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德宮建築群

昌德宮建築群

昌德宮建築群位於漢城中部,目前仍保存著13座殿閣,是李氏王朝宮殿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被稱為“韓國的故宮”。此建築是遠東宮殿建築設計的典範,與四周的自然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昌德宮又名樂宮。後苑沿著低矮的山勢而建,有多種多樣的樹木和林間小路,還有夾雜在其中的平川,保持著自然原貌,只有在特別必要的地方修路、造蓮池、建樓閣。面向山脈或背對山脈,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在徘徊中總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在前面開闊的地方又看到了亭台樓閣和池塘,更加讓人流連忘返,心潮澎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德宮建築群
  • 外文名:The Changdokkung Palace Complex
  • 國家韓國
  • 所屬洲亞洲
歷史,建築,仁政殿,昌德宮,正祖,旅遊,景福宮,

歷史

昌德宮位於漢城中部,是朝鮮王朝太宗四年(公元1404年)修建的離宮,太宗五年竣工,占地78公頃。後多次被毀和重建,最後一次重建是仁祖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在景福宮被毀後的300年間,昌德宮和昌慶宮一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昌德宮的殿閣完全是按照地形設計的,總體布局是非對稱 ,在朝鮮的五大宮殿中最具有自然風貌,同時也被譽為朝鮮王朝時代造景藝術的傑作。昌德宮在傳統宮庭建築的基礎上作了美妙的更改,昌德宮布局嚴謹,與周圍布滿蔥綠樹木的山地非常和諧的融合在一起,亭子、宮殿看似漫不經心分布在各處,實則別具匠心。不止一位國王把此處作為行宮,可能是因為此處宮殿接近自然、使人倍感輕鬆吧。昌德宮現已成為韓國漢城保存良好的五大皇家建築之一。
李氏王朝建立後,李成桂下令修建了包括主宮殿、皇家祭祀宮殿和祭壇在內的一系列建築。景福宮一開始建立時主要作為主宮殿和國王的行宮而建立的。但很快此處成為王子之間血腥宮庭鬥爭的場所。朝鮮第二位皇帝清宗把都城重新移至開城,因為他認為漢城是不祥之地。清宗遜位不久,其弟太宗重新移都漢城,並下令建一座單獨的宮殿,即昌德宮。

建築

昌德宮內為中國式建築物,目前仍保存著13座殿閣,是李氏王朝宮殿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被稱為“韓國的故 宮”。宮內的大部分建築在日本人1592年入侵時被焚毀,但其正門敦化門幸免於難,成為最珍貴的遺蹟,這一木結構建築傲然聳立,氣度非凡,現在是漢城最古老的宮門。該宮自1611年重建後到1910年一直是王室成員的正式居所。昌德宮正殿就是處理朝政的仁政殿,以鑲嵌細緻、裝飾美麗的藻井而聞名,殿內設有帝王御座。殿後的大造殿是王室寢殿。另有樂善殿今天仍是尚存的王室成員的住所,為韓國傳統木造結構建築。殿內陳列著王冠、王服、墨寶、武器和其他手工藝品。
昌德宮建築群昌德宮建築群

仁政殿

後面建於17世紀的秘宛,是昌德宮整體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秘宛依山而建,面積約6萬平方米,是當年王室的御花園。這裡曾經是王室成員和宮女們的居所,有亭台樓閣和天然的峽谷溪流,有科舉考場映花堂,還有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釣的魚水亭、釣魚台和池中的鞭蓉亭等。

昌德宮

其中在建築群所在的地方可以分為四個區域。 經過昌德宮的殿閣,順著後苑入口迂迴的山間小路,在快到盡頭時,突然豁然開朗,像少女般微笑致意的芙蓉池和她周圍的樓閣便是第一個區域。芙蓉池呈正方形,在池的中央建了一座圓形小島,體現了天圓地方的世界觀。純祖年間的東闕圖描繪了草亭的龍頭船和釣魚的小漁船停泊在芙蓉池中,可以想像得到,過去在池塘中一定有盛開的蓮花和嬉戲的魚兒,而且還有豪華的遊船釣魚。 芙蓉池的南面挺立著面向正北的芙蓉亭,似乎她的腳站在水池中,亭亭玉立地站在那裡;在芙蓉池的西面有小的四井記碑閣;迎著芙蓉池,北面有魚水門;順著她後面的斜坡,在組成壇的花街上,在寬闊的平台上面向南聳立著二層閣式宙合樓。宙合樓坐落在山頂,高聳入雲,在宙合樓的樓閣向下俯視,將芙蓉亭和池塘周圍的景色一覽無餘。

正祖

( 1776~1800)從實際出發,為了有抱負的部下,將宙合樓樓下稱為奎章閣,成為儲藏數萬冊書籍的書庫。“奎”是天上能夠接收文章的星宿。“奎宿”是閃閃發光之意。“宙合”的意思是“和宇宙融為一體”。其內涵是遵循自然法規,這體現了正祖在政治上的遠大理想和抱負。“魚水門”體現了皇帝和臣民希望像魚和水一樣,永結魚水之情。 後苑的第二個區域是以愛蓮亭為主,波光粼粼的池塘水面在陽光下忽明忽暗,頗令人神往。通過這裡的拱形不老門進出。“不老門”的意思是在進出不老門時,希望變得更年輕,永不衰老。在這一帶漫步,好像一切都歷歷在目。由順祖的兒子孝明世子(後日翼宗, 1809~1830)在這裡建了自己的書室,酷愛讀書的他,在這裡建的寄傲軒是清靜的地方。寄傲軒坐落於愛蓮亭南側的山上,面向北,是沒有丹青的、外觀極其樸素的建築。寄傲軒原來曾稱為依鬥合。在依鬥合的旁邊有為保存書和樂器而建的附屬建築韻磬居。在愛蓮亭的西側,為了讓皇帝和王妃們體驗士大夫的生活,有孝明世子於1828年以朝鮮時代兩班樓梯的士大夫住宅形式建的演慶堂。 後苑第三個區域是由環抱著池塘的尊德亭和其周邊的建築組成。在這裡你能感受到遠離塵世的世外桃源的感覺,隨陡峭的小路階梯上下像到了仙境般逍遙自在。尊德亭的亭檐呈兩重,六角形,所以也稱六隅亭。 正祖在這亭子掛上“萬川明月主人翁自序”的牌匾,體現了他普愛自己的百姓和成為出色的君主的理想和自豪感。尊德亭西側的建築為砭愚榭。“砭愚”是“給愚昧的人們針灸”的意思。在尊德亭能感受到“喚醒愚昧的人們,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的含義。
作為一處皇家宮殿,昌德宮目睹了很多歷史性大事,同時,也經歷了一個民族所經歷的種種動盪。

旅遊

2004年風靡韓國、台灣、日本以至美國芝加哥的韓國長篇劇集《大長今》,有別於以往韓劇催情煽淚的風格,以古代王朝為背景,講述韓國史上第一位女御醫長今,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如何憑意志及努力,成功當上宮中最高級料理師的傳奇故事。劇中除了娓娓道來長今的奮鬥過程,亦有詳細介紹韓國傳統極為講究的御膳美食,帶動了亞洲一輪養生風潮。
為拍攝《大長今》而建造的布景棚規模雖大,但部分場景,亦有取自昔日朝鮮王朝的故宮。《大長今》劇中王帝中宗入宮,與長今漫步聊天等片段,便是首爾的經典古蹟遺址──昌德宮。
昌德宮為朝鮮王朝眾多遺址中,保存相對完善的歷史建築群,處處盡顯舊日王朝的氣派格調,而且庭園設計獨特講究,周遭由池塘、亭子及高達300多年樹齡的巨木所包圍,一步一景與自然相融;遊客就算不為朝聖而來,單是細細欣賞昌德宮這個世界文化遺產,也值回票價。不過緊記昌德宮需由導賞員陪同參觀,早上11:00及下午3:00設有國語導賞服務,值得一贊的,是導賞員對宮內各個《大長今》場景了如指掌,緊貼潮流,毫不落伍。
曾經為朝鮮(1392~1910)時代都邑地的漢城由六個宮殿組成。在朝鮮建國時期,最早建設的宮殿是作為正宮的景福宮,這之後建設的第二個宮殿是昌德宮。昌德宮於1405年(太宗五年)在離景福宮向東約兩公里的地方作為離宮而建設的。昌德宮之後設立的宮殿是昌慶宮,是為了安置孤獨的大王大妃們,於1483年(成宗十四年)在昌德宮以東作為別宮而建的。 除了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以外,朝鮮時代在漢城還建設了仁慶宮、慶德宮(現今的慶熙宮)、慶運宮(如今的德壽宮),都是在壬辰倭亂(1592~1597)後建成的。除了仁慶宮以外的其他五個宮殿是歷代帝王居住過一段時間的地方。

景福宮

因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的壬辰倭亂被火燒了以後270年以來一直是一片廢墟,於1868年(高宗五年)得到重建後重新恢復了王朝的正宮作用。 昌德宮是壬辰倭亂中被火焚燒後於1609年(光海君元年)恢復的重要殿閣,代替了壬辰倭亂後長期沒有得到重建的景福宮,起到了正宮作用。昌德宮和在平地上建的景福宮不同,它坐落於漢城北面的鷹峰山腳下,殿閣所在的後面,組成了龐大的王室後苑。 昌德宮後苑是一般百姓不能接近的朝鮮王室的禁苑。帝王在這裡修學、修身,同時也是逍遙娛樂的地方。皇帝常常在這裡打獵,練習武術,大擺宴席,脫離政事的煩惱,在無欲虛心的環境裡感到其樂融融,同時也思索。昌德宮後苑的名字有很多。因為昌德宮殿閣主要在北面即後面,所以也常常稱為後苑,同時也稱為內苑、上林苑、秘苑。在日本帝國霸占時期就稱為秘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