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家族文化

晉商家族文化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社會的最基本經濟單位。家族是指血緣關係明確,存在經濟聯繫並通常同一居地的父系組織。晉商之家族不同於一般官紳家族,它是具有商業烙印特徵的中國傳統文化家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商家族文化
  • 歸類:社會
  • 時間:現代
  • 地區:中國
重視家規與家風,學而優則商,為家族買官留爵提高社會地位,婚姻多不幸,民宅建築獨具特色,

重視家規與家風

在晉商大族中,有些家族興盛時間較長,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則衰敗得快,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視家規家風,後者家規弛、家風差、敗家子弟也多。如祁縣喬氏,其始祖喬貴發與秦姓在包頭經商發跡後,秦某是在原籍築房置地,過起財主生活。結果坐吃山空,加之秦氏子弟吃喝嫖賭,樣樣都全,揮霍浪費,入不敷出,逐漸從包頭商號內抽股出去,又全部花光,秦家抽出的股全由喬家補進,最後喬秦二家的復盛公十四個財股中只有秦家一厘二毫五。再說喬家發跡後只是在舊院裡蓋了個像樣的四合院。他深知,買賣有賺就有賠,既要賺得起也要賠得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在買賣興隆時,他便把賺下的銀子積存起來,以備不測。並且教導子女,要勤儉持家,絕不能奢侈浪費。到喬致庸時代,喬在中堂又比較明確地制定了家規家法,約束子弟。其家規主要是:一不準納妾;二不準虐仆;三不準嫖娼;四不準吸毒;五不準賭博;六不準酗酒。喬氏子弟基本上都能遵照執行上述條款。在封建社會,豪門富賈大都是三妻四妾,大小老婆成群。然而喬氏無一納妾者。喬致庸一生娶了六房女人,全是續弦。第五代映字輩,喬映霞先後續弦楊、劉氏,與劉氏離婚後,一直未娶。喬映霄娶妻馬氏,夫妻感情篤深,後馬氏被匪徒綁票,營救不及,慘遭毒手,終生未娶。喬映奎妻子只生有女天男,當時社會是男權至上,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禮法,按喬映奎的身份,討個姨太太接續香菸是順理成章之事,但懾於家規,映奎未敢如此,只能過繼侄子為自己頂門立戶。對待僕人,喬氏也有獨到之處。喬氏對待僕人很寬容,不僅保證傭人吃得飽、穿得暖,還注意尊重傭人的人格。喬在中堂用女僕只有老媽子(已婚婦女),不用小丫環(未婚少女)。給僕人的工資較優厚,逢年過節另有賞賜,把面、肉、柴、煤等按時傳送到各傭人家中。對年老在家中服務多年的傭人則養起來,願回家的每年發給一定數額的津貼,維持其生活。傭人偶有小的過失,也不惡語相侵,更不打罵虐待。傭人家如有天災人禍,均熱情相幫。因此,這些傭人多能對主人盡心盡力。有的傭人還代主人受刑蹲監。如光緒二十七年(1901)天旱無雨,由於鄰村張莊與喬家堡共用一個渠引水灌溉,因用水先後次序發生矛盾,引發了兩村人大規模的械鬥。喬映霞時正年輕好勝,提了一支毛瑟槍出來為本村人助威,他本想擺擺威風嚇唬一下張莊人,不想槍法不精,當場竟使一人重傷斃命。縣官聞報,認為是巴結喬氏之機會,徑奔喬府謁見。縣官此舉惹惱了張莊村民,認為縣官偏袒,糾合民眾,直奔喬府,縣官自知理缺,怕激起民變,趕快乘轎而走,民眾投石塊砸縣官之轎,縣官倉皇回衙,無法向喬家討好,只好照章辦事,拘傳兇手。殺人償命乃天經地義之事,正當喬氏一家人急得團團轉時,有一仆挺身而出,說:“主人待吾等不薄,今日主人有難豈能坐視,打架時吾也在場,就說人是俺打死,官司我去打,人命我去償,也算跟主人一場”。喬映霞一聽,有人願代主受刑,急忙率晚輩下跪,說道:“平日沒看錯你,真是好樣兒的。你既有此心,就有勞你了。衙門上下我們花錢打點,保你受不了苦,儘量買個監候就好辦了。設若不行,身後事自要妥貼安排,請你放心。”就這樣,此仆果然代主服刑,喬氏對其家百般照顧,蓋了一宅院,買了幾十畝地。過了幾年,恰遇光緒帝、慈禧後駕崩,大赦天下,竟由死刑減等,最後被保釋出獄。喬家子弟對於家規基本能夠執行,但在後期也有個別例外未能執行的。例如在不準吸毒上,就有個別子弟未能做到。映字輩喬映南,生性聰穎,文學修養較深,可惜娶妻太谷曹氏是個大菸鬼,耳濡目染,致映南也染上了吸毒。曹氏去世後,續弦太谷張氏,也是個菸鬼,致映南子女也染上了吸毒惡習,六位女兒中四個吸毒,獨子僅活19歲。喬家析產後,映南因吸毒破落潦倒,變賣家產,終至不支,於1939年去世。不過,總的來說,喬氏子弟均能恪守祖訓,因而其後裔有成就者多。據了解,映字輩以下的人字輩20人中,有大學生12名,其中雙博士一人、碩士三人,有兩人留美,其餘亦是中學畢業。他們並沒有躺在祖宗基業上成為紈絝子弟,而是靠著自身的奮勉,各自開闢自己的事業與前途。且恪守祖訓,無一人涉足政界,大多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從居住地看,他們大多住在北京、上海及昆明等地,少數在遼寧、海口等地。

學而優則商

晉商家族有重學的一面,但他們具有以學保商,“學而優則商”的特點。如榆次車輞富商常氏,他們尊師重教,為子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但其目的不是“學而優則仕”,而是為常氏經商活動培養人才。九世常萬已、常萬達兄弟在就學時,學習成績優良,但學成立後未去參加科考,而是隨父親常威到張家口經商。由於常氏兄弟有文化,經商多謀略,後來常萬已創立“十大德’”,常萬達創立“十大玉”商號,成為晉商中一支勁旅。他倆的堂兄弟常萬育,讀書時“用力甚勤,人皆許其能遠,母獨命學陶朱術”,他經商20年,很有成就。即使已取得功名的常氏子弟,仍以經商為榮。十二世常麒麟,已選拔貢,需赴京入國子監,但他棄儒為商。其子常繼豐,少年就學時,詞章粹美,但他考入國子監,後又實授“游擊”之後,仍然棄官經商。常氏子弟恪守“吾家世資商業為生計”的祖訓,堅持以學保商,對商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總的來看,晉商家族雖然重商,但也不是不重學,他們是商學結合,學中有商,商中有學,因而商人中不乏有學問之士。就連舉人出身、任教20餘年,自命不凡的劉大鵬也承認:“余於近日(在)晉接(觸)周旋了幾個商人,勝餘十倍,如所謂魚鹽中有大隱,貨殖內有高賢,信非虛也。自今以後,愈不敢輕視天下人矣”(《退想齋日記》)。

為家族買官留爵提高社會地位

據山西巡撫哈芬、恆春、王慶雲等奏摺不完全統計,日升昌、元豐玖、志成信、協同慶、協和信、蔚泰厚等票號的財東和主要經理人員,都捐納銀兩,買有各級職銜。據清檔記載,太谷志成信票號財東,議敘員外郎、監生,著實賞給舉人,仍留員外郎銜,並賞戴花翎;另一人議敘守備職銜,著注守備銜,作為貢生,以道員分發陝西分缺先補用,並賞戴花翎。太谷錦生潤票號財東曹培滋,著以郎中不論單雙月選用,並賞戴花翎。平遙日升昌票號財東李箴視,不僅自捐官銜,還給已死去的父親、祖父、曾祖父捐銜,其兄弟七人及下一輩男子十二人均捐有文武頭銜,李家的婦女均受封為宜人、夫人。平遙蔚字號首任經理毛鴻翽,從其父親到玄孫五代三十一名男子均捐官“將軍”、“大夫”,花翎頂戴,女子亦都為“夫人”、“恭人”。三晉源、百川通、長盛川票號財東祁縣渠家:渠同海受武德騎尉守備銜、守御所“千總”;其子渠應璜,受朝議大夫、鹽運使運同、直隸州州同;其孫渠長嬴,受朝議大夫、鹽運使運同,妻孟、羅、馬氏俱奉“恭人”。大德通、大德恆票號祁縣喬家:喬景僖受花翎員外郎,喬景侃受花翎四品附貢生,喬景信受花翎二品銜補用道員,喬景監受花翎員外郎,兄弟十人均受花翎頂戴。天成事票號經理張河錦捐銀450兩,準為監生共賞給守御所千總銜。

婚姻多不幸

清人紀昀說:“山西人多商於外,十餘歲輒從人學貿易,俟蓄積有資始歸納婦,率二三年一歸省,其常例也”(《閱微草堂筆記》)。走口外,赴蒙經商是晉商的重要活動地。清政府規定,旅蒙商在蒙古地方貿易一律不準攜帶家眷,不得與蒙古婦女結婚同居。各晉商商號也規定:從業人員包括經理夥計,都不得在商號所在地攜帶妻子家眷和結婚納妾。商號還規定,探親分為十年、六年或三年一次,每次三到四個月。因此,從十一二歲入號,到六十歲退休,一生中只有十多次回家探親。在山西有許多有關年輕商人外出與妻子分別的民謠:
半截瓮,栽蒜苔,綠綠生生長上來。
兒出門,娘安附,隔著門縫看媳婦。
白白臉,黑頭髮,越看越愛舍不下。
經商去,遠離家,不如在家種莊稼。
又如年輕媳婦思念外出經商丈夫民謠云:
悔不該嫁給買賣郎,
丟下俺夜夜守空房。
要嫁還是莊稼漢,
一年四季常作伴。
由於商人重利輕別離,以致在山西有“旅蒙商的兒女少,妻子守活寡的多”的說法。清代後期,清政府對旅蒙商限制較鬆弛,有些旅蒙商從業人員在經營商號所在地納妾、同居與嫖娼者日漸增多。光緒年間歸化城大盛魁商號有一掌柜,年已60多歲,卻娶了一個16歲姑娘為妾。在他結婚時,有一對聯戲道:“二八佳人七九郎,梨花壓在牡丹上”。在張家口、歸化城、庫倫多倫諾爾等城鎮,旅蒙晉商上至掌柜,下至夥計,嫖娼、包妓與蒙古婦女同居者已屢見不鮮。
清人紀昀在其《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述了多例關於晉商常年外出引發的男女之事。如晉籍李甲,婚後外出經商,又轉徙為鄉人靳乙養子,因冒其姓。家中不得李甲蹤跡,遂傳為死。後李甲父母病逝,李甲妻無所依,寄食於母族舅家。其舅又攜家外出經商,商舶南北,歲無定居,李甲久不得家書,亦以為妻死。靳乙謀為甲娶婦。會婦舅流寓於天津,念婦少寡,非長計,亦謀嫁于山西人,以後尚可歸里。懼人嫌其無母家,因詭稱己女。眾為媒合,遂成其事。結婚之夕,以別已八年,兩懷疑而不敢問。霄分私語,乃始瞭然。甲怒其末得實據而遽嫁,具詬且毆。合家驚起,靳乙隔窗呼之曰:“汝之再娶,婦亡之實據乎?且流離播遷,待汝八年而後嫁,亦可諒其非得已矣”。甲無以應,遂為夫婦如初,破鏡重合。又有張一科,攜其妻就食塞外,傭於(山)西商,西商眠其妻,揮金如土,不數載資盡歸一科,反寄食其家。一科妻厭薄之,辭誶使去。一科曰:“微是人無此日,負之不祥”。堅不可。一科妻一日持梃逐西商,一科怒詈。妻亦反詈言:“彼非愛我,眠我色也。我亦非愛彼,利彼財也”。“以財博色,色已得矣,我原無所負於彼;以色博財,財不繼矣,彼亦不能資於我。此而不遣,留之何為?”一科益憤,竟抽刀殺妻,先以百金贈西商,而後自首就獄”。又有一人亦攜妻出塞,妻病卒,困不能歸,且行乞。忽有西商招至肆,贈50金。怪其太厚,固詰其由。西商密語云:“我與爾婦最相眠,爾不知也。爾婦垂歿,私以爾托我,我不忍負於死者,故資爾故里。”此人怒擲於地,竟格鬥至訟庭。
在方誌中還記載了許多晉商妻子因丈夫外出經商,苦守一生的悲慘事例。如明代永洛人韓玻妻薛氏,玻商於淮以病歿,薛聞訃慟,不欲生。弟媳勸慰說:嫂勿念無後嗣,我生男,即為伯後。薛泣謝,最後孤寡度過一生。清代襄汾縣王永珍妻劉氏,永珍貿易江南,客死宿州,劉氏時年二十有三,聞訃哀慟幾絕,繼念室中無他親故,子義順才一歲,遂日機杼為生。子稍長,教讀書,劉氏守節二十七載以病終。臨汾陳萬春妻,年十四嫁萬春,十七時萬春貿易於外,不知去向。劉氏事翁姑,備極辛苦。臨汾樊恪妻張氏,夫歿於商,氏年方二十五,悲夫櫬來歸,朝夕啼哭。孤子三歲而歿,取侄為子,亦歿。苦節終生如一日。梁曇妻李氏,年十八,夫歿於賈,生子甫二月,婦矢志守節。曇嘗植愧於庭,夫歿,婦紡織不離其處。或問其故:此樹吾夫所植,見樹如見吾夫矣。後撫孤成立,壽八十五歲,其夫所植槐大數圍,鄉人呼為節孝槐。介休縣侯懋功妻賈氏,婚八月,懋功即商於外,四載,客死在雲中。櫬既歸,氏即飲酒未絕,姑力救之。臨汾縣孫起富妻王氏,富赴京貿易,病故,時氏年二十三歲,子儀二歲,家貧無依,氏堅志守節,針指度日,撫孤成立,三十一年而終。稷山縣唐永槐妻程氏,永魁貿易西隆,音訊沓然,存亡未卜,氏矢志詩之,雖凍餒交侵而終生不易其守,歿時年七十六歲。翼城崔氏,張寶成妻,年二十九,夫商西地,卒於途,氏聞訃一痛幾絕,每日哭泣,誓不欲生,二十七日覓地自縊。翼城張氏,史左信妻,婚後40日左信即入秦行賈,未幾歿於涼州,氏誓不改適,苦節40年。翼城馬氏,牛應龍妻,應龍商歿於秦,氏誓不再適。聞喜薛氏,張學優妻,夫貿易河南,遂歿於外,子佩秀甫四歲,氏擾之。翼城王氏,王鳴歧妻,夫服賈山東,因染時症亡,時氏年十九,比夫柩歸里,氏哀痛不已,出殯前,自縊於靈前。夏縣樊雲煥妻王氏,夫貿易五年不返,客死於外,氏年二十二歲,勉慰舅姑委曲承志,守節二十九年卒。
晉商在選擇妻子的標準上,以賢德為首,目的是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外出經商。如祁縣富商喬氏始祖喬貴發,當年在包頭經商發跡後,年已30多歲。他如果在包頭結婚很容易,包頭的姑娘他可任意挑選。但是他想:如果在包頭結婚後祖宗墳頭無人能代他常去祭祀,因此仍以在原籍找妻子為好。其次,他考慮本人常年外出不在家,需要找一個本分、賢慧的妻子幫他料理家務。喬貴發發跡後,恰巧有一個帶一小男孩的年輕程寡婦借住在他的舊居,原來此女年輕時曾與喬貴發有些戀情,借住喬氏舊居後便常去喬氏祖墳代為祭祀,算是對借住房的還報之意。喬貴發見到此女,心想若娶個千金小姐,不僅需僱人侍候,還擔心賺回錢來被她揮霍掉。如果娶了這個小寡婦,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於是便決定與程氏結婚,結果富商娶了個小寡婦。可見喬貴發在婚姻問題上的講實際與精明之處。
當然,一般來說晉商中的富商大族,其婚姻也是考慮要門當戶對。如祁縣喬氏在成為富商大族後,其子弟多與另一些富商家族通婚。景字輩喬景僖妻曹氏為富商女,景儼委趙氏為太谷同知趙某女。映字輩喬映霄妻馬氏為富商女,喬映奎妻為大德恆票號掌柜之妹,喬映輝續弦為榆次富商常氏女,喬映璜妻馬氏為富商馬某女,喬映寰妻常氏為榆次富商常氏女,喬映庚妻閻氏為大德通票號經理閻維藩女,喬映南妻曹氏為太谷富商曹氏女。喬氏之女也多嫁富商。如喬是儀女等皆嫁榆次富商常氏,景儼女嫁太谷富商曹氏,景侃女嫁榆次商人書法家趙鐵山等。
但是,這些富商大族的婚姻,並不因為有了錢就美滿。如祁縣喬映霞原配程氏,難產身亡。繼娶楊氏,生子健,不久楊氏也去世。一次,映霞在津偶與劉菊秀邂逅相遇。劉氏,天津人,協和醫專肄業,護主。映霞在津因微疾入院,劉正在病房實習,二人相識,後成婚,生一子,二人一起生活了五年。因個性不合,時有口角,裂痕越來越大,最後離異。映霞痛不欲生,曾跳樓自殺,致髁骨斷裂,終成跛腳。民國10年2月28日《民國畫報》第17、18期載有《一封內容複雜的信》,披露了映霞與劉氏的婚姻內情:喬劉二人是1917年經人介紹結識,是年11月20日(農曆)結婚,1918年10月30日生一子。劉之情人是美國麻省工大碩士林某。該報還登載了劉林之間的英文通信。但喬劉離婚後,劉並未嫁林,而是嫁給了北京某醫生。文章指出:“劉女士本不愛喬,是父母拿財產染她之心,才為勢所屈。所以教會的牧師為了財產離經叛道了!堂堂的碩士為了財產變成拆白黨了!信教的婦女為了財產墜入地獄了!忠厚的男子為了財產受著痛苦了!財產究竟是好東西呢?還是壞東西呢?還是不會用財產呢?”該文作者結論道:“父母財產不是享福之具,實是取禍之道。有志的男女不應收受父母之遺產,明白的父母,不應將遺產傳之子女”。
看來,晉商為了謀利常年外出,給婚姻帶來不少問題。特別是經商致富後,婚姻由於財富的關係,家庭生活也不一定美滿。

民宅建築獨具特色

山西商人的民宅建築,比較集中地體現了我國北方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如襄汾縣的丁村民居祁縣的喬家堡和渠家大院、靈石的王家大院、太谷的三多堂、榆次的常家大院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詳細情況請參閱太原道晉商文化之晉商大院
晉商家族由於歷史與社會種種原因,其家族呈現出不同的風姿。從興盛時間來看,儘管明清晉商稱雄商界五個多世紀,但從家族個例來看,興盛時間一般不超過二三百年。從地區來看,大商人家族明代多在山西南部,清代在山西中部。有關晉商家族個例的詳細情況,請參閱太原道晉商文化之晉商名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