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文化

旗袍文化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旗袍連線起過去和未來,連線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旗袍文化
  • 出現時間: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 出現地點:上海
  • 特點: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
簡介,歷史沿革,概述,旗袍起源,黃金時代,風姿再現,旗袍配飾,文化風格,文化傳承,旗袍的傳說,旗袍軼事,

簡介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級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
旗袍美旗袍美

歷史沿革

概述

旗人之袍與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旗袍起源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民國之初,剪辮髮,易服色,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倒大袖與新樣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黃金時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國旗袍最燦爛的時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經典的過程,四十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經過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風姿再現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旗袍曾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服裝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從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中華傳統文化的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也被冷落。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顯得有些落伍。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出現。

旗袍配飾

旗袍作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藝術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油紙傘、香扇是旗袍的重要配飾,身穿古典旗袍,一手執香扇、 一手撐把油紙傘,款款的步伐,雅致的身影,古典的氣韻,是東方古典美的化身。
油紙傘是旗袍重要配飾油紙傘是旗袍重要配飾

文化風格

旗袍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整體,形成旗袍文化。京派與海派旗袍,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旗袍文化

文化傳承

旗袍改自滿族婦女服裝(旗服)。不同於沿襲了4000多年的漢服服制,清朝三百餘年的中國女裝以旗服為主流。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衝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1)旗袍表現曲線美
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旗袍馬甲”。也就是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一九二六年,短襖和長馬甲合二為一,成為現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後兩年,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複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旗袍前身—旗服旗袍前身—旗服
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圍繞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長,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較量”。
(2)開衩時高時低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
這一改變遭到輿論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長度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在傳統與現代、維護傳統的“善”與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來越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脫離原來的樣式,變得經濟便利、美觀適體。
(3)文革也革旗袍的命
但是,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旗袍被說成“四舊”、“封、資、修”。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國訪問穿了一身旗袍,在“文革”中竟成了一大罪狀。
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思想大解放,原來單調的黑、灰、藍色被五彩繽紛取代。消失三十餘年的旗袍又重新穿在愛美女士的身上。這時人們主要推廣海派旗袍。

旗袍的傳說

從前在鏡泊湖畔有個漁家姑娘,由於她從小跟著阿媽在湖邊打魚,臉曬得紅里透黑,人們都叫她黑姑娘。這個黑姑娘不光人長的俊俏,而且心靈手巧,炕上的針線活做的好,打魚的本事更是百里挑一。那時候,滿族的婦女都穿著古代傳下來的肥大衣裙,可是黑姑娘打魚常在湖邊上轉,樹棵子常刮扯衣服,很不方便,她就剪裁了一種連衣裙的多扣袢長衫。這種長衫兩側開叉,下河捕魚時可將衣襟起來夾在腰間,平時扣袢一直到腿彎兒,當裙子用,既合體又省布。這本來是件好事兒,哪曾想,這樣的長衫卻送了她的命。
有一年,皇上夢見先王告訴他,在北國故都有一位身騎土龍,頭戴平頂卷沿烏盔,手托白玉方印,身穿十二扣錦袍的姑娘,能幫他治理天下。皇上就派欽差下去選妃。因此,八旗姑娘都被招進渤海故都坍塌了的牆圍子裡候選。派來選娘娘的欽差,左挑右挑也沒選中一個。正急得沒法的時候,忽然看到一個臉蛋黑黑的姑娘,頭頂泥盆,手托一塊方豆腐,身穿多扣袢長衫,站在一垛土牆上。這姑娘正是黑姑娘。她上姥姥家串門,穿著自己做的那件長衫,給姥姥買豆腐,回來時路過這古城,見人山人海,不知出了什麼事,也擠上前來,站在那土牆上看熱鬧。因是三伏天的日頭曬得人頭暈,黑姑娘就把豆腐托在手上,騰出泥扣在頭上遮蔭涼。欽差指著黑姑娘喊:“娘娘在這裡!”
有人問欽差:“怎么說她是娘娘呢”欽差說:“你們看她站在那土牆不正是一條土龍嗎?她頭上頂的那小泥盆不就是平頂卷沿烏盔嗎?她手托的那塊豆腐不就是八角玉方印嗎?她穿的那件十二個扣袢的長衫便是十二錦袍嗎?”
說完,欽差大人就吩咐隨從硬是把黑姑娘抬進北京。來到宮廷,皇上一看,這黑姑娘雖然黑一些,可長得很俊俏,又非常窈窕秀美。就土封她為黑娘娘。
黑娘娘是勞動婦女,過不慣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她想念家鄉父老、更留戀那真山真水的漁獵生活,進宮後整天擦眼抹淚的,皇上為了安慰她,拿來她家鄉產的人參、貂皮、鹿茸等,黑娘娘一見這“三寶”,想起了當初為了這些稀有的貢品,有多少家鄉父老冒著危險到深山老林里去採集獵取,甚至有人喪了命,於是她起了很多辦法使皇上把徵收關東的“三寶”由珍貴稀有的人參、貂皮、鹿茸改為隨手可得的草莓、湖鯽、菸袋草了。這一來可把關東的人民樂壞了,到處響起八角鼓,跳起滿族舞,來歌頌黑娘娘的功德。
黑娘娘在皇宮裡運用她的智慧,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後來見宮廷空的山河地理裙又肥大又長,在地上拖拉半截,腳踩、鞋蹬的,實在太可惜,她就動手把這裙子剪開,改制成她從前穿的那種既節約又方便的衣裝。哪曾想這一來惹了大禍。那些娘娘、妃子們本來就很嫉妒她,這回一見她剪了裙子就一齊上殿向皇上告她的狀,說黑娘娘剪掉山河地理裙,這是有意剪斷我主一統江山。皇上聽了就把黑娘娘叫上宮殿來,對她說“穿上這珍貴的絲綢,是做娘娘的福份,節儉二字,在宮廷里用不上。你擅自改變宮廷服裝是有罪的。
黑娘娘不認罪,還提到她過不慣這宮庭生活,要求放她回家鄉打漁。皇上一聽氣得離開了龍墩,走到黑娘娘跟前,喊了一聲:“你給我滾出宮去!”
黑娘娘自從進宮以來,對皇上沒說過一個“謝”字。當她聽到皇上讓她出宮,她一高興說了一句“謝謝皇上”。轉身就要下金鑾殿,皇上罵了一句“真是個賤人”,氣不打一處來,上前就一腳,正好踢在黑娘娘的後心上。黑娘娘就這樣死在皇宮裡。
關東人聽說黑娘娘慘死了,大哭了三天。旗人家的婦女為了紀念黑娘娘,都穿起她剪裁的那件連衣帶裙的系扣長衫。後來,這種長衫就被稱為“旗袍”了,非常神奇。凡是穿上旗袍的婦女,都變得十分苗條、秀美、漂亮,人們都說這是勤勞儉樸、心靈手巧的黑娘娘在暗中幫助打扮的。

旗袍軼事

海倫·福斯特·斯諾是《西行漫記》的作者斯諾的遺孀。此書記錄了他與毛澤東延安窯洞時期的會晤。一九三一年海倫第一次去上海時,年僅二十三歲。海倫的好友波莉在全美到處為中國為“工合”籌款,宋慶齡得知後送了她自己的旗袍並囑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講時穿上。斯諾夫婦到達菲律賓繼續為中國為“工合”籌款,波莉將旗袍又送給了斯諾夫婦。1998年3月17日,58年後,這件漂亮的旗袍從美國回歸中國,回到了北京後海北沿四十六號"宋慶齡故居"。
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的金氏世界紀錄無人出其右者。宋美齡的旗袍件數多,和有一個勤奮的裁縫師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這位裁縫師傅叫張瑞香,是一位男性裁縫師。張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齡那樣愛護的原因,無非是因為手工細巧、忠心耿耿。張瑞香幾乎每天都在不停趕工,為宋美齡製作旗袍,他大約每兩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後,張瑞香就把新旗袍捧到宋美齡面前邀功。宋美齡一般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櫥里妥為保管,然後便再也沒見她穿過,因而,宋美齡的旗袍大概穿來穿去,總是那幾套,不會有太多的更換。張瑞香除了過年除夕那天休息外,其它時間都在做衣服,而且只為宋美齡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們為了投其所好,送宋美齡的東西多半有衣料,這些綾羅綢緞,就夠張瑞香一年忙到頭。宋美齡的超大型衣櫃,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旗袍儲藏室。
旗袍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