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規劃

旅遊規劃

旅遊規劃是依託規劃區域的旅遊資源及內外部條件,對區域的旅遊業要素進行最佳化配置和對旅遊業的未來發展進行的科學謀劃。其實質就是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情況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對與區域旅遊業發展有關的生產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最佳化配置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遊規劃
  • 外文名:Travel Planning
  • 類型:地方規章
  • 起源: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英國法國等國
基本信息,發展歷史,旅遊規劃功能,規劃轉變,原則介紹,規劃任務,規劃促進,規劃實用化,編制要求,收費細則,收費標準,計量標準,技術路線,理論基礎,多樣化,體現方面,相關疑問,發展重點,主要類型,

基本信息

旅遊規劃是一套法定的規範程式,是對目的地或景區長期發展的綜合平衡、戰略指引與保護控制,從而使其實現有序發展的目標。旅遊規劃是為旅遊的發展設計的一個框架,所以這個框架必須是長期的、穩定的,必要的。

發展歷史

國外旅遊規劃發展
1.初始階段
旅遊規劃最早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英國法國愛爾蘭等國,最初旅遊規劃只是為一些旅遊項目或設施做一些市場評估和場地設計,如飯店、旅館等,這還稱不上旅遊規劃。
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旅遊規劃在歐洲進一步發展,擴展到北美,再到亞洲非洲擴散。
2.過渡階段
20世紀70年代後,旅遊業發展推動旅遊規劃研究深入,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開始出現比較系統的旅遊規劃著作。作為成型階段的標誌,美國旅遊專家岡恩(Gunn)於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遊規劃思想體系的總結著作《旅遊規劃》。
3.快速發展階段
80年代是旅遊規劃研究的大發展時期,學術界基本達成共識:旅遊規劃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交叉學科,任何其他學科的規劃,如城市規劃和建築規劃都不能替代它;80年代末隨著娛樂休閒度假旅遊呈上升勢態,對休閒、娛樂和度假規劃的研究受到重視。其中Clare.A.Gunn的《度假景觀旅遊區設計》是比較成熟的度假地設計指導手冊。
4.深入發展階段
90年代以來,生態旅遊規劃理念滲透到各種旅遊規劃之中,逐漸發展成為旅遊規劃的主流和方向。
另外,國外學術界對旅遊開發所產生的各種旅遊效應也十分關注,從社會學、人類學方面研究旅遊發展問題的學者也越來越多。
旅遊規劃在中國的發展
1.初步萌芽階段(1978—1985)
中國旅遊業萌生於新中國的外交工作。直到1978年以後。這一時期的旅遊規劃也具有典型的特徵:一是無流派,二是無規範,三是無邊界。
2.探索研究階段(1986—1996)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人造旅遊吸引物和主題公園在全國大量湧現。90年代中期,我國旅遊度假區的建設如火如荼, 促進了旅遊規劃在全國大規模地進行。這一時期的旅遊規划進入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化規劃階段。旅遊規劃的內容開始注重對旅遊客源市場的分析, 並開始將旅遊業作為一個產業部門加以系統化的規劃。
3.重新整合階段
1997—1999年是我國旅遊規劃編制的低潮期。由於此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泡沫現象已有顯現, 加之亞洲金融風暴的波及, 旅遊業除了遊客與收入“滯脹”外, 還有人造旅遊吸引物、主題公園、度假區建設失誤的負效應。
4.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2000年起,這個階段的旅遊規劃實踐開始了六個方面的演進更替:一是旅遊規劃最大的變化是從業性質的轉型,即從第二階段兼職性質的“旅遊規劃發燒友”演變為第三階段職業化的“旅遊規劃執業者”;二是旅遊規劃編制者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者演變為在工商管理部門註冊的獨立法人單位;三是旅遊規劃的編制運作從學者們的個體行為演變為法人單位的集體行為;四是旅遊規劃項目從業主直接委託編制者演變為通過招投標形式委託;五是旅遊規劃內容從學者們的自圓其說演變為政策性的規範界定;六是旅遊規劃成果評審從同行們的會審形式演變為大眾參與的程式化操作。總體上講,這些演變更替是積極的和有益的。

旅遊規劃功能

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
設定合理的行政目標,是行政主體正確合理成功行政的第一步。但是達到既定目標,達到最佳行政效益,只靠目標的設定是絕對不夠的,還必須在社會現實的基礎上,調動一切積極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多方共贏、社會和諧和進步、經濟發展。這個功能還起著監督行政權的作用,旅遊規劃一旦作出,公之於眾,旅行社、景區等市場主體也可以利用行政規劃來監督主管部門的行為,民眾也可以享受更好的旅遊服務。
啟發和誘導的功能
旅遊規劃不屬於保密範圍的行政規劃,具有較強的透明度,旅遊經營者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獲取利益以滿足自身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旅遊規劃可能使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變成宜人的旅遊勝地,為全社會提供就業機會和商業機會。對於社會中的人們來說,了解旅遊規劃本身就是獲取行政信息、把握就業機會和商業機會的重要途徑,避免創業和投資方向的盲目性。旅遊行政規劃,一方面能使旅遊經營者和潛在的旅遊經營者更加理性的選擇,另一方面也使旅遊行政管理者的管理活動更加方便,旅遊市場主體和旅遊消費者的行為能夠更加的規範,使旅遊業的發展更加順利。
調整和整合的功能
沒有行政規劃,則其他的行政管理活動如組織、人事、協調、控制等都無從實施。旅遊業是綜合性比較強的行業,旅遊行政規劃具有科學、合理地實施旅遊相關行政的功能是針對每一個部門來說的,但行政管理有時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一致才能達成行政目標,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規劃轉變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猛發展,旅遊規劃需求日盛,未來旅遊規劃何去何從?旅遊規劃將有以下七個主要轉變:
旅遊規劃方向:從巨觀框架向操作性的實踐轉變;
旅遊規劃方法:從感性向科學轉變;
旅遊規劃形態:從單一向多元轉變;
旅遊規劃方式:從封閉向開放轉變;
旅遊規劃內容:從物質性向可持續發展轉變;
旅遊規劃監督:從鬆散向制度轉變;旅遊規划過程:從靜態向動態轉變。

原則介紹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旅遊規劃的內容和形式層出不窮,而掌握和遵循旅遊規劃開發的原則,是彌補不足、解決矛盾、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條件。具體原則如下:
1. 市場原則:有源源不斷不斷的客源,才能使旅遊目的地長久不衰。旅遊客源市場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如遊人的動機/旅遊資源的吸引力/地理位置,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在規劃時必須適應旅遊市場的變動。
2. 形象原則:通過開發必須創造出鮮明的形象,這是旅遊規劃的基本要求。旅遊形象要有自己的特色/鮮明的主題/無窮的魅力,才能吸引眾多的旅遊者,增強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忌諱抄襲/模仿,沒有特色。
3. 美學原則:對旅遊資源進行規劃時要儘量體現旅遊資源的美學特徵,任何建築物或服務的形式都必須與相應的自然環境和旅遊氣氛融為一體,體現自然與人工美的和諧統一。
4. 保護原則;任何旅遊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不可替代的,都具有唯一性,旅遊規劃應該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
5. 效益原則:現今社會,旅遊項目所追求的應該是多方面的效益,包括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內容。

規劃任務

旅遊規劃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確定發展目標,提高吸引力,綜合平衡旅遊體系、支持體系和保障體系的關係,拓展旅遊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最佳化旅遊產品的結構,保護旅遊賴以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證旅遊地獲得良好的效益並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

規劃促進

一、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旅遊資源豐富的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跨行政區域且適宜進行整體利用的旅遊資源進行利用時,應當由上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或者由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編制統一的旅遊發展規劃。
二、旅遊發展規劃應當包括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旅遊資源保護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旅遊文化建設、旅遊形象推廣、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要求和促進措施等內容。
根據旅遊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編制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項規劃,對特定區域內的旅遊項目、設施和服務功能配套提出專門要求。
三、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
四、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劃和建設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應當兼顧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五、對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進行旅遊利用,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資源、生態保護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維護當地傳統文化和習俗,維護資源的區域整體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並考慮軍事設施保護的需要。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資源保護和旅遊利用狀況的監督檢查。
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本級政府編制的旅遊發展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並向社會公布。
七、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並組織實施有利於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政策,推進旅遊休閒體系建設,採取措施推動區域旅遊合作,鼓勵跨區域旅遊線路和產品開發,促進旅遊與工業、農業、商業、文化、衛生、體育、科教等領域的融合,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
八、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資金,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和旅遊形象推廣。
九、國家制定並實施旅遊形象推廣戰略。國務院旅遊主管部門統籌組織國家旅遊形象的境外推廣工作,建立旅遊形象推廣機構和網路,開展旅遊國際合作與交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籌組織本地的旅遊形象推廣工作。
十、國務院旅遊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建立旅遊公共信息和諮詢平台,無償向旅遊者提供旅遊景區、線路、交通、氣象、住宿、安全、醫療急救等必要信息和諮詢服務。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需要在交通樞紐、商業中心和旅遊者集中場所設定旅遊諮詢中心,在景區和通往主要景區的道路設定旅遊指示標識
旅遊資源豐富的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建立旅遊客運專線或者遊客中轉站,為旅遊者在城市及周邊旅遊提供服務。
十一、 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

規劃實用化

我們知道:《旅遊規劃通則》是規劃專家評審團檢驗規劃方編制的規劃成果是否符合規範的重要依據,但規範的套路對於開發商而言根本是沒有用處。
如果按照《旅遊規劃通則》要求,一個景區的規劃編制要經歷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三個階段,完成這三個規劃正常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從開發商角度考慮,他不可能等三個規劃都評審完後才開始動工建設,他的要求是以最少的錢、在最短的時間裡做一套實用的、可以馬上操作的方案。根據這種市場趨勢,以更好地服務開發商為根本出發點,符合景區開發建設需要,從十二個方面進行探討如何讓旅遊規劃實用化。
1、資源稟賦分析
這裡講的資源稟賦分析不是僅僅對景區資源的詳細羅列,而是要求在大區域範圍內對景區資源進行相關性比對分析,挖掘、整合、延伸出具有唯一性、第一性和專一性的特色產品。
2、市場需求和競爭分析
對於市場需求和競爭分析,旅遊規劃不能僅就巨觀市場、客源定位和客源數量預測三方面進行初步研究,這種研究距離實際操作甚遠,應該就三個層面進行深入分析:(1)市場層面:分析市場在興什麼,市場有什麼,市場還缺什麼,市場在哪個層面上競爭四個內容;(2)競爭對手層面:分析競爭對手概況(項目的區位及周邊環境、規劃布局、建築風格、項目賣點、項目的配套設施與服務、運營管理),市場反應(分析競爭對手項目的行銷策略、實際銷售及經營狀況和項目的優劣勢);(3)消費者層面:主要界定客源區域、預測其數量,分析其消費特徵,找出消費敏感性之所在。建議:可以研究房地產策劃中的類似章節,形成適合景區需要的相關內容,最好研究他們的策劃提案,因為他們的提案當中所涉及的這些內容,均是落於實處,刀刀見血,雖然領域不同,但方法論是相通的,值得借鑑。
3、開發商分析
開發商分析主要是從四個角度進行分析:開發商投資意圖、初步的開發構想、經濟實力和操作能力分析。規劃普遍都沒有這一個章節。開發商在投資一個景區時基本上都會有投資意圖和初步的開發構想,規劃方的任務是為開發商的初步開發構想從專業角度進行把關、深化、延伸和落地。這裡提出要增加開發商的經濟實力和操作能力分析的目的是對旅遊區開發主題和旅遊產品設計在操作層面進行校正。我們知道:任何的旅遊規劃和旅遊策劃最終都要落實到開發商去操作,項目規劃和策劃得再好,如果超出開發商的實際操作能力,一切都是空的,也是規劃無法操作,置之高閣的內在原因。規劃方和開發商必須溝通深溝通透,這個溝通不只是上層領導間的溝通,課題組全體成員都必須參與其中,深刻體悟。
4、開發主題和形象設計
開發主題和形象設計是旅遊規劃中最薄弱的地方,普遍做法就是一個形象定位加上一句宣傳口號,只有極少數規劃中還增加一個景區logo設計。形象定位和宣傳口號最常見的就是比附定位法,相互模仿,沒有抓住景區的靈魂和找到景區的獨一無二的指紋,缺少策劃所講的唯一性、第一性和專一性,是最被專業策劃人看輕的部分。對開發主題設計上建議要針對項目個性進行大區域範圍內的概念採購和本地化的項目體現,講白一點就是把類似項目的成功開發經驗套用到本項目開發之中。旅遊規劃或旅遊策劃比拼的是規劃者或策劃者的信息、資源和視野。規劃或策劃時必須出現一套詳細而清晰的項目開發思路流程圖。形象設計部分可以多向品牌策劃機構學習,啃啃《實戰廣告案例》和《創意就是權力》等書,應該是很有啟發的。建議增加一套景區VI套用體系。
5、功能分區和項目設定
功能分區和項目設定是開發主題和旅遊產品設計的落腳點,是旅遊規劃的重頭戲,有的規劃方案中洋洋灑灑幾十頁的文字。考慮開發商的審閱習慣,是否可以單獨抽出,獨立形成圖文並茂的景區設計任務書,甚至可以根據開發商要求和設計深度進行出圖。由於設計圖冊都是靜態的東西,還要再設計一套動態的活動表演方案。做到靜態設計很豐富,動態表演很精彩。
6、旅遊產品設計
規劃中都涉及到旅遊產品設計章節,而且篇幅都很大,旅遊產品羅列了很多,有幾個大類,數十個小類,似乎不羅列出這么多產品,就無法顯示規劃方的水平,不能顯示資源之豐富和厚重。但要考慮一個問題,規劃方設計了這么多旅遊產品是否都有市場?是否都具備競爭力?是否是投資方會操作的?選擇產品設計上必須結合資源稟賦分析、市場需求和競爭分析、投資方的實力和能力分析,以及投入產出分析進行綜合考量,哪些是核心產品,哪些是輔助產品,哪些產品先推,哪些產品後推,哪些產品必須充實提升,哪些產品必須割愛拋棄,這就是策劃學講的要有“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規劃解決的是:景區最合適開發哪些產品,而不是景區能開發哪些產品。對於旅遊產品設計上,各方都在講創意,這是沒有錯,但核心問題是:如果沒有系統的思考、動態的把控,任何的創意就會落成點子,點子是局限的,是不穩妥的,是不能用來拯救景區的。
7、商業模式設計
商業模式設計核心內容是景區贏利模式設計和投入產出分析,解決景區需要投哪些錢,投往何處,哪些項目可以開發商自己建設、自己運作,哪些項目只要建好出租,哪些項目需要引入新的合作夥伴,從哪裡賺到錢,何時是盈虧平衡點的問題,對於旅遊地產項目:還要明確哪些地塊必須購買,哪些地塊只要租賃,其費用多少。景區贏利模式設計和投入產出分析是開發商最關注點,規劃方案中至少要出現投資估算表、流動資金估算表、資金籌措及計畫使用表、全投資現金流量表、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資產負債表、借款償還表、損益表、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計算表、成本與費用估算表、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表、敏感性分析計算表等13張表格。
8、開發節奏把控
景區開發正呈現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建設周期越來越長的趨勢。對這種情況下,規劃中必須對建設項目進行分期,清晰準確把控開發節奏。規劃不僅是提出短期、中期、長期建設項目,還必須更加明確地指出啟動項目是哪一個,這個啟動項目必須是:一能馬上有好的贏利,二能快速形成市場的示範效應,三對後續項目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要有“連環炮”的效果。尋找啟動項目就是策劃上經常提到的尋找項目引爆點。尋找啟動項目是最難的,因為它決定項目的成敗。也許景區前景很好,贏利很大,但開發商如何走過最艱苦的開發初期呢,這就必須找好照準啟動項目。規劃中,階段性項目的接點與階段性項目的接點之間如何連線必須提前設計好,否則項目開發延續性容易發生斷層。可惜:該章節很多旅遊規劃都沒有。
9、市場行銷規劃
市場行銷規劃是景區推廣的主要內容,在規劃期做了市場行銷規劃幾乎都比較籠統,缺少針對性和實際性,也是很多規劃文本相互模仿,相互抄襲的原因,顯著指導性不是很強,意義不是很大。比較合適的做法是:只做景區網站、宣傳畫冊(含電子畫冊),最多再做個第一年度行銷計畫書。由於變數太多,到臨近開業再做一個景區開業執行策劃。
10、專項規劃
專項規劃,沒有園林及相關專業背景的規劃師根本是就做不來的,是規劃中相互模仿,相互抄襲最多的章節之一,有些數據根本就沒有經過詳細計算就得出來。文字和圖紙可以融到設計任務書中,但技術數據由來要介紹清楚,圖紙要詳細準確。如給排水布局圖,必須有位置、流向、流量、管道大小、管道長度等內容。
11、景區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設計
該章節是景區極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體現規劃師是否有實際的景區管理經驗。現有的規劃中有的直接就省略,有也不過是學術意義上的管理機制研究而已,缺少可操作性,是大家需要補課的地方。本文所講的景區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設計必須明確部門組成、人員數量、人才的專業和從業經驗要求、部門與部門間如何溝通、協調和配合,形成清晰的、可操作的組織架構圖崗位說明書和管理制度手冊。
12、景區評A建議書
景區評A是不變的趨勢。該章節幾乎所有旅遊規劃都沒有,該需求將來一定很多,建議大家要好好補課。
旅遊規劃的編制體例必須改革,否則前景堪憂。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能對業界有所裨益,更希望旅遊規劃的道路能越走越寬,旅遊規劃機構能真正獲得旅遊開發商的敬重,能與開發商共分獎金,共享成功喜悅,體現旅遊規劃師的人生價值。

編制要求

編制要以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為依據,以旅遊業發展方針、政策及法規為基礎,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相適應,與其他相關規劃相協調;根據國民經濟形勢,對上述規劃提出改進的要求。
編制要堅持以旅遊市場為導向,以旅遊資源為基礎,以旅遊產品為主體,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方針。
編制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區域協同,強調空間一體化發展,避免近距離不合理重複建設,加強對旅遊資源的保護,減少對旅遊資源的浪費。
編制鼓勵採用先進方法和技術。編制過程中應當進行多方案的比較,並徵求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尤其是當地居民的意見。
編制工作所採用的勘察、測量方法與圖件、資料,要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
技術指標,應當適應旅遊業發展的長遠需要,具有適度超前性.。技術指標參照本標準的附錄A(資料性附錄)選擇和確立。

收費細則

收費標準

關於旅遊規劃類項目收費標準(旅遊發展規劃旅遊策劃、旅遊概念性規劃、旅遊總體規劃、旅遊控制性詳細規劃、旅遊修建性詳細規劃) 有五個依據,視情況選擇:(1)依據一:《城市規劃設計計費指導意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2004年);(2)依據二:《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國家計委、原國家建設部,2002年);(3)依據三:國家物價局、原國家建設部《城市規劃收費工日定額》([1993]價費字168號);(4)依據四:《廣東省城市規劃設計收費標準》;(5)依據五:各個旅遊規劃設計院內部標準。

計量標準

旅遊發展規劃旅遊總體規劃一般按照平方公里來計費;
旅遊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旅遊修建性詳細規劃一般按照公頃來計費;
景觀設計方案或者建築設計方案是按照平方米來計費;
旅遊概念性規劃和旅遊策劃因為沒有標準,則要根據難易程度來具體計量收費。

技術路線

根據不同類型的旅遊規劃項目編制的實踐經驗,總結出旅遊規劃技術路線。不同類型的旅遊規劃的編制,都依次經過立項——選定規劃編制者——組建規劃——編制規劃工作計畫——現場考察與調研——編制旅遊規劃大綱成果——編制、提交、討論、修改旅遊規劃初稿及圖件——提交送審稿、圖件及多媒體資料——評審等。
旅遊規劃技術路線框圖旅遊規劃技術路線框圖

理論基礎

一是區位論:區位論是研究地理空間對各種經濟活動和區位影響的一種學說。
二是發展理論:發展理論以區域範圍內的經濟活動為對象,研究區域經濟的結構、發展的影響因素、發展過程的科學。包括增長極理論,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套用、競爭力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
三是旅遊人類學:旅遊規劃者要從關心旅遊地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入手,對旅遊地的相關者的特性、活動以及社會環境加以關注。
四是景觀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的原則與方法適合於旅遊規劃,隨著人們對人地關係認識的加深及規劃技術的提高,可以實現規劃結合自然、人地協調發展,旅遊地將成為美好的休閒田園。
規劃困境
旅遊規劃編制已經普及到縣、甚至鄉鎮。然而,越來越多的人提出,旅遊規劃不能指導產業的發展,不斷的要求修編。修編後發覺,仍不能解決招商引資、行銷促銷、景區經營等實際問題。其實,這是由於兩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結果。一、旅遊規劃不能跟上旅遊產業發展的要求;二、委託方對旅遊規劃的錯誤理解。
存在問題
旅遊規劃單位的資質、能力有限、顧忌成本、基礎資料不詳細等導致規劃深度不足,定位不準等。旅遊規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從事旅遊規劃單位也隨之增多,市場競爭因而變得激烈,導致了旅遊規劃低價競爭的出現。旅遊規劃中雖然可能沒有方向性的錯誤,但是也找不到指導性、操作性的內容。
對旅遊規劃的誤解
要求旅遊規劃完成其所不能完成的任務。比如針對細分市場的行銷方式、對不同景區遊憩方式的設計、對旅遊收入模式的設計、對全套產品的策劃或者更有甚者說用旅遊規劃怎么來指導操作等問題,都是旅遊規劃所不要求解決的,因為旅遊規劃的使命並不在於此。
因此,我們應該區分好旅遊規劃與旅遊策劃的使命。在旅遊規劃前務必做旅遊策劃。
規劃分類
旅遊規劃可分為旅遊發展規劃、旅遊區規劃和專項旅遊規劃
旅遊發展規劃
是根據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
旅遊區規劃
是指為了保護、開發、利用和經營管理旅遊區,使其發揮多種功能和作用而進行的各項旅遊要素的統籌部署和具體安排。包括:旅遊區總體規劃、旅遊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專項旅遊規劃
是指針對旅遊地或旅遊區特定課題的研究和規劃安排。根據實際需要,可編制的專項旅遊規劃包括:旅遊項目開發規劃、旅遊線路規劃、旅遊投融資規劃、旅遊地建設規劃、旅遊行銷規劃、旅遊區保護規劃、旅遊服務設施規劃等。
空間層次規劃
可以劃分為跨區域規劃、國家級規劃、區域級規劃和地方及規劃等。

多樣化

體現方面

多樣化的旅遊規劃產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綜合化的旅遊規劃產品
旅遊規划起初以資源規劃為多,之後大體上是產品規劃,逐步發展,成為產品規劃加市場規劃。綜合性越來越強,下一步就會普遍產生旅遊目的地規劃。隨著旅遊的發展,認識也越來越深,這樣綜合化的旅遊目的地規劃就會提升。
二是專門化的旅遊規劃產品
二是專門化的旅遊規劃產品,也會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世界旅遊組織給海南做的規劃實際上既是一個海南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同時也是一個度假旅遊的專門旅遊規劃,一個度假目的地的規劃。黑龍江正在做的規劃,除了黑龍江省旅遊總體發展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專門要求就是滑雪規劃,任務也越來越細。北京市旅遊局委託世界旅遊組織聘請專家做北京旅遊市場行銷規劃,未來10年包括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的旅遊市場形象應該是什麼形象?採用什麼樣的行銷方式,需要花多少錢,怎么花這個錢,要做這樣的一個旅遊規劃。按理來說,這個規劃自己也可以做,但是委託世界旅遊組織專家來做,更能夠借鑑國際經驗。這就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細,很多項目規劃都是這樣。
三是跨區域的組合旅遊規劃
或者專項旅遊規劃,下一步也會逐步發生。隨著全國十五旅遊發展規劃制定之後,我們就研究一個問題:規劃怎么落實?提出的任務就是繼續進行專項規劃,並與相應的投資聯繫在一起,就可以推動規劃的落實。目前正在做兩件事情,一是西部旅遊投資規劃,這是一個專項規劃,專門研究投資問題,成果已經產生。二是配合三峽工程的進展,還搞了一個跨區域的組合性規劃,三峽區域旅遊發展規劃,成果也已經產生。從三峽庫區來說,是湖北、重慶一省一市,但是區域規劃同時還涉及到四川、湖南和貴州,形成五個省區市的組合性規劃。以後還要按照這種模式,陸續研究這些方面的問題。比如說東北亞旅遊區、環渤海旅遊區、江浙滬旅遊區、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發展問題等。這個模式產生之後,各地都會跟上來,各省有省內的跨區域問題等,這樣的規劃也會逐步產生。
四是旅遊規劃外延的擴大化
就是不僅限於單純的旅遊規劃,而是外延逐步擴大。從發展過程來看,幾個層面同時存在,首先是一地旅遊資源的整合問題,然後發展到一地的旅遊資源和社會資源全面整合的問題,進一步發展到旅遊和其他產業的交叉問題。

相關疑問

做旅遊規劃的目的
1、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2、申請旅遊專項資金;3、招商引資;4、指導旅遊開發
旅遊規劃的分類
旅遊區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
旅遊總體規劃、旅遊控制性詳細規劃、旅遊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不同點?
旅遊區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為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是由巨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由粗到細、由抽象到具體、由概念到表象的過程。
以景區大門為例:
在總體規劃中,只是用文字簡要描述大門的風格、大概位置等,沒有大門的圖紙;
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具體說明大門的位置、形狀、尺寸、顏色等,並製作大門輪廓的示意圖;
在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大門的細節如材料、花紋、文字等都涉及到了,並會製作大門的標準圖紙,圖紙上看到的大門與以後造好的大門幾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修建性詳細規劃上的大門圖紙再經過施工圖設計,建築施工後就會出現真實的大門!
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旅遊業發展年規劃的區別?
根據《旅遊規劃通則》旅遊發展總體規劃(Tourism Development Plan)是根據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遊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其主要任務是明確旅遊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旅遊業發展目標,最佳化旅遊業發展的要素結構與空間布局,安排旅遊業發展優先項目,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規劃的主體是各級別的規劃單位。其具體規劃內容和要求可參見《旅遊規劃通則》。
旅遊業發展年規劃,應該是指各級政府或者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的發展規劃,類似於政府的工作計畫。其主要內容是關於某地具體的發展計畫,是旅遊行業管理部門對某地旅遊業的在一定時間內(比如一年)所要達到的具體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相對於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而言,旅遊業的發展年規劃是實現一個地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具體執行。
旅遊規劃和旅遊策劃的區別?
旅遊規劃,是一個地域綜合體內旅遊系統的發展目標和實現方式的整體部署過程。規劃經相關政府審批後,是該區各類部門進行旅遊開發、建設的法律依據。規劃要求從系統的全局和整體出發,著眼於規劃對象的綜合的整體最佳化,正確處理旅遊系統的複雜結構,從發展和立體的視角來考慮和處理問題。
旅遊策劃,最核心的就是解決旅遊項目的核心吸引核和盈利模式,是依託創造性思維,整合旅遊資源,實現資源、環境、交通與市場的最佳化擬合,實現旅遊業發展目標的創造過程。策劃強調的是通過創造性思維,找出資源與市場間的核心關係,建構可採取的最優途徑,形成可實施的明確方案。

發展重點

2012年12月1日由國務院發布的《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明確鄉村旅遊發展、旅遊精品建設、紅色旅遊發展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十二五”期間旅遊規劃發展的4大重點。
《規劃》明確了旅遊業發展目標,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發展出境旅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科學利用資源,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觀光旅遊質量,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和生態、文化、紅色、鄉村、森林、濕地、草原、海洋等專項旅遊,提升旅遊業發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和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全國特色名鎮(村)建設,規範發展主題公園。加快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旅遊公共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實施人才興旅工程,推進實施國民旅遊休閒綱要。加快旅遊立法和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十二五”時期,旅遊業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初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主要類型

旅遊發展規劃按規劃的範圍和政府管理層次分為全國旅遊業發展規劃、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和地方旅遊業發展規劃。地方旅遊業發展規劃又可分為省級旅遊業發展規劃、地市級旅遊業發展規劃和縣級旅遊業發展規劃等。
旅遊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
方法/步驟
概念性規劃是介於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新的規劃,它強調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是屬於一種對旅遊巨觀發展思路的探討和研究。作為一種規劃設計的思維方法,它淡化了設計的表象,使規劃成為綱領性、戰略性的檔案,指導和協調旅遊區的發展與建設。概念性規劃的內容,一般來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對規劃區域的資源和客源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確定規劃區的定位、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明確旅遊產品的開發方向、特色和主要內容;提出規劃區旅遊發展的重點項目,強調策劃的創新、個性和特色;提出相關要素髮展的原則和方法等。從而在巨觀層面上對規劃區的旅遊發展勾勒理想藍圖。
規劃文本是提綱式的高度精煉概括,是規定性語言的條款,不做解釋性說明。
規劃說明書,則主要是對規劃文本各項條款的闡釋、說明和補充。
旅遊目的地總體規劃一般包括如下圖件:
旅遊區位分析圖
旅遊資源分析與評價圖
旅遊市場分析圖
旅遊功能分區圖
旅遊生產力總體布局圖
旅遊交通規劃圖
風景區規劃你要解決的問題在張國強、賈建中主編的《風景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規範》實施手冊的這本書里有。這是配合《風景名勝區規劃規範》的實施而編寫的一本實用性工具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包括風景區導論、風景區規劃指南和風景區專論三章,主要解決風景區規劃是什麼,風景區規劃該做什麼。第二部分介紹了國內16個風景區規劃的實例。
根據旅遊活動的空間層次分析,其行為結構可包括旅遊路線模式、起訖點模式、結構模式、演化模式等;根據旅遊活動中的消費行為分析,包括消費結構、消費時間、消費地點等。因此,我們理解旅遊活動行為結構包括了不同空間上、不同層面的行為結構。其改變和完善需要根據根據客觀規律辦事,可以參考旅遊心理學、行為地理學、環境識覺等相關理論和知識。
旅遊半徑一般是指以某一個客源地為圓心,到人們能夠出遊的地區之間的距離為半徑,所能夠形成的一個類似圓周的範圍。也稱為出遊半徑。一般而言,出遊半徑的單位是以公里為單位的,如美國,家庭汽車旅遊的半徑是800-1500公里左右,我國絕大多數家庭汽車旅遊仍在80-150公里半徑左右。而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出遊半徑的度量單位也開始向時間單位轉換,比如以上海為圓心,出遊半徑在3個小時以內的空間範圍是大不相同的。
旅遊景區的規劃分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其中詳細規劃又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詳規完成以後,還必須作施工設計,只有施工圖出來後才能正式開始施工。如果只是委託做總體規劃,是根本不可能用來施工的。每一個層次的規劃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某一層次的問題,不可能期望一個規劃解決所有問題。如果因此說這個規劃的“可操作性”不高,那就是誤解了總體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