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特工隊

星星特工隊

《星星特工隊》是2002年上映的俄羅斯戰爭電影,由尼古拉·列別傑夫執導,阿列克謝·克拉夫琴科等主演。

《星星特工隊》講述了一小隊偵察兵冒著生命危險刺探敵情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星特工隊》
  • 類型:戰爭
  • 導演:尼古拉·列別傑夫
  • 主演:阿列克謝·克拉夫琴科
  • 上映時間:2002年
  • 片長:97分鐘
  • 製片地區:俄羅斯
  • 語言:俄語
  • 顏色:彩色
影片簡介,影片劇情,影片評論,

影片簡介

《星星特工隊》2002年俄羅斯戰爭影片。這是俄國總統普京點名觀看的電影,作為戰爭片,它繼承了前蘇聯電影的一些優點,也吸收了美國電影情節流暢、節奏感強的特點。俄國編劇們似乎想打造一部俄式《雷霆救兵》,雖然資金和電影特效手法均比較貧乏,但作品中有不少閃光點,攝影和製作均非常精細。

影片劇情

1944年,蘇聯邊境的德國部隊正在緊張地準備著士兵4萬人和坦克2千輛準備反攻,為了制止他們這些動機,也為將盟軍帶入到勝利,身臨險境地蘇聯軍,為了探索敵軍的動向把多位優秀士兵派遣到了敵軍陣地的最前線。特拉夫金率領的部隊收集著敵軍的重要情報,也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故事發生在1944年夏天,蘇聯紅軍經過浴血奮戰,正一步步將德軍逼出邊界。在蘇聯與波蘭接壤的西部邊界,德軍欲作最後掙扎。為了弄清德軍的真實作戰意圖,蘇軍組成了以偵察排長特拉夫金中尉為組長的偵察小組,隊員包括沃羅比約夫列兵、馬莫奇金中士、阿尼科諾夫中士、貝科夫列兵、捷姆德科夫列兵、布拉什尼科夫中士等七人,他們攜帶一部無線電台(“星星”號)深入敵占區去開始執行這一艱巨的任務……

影片評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中國蘇聯這樣的國家提供了大量戰爭電影的素材,但綜觀這些帶有明確意識形態的戰爭電影,總存在表達的傾向性和表現的美學缺陷。無論是中國的諸如“三大戰役”還是前蘇聯諸如〈解放〉這樣的舉國家之力拍攝的電影,都存在大氣有餘而情感不足的遺憾。或許是因為必須帶有明確的國家立場和意識形態,使得很多本來應該很有震撼力的情感變得有些說教有些虛假,而沒有真實就沒有情感。
除去情感上的軟弱,還有審美上的單調。因為強調了太多和電影藝術相悖的東西,使得這樣的很多電影都不缺大場面、不缺宏大的構思,甚至也不缺乏很多耐心尋味的細節,但在屬於電影藝術的審美上缺少探索和表達。
《星星特工隊》在以上兩個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探索和實踐。
電影的切口很少,只在蘇德戰役最關鍵的時刻選取了其中的一個小小的偵察隊,作為電影的主角,而且這樣的偵察隊還是臨時組建的。這樣的做法其實非常聰明,表達大場面大事件當然動不動就可以冠以“史詩”的稱號,但在表現上也往往出現混亂的局面,而“以小見大”,就可以更精準地把握主線、表現人物、表達情感。
電影擺脫了人們對戰爭電影、尤其是前蘇聯戰爭電影的一貫判斷,改變了人們對所謂“主旋律”電影的在審美和藝術上的一貫鄙視。電影帶給人的是一種非常有創新探索的表現手法。
電影首先拍的很美。
畫面很美。當然這些美麗的風景不僅僅為了表現“祖國大好河山”是如何偉大,而是為了反襯戰爭的殘酷。這在電影的開頭就有體現,而在電影的其中一個段落,導演的心思就更加美學化,兩個偵察兵爬上了德軍的卡車,在他們隨時可能面對死亡的時刻,一個偵察兵輕輕掀開卡車帆布蓬上的一個缺口,透過缺口,他看到了美麗的祖國景致,他的臉上出現了短暫的忘記自身處境的孩子般的微笑,還繼之,他的眼前出現了汽車的殘殼和被吊死的屍體,他的笑容消失了,他的表情是那樣的悲傷,他的眼眶充滿了淚水。那一刻,任何一個能用心去體察電影的人都會為之震動。電影的殘酷只在幾個畫面和一組表情中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
音樂很美。戰爭電影的配樂往往過度追求所謂的大氣磅礴,用交響甚至軍樂去體現,大氣則大氣,但並不給人帶來力量。而《星星特工隊》的導演則神奇的在電影中使用了純美的小提琴獨奏,甚至還有憂傷的吉他。琴弦滑過,於輕微處綻發巨大的力量,這或許能暗合“四兩撥千斤”的道理吧。
情感很美。有一個美麗的通訊兵,她愛上了偵察隊的中尉——一個有著遠超出年齡的堅毅眼神的英俊的年輕人——沒有太多的濃情密意,更沒有花前月下,只有戰爭年代的那種可以隨時用生命註解的愛。他們相處短暫,再次重逢也只在電台中,通過電波感受愛的生死離別,當然沒有時間表達愛情,在傳達了戰爭的信息後,他們從此生死相別陰陽相隔。當大量的德軍已經包圍了偵察小隊,當死亡已經可以預料的迫在眼前,年輕的中尉大聲的呼喚著“大地”,在隆隆的槍炮聲中,他堅毅的眼神令人動容。他死了,她還在聲聲呼喚“星星”的應答,她當然知道他已經和她不在同一個世界。戰爭結束後,她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歷史老師,她終生未嫁。這一生,她怎樣度過?她如何思念他?
當然這一切美好的表達,都為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對比是最能表達情感的,美的醜的,讚美的憎惡的。沒有聲嘶力竭的用力,只有雲淡風清的詩意,但一切都如此有力。沒有對人物的刻意高大,但真實的性格和情感使得人物無比清晰和偉大。在死亡面前,從容堅定,捨身取義,使年輕的生命成為歷史的榮耀。
同時在電影的表現手法上也不乏創新,比如為了表現事物的快速移動和突發事件給人造成的緊張感,導演竟然用了一些音效,這些音效酷似今天一些綜藝電視節目中的手法.而且導演為了表現人物內心的感受,特別用慢鏡頭和一些晃動鏡頭去表達人物在緊張壓迫下和中槍後產生的恍惚感。
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部難免烙上國家立場的戰爭電影中,竟然還有批判和反思。在電影的尾聲,畫外音:在戰爭結束之後,這些偵察兵全都成了失蹤者,他們的家屬得到的唯一一句話是“生死未卜”,只到1964年,他們才獲得衛國一級勳章。這就更顯得導演的偉大,在前蘇聯那樣的政治環境下,他的勇氣和智慧堪比那些為國捐軀的偵察兵。而普京在那么多戰爭電影中獨青睞這一部,是否也能說明什麼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