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宅

施肩吾宅

《施肩吾宅》是宋朝的一首七言古詩,作者是陳堯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施肩吾宅
  • 創作年代:宋朝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陳堯咨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施肩吾宅
幽居正想滄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岩前一株柏。

注釋譯文

①施肩吾:字希聖,自號棲真子。睦州人。生於唐建中元年(780)三月十五日 ,卒於唐鹹通二年(861)九月十九日。習《禮記》,有詩名。趣尚煙霞,慕神仙輕舉之學。詩人張籍稱他為“煙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進士第(一說憲宗“元和十年進士”)。長慶(821~824)中,隱於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學仙(或說“文宗太和中,乃自嚴陵入西山訪道”)。
施肩吾故里探究
施啟宇 羅益坪
一、施氏緣何遷徙僻壤山村
據杭州孔子文化展覽館有關資料記載,施肩吾是我們杭州地區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著名道人、大詩人,也是我國民間開發澎湖列島第一人。這樣一位歷史名人,關於他的故里卻眾說不一。對此,我們曾多次去洞橋鎮賢德查考施狀元的祖居及其墓地,針對施狀元故里究竟在分水還是富陽洞橋的問題,進行探究。
據倖存的三部《東安施氏宗譜》及各種歷史資料記載,在施肩吾的祖輩中,早期的公候王卿、尚書、太尉、將軍等名望之仕很多。施氏本姓姬,系周公後裔。周公笫四子伯禽被分封到魯(今山東),謂魯惠公,其子尾又封爵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帶),敇施伯,此乃施姓起源。西漢時,施氏族人曾遷徙到安徽碭山一帶,歷二十五代。東漢永嘉年間,太尉施延又從安徽回遷吳興。據吳興譜載,從此,施氏子孫遍及湖州、安吉、臨安、餘杭、新城一帶。施狀元的太祖父施世瑛,在高宗時賜金鐘綢緞,官封東興侯;曾祖父施邦倫、字繼宗,官曆太子中書舍人(正五品)。施肩吾是施氏家族的第四十四代。
那么,施肩吾的祖父為何要從繁華的吳興遷徙到新城與分水交界地域,而且是個“三不管”的人煙稀少僻壤山野?
據《施氏族譜》及新、舊《唐史》《資治通鑑》等有關資料查考,不外乎有二種版本,一是中唐時吳興發生了罕見的災荒,黎民四處逃生,施肩吾的祖父用面籮擔,一頭裝著其父施光國,一頭裝著其姑姑,從吳興一路逃荒耒到分水和新城兩縣交界處,看到這裡山清水秀,地肥人少,就決定安頓下耒。對此,不覺有不少疑點,首先是施氏祖上時乃名門富貴之家,在魚米之鄉的吳興,即使有罕見饑荒,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應該可以度過的。再者,就是要遷徙,也不需要定居到如此僻壤之“三不管”地段呀。
二是與施氏曾祖施邦倫官曆中書舍人有關。當朝的“知制誥”是上官婉兒。據《新唐史》載:“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後,恐事被殊,安樂公主欲韋後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於餅餡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於神龍殿。”《資治通鑑》也載,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位後,上官婉兒、太平公主和韋後得寵,專掌起草詔令。曾建議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操縱政治,樹立私黨,廣納賄賂。景龍四年(710年),中宗崩,韋後欲效武后而稱帝,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沖入宮中,殺韋後及其黨羽,發動政變。誅韋後、安樂公主及其上官婉兒,擁立其父唐睿宗為帝。
施狀元的曾祖施邦倫是當朝中書舍人,因此,施狀元的祖父唯恐株連,乃攜家眷躲難來到賢德這“三不管”的僻壤山塢定居,箇中奧秘也就不言而喻。但對此也有疑點,譬如《舊唐史》並無韋皇后、安樂公主和太醫合謀毒死唐中宗一說。深藏宮中的陰暗歷史真面目,是否只有後人才敢揭開?仍是千古之謎。
筆者前去賢德考察,當地幾位老人告訴我們,施肩吾的祖父來到這“三不管”的地方落腳,在當時是十分聰明之舉,據傳,當年,這裡有一條石坎,是兩縣的交界線。坎上屬睦州郡分水縣管轄,而坎下卻是屬於吳郡新城縣所轄。開始時施肩吾的父親在坎上搭建一間茅屋住了下耒(即在睦州分水縣界內)。後耒待生活安定之後,卻在坎下的新城縣境內建造了住房定居下耒,而將原耒的小屋作為堆放雜物之用。他們在新城縣內的屋旁,開荒耕田種地。因為施肩吾的祖父是位相當有文化、有教養的謙謙君子,又勤勞善施,兩縣近居都十分敬重他。時間久了就穩居此地,在此繁衍生息。施肩吾便出生在賢德這幢新建的住房裡。
據明代《睦州郡志》記載:“唐施肩吾,分水(招賢)人,今縣境招賢鄉施姓者甚眾,皆其後裔。有施憲者,藏《施肩吾及笫告首》載:施肩吾年三十五,注云睦州郡桐硯鄉寶城裡人,身為寄客。縣境已不復有此鄉里,當為後世改為招賢矣!”從《睦州郡志》所述,"桐硯鄉寶城裡不復存在"一語,那末這個地方到那裡去了呢?原耒這個桐硯鄉,早在唐哀宗三年 (906)時,己從分水劃出,初屬臨安,次屬南新縣, 宋熙寧五年(1072),南新縣降格為鎮,歸新城所轄。這就是說,不管施肩吾家住在坎上或坎下,後耒均屬新城縣轄區內。所以,施肩吾是新城縣人應該沒有錯。
二、施肩吾故里探究
在吳郡,正對施狀元的故居在何方一事,世代流傳著一則《兩個知縣爭狀元》的故事。
傳說,施肩吾高中狀元後,新城、分水知縣分別派出得力衙役,千方百計探聽京城報喜大員到耒的時間、路線等訊息。一日,兩知縣都確知京城大員到耒的日期和路線等重要訊息。新城知縣馬上在淥渚搭建彩牌,準備迎接報喜大員,而且還搞得十分隆重。當然這一切是瞞不住分水縣的。分水縣在報喜大員到來之日,親率官員摸黑乘船,很早到了窄溪迎候大員,準備在淥渚的前一站,將大員截走,耒個既成事實。殊不知,新登縣卻由陸路步行,在桐洲沙(在窄溪前幾站)將報喜大員接到了新城。至於淥渚鬧劇那是虛晃一槍罷了。上了當的分水縣令一氣之下,便上告說新城縣搶了分水的狀元。而新城縣一口咬定施肩吾是新城人。雙方各執一詞,絕不相讓。
分水縣稱:施肩吾父親一開始便居住在分水地界內,有當時居住小屋為證。當地村民、地保均可作證。同時,施肩吾在慶雲山讀書,在分水考取秀才,這一切均可證明施狀元是分水人。而新城縣卻拿出交皇糧的冊子,指著施肩吾的父名說:狀元公父親在新城交皇糧國稅,你分水縣有何解釋?更何況狀元公家的住房造在新城地界內,而且他就出生在那裡的。狀元公一家種新城的地,吃新城的糧,喝新城的水,他分明是新城人。你那個小屋無非是堆放雜物的地方而己,這哪能作證呢?
那么,兩位知縣為和要如此處心積慮地爭奪這位施狀元呢?原來當時的朝庭,為了鼓勵各地多出人才,作出一條規定:梵谷中狀元的縣,縣官可連升三級,該縣百姓可免稅三年,以示獎勵。因此兩知縣都互不相讓,爭鬥不息。
後耒,一直爭到京殿,還是皇帝做了和事佬,兩知縣俱升遷,兩縣百姓也都免了稅。
那么,施狀元故居到底為哪縣所屬呢?據太平興國時期的《南新縣記》所載:“唐天祐丙寅歲(906) (錢鏐)割南新鄉(今萬市,南安,南新),寧善鄉(今洞橋鎮),廣陵鄉(今三溪鄉),新登鄉(今胥口鎮除去邦坎及胥口), 及桐硯鄉等五鄉隸屬於臨安縣。”
明萬曆《新城縣誌》稱:“南新鎮,縣西五十里南新鄉,舊為南新縣,本建德路分水縣東境,後屬新城縣。”
據宋鹹淳《臨安志》新城縣境圖,新安鄉(即現今南安鄉,原桐硯鄉大部分)均為新城所屬。在明萬曆《新城縣誌》的地圖中原桐硯鄉地區(如石壁村, 上施家村, 葉家村等)也在新城縣轄區內。
在萬曆《新城縣誌》有關廣陵鄉的介紹中,是這樣講的:廣陵鄉莊十三: 三溪, 上章, 寄莊, 高村, 黃村,大老, 義門村, 溪口, 鮑家村, 俞家山下, 壙頭施家, 石壁口, 義庭村。
以上列志可以肯定: 分水縣東境的桐硯鄉,在唐哀宗天祐丙寅歲(906)時,已從分水縣轄區內劃出,初屬臨安縣,後隸屬於新城縣。
由於出了個施狀元,分水縣將施肩吾家曾居住過的鄉,改名為招賢鄉。而新城縣也將施肩吾的居住地改名為昭德鄉。後耒行政區改動時,兩鄉合併為一鄉,它的鄉名便是從兩個鄉名中各取一字,曰:賢德鄉。施狀元家曾種過田的那個畈,大家也改稱施公畈,這些地名至今一直沿用。
再從目前保存的三部《施氏族譜》來查考,其中歷史最久遠的新城仙里《施氏宗譜》,初譜為宋淳祐三年壬寅歲(1241),該譜為族人國子監助教施啟元所作。該譜稱:“吾家自伏羲受封吳興,世居新城石壁(今洞橋鎮賢德)。唐丁亥狀元施肩吾,其妻婁氏早亡,繼娶葉氏,所生三子,長宗堯,次宗舜,三宗禹。宗堯世居石壁,宗舜遷臨安,宗禹則徙仙里。”又載:“施肩吾,字希聖、號東齋。唐元和二年,以《太羹不和賦》、《早春茂雪》詩,科考中式,名列進士笫十三名。遷任江西觀察使。後出家江西洪州西山。”
其次為賢德《施氏家譜》和永昌《施氏家譜》,都記載“施肩吾世居石壁,唐元和年間欽賜狀元及笫。” 又:“(施肩吾)生於唐建中元年(780)三月十五日 ,卒於唐鹹通二年(861)九月十九日,葬於羅夢山(今花家山)。宗堯世居石壁口,宗舜則遷臨安施家園,宗禹遷仙里。”
由於施肩吾的祖父攜家小曾在坎上臨時居住過,而那裡屬分水縣所轄,這就是施肩吾是睦州分水人之說的原因。
三、施狀元辭官從道又遷徙澎湖為那般
施肩吾不僅是位狀元,更是一位著名道學家,他著有《養生辨疑訣》《黃帝陰符經解》、《西山群仙會真記》《太白經符頌》等著名道學著作。他也是我國民間開發澎湖笫一人,他更是一位大詩人。他的《西山集》共有十卷,目前大陸發現一卷,編入《全唐詩》內,共一百九十八首詩。在台灣有《西山集》全集保存著,施肩吾為他的《西山集》寫了序:“二十年辛苦煙蘿松下之月,見天地六合之奧妙,凡一切奇兆,異狀心目者,銳思一孑搜者,均落我文字網中,幽不逃也。編此成什,凡五百篇。雲今世所傳是也!以見其大率,言神仙鬼神之事,然能自立名家也!唐之詩流也!”
據賢德《施氏宗譜》記載:施肩吾考取進士時年三十五歲,“出家江西洪州(今南昌)西山,潛身鑽研道經二十年,回新城後,居住在石壁寺。唐文宗太和初年(約827年左右),率族人赴澎湖。於鹹通二年,卒於澎湖。其後,族人將他和夫人的壽棺,一同送移大陸故鄉新城縣賢德羅夢山(今花家山)安葬。”享壽八十二歲。
人們不僅要問,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歷代為人們所認同,施肩吾是名門後代,又懷有滿腔愛國報國之情,榮登進士後,擺在面前好好的大官不做,怎會走入道教之門呢?
據有關資料記載,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凌準的外甥,新城才子徐鼎來到施肩吾家,談及大唐發生的巨變,以王叔文為首的改革派,受到俱文珍一夥的瘋狂打擊迫害,他舅舅凌準也被貶荒蠻之地連州,並“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施肩吾怒火中燒,拍案而起,立志要南宮折桂,獲取階梯,為國扶正祛邪。
施肩吾沒有辜負家鄉父老的期望,一舉中的,但出於寒門的無奈,只得求助於恩師發展,則因時運不佳,恩師亡故,又巧遇摯友白居易,薦為洪州刺史李憲幕僚,在當地屢屢斷案如神,廣受稱道。長慶四年,為捕蝗賑災,救百姓於餓殍遍野,而擅自開倉,為防響馬劫糧,情急之下還船插杏黃旗,分赴各地賑災,搶救了一大批即將餓死的災民,百姓感恩戴德,至今猶有口碑流傳。但此舉卻被朝廷所不允,導致其上司李憲被貶。為此,施肩吾也聯想到曾祖之事,要是有人發覺自己是韋後手下中書舍人的玄孫,不禁一陣寒戰。
再者,道教曾被高祖下詔宣布為三教之首,在當朝的地位之受人青睞,可想而知。大都小邑、名山幽谷道觀幾乎無處不在,道教深深贏得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信仰。因此,他看穿了官場的黑暗,悄然離職從道。
施肩吾從道後,在游今日富陽市胥口鎮上練村葛仙洞時,他寫了一首詩:“行逢葛溪水,不見葛仙人。空拋青竹杖,咒作葛坡人。”胥口上練葛仙洞,相傳為晉時葛洪煉丹的地方,洞前這條溪叫葛溪,他是新城縣內三大水系之一(另外兩條分別叫松溪、湘溪,葛溪上游洞橋一帶溪流也稱洞橋溪)。詩人看著蔓絡煙蘿的葛洪煉丹之處,以及日夜長流的葛溪水,往事如煙,萬般惆倀,寫下了這首詩。
隨著朝局的漸漸失控,黃河流域戰禍連連,朝廷的苛捐雜稅日趨加重,東南地區的戰亂也紛起,施肩吾家已食不果腹,人間已沒了淨土。為了超凡欲脫,擺脫人間煩惱,施肩吾就籌劃了一起舉世聞名的泛海開發澎湖島之舉。 一九五五年台灣出版的《台灣史話》中,有這祥一段話:“最早見於歷史文獻的,是施肩吾率族人移居澎湖的故事。施肩吾是唐代知識分子,元和年間進士,(806--820)他不肯在宦海沉浮,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從事勞動生活。
一九八一年台灣出版的《台灣省地圖冊》載:“唐朝以耒,東南沿海,為了躲避戰亂,出現了人們移居台灣、澎湖的現象。唐進士施肩吾,曾率族人到台灣定居。施肩吾《題澎湖嶼》:“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黑皮少年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鹽水。”

作者簡介

陳堯咨(970?—1034?)宋代官員、書法家。字嘉謨,閬州閬中(今四川南充閬中)人。陳省華第三子,陳堯叟陳堯佐弟。真宗鹹平三年進士第一,狀元。歷官右正言、知制誥、起居舍人、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陝西緣邊安撫使、以尚書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翰林學士、武信軍節度使、知天雄軍,卒謚康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