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寄興

春行即興一般指本詞條

《春行寄興》是唐代詩人李華的作品。這是一首描寫景物的小詩。作者春天經由宜陽(今河南宜陽縣)時,因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即興抒發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全詩句句寫景,句句含情,詩中以綠草、芳樹、山泉、鳥語等宜人之景,襯托出詩人感傷、哀愁、淒涼的心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春行寄興
  • 作品別名:春行即興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李華
  • 題材:寫景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春行寄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宜陽:古縣名,在今河南省福昌縣附近,在唐代是個重要的遊覽去處。萋萋:草繁茂的樣子。
⑵芳樹:泛指佳木;花木。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十三:“芳樹垂綠葉,清雲自逶迤。”

白話譯文

宜陽城下,春草一片茂盛,澗水東流,之後迴轉向西。
樹木秀麗無人欣賞,鮮花綻放也自凋落。山路漫長春光無限,空蕩靜寂只聞鳥鳴。

創作背景

李華因在安祿山長安時受偽職,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此詩正寫於安史之亂平息後不久。當時宜陽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就坐落在這裡。境內女幾山是著名的風景區,山上古木流泉,鳥語花香,景色妍麗,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園。它年年都吸引著皇室、貴族、墨客、遊人前來觀賞。然而,在安史之亂中,這裡卻遭到嚴重破壞,景象荒涼。李華在安史亂平之後的一個春天經由宜陽,因對這些景象有所感觸,產生獨特的體驗,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宜陽城下草萋萋”,此詩開篇以“宜陽城下”點明地點,以“草萋萋”點明時節。暮春之時,只見大片土地荒蕪,正在野外趕路,忽然間感到小路愈來愈窄,路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鋪染開片片翠綠,眼前一片盎然春意,詩人不由得緩下步伐,抬頭一望,原來已到宜陽城下。在這裡,詩人通過地點和時令寫“春行”所見之景象,為“寄興”埋下伏筆。接著,一筆便把人們的視野帶到了連昌宮和女幾山一帶:“澗水東流復向西。”太平時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過的“玉真路”,不僅可以觀看“鳴流走響韻,含笑樹頭花”的美景,而且也會看到農民利用澗水灌溉的萬頃良田,但現在,這裡清冷冷的山泉卻再沒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了。昔日,這裡的香竹、古柳、怪柏、蒼松,無處不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而今,且莫說那些,就是紅顏吐芳的春花,也早已無人欣賞了。“芳樹無人花自落”,這裡強調“無人”二字,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說明經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只好任其自開自落罷了。“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僅使人想像到山花爛熳,鳥語宛轉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襯寂,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這裡不僅再也見不到那么多的遊人墨客,而且連耕農、樵夫、村姑都不見了。“自落”“空啼”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無比寂寞之感。
此詩後兩句運用了互文見義以動襯靜的手法。“芳樹”“春山”,即春山之芳樹。“花自落”“鳥空啼”,即花香鳥語無人激賞,烘托世情的冷漠,折射出安史之亂的巨大破壞。花落是動態,鳥啼是聲響,在“一路”“無人”的情形下,這動態和聲響實際上更襯托出幽靜的氛圍。如同南朝梁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樣,以動寫靜,尤具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全詩從“城下”寫到“澗水”再到“春山一路”,使“春行”之題具體化,隨著春草、碧澗、落花、啼鳥的相繼出現,也使人同樣感受到詩人行路途中移步換景之妙。
李漁窺詞管見》有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詩和詞在表現手法上是一致的。這首詩雖然還不能說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寫景,句句含情,卻是比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這些景色都是為襯托詩人淒涼的心境服務的,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名家點評

明代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情致俱幽。
明代李攀龍、袁宏道《唐詩訓解》:“自”與“空”字,益見淒景。
明代陳繼儒《唐詩三集合編》:四句說盡荒涼,卻不露亂離事,妙。
明末邢昉《唐風定》:亦自花落鳥啼常境,直是風氣遒美。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五絕中如王右丞之《鳥鳴澗》詩、《辛夷塢》詩,言月下鳥鳴,澗邊花落,皆不涉人事,傳神弦外。七絕中此詩亦然。首二句言城下之萋萋草滿,城外之流水東西,皆天然之致。後二句言路轉春山,屐齒不到,一任鳥啼花落,送盡春光。詩題標以春行寄興,殆萬物靜觀皆自得也。若元微之見桃花自落,感連昌之故宮;劉長卿因啼鳥空聞,嘆六朝之如夢。同是花落烏啼,寓多少興亡之感。此作不落形氣之中,忘懷欣戚矣。

作者簡介

李華(715~774),字遐叔,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代文學家。開元年間進士,天寶年間又中博學宏詞科。曾任監察御史、右補闕。安史亂中,他被迫接受偽職,亂平後被貶官。李華倡導儒家正統思想,是中唐時期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的古文運動的先驅人物之一。李華寫作古文多以五經為本,詩風卻頗為流麗。有《李遐叔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