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音樂

日本音樂

日本音樂分為日本傳統音樂和日本流行音樂兩類。日本傳統音樂,日語稱作邦樂。通常都用“洋樂”做為反義詞,指西洋音樂以外的日本傳統音樂。相對於西洋音樂的七音音階,近世邦樂是五音音階(僅有do mi fa la si),邦樂的節拍多半為兩拍、四拍的偶數拍子,幾乎沒單數的拍子,且聲樂曲繁多,器樂曲顯少。日本流行音樂(英語:Japanese POP,常縮寫為J-POP表示)是指日本的流行音樂。此名稱由日本一家廣播電台J-WAVE在1988年創造出來,而後在日本被廣泛地用來代稱呼受西洋影響的現代音樂,包括了流行音樂、R&B、搖滾、舞曲、嘻哈靈魂音樂。日本擁有世界最大的實體音樂市場。以2011年為例,其實體唱片市場(僅計算單曲,專輯與音樂錄像帶銷量)之年產值約31億美元,占世界市場之30%,日本音樂的製作水平在世界範圍內都可稱得上是一流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音樂
  • 外文名:Japanese POP
  • 年代:5~9世紀
  • 日本名:邦樂
  • 年產值:31億美元
  • 市場份額:占世界市場之25.4%
傳統音樂,近現代樂,J-POP,介紹,歷史,新樂風,搖滾熱潮,衝擊,唱片公司,代表人物,女歌手,樂隊組合,

傳統音樂

日本的古代音樂   5~9世紀
日本音樂
日本人早已經有自己的音樂文化。雖然早期的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古墳時代的音樂未傳下來,但根據考古資料和8世紀編纂的《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等文獻記載,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謠、舞蹈和樂器。古代和琴張5弦比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為圓筒形。鈴有金屬制、陶製和木製。鈴在當時既作為樂器,也作為裝飾品使用。鐸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前後,銅鐸的形狀與中國的鐘、鐸不同。樂器的基本種類在古代日本已經齊全。進入農耕社會之後,最早有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又稱嬥歌)以及巫女的音樂舞蹈。
日本與國外的音樂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與亞歐大陸文化的交流主要通過朝鮮和中國進行。公元前已輸入青銅器,並出現銅鐸。5世紀後半葉~7世紀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新羅樂、百濟樂、高句麗樂,在日本稱為“三韓樂”。7世紀初,為振興佛教,聖德太子鼓勵引進中國音樂,讓百濟的味摩之定居大和的櫻井,向日本少年 (真野首弟子、新漢齋文等人)傳授伎樂。伎樂又稱吳樂,所用的伴奏樂器有橫笛、腰鼓(又名吳鼓)和銅鈸。在7~8世紀,中國隋唐時代的音樂傳入日本。701年,據《大寶律令》,在治部省管下設定雅樂寮,掌管稱為和樂的日本傳統樂舞以及外來的音樂舞蹈。752年在東大寺舉行的大佛開光典禮上,由雅樂寮和各寺院的數百名樂人、舞人表演日本傳統的樂舞以及三韓樂、唐樂、散樂、林邑樂、度羅樂等。這說明日本已開始出現了職業音樂家。
註:前 4種為日本音樂的基本調式。譜例中符頭白的音符 為調式中的核心音。節奏方面分為固定節拍的節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節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獨特性,並且重視音色的細微變化。

近現代樂

1868年,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音樂進入近現代發展階段。其基本特徵是:日本急速汲取歐美音樂文化,從而形成延續至今的“邦樂”(傳統音樂)與“ 洋樂”並存的局面。這時期的傳統音樂變化很大。1871年廢止盲人職業組織“當道”和查禁普化宗,使箏曲、尺八樂得以普及。源於盲僧琵琶的薩摩琵琶和筑前琵琶,先後從九州地區進入東京並流布全國。受到新政權支持的宮廷雅樂,逐漸恢復元氣,並擴大其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由宮城道雄等人發起的採用日本傳統樂器,借鑑西歐古典音樂作曲技法來創作新曲的“新日本音樂運動”,使傳統音樂得到進一步發展。他創作的箏與尺八二重奏曲《春之海》(1929)獲得了巨大成功。宮城道雄創製的十七弦箏,是當時傳統樂器改革的一大收穫。50年代中期以來,作曲家們致力於採用傳統樂器創作現代邦樂。其中三木稔對發展日本的器樂體裁,使日本傳統音樂具有現代氣息和生命力作出了貢獻。影響較大的邦樂演奏團體,有三木稔和長澤勝俊主持的日本音樂集團,由尺八演奏家北原篁山等人組成的邦樂四人會等。他們的音樂實踐給邦樂界帶來了新風,並為填平邦樂與洋樂之間的鴻溝創造了條件。
日本音樂
明治時期最早傳入日本的歐美音樂是軍樂。1872年,日本政府開始引進歐美音樂教育制度,規定在中國小設立音樂課程;1879年10月成立文部省音樂調研所(後稱東京音樂學校,現名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由東京師範學校校長伊澤修二兼管。從此音樂師資的培養和中國小音樂教材的編選工作走上軌道,專業音樂教育也初具規模。以著名作曲家瀧廉太郎創作的學堂歌曲《花》(1900)、《荒城之月》(1901)為標誌,20世紀初日本音樂創作已結出第一批成果。1912年以前的日本音樂創作幾乎都是歌曲。到大正時期(1912~1926),山田耕筰最早創作大型樂隊編制的管弦樂曲《曼荼羅之花》(1913)等。從20年代起,獨唱歌曲、合唱曲、器樂獨奏曲、交響音樂等外來音樂體裁的創作,逐漸在日本音樂文化中占主導地位,日本廣播協會(簡稱NHK)交響樂團的前身新交響樂團,從1927年2月開始公演。同年創辦的國民音樂協會舉辦合唱比賽,推動了全國的業餘音樂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共有270個團體加入該協會,全國的管樂團共有3800個。當時已知名的作曲家有在專業音樂教育方面桃李滿天下的諸井三郎和池內友次郎,自學成材而重視民族特徵的箕作秋吉、清瀨保二、松平賴則、早坂文雄、伊福部昭以及菅原明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軍國主義統治下,正常的音樂活動受到摧殘。從1938年起外國音樂家在日本的演出活動中斷,1940年各種音樂團體被勒令解散。到大戰後期,演奏團體、音樂學校、樂器工廠、唱片公司等音樂機構幾乎停止了一切活動。
從50 年代起,戰後的日本音樂文化在創作、演奏、鑑賞、音樂教育、音樂研究及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戰後湧現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新人。團伊玖磨的民族歌劇《夕鶴》,芥川也寸志的《弦樂三章》,黛敏郎的《涅盤交響曲》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傑作。積極吸取歐美現代作曲技法的作曲家除黛敏郎外,還有日本最早採用十二音體系的入野義朗、柴田南雄、諸井誠、湯線讓二、一柳慧、高橋悠治等。運用日本民歌素材,作有《合唱作品第一首》等名作而被稱為“日本的巴托克”的間宮芳生;在國際樂壇上,以《十一月的階梯》等樂曲令人耳目一新的武滿徹以及松村禎三、三木稔、石井真木等,都在探索作品的民族氣質、創建非西歐式的音樂等方面,獲得了豐碩成果。池內友次郎門下的矢代秋雄、三善晃、野田暉行、池邊晉一郎,長谷川良夫門下的南弘明、三枝成章等,都是60年代後嶄露頭角的個性鮮明的作曲家。總之,國際樂壇上各種創作傾向,都被日本樂壇吸收,在日本作曲界都有著明顯的反映。
1946年以後,日本音樂界先後成立了日本現代音樂協會、日本音樂家俱樂部、日本演奏聯盟、音樂撰稿人協定會,日本作曲家協定會等行業組織,以維護音樂家的權益和保障各項音樂活動的開展。東京已擁有10多個專業交響樂團,海外各種音樂表演團體川流不息,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音樂鑑賞機會。東京音樂和藝術大學音樂學部和桐朋學園大學音樂學部等全國60個設有音樂系的大專學校,每年向社會輸送大量音樂人才,對提高日本演奏家的國際水平,普及社會音樂教育起了積極作用。

J-POP

介紹

J-Pop是Japanese Pop的縮寫,是指受到西方影響的日本流行音樂。J-Wave(一個FM廣播電台)創造了J-Pop這一個名字,並曾經用它來代表“新音樂”。而後在日本被廣泛地用來代表不同類型的音樂,包括了流行音樂、搖滾、舞曲、嘻哈和靈魂音樂。一般的日本商店將音樂分成四種:J-Pop、演歌(一種傳統的民謠)、古典音樂及英語/國際。有些的音樂則融合了演歌和J-Pop,代表歌手為安全地帯和中島みゆき。
日本音樂

歷史

J-pop(或Jpop)起源於昭和年間(也就是裕仁天皇時期),那時爵士樂開始流行起來。爵士樂為早期只演奏古典音樂及軍樂的酒吧和俱樂部引進了更多的樂器,更為日本樂壇新增了“愉快”(Fun)的元素,而“音楽吃茶”(音樂咖啡廳)則成為現場演奏爵士樂的熱門地點。

新樂風

爵士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來自日軍的壓力而暫時停止了活動。大戰結束後的美國占領日本時期,美軍和遠東網路引進了相當數量的新樂風給日本。日本音樂家為美軍演奏Boogie-Woogie、曼波、布魯斯和鄉村音樂等音樂。而一些歌曲,像是笠置靜子的“Tokyo Boogie-Woogie(1948)、江利智恵美的“Tennessee Waltz”(1951)、美空ひばり的“Omatsuri Mambo”以及雪村泉的“Omoide no Waltz”則開始流行起來。一些國外的音樂家及樂團(包括了JATP及路易斯·阿姆斯壯)到日本訪問演奏。而1952年更被定成“爵士音樂發展年(Year of the Jazz Boom)”,然而這個時期的作品風格需要有高超的演奏水平配合而使得演奏日益困難,使得許多業餘音樂家轉向鄉村音樂並在遠東學習及演奏,最後造成鄉村音樂類型的音樂大幅增加。

搖滾熱潮

從1956年起吹起一股搖滾熱潮,據信是起於一個名為Kosaka Kazuya and the Wagon Masters的鄉村音樂團體重新演唱了貓王(Elvis Presley)的“傷心旅舍(Heartbreak Hotel)”。整個搖滾運動在 1959年達到最高峰,其中一些日本搖滾樂團曾經在電影中演唱。然而,日本搖滾樂也隨著美國搖滾樂的敗亡而相繼衰退,因為太多樂團都依照美國的腳步風格來走而大受影響。而有部份的演奏家開始將傳統日本流行音樂和搖滾樂融合起來。以此為目標的音樂家中,阪本九以他的歌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較廣為人知的曲名為スキヤキ)取得了成功。這首歌是第一支在美國(在錢櫃雜誌(Cashbox Magazine)上四周、在看板雜誌(Billboard Magazine)三周)、日本、美洲地區取得排行榜第一的日文歌曲,並且獲得了頒給銷售達一百萬張的“黃金記錄”。

衝擊

J-pop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份了,在許多地方都被廣泛的使用,如:日本動畫、商店、廣告、電影、廣播節目、電視節目及電子遊戲……等,更有部份的電視台在新聞結束時播放J-pop的歌曲。

唱片公司

Avex
愛貝克思(其進入華人市場之初,曾使用艾回作為正式中文譯名,至2009年改採現名。)
是全球最大獨立唱片公司之一。
愛貝克思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vex)是日本一家大型的唱片公司,成立於1988年,已有20年的歷史。
Avex(愛貝克斯娛樂)目前擁有的下屬音樂廠牌有:
Avex trax(所屬藝人有:濱崎步安室奈美惠大冢愛阿蘭達瓦卓瑪,島谷瞳,AAA,BoA、Every Little Thing,Do As Infinity等)
Avex tune(所屬藝人有:觀月亞里沙m.o.v.e
Avex globe(所屬藝人有:Globe
Rhythm zone(所屬藝人有:EXILE幸田來未東方神起Super Junior等) Cutting edgeSONIC GROOVE(所屬藝人有:SPEED,MAX等)
Binyl recordsLOVE LIFE RECORDS(所屬藝人有:hitomi)
1988年4月11日, 松浦勝人創立愛貝克思,公司總部設立在日本東京。
1990年9月 , 創立品牌“avex trax”,開始進行唱片製作。1999年12月,於東京證券交易所市場第一部正式上市。

代表人物

安室奈美惠
安室奈美惠,1977年9月20日生於沖繩縣那霸市,國小六年級在一次偶然的的情況下跟同學參觀藝人訓練學校時被發掘出來。她於14歲出道加入了五人團體"SUPER MONKEYS"合唱團,18歲的時候毅然選擇了單飛,成為艾回旗下的獨立歌手,在音樂教父小室哲哉的一手打造下一炮而紅,並成為上世紀90年代最炙手可熱的女歌手,專輯張張都創下超過百萬張的銷量,坐上日本歌壇天后的寶座,成為當時日本第一個世界級的女明星。也成為了少女時尚的風向標。安室成為當時亞洲音樂招牌的代表。其超過20年的歌手生涯,使她成為其中一位日本最長壽歌手,並穩坐亞洲第一的天后寶座。被稱為avex音樂的代表歌姬。
濱崎步
濱崎步〔浜崎 あゆみ(はまさき あゆみ)〕,日本著名流行音樂女歌手,原演員、模特。本名濱崎歩,是亞洲歌壇重量級女歌手,亞洲流行天后,日本歌壇流行教主。在1999年一躍成名,席捲2000年代至今的亞洲音樂界,與宇多田光倉木麻衣並稱日本平成三大歌姬。多張唱片登上日本公信榜榜首,代表作有《M》、《A Song For XX》、《Dearest》等。愛稱“あゆ”、“ayu”。所屬事務所為“avex management(エイベックス・マネジメント)”唱片公司為“avex trax(エイベックス トラックス)”。2012年8月8日,推出精選集《A SUMMER BEST》。
日本音樂
公司經營理念為“做有獨特性的創造和貢獻”。秉承此明朗的理念,全體職員,演藝人員,事業合作夥伴都積極創業,在變化激烈的國際唱片界中成功發展成國際化跨越音樂及周邊產業的集團化企業。
業務方面涉及到唱片製作發行,藝人經紀,音樂雜誌出版,網站,手機,藝人發掘與培訓等全方面。
公司設有專門的動畫製作公司,製作了電影版動畫《頭文字D Third Stage》等節目。1997年成立專門以網路提供信息產業的avex network。2001年設立行動電話專用入口網站。2001年在東京成立音樂學校。公司在香港,台灣,日本,倫敦,紐約設有分公司。
眾所周知,日本是全亞洲最大也是最完善的音樂市場。遍地開花的KTV,完善的單曲制等等都見證了日本市場的規範和龐大。
而艾回唱片應該是J POP界的龍頭老大,不同與其他的國籍唱片公司,艾回作為日本本土的唱片公司,更多的是立足與日本本地。打造的也幾乎是流行派的搖錢樹藝人。尤其在歌姬方面,濱崎步,幸田來未,島谷瞳等等都是日本最紅的女歌手。
日本音樂
艾回唱片於2001年在台灣設立分公司,正式進入華語市場。台灣艾回唱片的歌手也具有濃重的東瀛風格,目前艾回唱片旗下藝人有林曉培,徐若瑄,王心凌,唐禹哲,偶像組合5566,以及新晉加盟的超女安又琪,何潔等。去年伍佰&China Blue的“月光音樂”與“艾回唱片”合作,入主艾回新成立的Cutting Edge廠牌,隨即伍伯發行了簽約艾回的首張專輯《淚橋》。伍伯的加盟無疑壯大了艾回唱片的本土實力。而王心凌則是台灣艾回成立兩年來打造的第一位本土新人。雖然艾回的宣傳略顯不足,但台灣與日本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及日本艾回打造偶像的成功經驗都是艾回唱片的優勢所在。
EMI Music Japan
母公司是四大唱片公司公司之一的EMI(百代唱片)。2011 年因資金問題,EMI 宣布破產,花旗集團通過債轉股交易接管百代唱片100%股權。隨後,花旗集團以拆分方式出售百代唱片及出版業務。環球以約19億美元購得由百代錄製的唱片,而索尼以22億美元收購百代音樂著作權公司(EMI Music Publishing)。
主要所屬藝人:宇多田光,椎名林檎,東京事変,GLAY,鬼束ちひろ,福田沙紀,長渕 剛,雅-miyavi-,有里知花等。 簡介
EMI唱片公司,全稱:電力及音樂集團(ELECTRICAL AND MUSICAL INDUSTRIESLTD),集團成立於1931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前身是1897年成立於倫敦的英國留聲機公司,是當今歷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迄今已有百年.EMI的歷史幾乎就是整個唱片業的發展史,許多著名的唱片廠牌都與EMI有著剪不斷的臍帶關係。
早在本世紀二十年代,EMI旗下的法國PATHE-MARCONT 唱片公司率先在上海成立公司。“百代”一詞也是PATHE 的譯音口彩。諸如:周旋、胡蝶、龔秋霞等中國昔日巨星以及聶耳、冼星海等進步音樂家無不雲集百代公司。
起源
EMI 的起源有兩個。一個Berliner在1898年創立的 HMV公司。1900年正式使用那個著名的小狗聆聽留聲機的 HMV商標;另一個是Columbla公司。1929年。兩者合併成立了Electrical And Music Industries (電氣實業有限公司),簡稱 EMI。這一合併使 EMI 成了當時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國的 Decca、美國的Brunwick和德國的 DGG,其餘 的廠牌全由 EMI所控制。 二戰後, CBS率先推出了33轉LP唱片和45轉單曲唱片,但EMI仍死守78轉的10英寸唱 片老規格,導致不少旗下藝人跳槽離去。50年代初,本來由 EMI代理英國及大英國協國家發行權的RCA、CBS也改與Decca和Philips合作。
1955年,EMI為了扭轉不利局面而收購了Capitol 公司,希望通過它來打開美國市場。但 Capitol公司的保守作風使 EMI無法在50 年代興起的搖滾樂潮流中獲益。進入60年代後, EMI才有了轉機。先是旗下的Cliff Richard和Shadows的走紅,然後 是以The Beatles 為代表的英國搖滾潮流的興起。這股潮流中的大部分英國樂隊都簽在EM。旗下,包括Gerry & The Pacemakers、DC5、Animals、Hollies、Herman's Hermits、Yar. birds 等,而這股潮流的領頭羊The Beatles 樂隊更成了 EMI30年來最大的“金礦”。但 EMI的美國分公司 Capitol卻平白放過了發財的機會,不肯與這些英國樂隊簽約,結果這些樂隊在美國都投到了Epic、 MGM等旗下。直到 EMI強下命令,Capitol才施施然 推出了The Beatles 的第二張專輯《With The Beatles》的美國版《Meet The Beatles》。60年代的好日子很快過去了。1970年The Beatles 樂隊解散後,Capitol 立即面臨了 破產的困境。而 EMI總公司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由於工黨政府上台後禁止英國企業將資金用作海外投資, EMI開始陷入困境。1979年, EMI為 Thorn(科藝)集團收購,但仍保持自主經營。同年,柴契爾夫人的保守黨政府上台,實行經濟開放政策,EMI隨即收購了美國的Imperial、Liberty 等公司。整個80年代, EMI的經營狀況頗佳,David Bowie、Duran Duran、Queen、Pink Floy、Paul McCartney等為公司賺了大錢。1992年, EMI收購了英國著名的獨立公司Virgin, 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Japan)
在日本,日本索尼音樂集團(Sony Music Group)獨立於全球的索尼音樂(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體系。
旗下藝人
男歌手:HYDE,平井堅,游助,清水翔太,玉置浩二,久保田利伸,小田和正等
團體:生物股長(いきものがかり),彩虹樂團(L'Arc-en-Cie),SID(シド),橘子新樂園(orange range),HOME MADE 家族等
Being系
基本情況
喜歡日本音樂的朋友一定聽過Avex、Sony、EMI等公司,但聽過Being系的可能並不多,就算知道這位,也不知道他/她出於哪位公司。下面我將大概介紹一下Being系。希望對日本音樂真正感興趣的朋友能過目。
Being系是由B-Gram、ROOMS、ZAIN、GIZA等音樂公司組成,全名為Being Music Fantasy,或簡稱BMF。幕前幕後陣容之強大可說是日本最強的音樂機構之一。長戶大幸為Being創始者兼製作人,作曲包括栗林誠一郎、小松未步[曾為WANDS(已解散)、DEEN、the Field of View(已解散)提供過歌曲,自己也有拿回來唱,她自己演唱的歌有我們熟悉的柯南劇場版第四部主題曲あなたがいるから]以及被稱為織田哲郎(已退出,主要作品有櫻桃小丸子片尾曲:劈里啪啦……)的接班人大野愛果(為倉木麻衣等人提供歌曲)等人,被選為日本最受歡迎的作詞者坂井泉水(ZARD主唱)與AZUKI七等人為主要作詞,編曲有池田大介、古井弘人等。
音樂特色大多是以流行與搖滾(搖滾以B’z、WANDS為代表)為主,節奏輕快、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夠輕易琅琅上口,並且歌曲一開始就能馬上帶動高潮,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灌籃高手主題曲(全部為Being歌手演唱)以及由名偵探柯南(除Two-mix那首外都由Being歌手演唱)等等。
旗下的樂團名稱大多以無特別意義的英文字為主(如B’z、ZARD、DEEN,WANDS有塔羅牌中幸福之杖的意思),並具有創作實力,而且不像一般偶像藝人以大量廣告、電視綜藝節目宣傳,而是“以不宣傳為宣傳”,大多靠自身實力及風格嶄露頭角,例如神秘天后大黑摩季(現已退出Being)曾經被傳出有其歌聲,並無其人的謠言,但在1997年個人演唱會上在五萬人前獻唱,不實謠言也停止流傳。
甚至曾經在1993年ORICON排行統計第一到第六名都是Being系藝人,但在注重影音聲色、偶像商業化的台灣市場,也難怪Being系在國內依然鮮為人知。
Pony Canyon
中文譯名“波麗佳音”,是富士產經集團所有的富士媒體控股的中核企業之一。除發行自行企劃製作的音樂產品外,亦為關係企業富士電視台發售節目DVD。波麗佳音是日本規模前列的唱片公司之一,亦是世界除三大唱片公司以外規模較大的一家獨立唱片公司。台灣,香港分公司所屬的歌曲著作權一賣給豐華唱片。
日本音樂
所屬歌手
aiko,w-inds. ,橘慶太,上戸彩,恵比壽マスカッツ,工藤靜香,Sexy Zone,飛輪海,AARON(炎亞綸),SS501,Lead,渡り廊下走り隊7等。

女歌手

以上為日本三大歌姬
木村KAERA
BOA
水樹奈奈(聲優歌手)
.....(排名不分先後)

樂隊組合

SKE48
NMB48
HKT48
NGT48
STU48
Berryz工房
℃-ute
9nine
radwimps
perfume(電音香水)
RIP SLYME(屎爛幫)
橡膠樹(VR)
X JAPAN(VR) 柚子
決明子
Aqua-Timez
彩虹樂隊
神思者
SOUND HORIZON
東京事變
GLAY Bz
橘子新樂團
大無限樂隊
MOVE ZONE
LM.C
月之海
小事樂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