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由行

澳門自由行

2003年7月28日,中國內地實施試點個人港澳自由行政策。中國內地推行試點自由行的首二十天,澳門共接待一萬七千三百九十二人次旅客。

中國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已由1985年的定居、探親和團隊旅遊三個事由,陸續增加了商務、培訓、就業、就學、“個人游”等多種申請事由;內地居民短期往來港澳地區審批權下放到地市一級;從2003年7月28日至2005年8月底,中國內地已開辦個人游的城市為內地居民辦理赴港澳地區個人游訪問簽注1717萬個。

2014年,內地赴澳門自由行試點城市政策沒有變動,澳門也不仿照香港的“一簽多行”措施。自由行不擴也不停。

2015年7月粵澳遊艇將實現自由行,遊艇40分鐘可到澳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自由行
  • 試點時間:2003年7月28日
  • 審批機構:中國內地地市一級公安等
  • 批准機構:中國國務院
背景,時間,措施,證件,簽注種類,有效時間,電子通行證,熱點,

背景

澳門自由行澳門自由行
2006年5月1日,廣東省公安機關執行公安部《往來港澳通行證和簽注受理、審批、簽發管理工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並啟用2005版往來港澳簽注。

時間

澳門自由行澳門自由行
珠海與澳門之間三個口岸從2014年12月18日零點起實施新措施: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拱北口岸早晚各延關一小時,珠澳跨工區專用口岸00:00至07:00向澳門居民、外雇、學生開放。

措施

公安部推出10項內地居民短期往來港澳地區便民利民措施。
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新《規範》分為受理、審批、簽發、證件的吊銷和宣布作廢、工作時限和特殊情況等6個部分,新《規範》與2002年制定的規範在內容上有10方面不同之處:
1、新《規範》將“乘務”、“就業”等9種現行簽注進行了合併,現行的14種簽注減少為6種:探親(T)、商務(S)、團隊旅遊(L)、個人旅遊(G)、其他(Q)和逗留(D)。同時規定了出境有效期為“絕對日期”,即只有在簽注規定的出境有效期內才可出境;在港澳地區的逗留期限大多數都規定不超過7天,其中變化較大的是3個月一次有效的探親簽注規定在3個月出境有效期內出境後在港澳地區逗留不超過14天。
澳門自由行澳門自由行
2、取消“3年多次有效”的商務簽注;個人旅遊、團隊旅遊在保留“3個月1次有效”、“3個月2次有效”簽注的基礎上,增加了“1年1次有效”和“1年2次有效”簽注,大大方便了申請人自行選擇出行時間,可提前辦證,不必在辦證高峰期排隊。
3、申請人赴港澳地區探親的親屬範圍縮小至配偶、申請人或者配偶的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公安機關不再受理上述親屬範圍以外的探親申請。
4、異地戶口申請人不能通過網際網路、電話、出入境證件便利(IC)卡等方式申請或委託他人代為申請商務簽注,每次申請均須親自前往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前台提交申請。
5、取消原先的暫住人員赴港澳地區旅遊、60周歲(含)以上或者未滿14周歲的內地居民異地申請赴港澳地區旅遊的規定。
5、內地居民通過勞務經營公司申請赴港澳地區就業,須由勞務經營公司所在地地級以上(含)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內地居民申請商務簽注由單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
7、取消遺失往來港澳通行證須登報聲明的規定,改為由申請人本人在申請時提交遺失往來港澳通行證的書面聲明。
8、赴香港或者澳門就學、就業、培訓的內地居民及其親屬在返回內地期間,因往來港澳通行證及逗留簽注遺失或者失效可重新申請往來港澳通行證及逗留簽注的規定。同時,進一步規範了在澳門就學的內地居民申請逗留簽注須提交的證明材料。
9、增加內地居民因所持往來港澳通行證上的簽注製作錯誤或者所持往來港澳通行證在港澳地區遺失或者損壞無法從深圳、珠海口岸出(入)境時,可向廣東省公安廳深圳、珠海出入境簽證辦事處申辦證件出(入)境的規定。
10、增加持逗留簽注在澳門就學、就業的內地居民可申請其他簽注赴香港的規定。

證件

內地居民因私往來香港或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探親、從事商務、培訓、就業等非公務活動,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簽發的往來港澳通行證及有效簽注前往。
澳門自由行
往來港澳通行證未滿十六周歲的有效期為5年,成年人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有效期延長為10年,簽注分為探親簽注(T)、商務簽注(S)、團隊旅遊簽注(L)、個人旅遊簽注(G)、其他簽注(Q)和逗留簽注(D)。持證人須在往來港澳通行證和簽注有效期內,按照規定的次數和停留時限往來香港或者澳門。

簽注種類

個人旅遊G
分為三個月或一年,一次、兩次或多次進入有效,每次可逗留七天,申請地域限制在香港入境處公布的廣東省全省21個地級市及其他省28個地級市,目前為止開放的,個人旅遊,直通香港的城市包括廣東省全省及28個城市的居民,可以申請自由行到港澳,多次進入簽注暫時僅簽發給深圳戶口居民。

有效時間

【港澳通行證有效期】
往來港澳通行證有效期5年。2014年9月15日,全面啟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規定,成年人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有效期延長為10年,對未滿16周歲的仍簽發5年有效通行證。
【簽注有效期】
內地居民往來港澳簽注分為6個種類,即個人旅遊(G)、探親(T)、商務(S)、團隊旅遊(L)、其他(Q)、逗留(D)根據申請事由分類簽發。其中香港G簽和L簽的有效期都為:3個月1次、3個月2次、1年1次、1年2次四種有效簽注。澳門簽注只有3個月1次、1年1次申請。簽注規定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門逗留不超過7天,一進一出算一次。
【簽注有效期的解釋】
以1年1次為例,不是表示1年內只能去1次,而是指該簽注的有效期為1年,在1年以內往返過港澳後,還可以再次申請簽注,申請次數沒有限制。如果1年內不去,則該簽注過期無效,可再次申請。

電子通行證

澳門自由行澳門自由行
2014年5月,公安部在廣東試點啟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5月20日起受理申請。[3]即將啟用的電子通行證存有數位化的個人資料和指紋信息,可以使用口岸自助查驗通道實現自助通關。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啟用後,內地居民往來港澳地區的管理政策不變,證件申請受理渠道和審批條件不變,收費標準不變。現行本式往來港澳通行證和簽注在有效期內可以繼續使用,持本式通行證可以繼續申辦貼紙式簽注。

熱點

澳門代表談自由行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創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藝良11日在北京表示,自由行政策對澳門經濟發展起到非常積極和正面的推動作用,若科學合理評估承接能力,把管理水平跟上去,“還有接待空間”。
劉藝良說,澳門人口不到60萬,每年卻要接待2800萬旅客,承接能力方面的確要考慮。但澳門還有接待空間,只是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安排。
要解決城市的接待問題,通關、交通的便利以及旅遊資源的科學管理必不可少。
內地遊客進入澳門需經人工通關通道,自助通關是每人8至10秒,人工通關則是每人16至20秒,後者“效率低很多”。劉藝良希望能以科技方式對通關的通道、模式、證件等進行改革,開放自由行旅客為自助通關,並結合拱北等口岸改擴建工程,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澳門自由行澳門自由行
他認為通關處理時間太短,容易造成擁堵,希望能夠延長通關時間到24小時。
分散遊客流量能解決擁堵狀況。澳門的遊客相對集中,熱門景點“人擠人”,但其他新的口岸的街道則相對冷清,“因為那裡的宣傳和商業氛圍不夠”。他建議由特區政府或民間,推動一些有歷史文化的舊城區景點的發展,進一步分散遊客;並在旅遊旺季,嘗試將熱門景點設為行人專用區(如步行街等),“不然遊客不舒服,澳門居民也會有意見”。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提示
澳門已經提出要打造“世界休閒旅遊中心”,旅遊業是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旅客總的消費2013年是516億美元,2014年上半年有6.6%的增長,達到277億美元,“博彩還是占大多數,但餐飲、住宿、購物等方面都呈健康的增長,2014年上半年增長了8.4%。”澳門旅遊局調查顯示,中國內地遊客人均消費(不包括博彩)在2500元左右。
澳門中聯辦新任主任李剛表示
澳門中聯辦新任主任李剛在談到內地自由行政策時表示,澳門規模適度,不宜盲目擴大,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很重要。
澳門關閘一年到頭人山人海,內地人口太多了,放多少人過去游一游,對澳門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人少了,澳門娛樂場、旅遊點門前冷清;放多了,或不加控制隨便去人,會把澳門淹沒。
籠統說“內地是澳門經濟的源頭活水”,有些澳門居民也許“無感”,但統計數字可說明問題。對澳門經濟至關重要的博彩業,2013年增長18.6%,達3607億澳門元,是歷史新高。自由行政策的鬆緊,事關澳門主業的榮枯。2003年受非典衝擊,百業萎靡,當年國慶節實行內地居民自由行試點,等於給澳門一貼“大補劑”。
澳門需要一定規模的博彩業來支撐,但不是多多益善,過度了,經濟就難以健康發展,會衍生出旅遊承載力爆滿等困擾。關閘人潮洶湧,遊客經常擠爆大三巴周邊,居民埋怨生活受影響,為此引來全城熱議。
2014年,內地赴澳門自由行試點城市政策沒有變動,澳門也不仿照香港的“一簽多行”措施。自由行不擴也不停,這契合澳門當前實際。李剛主任說,若盲目擴大旅客人數,將為澳門社會帶來重負。估計2014年旅客量將超過3000萬人次,以澳門的承載力來說,這個規模已比較適度。若有需要,未來可再發展。
澳門自由行澳門自由行
業界人士認為
考慮到交通壓力及尚未增加新的通關通道,自由行訪澳旅客每年增長5%速度是合適的,而據澳門統計局資料,2011年以來,基本上按這個比例遞增。事實上澳門承接遊客的能力並不是無限的,全澳酒店僅100多家,房間2.2萬間,對比拉斯韋加斯一年旅客3800萬人次、住房15萬間,確實顯得逼仄。人滿為患不是澳門居民願意看到的,澳門的目標應是讓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讓城市“宜居宜游”,讓遊客“食好玩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