,南北長110米,總占地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照壁、戲台、膳廳、正殿、春秋樓、三代閣,整座廟宇主次分明,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壯觀。臨街戲台面寬11?6米,進深8?2米,台下中間為正門,南北兩面建有鐘樓、鼓樓,二樓之下各設偏門,隔大街路東有綠琉璃團龍照壁,寬約5米。進入關帝廟,迎面正西是一座膳廳,為祭祀關帝擺設供品之處,兩旁馬廳中馬童牽馬雕像,高大逼真,類乎真物。膳廳之西為正殿,面寬3間(11米),進深2間(8?9米),殿內木雕神龕中塑頭戴冕旒,身著帝裝,凝神端坐的關帝像,廊中豎置關帝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仿製模型及兩通石碑。正殿與膳廳之南有小門通一磚砌窯洞式建築的小院,約占地100平方米,此為達官顯貴及當地街閭、社首們聚會議事之處。小院之西又設小門通往後院,正殿之北有通道,朝西亦設小門通往後院春秋樓。正殿之後院落,南北長36米,幾成方形。迎面春秋樓(一名二代閣)內塑關帝夜讀《春秋》像,紅臉長髯,身著綠袍玉帶,形象生動。神龕後辟穿行門,直通後院三代閣,春秋樓南北兩面各有廂房,為廟中道人居所。春秋樓、關王殿、膳廳、鼓樓之南,留有馬道可直達最西建築三代閣。三代閣總高10數米,是一座二層樓閣式的建築;底層磚砌窯洞3間,南北寬15?7米,東西深9?6米,西南有磚砌台階可登二層;三代閣二層為硬山頂磚木結構樓閣,面寬2間(10米),進深1間(5?7米)。閣中供奉關帝歷代祖先木主神位,周圍有通道和磚砌低欄。三代閣南北兩面各有廂房小院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太原縣犧盟會特派員幕湘當時就住在關帝廟正殿之南小院中,他在這裡組織進步師生多次在關帝廟戲台上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節目,廣泛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使古老的縣城變得沸騰起來。又發動民眾在關帝廟鬥爭了貪污受賄的豪紳張守義(姚村人),組織起太原縣第一支抗日游擊隊。著名小說《晉陽秋》對太原縣犧盟會抗日救亡活動進行了藝術性的描述。日軍侵占太原以後,關帝廟春秋樓及南北廂房遭毀不存,正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壞。如今,關帝廟後院三代閣(現為民國建築風格)尚存,前院部分只剩照壁、廟門。
五、普賢寺
普賢寺,舊為玉皇廟,俗稱“玉帝爺廟”,位於晉源西街城根路北,距西城門僅數十米,現已改名為“普賢寺”。
玉皇廟的創建時間無考。民間相傳此處為“姑姑庵”舊址,明嘉靖《太原縣誌》沒有關於玉皇廟的記載,而清道光《太原縣誌》,則有“玉皇廟,在縣西門內,八月初一日祭”之載,可見玉皇廟建於明嘉靖年和清道光年之間。玉皇廟坐北朝南,東西寬26米,南北長60米,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玉皇廟呈長方形,南面舊有戲台,寬12?5米,進深10米,廟門建在戲台正中,有通道可入廟。戲台之西有廂房數間,再北建有鼓樓,其東又有相對稱的鐘樓。鐘、鼓二樓之北有空隙處約10米,再北面各有懸山頂配殿3間,均面寬10?4米,進深5米,前有廊。玉皇廟正殿面寬3間(11?1米),進深2間(6?6米),上為懸山頂,前廊約深1?7米,殿中神龕塑頭戴珠冠冕旒,身著九章法服的玉皇大帝坐像,旁有二童侍立。正殿之東有小偏殿一楹,奉祀木泥匠的祖師魯班,兩邊牆上有壁畫10餘米,繪《趙州修橋》、《應州修塔》等故事,殿頂檁上有“大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字樣,再東另有南向小耳房1間。正殿之西有懸山頂偏殿一座,寬約7米,深約5?3米,殿內神龕奉小大王,據清道光《太原縣誌》記載,小大王即春秋晉靈公(公元前620~公元前607年)時所殺偽孤,此廟原在縣西嬰山,清乾隆中為山水所壞,移神像於縣城玉皇廟,時有邑進士雷仁育題聯“一脈真靈綿趙祀,百年膏雨潤周黎”。另外玉皇廟院中舊有古柏、古槐數株,據說槐樹頗粗,須兩個成人聯手方可合抱。
1998年,五台山僧人義昌至晉源弘揚佛教,募集資金修復了玉皇廟,初擬名為“淨土寺”,後定名“普賢寺”。原玉皇廟正殿改為大雄寶殿,中間佛龕新塑釋迦牟尼金像,旁有阿難、迦葉二尊者立像,東西二面另塑有文殊、普賢二菩薩坐像。廊前木柱懸掛“普雨遍施周世界,賢澤廣被十方生”楹聯,東西豎置1999年邑人張育文所撰《普賢寺碑記》。正殿兩旁原之偏殿亦修復一新,壘牆設門,如同兩個小院。原祀魯班小殿改為“帝釋天尊”(玉皇大帝在佛教中稱“帝釋天尊”)殿,新塑玉帝金像,牆上舊有壁畫尚存,其餘建築盡為僧舍。大殿之下兩旁配殿,改奉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原空隙之處也新建起佛堂,與原配殿如同一體,東掛“客堂”木牌,放置圖書、佛經,西為僧舍。
六、隆恩寺
隆恩寺俗稱西寺廟,位於晉源鎮西街中段路北,遺址即今晉源糧食局。
隆恩寺創建時間無考,清道光《太原縣誌》有載:“隆恩寺,在縣西街,今稱西寺。”故知隆恩寺建於清道光年之前。隆恩寺坐北朝南,東西寬約32米,南北長約65米,占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隆恩寺呈長方形,為前後院結構,前院山門寬16米,入深8米;其後為鐘、鼓樓,各邊長6米;正面天王殿(俗稱過廳),面寬3間(16米),進深2間(10米),殿東有小門通後院。後院正殿,面寬5間(18?2米),進深3間(9?5米),有入深2?8米的前廊,上為懸山頂,有琉璃菱形裝飾,高七八米;兩旁各有小偏殿,寬約7米;東西兩面有廂房3間,面寬15米,進深6米,院中有兩株頂天拔地的古柏,綠葉蒼枝蔭蔽庭院。如今隆恩寺只存正殿與東西小偏殿。
七、財神廟
財神廟位於晉源鎮西南,其建築風格屬晚清時期。廟坐西朝東,南北寬15米,東西入深36米,占地面積540平方米。西面主殿面寬5間(15米),進深2間(5米),上為單檐懸山頂,前廊入深2米,有圓柱支撐。主殿之下空隙2米,如同民宅“分岔”一般。再下為南北廂房,各面寬6間(18米),進深2間(5米)。廂房之下又空隙2米為東房,其式樣類同西面正殿,只是高度略低,東北面開設大門。細觀財神廟建築形狀,與民間四合宅院無異,不像廟宇。
相傳太原縣財神廟原為富豪大戶宅院,建成以後屢屢有怪作崇,不能安然居住,遂將廳院獻於地方,改為財神廟。財神廟在新中國成立前一直被太原縣商會占用,是太原縣票號、典當、米麵、飲食、旅棧、百貨等18個行業數百家店鋪商號的中樞。
八、龍天廟
龍天廟,一名劉王祠,在晉源鎮南門外,廟旁舊有空王佛寺、觀音堂等建築。始建時間無考,正殿檁上有“大清光緒十九年仲春重建,經理監生崔泰昌,督修舉人李禧”的墨跡題字。龍天廟坐南朝北,東西寬約32米,南北長約52米,占地面積為1600平方米,廟東另有小院,寬10米,長34米。龍天廟正面劉王殿,面寬3間(約12米),進深3間(約10米),上為硬山頂,前面廊柱上有斗拱、昂頭。殿中有神像11尊,計主像1尊、侍童像2尊、配像8尊,牆上繪有雷公、電母壁畫。正殿兩旁偏殿不對稱,東殿寬12米,深8米,西殿祀陰間閻王,寬深各8米,兩殿之前各有古柏1株。東、西廂房均面寬15米,進深6米,前面各有古槐一株。北面樂樓與西殿相對,寬約16米,深約10米,樓下中間開設廟門,懸“劉王祠”橫匾。龍天廟的鐘鼓樓與其他廟不同,兩邊均為懸鐘,不設鼓。東樓為方形,邊長8米;西樓比東樓略小,東西6米,南北8米。
龍天廟之“龍天”是梵語,謂八部之中龍眾與天眾,而廟前匾額與正殿卻以“劉王”名之,所奉者自然是劉王無疑了。據說劉王在前線陣地阻擋了趙匡胤的兵馬,使這裡的百姓免遭其害,故而奉祀。至於劉王是誰,民間說法各異,有說後漢主劉知遠者,有說北漢大將劉倚者。據最近有人考證應為漢文帝劉恆,清道光《太原縣誌》載:“漢文帝諱恆……初立為代王,都晉陽……晉人立廟祀之。”
太原縣一地,有農曆七月間抬諸神像出遊之舊例,屆時眾百姓持旗傘、奏鼓樂,隨神像肩輿之後,浩浩蕩蕩,熱鬧非凡。這種大型迎神活動的中心是龍天廟,據說是起自明朝洪武年,止於抗日戰爭時期,歷時500餘年。
迎神活動於七月初三下午試行演習,名為“壓鐵棍”。七月初四午時,齊至龍天廟前,經南城角、小站、小站營、赤橋,至晉祠堡,入北門出南門,然後返回晉祠廟聖母殿,抬著聖母出行像出北門,經赤橋、南城角,至縣城西關。其時已近黃昏,神輿、鐵棍皆通明張燈,又從西門至十字街中央,然後出南門,迎送聖母於龍天廟中,安神禮畢乃散。次日(初五)午時,仍從龍天廟出發進城,穿街過巷至縣署領賞,然後往返西門外、北門外。日落時出東門至河神廟,迎請龍王廟十八尊龍王(俗稱“十八層龍王”,《晉祠志》作十七尊)回龍天廟。此即太原縣有名的“七月初五抬鐵棍”。
七月初七為龍天廟歲祭之日。那天焚香燃炮、上供演劇。相傳太原縣城隍爺是晉祠聖母的外甥,迎請聖母時也隨鐵棍等至晉祠請喚外婆,這一天也要陪同外婆一同看戲、享祭。七月十一為縣北古城營村九龍廟廟會正日,前一天全村百姓齊至縣城龍天廟,恭迎晉祠聖母偕十八尊龍王回九龍廟。聖母像進廟門時必須脊背先進,否則轎桿立斷或者抬轎人肚疼。民間傳說晉祠聖母與九龍廟中奶奶是姐妹,小妹幼時好吃懶做,姐姐氣得說:“你將來若成氣候,我頭朝後見你。”七月十一姐妹相會,聖母像背面而進,正喻姐姐聖母當初誇口太大,不好意思與妹妹見面之意。七月十四,眾百姓恭送聖母歸晉祠,送十八尊龍王至風峪溝龍王廟(俗名“龍王頭”)。十八尊龍王在太原縣河東、河西輪流享受民間香火。每年五月初一,河東三賢村至龍王頭請回龍王,其後又轉至辛村,六月二十八恭送回縣城東門外河神廟,七月初五再抬,周而復始。現龍天廟所有建築除正殿之外均毀廢無存,據說廟旁井邊地下還埋著數塊石碑。
九、王瓊故居
晉源鎮出生過一位名貫古今的著名人物,他就是被譽為“明代三重臣”之一的王瓊。鎮內東大街路南王瓊故居,今尚存東偏院,內有東房5間,北廂房3間及門樓,雖已殘破,卻也能看出昔日的宏偉和氣派。
王瓊(1459年~1532年),為世居太原縣的“太原王氏”後裔,其祖先居蠶石村(今屬姚村鎮),後遷河東劉家堡,明初又在太原縣城東街起建新宅。王瓊的祖父王安生有二子,長子永壽官至南京工部尚書;次子永亨即瓊之父,曾為隆慶知府。王瓊幼時有“神童”之稱,4歲能楷書,8歲能《尚書》。相傳他在南門瓮城上書塾念書,攜帶鐵球一路玩耍,不敢帶至學校,就存放在路經的城隍廟街五道廟中。一日放學稍早,忽聽五道廟中有鐵球滾動聲,原是五道爺爺和土地爺在玩鐵球,小王瓊大喊一聲推門而入,嚇得兩位神仙扔下鐵球急忙上座,誰知忙中坐錯位置,這座五道廟的神像座次就永遠顛倒著。王瓊22歲鄉試中舉,26歲殿試中二甲第二名進士,從六品工部屯田主事小官一直做到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他治理漕河,平定寧王叛亂,政績卓著。1515年~1520年(正德十年~十五年)短短5年中,他連進三少(少保、少傅、少師)、三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實為明代歷史上所罕見的。王瓊一生鑽研經史,洞察世情,反對空談,務求實用。他十分重視總結實踐經驗,給後人留下許多寶貴遺產,著有《漕河圖志》、《西番事跡》、《北虜事跡》、《雙溪雜記》等書,後人將其奏議編成《戶部奏議》、《晉溪奏議》、《三邊奏議》3本書。王瓊對故籍太原縣有許多建樹,曾數次修葺太原縣城牆和縣城文廟以外,還勸率官民在風峪溝外修築500餘丈長的“錮龍堰”,旨在防洪。死後還遺命將晉祠的別墅“晉溪園”改為書院,以供王氏家族子弟和本縣學子入院攻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