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五大師

明末清初五大師

初五大師也稱清初五大師,是指明末清初的五大學者,他們分別是: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

五位學者均參加過明朝末年的抗清戰爭,失敗後均致力於學術。其中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隱居不仕,得以終老。方以智由於秘密策劃反清活動,而捲入粵案中,被清政府抓獲後不屈投水自盡。朱舜水抗清失敗後,東渡日本,其學遠播東瀛,終客死他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末清初五大師
  • 大師名稱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
  • 共同經歷:均參加過明朝末年的抗清戰爭
  •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 顧炎武:1613年—1682年
  • 方以智:1611—1671
  •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 朱舜水:1600~1682
簡介,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著作,

簡介

黃宗羲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顧炎武

顧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隸蘇州崑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季諸生,青年時發憤為經世致用之學,並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後漫遊南北,曾十謁明陵,晚歲卒於曲沃。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學家、科學家。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龍眠愚者等,漢族,安徽桐城人。崇禎13年進士,官檢討。弘光時為馬士英阮大鋮中傷,逃往廣東以賣藥自給。永曆時任左中允,遭誣劾。清兵入粵後,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發憤著述同時,秘密組織反清復明活動。康熙10年3月,因“粵難”被捕,十月,於押解途中自沉於江西萬安惶恐灘殉國。學術上方以智家學淵源,博採眾長,主張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歸一。一生著述400餘萬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數十種,內容廣博,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包。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農,號姜齋,漢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陽雁峰區)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之一,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頭,與黑格爾並稱東西方哲學雙子星座、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啟蒙主義思想的先導者,與黃宗羲顧炎武並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晚年居南嶽衡山下的石船山,著書立說,故世稱其為“船山先生”。一生著述甚豐,其中以《讀通鑑論》、《宋論》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國藩極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於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遺書》,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廣為流傳。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澤東譚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薰陶。王夫之一生主張經世致用的思想,堅決反對程朱理學,自謂:“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朱舜水

朱之瑜(1600~1682),明清之際1600~1682的學者和教育家。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漢族,浙江餘姚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詔特徵,未就,人稱征君。清兵入關後,流亡在外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後,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學特點是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影響。朱之瑜和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顏元一起被稱為明末清國中國五大學者。

著作

人名
作品
黃宗羲
《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
《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
顧炎武
《日知錄》、《肇域志》、《音學五書》、
《亭林詩文集》
方以智
《易意》、《易蠡》、《詩意》、
《禮說》、《永思錄》、《幽忠錄》、
王夫之
《周易外傳》、《周易內傳》、《尚書引義》、
《讀通鑑論》、《張子蒙注》、《讀四書大全書》、
朱之瑜
《安南供役紀事》、《陽久述略》、《釋奠儀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