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代蘇曼殊詩作)

《春日》是清代詩人蘇曼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在這首詩中感嘆時光如梭,看著春雨里塤落的片片段預告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貴。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後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此詩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春日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蘇曼殊
  • 作品出處:《蘇曼殊全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春日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好花零落:暗喻革命情緒正在低落。
⑵韶光:即美好時光,暗喻進行革命的良好時機。
⑶玉樓:原意為華麗的樓,這裡用來指妓樓。春夢:暗喻對革命勝利的憧憬。
⑷有人:此為作者自指。愁煞:即極度憂愁之意。煞,副詞,用在動詞後,表“極度……”之意。

白話譯文

美好的花瓣,在綿綿細雨中飄落,它們辜負了這二月春日裡的美好時光。
知道嗎?在青樓之上醒來,看到如煙的春柳,我便極度憂愁起來。

創作背景

1905年秋,蘇曼殊應聘到南京陸軍國小任教。鼓樂喧天、燈火達旦的秦淮河則成為他聊以自慰的去處,漸漸他與秦淮河校書金鳳交往甚密,情深意篤,由此給蘇曼殊帶來了歡樂。然而,蘇曼殊同校書的情愛只局限於精神上的,當金鳳絕望於同蘇曼殊的結合後,被迫離蘇曼殊而去。金鳳曾出素娟,向蘇曼殊索畫尚未成,人卻他鄉,為此蘇曼殊十分感傷,常為感情上這份不能了卻的債務而愁悶不樂。
此詩當作於1906年春,此時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而明媚的春光,常常勾起蘇曼殊對金鳳的思念,他每想到這位無依無靠、任憑命運擺布、漂泊不知所向的薄命女子時,便愁腸滿結。為此,他專門賦詩兩首,《春日》便是其中之一。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向友人申述對革命錯過良機的憤懣和憂患情緒,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在作者看來,仲春二月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人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節去賞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卻沒有這樣做,以至錯過時機。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賞花已經來不及。眼前的革命也是這樣,良機錯過,要發動就困難了。
後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本來作者是做著“春夢”的,滿以為趁著百花盛開,群情激昂的機會去進行革命,誰知現在“醒”來,卻發現百花凋殘,群情低落,雨綿綿,黑暗勢力在鎮壓了。樓前的柳樹雖然未敗,但在霾雨中也顯得朦朦朧朧了。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絕。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夏若顏《花開只為蝶戀香·古詩詞中的花間之意》:這首詩意象的使用,與情感的基調相吻合,“玉樓”、“春夢”的意義,也可從多個層面來解讀。也許,蘇曼殊的詩,從表面來看略顯浮艷、空洞,甚或矯飾,但這並不妨礙他的詩作在當時,及至今日的影響力。
現代作家白落梅《蘇曼殊詩選》:詩人在文中感嘆時光如梭,看著春雨里塤落的片片段預告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貴。

作者介紹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佛教僧人。原名戩,一說原名宗之助,字子谷,後改玄瑛,小字三郎,法名博經,別號曼殊。原籍廣東香山,父親經營茶葉,母為日本人,出生於橫濱,6歲回國。20歲從慧龍寺主持贊初在廣州長壽寺剃髮,到雷峰海音寺受具足戒,嗣曹洞宗衣缽。曾東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學學習,能詩文、善繪畫,通英、法、日、梵諸文。曾任金陵刻經處只洹精舍講師等職。著有《梵文典》8卷,譯有《沙恭達羅》,均佚。現存主要著作有《文學因緣》《斷鴻零雁記》《天涯紅淚記》《焚劍記》,輯有《蘇曼殊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