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當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人民正在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腳踏實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島國人民也在努力振興民族經濟和推進區域合作。雙方完全能夠將彼此發展戰略對接起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 出處: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原典,釋義,解讀,

原典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釋義

聖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解讀

不積聚不積藏,盡己所能幫助別人,反而更覺充實,盡己所有給予別人,反而更加富足。這便是老子樸實無華的辯證法,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之中上善之人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
“助人者,人恆助之”,奉獻不求回報,施捨不求感戴。“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遵循“得利”而“不害”,“不爭”而“得利”的天道和人道,才是高明的境界。
說到底,中國希望能與更多國家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實現中國夢的同時也實現亞太夢。習近平在文中引用此語,大概是希望更多太平洋島國的人民能夠理解中國這位“巨人”舉手投足的動機和誠意,也是希望更多信仰和遵循“叢林法則”的西方國家能夠了解東方智慧的圓融和平,能夠了解一個“作為方法的中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