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歌(徐悲鴻創作名畫)

此畫創作於1935年,是年徐悲鴻40歲,張大千36歲。當年正值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在北平舉辦昆仲聯展,徐悲鴻原擬持贈張大千,但由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臨時決定由徐悲鴻帶學生到黃山寫生,徐悲鴻未能參加張氏昆仲聯展,故此作品仍在徐氏手中。徐悲鴻去世後,廖靜文女士將包括《春之歌》在內的多件悲鴻作品一起捐給國家,長期收藏於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後因徐悲鴻子女申請退還部分作品留作紀念,經國家有關部門同意,此幅《春之歌》改由徐悲鴻之子徐伯陽先生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之歌
  • 作者徐悲鴻
  • 立軸:設色紙本
  • 尺寸:縱112cm,橫108.8cm
基本信息,簡介,歷史,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春之歌》,
春之歌
創作時間:乙亥(1935年)
鈐印:悲
題識:春之歌。大千道兄教正。乙亥,悲鴻。

簡介

悲鴻畫馬,“一洗萬古”,天下馳名;悲鴻之牛,則譬如晨星,雖然光華,畢竟稀見。
徐悲鴻畫馬名聞天下,他的馬之所以能在上千年來無數畫馬的作品中凸現出來,主要是他成功地將西畫的技法和精神溶入了國畫中,注重比例、造型準確,以形傳神。牛也是徐悲鴻特別鐘愛的題材,他所畫的牛猶如他的馬一樣意韻生動、神氣十足。
《春之歌》縱112cm、橫108.8cm,約11平方尺,立軸,原裝裱。畫面上,壯牛形體龐大,牧童靈動乖巧,一大一小,一靜一動;老柳茁壯,新枝繁茂,雖是墨筆,綠意可掬。襯以蔥蔥綠草,構成了充滿希望的春之歌。悲鴻善馬,婦孺皆知。悲鴻畫牛卻非常少見,更特別的是,有關研究專家認為,畫中牽牛的牧童是以徐悲鴻的兒子為模特的;而畫面上的牛腿,看上去酷似徐悲鴻擅長的奔馬的雙腿,形成了“牛身馬腿”的獨特造型。因此,這幅《春之歌》在古往今來眾多畫牛圖中顯得頗為特別,也不同於徐悲鴻本人以往的畫作。

歷史

此畫創作於1935年,是年徐悲鴻40歲,張大千36歲。當年正值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在北平舉辦昆仲聯展,徐悲鴻原擬持贈張大千,但由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臨時決定由徐悲鴻帶學生到黃山寫生,徐悲鴻未能參加張氏昆仲聯展,故此作品仍在徐氏手中。徐悲鴻去世後,廖靜文女士將包括《春之歌》在內的多件悲鴻作品一起捐給國家,長期收藏於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後因徐悲鴻子女申請退還部分作品留作紀念,經國家有關部門同意,此幅《春之歌》改由徐悲鴻之子徐伯陽先生收藏。

作者簡介

徐悲鴻(1895—1953年),浙江臨海人,原名壽康。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