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道情皮影戲

旬陽道情皮影戲

旬陽道情皮影戲是一種陝西安康市的傳統民間藝術。旬陽道情曲種與關中道情曲種同為一系。系以板腔體為主,兼一當地小調和其它地方戲曲牌的一類由說唱音樂過度為“影戲”的劇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旬陽道情皮影戲
  • 所屬地區陝西·安康·旬陽縣
  • 遺產編號:IV-23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藝術特徵,歷史淵源,主要價值,相關物品,

基本信息

遺產級別:省
申報人/申報單位:旬陽縣文化館

內容介紹

旬陽道情皮影戲(1)旬陽道情皮影戲(1)
唱詞多是“七字”和“十字”句。
唱腔主要板式有:[安板](有軟硬之分)、[慢板]、[浪頭]、[二六板](或稱“流水”)、[代板](即尖板)、[滾白]、[釘缸調]、[道課子]等十餘種。根據需要有時插用一些民歌小調。
絲弦曲牌有:[點點花]、[柳青娘]、[梳妝檯]、[寄生草]、[風如松]、[掃佛堂]、[大開門]、[小開門]、[雪花飄]等十餘種。
嗩吶曲牌有:[清水令]、[大開門]、[玻璃盞]、[將軍令]、[蘆毛令]、[四合四]、[三槍]、[大登殿]、[滿江紅]、[雪花飄]、[梳妝檯]、[大尾聲]、[小尾聲]、[耍孩兒]等。
打擊樂曲牌有:[倒脫靴]、[亂石窖]、[金錢花]、[南瓜菀]、[上山嶺]、[下山嶺]、[慢五錘]、[擁錘](亂錘)、[翻山鷂子]等。
伴奏樂器在早期有漁鼓、皮弦、梆子碰鈴等。後來又增加了嗩吶板胡竹笛等。伴奏樂器多為兼司:鼓司一人兼漁鼓筒和碰鈴,正調皮弦(五度音定弦,內弦為so、外弦為re)一人,反調中音板胡(五度音定弦,內弦為do、外弦為so)一人,竹笛一人(兼嗩吶),梆子一人,其它銅器(、小鑼)分別由皮弦、板胡兼司。
有造詣的藝人們,很講究唱腔和器樂的配合。其唱腔刻畫人物,表現劇情豐富細膩,或高昂激越,或纏綿,或憤怒,或悲切,或喜悅,或詼諧,峰谷跌盪,起落有致,令人忘神入情。其樂器接腔送調、烘托氣氛,準確切貼。或布陣列隊,或鏖戰廝殺,或情深意長或仇恨萬般,或幽靜,或喧鬧,或宏大,或細緻,無不恰到好處。道情腔調更有特色者是“麻黃”,每種板式一段唱詞後,全台藝人合唱一腔,其韻逶婉,其調清澈,其勢渾然,其情沉厚,每遇靜夜作唱,迴蕩街巷,縈繞村野,可謂三日不絕。

藝術特徵

旬陽處於南北交界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南北兼容的文化。旬陽民間戲曲曲調豐富、形式多樣、風格迥異。道情是流傳在旬陽縣境內一項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民間戲曲,其內容和形式、題材和體裁、風格和色彩都體現出豐富性、兼容性和獨特性的特徵。
旬陽道情皮影戲(2)旬陽道情皮影戲(2)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旬陽道情由於長期流行於農村,受民間其他藝術的影響,仍保留著許多民歌小調的曲牌和表演形式,以說唱為主,委婉動聽,表現出一種樸素、自然、和諧的獨特風格。
2、唱腔方面,“攔門”藝人一人演唱全部角色,更有特色的是每段唱腔之後都有和聲放腔,俗稱放“簧”,全台藝人合唱一句號子,其腔逶婉,其調潰潞,其勢渾然,其情沉厚。旬陽縣道情的唱腔刻畫人物,表現劇情豐富細膩,或高昂激越,低回纏綿,喜怒哀樂,峰谷跌盪,起落有致。無不惟妙惟肖,令人志神入情,其樂器接腔送調、烘托氣氛,準確切貼。

歷史淵源

道情是旬陽影戲的主要劇種,據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陽戲劇志》記載,道情源於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思想,原為徙歌。道情又稱皮影戲、小戲兒等,主要流行在旬陽與關中語音近似的廣大地域。據傳,早在公元1628年—1644年(明崇禎年間)有個名叫白米蟲的人將道情戲由關中帶至商縣並流傳於安康、旬陽。公元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安康西路人賴世魁從關中學會道情戲,回來後建立道情皮影班,聘人整理劇目流動演出。自此,道情皮影戲唱風日盛,廣為流傳。1851年—1874年(鹹豐、同治年間),旬陽的趙家班遠近聞名,常年活動(《陝西戲劇志安康地區卷》記載)。
旬陽道情皮影戲(3)旬陽道情皮影戲(3)
據1996年出版的《旬陽縣誌》記載,民國時期,以縣城張喜娃子最有影響,民間素有“皮影子打架,喜娃子說話”之說。國民黨四十軍軍長唐炳勛部駐防旬陽時,曾將張喜娃子的唱腔用鋼絲繩錄音機錄音,以致旬陽人連呼唐盜走了本縣的“寶”。又傳旬陽當時名宦李嘯風,對喜娃子唱的《白玉奴掛畫》非常讚賞,其言“文詞優雅,唱腔逶婉”。另一與張喜娃子齊名的皮影藝人為龐世堂,與張喜娃子同出一師(龐之父)。龐自幼從父學藝,無論是“攔門”,還是“場面”(即文武場),樣樣精通。1957年參加省、地兩級“皮影戲”匯演《打蠻船》連受嘉獎,陝西日報做了訊息報導。
建國後,旬陽縣文化主管部門就開始對旬陽道情十分重視。1957年,成立了“旬陽縣道情班社”;1962年,旬陽縣人民劇團聘請皮影藝人龔德讓、謝興國、向徵文、吳延常、戴榮智給劇團傳授排練了道情折子戲《隔門賢》;1964年,縣劇團排練的大型現代戲《朝陽凱歌》,並赴地區參加匯演;1978年,縣劇團排練的道情現代小戲《換地》,赴省參加匯演,獲得廣大戲迷朋友的一致讚賞。道情藝術在由“亮子”搬上大舞台的過程中,從劇目、音樂、表演、舞台美術諸方面都進行了全面而有效的繼承、革新和發展,使道情戲出現了新的局面。
“文革”後的1977年,一度被封禁的古裝歷史劇恢復演出。1980年,旬陽縣文化局、旬陽縣文化館聯合舉行全縣道情皮影戲匯演。旬陽文化局還先後給部分道情班社頒發了演出許可證,所以這些做法對挖掘、繼承、繁榮旬陽道情戲起到了積極和推動作用,也為培養道情戲接班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要價值

據《旬陽縣誌》記載,公元1941年(民國三十年),國民黨軍隊四十軍軍長唐炳勛盜走旬陽“三件寶”,其中就有張喜娃子的“道情”唱腔。可見當時道情音樂在民間的地位和體現出來的重要價值。又傳旬陽當時名宦李嘯風,對喜娃子唱的《白玉奴掛畫》非常讚賞,其言”文詞優雅,唱腔逶婉”。
旬陽道情皮影戲(4)旬陽道情皮影戲(4)
旬陽“道情”是一項十分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旬陽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對於貫徹落實國家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政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研究漢水文化和陝西民間文化,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激發廣大人民民眾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豐富城鄉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改變鄉村文化相對沉寂的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相關物品

一、書籍文獻記載。
1、1983年9月《陝西戲劇史志叢書》(第一集)中有相關篇章。
2、1996年12月《旬陽縣誌》(卷十六文化體育志)中有相關篇章。
3、據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陽縣戲劇志》中有相關篇章。
二、主要演出劇目。
據1983年《陝西戲劇史志叢書》(第一集)中記載,陝西道情以陝南最多,現存五百多本。據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陽縣戲劇志》記載,流行於旬陽的道情戲以三國、封神、西遊戲為主,主要劇目有:《九焰山》、《青銅關》、《水簾洞》、《珍珠洞》、《蓮花洞》、《英哥搬兵》、《鍘趙王》、《下河東》、《佐連成告狀》、《焦龍菊》、《五龍菊》、《剪紅燈》、《雞爪山》、《白玉奴掛畫》、《樊梨花》、《打蠻船》、《石龍洞》、《三山關》、《劉三耍錢》、《金鐲玉環記》、《三盜寶》、《琵琶洞》、《紅燈會》、《忠義圖》、《岳河城》、《粉妝樓》等近百餘本。在現存陝南道情戲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