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

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

《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可以說是自筆者攻讀博士學位直至工作的近十年來對兩湖地區所做學習探討和研究的一個結晶。其中上篇的專題研究除了“生態環境與江漢清濁”一節及“川江石壩”一節是近一二年來寫成的外,其餘各章節之內容或觀點都形成較早,至少是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就已有了一些想法;而下篇的三個個案研究寫成時間較上篇要晚,其中關於沙洲演變的個案相對較早,另兩個則都寫成於近一二年。

基本介紹

  • 書名: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22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尹玲玲 鄒逸麟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8078949, 720807894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系500年來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叢書之一種。《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對明清兩湖平原的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作者簡介

尹玲玲,1973年12月生,湖南邵東人。1994年7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0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獲史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上海師範大學任教,現任該校人文與傳播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明清社會經濟史、環境社會史方面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明清長江中下游漁業經濟研究》(齊魯書社,2004年),在《湖泊科學》、《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史學月刊》、《中國農史》等期刊上發表《從明代河泊所的置廢看湖泊分布及其演變》、《明代湖廣地區重要水利史料簡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換與洪澇災害》、《明清時期長江武漢段江面的沙洲演變》、《略論清代的漁鹽》、《論我國古代對河流水文學與動力學的認識》等學術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論
上篇 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的專題研究
第一章 兩湖魚米之鄉:產業結構的轉變
一 明清兩湖漁業概況
1.河湖水域與水產資源概況
2.河湖水體的理化特性與魚類的生長繁殖
3.明初漁政制度的創設與漁稅徵收
4.兩湖漁業生產概況

二 湖北地區的漁業與魚課
1.漁業課稅
2.漁業經濟地位及其變遷

三 湖南地區的漁業與魚課
1.明代前期的漁業
2.明代後期的漁業

四“漁”、“農”地位的轉換:產業結構的轉變?
1.河湖淤廢與河泊所裁撤
2.堤垸圍墾與農業拓展
小結

第二章 過度墾殖與惡性循環:生態環境的演變
一 兩湖平原河湖水系格局變遷研究綜述
1.關於泥沙沉積方式與兩湖平原河湖水系格局的改變
2.關於江漢湖群演變的不同看法

二 江漢平原河湖水系變遷舉例
1.明代前期的江漢湖群
2.明中後期江漢湖群演變的時間特點
3.明中葉以後江漢湖群演變的空間特點

三 圍墾一湖淤一洪災的惡性循環與時空特點
1.圍墾一湖淤一洪災的惡性循環
2.洪澇災害的時空特點

四 生態環境與江漢清濁
1.以往關於兩湖平原生態環境與上中游開發的討論
2.關於江、漢二水含沙量的相關研究
3.江漢清濁之逆轉

第三章 官方干預與調控:制度因素的考察
一 河道疏堵與堤防修守
1.河道疏堵之爭
2.堤防修守之制

二 產業之間與人群之間
1.“漁”與“農”:產業之間
2.“土戶”與“客民”:人群之間

三 地域之間
1.江、漢南北及“以鄰為壑”
2.“利益趨同”與“地區協濟”

四 官垸、民垸與私垸:利益階層之間
1.官垸、民垸與私垸之區分
2.私垸弊端與嚴禁私垸

第四章 兩湖水利文化
一 明代水利志書編修舉例
1.內容介紹
2.資料來源的推測
3.後修通志的繼承與發揚

二 清代水利志書編修舉例
1.作者簡介
2.內容評述
3.流傳及影響

三 川江石壩:“三峽工程”之祖
1.川江石壩的修建背景
2.關於陳瑞:川江石壩工程的總設計師
3.工程組織與管理及其分布、規模與效應
4.餘論
附都御史長樂陳瑞《川江石壩志略》全文

下篇 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的個案研究
第五章 沙洲演變、港市變遷及其人工干預——關於明清長江武漢段江面的沙洲演變及其影響的個案考察
一 長江武漢段江面的沙洲演變
1.問題的提出
2.偏東岸武昌江面的沙洲演變
3.偏西岸漢陽江面的沙洲演變

二 科技史的考察:時人對河流水文學與動力學的認識
1.問題的提出
2.對河中沙洲演變和水流特性的認識
3.運用水文學與動力學原理對沙洲演變進行人工干預
4.對江流洲沙與兩岸岸線間水文學與河流動力學關係的認識與套用
5.小結及餘論

三 長江武漢段江面的港市變遷
1.東岸港市
2.西岸港市

第六章 明清長江中游地區的堤防協修問題及其爭端——以武昌府江夏、成寧、嘉興、蒲圻四縣的長堤協修事件為中心
一 四縣地緣關係剖析
1.四縣政區沿革
2.四縣河湖水系

二 四縣長堤築防論略
1.四縣長堤興築史略列
2.四縣協修制度及其變遷
3.四縣長堤防護區域

三 四縣協修爭端及其解決
1.萬曆三十九年嘉、蒲兩縣協修爭端
2.乾隆三年江、嘉兩縣協修爭端

四 修防工程的組織與管理一
1.官、紳、民的角色體現
2.“按畝派夫”與“雇募興修”及其利弊

第七章 地質災害、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關於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的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及其影響的考察
一 歷史時期新灘的滑坡與崩岸
1.三峽地區地質災害頻發的地質背景
2.以往研究的失誤和辨正
3.歷史時期峽江新灘的多次滑坡與崩岸

二 交通形勢與航道疏鑿
1.北宋天聖四年(1026年)滑坡後
2.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滑坡後

三 交通安全與地方利益的兩難選擇
1.宋時期
2.明清時期

四 江事預防與賑救
1.江事預防
2.江事賑救

五 川、湖二省交界地的驛傳變遷與改革
1.明代驛傳制度
2.新灘滑坡後巫山、巴東二縣境內的驛傳變遷
3.驛站設定改革難產的原因
六 驛遞、交通與軍事活動之關係

文摘

各種魚類的生長繁殖
鱘(Sturgeon),硬骨魚綱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鱘科(Acipenseridae)魚類的統稱,屬溯河性洄游魚類。鱘有20餘種,中國有7種,其中經濟價值較大的是長江鱘、中華鱘、史氏鱘和鰉。鱘棲息於近海或淡水的中下層,主要攝食無脊椎動物和幼魚。體型一般均很龐大,一般體長為2—3米。鰉屬個體可長達5米以上,重數百公斤,壽命可達100齡以上。中國四川有“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之稱。淡水和溯河性種類約各居一半,有些種類兼有淡水性和溯河性兩種類型。產卵期一般在春季,部分在秋季。鱘的經濟價值甚高,為魚中上品。肉肥美,供鮮食,熏制後其味更佳。卵珍貴,魚子醬在歐洲為名貴食品。皮可製革,鰾和脊索可制魚膠。
鰣(Macrura reevesii),硬骨魚綱鯡形目(Clupeiformes)鯡科(Clupeidae)鰣屬,名貴食用魚類,也屬溯河性洄游魚類。因每年定時由沿海上溯人江而得名。鰣分布於中國沿海以及朝鮮、菲律賓、越南。平時生活于海洋,每年春夏之交,生殖群體即出現於中國東南沿海並分別溯入西江、長江和錢塘江,一般在4月底5月初人長江。繁殖後親魚即降海,仔、幼魚在江、湖中索餌生長,秋後陸續降海。鰣入江後,其產卵場附近或江河下游狹窄處都是良好漁場。鰣鱗下富含脂肪,肉味鮮美,為魚中上品,以鮮食為主。帶鱗“清蒸鰣魚”是名貴菜餚。據《本草綱目》記載,鰣能“補虛勞”,“蒸下油,以瓶盛埋土中,取塗湯火傷,甚效”。
鱭(Coilia),硬骨魚綱鯡形目(Clupeiformes)鯡科(Clupeidae)鱭屬的通稱,屬溯河性洄游經濟魚類。刀鱭經濟價值較大,又名梅鱭、刀魚。分布於黃海、渤海、東海沿海一帶。成魚攝食蝦和小魚,幼魚以端足類、枝角類、橈足類為食。每年2—3月親魚開始由海溯江而上進入幹流、支流和附屬水體進行生殖洄游。仔、幼魚常在河口區生活,第二年人海生長和肥育。
河魨(Oriental puffer),硬骨魚綱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純科(Tetraodontidae)東方魨屬(Fugu)魚類的統稱,屬溯河性洄游魚類。棲息於近海底層半鹹水中,性貪食,主要攝食蝦、蟹、貝類及小魚等。

後記

手捧書稿,撫弄摩挲,驀然回首十年來走過的路,內心之情莫可名狀。
本書可以說是自筆者攻讀博士學位直至工作的近十年來對兩湖地區所做學習探討和研究的一個結晶。其中上篇的專題研究除了“生態環境與江漢清濁”一節及“川江石壩”一節是近一二年來寫成的外,其餘各章節之內容或觀點都形成較早,至少是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就已有了一些想法;而下篇的三個個案研究寫成時間較上篇要晚,其中關於沙洲演變的個案相對較早,另兩個則都寫成於近一二年。
在制定本書的框架結構時,鄒逸麟師曾先後多次審閱筆者所擬定的框架,並就本書框架結構的邏輯思路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修改意見,本書初稿寫成後又送呈恩師審閱,在此再次對老師鄭重地道聲謝謝!
本書中有一些章節是為應邀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而撰寫並提交的學術論文,如2005年9月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年會“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對環境的作用和影響學術討論會”,提交了題為《經濟結構的轉換與生態環境的變遷及其制度因素——以明清時期兩湖平原為例》的學術論文;2005年11月份參加由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和光明日報理論部聯合舉辦的“14世紀以來長江中游地區的環境、經濟與社會國際學術討論會”,提交了題為《明清時期長江武漢段江面的洲港變遷》的學術論文;2006年11月擬參加“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2006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後雖因故未能參加,仍提交了題為《明代所修“三峽工程”:川江石壩——基於(川江石壩志略)的討論》的學術論文。

序言

近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成就,舉世矚目,在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效果。毋庸諱言,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耕地的縮減,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湖泊的淤淺,乾旱區荒漠化、沙化的加速,以及城市化過程中,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嚴重等等環境惡化問題,也十分突出。這些問題的出現,有的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時難以避免的現象;有的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無知,採取唐突的措施所造成的後果;有的則是當政者為單純追求政績,不計後果,盲目開發引起的環境惡化。以上種種,都是人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對自然界過度索取或無序干預後所引起,其實質是人地關係的不協調,而這種不協調又往往並非一代人所造成的,而是有其歷史的繼承性和延續性。
我們談到人地關係時,所謂的人,並非自然人,而是社會人。不同時期的社會人,對自然環境的認識不一樣,對生產技術的掌握不一樣,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一樣;而我們所謂的自然環境,在歷史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同一地區的自然環境,經過長期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歷史的發展,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再進而言之,我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地域差異十分明顯。而這種差異的形成,又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因此,我們如果研究當今環境問題,或想在制定保護措施和政策上,有科學的根據,就有必要對我國環境變遷的歷史背景作比較深入的了解,對我國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之間的互動關係有較深刻的研究,而這種研究又必須從區域研究人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