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陵姓

於陵姓

於陵姓,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賢哲陳仲子之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姓氏篇》記載:“於陵氏,陳仲子,齊世家也,辭爵灌園,居於於陵,因氏焉,漢有議郎於陵欽。”在文獻《荊州府志》也有記載:“周有於陵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陵姓
  • 來源:出自媯姓
  • 出處:《風俗通·姓氏篇》
  • 年代:戰國時期
  • 國家:齊國(戰國時期)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於陵姓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六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十言通用聯,歷史名人,於陵欽,於清言,於陵坦,於陵敖,於陵倫,於陵仲完,

基本介紹

於陵[於陵,讀音作yú líng(ㄩˊ ㄌㄧㄥˊ),不可寫作“於陵”]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賢哲陳仲子之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姓氏篇》記載:“於陵氏,陳仲子,齊世家也,辭爵灌園,居於於陵,因氏焉,漢有議郎於陵欽。”在文獻《荊州府志》中也有記載:“周有於陵子。”陳仲子,本名陳定,字子終,山東鄒平人。他是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賢士、思想家、隱士。其先祖為陳國公族,先祖陳公子媯完避戰亂逃到齊國,改為田氏,所以陳仲子又叫田仲子。陳仲子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由他的哥哥繼承世卿世祿,齊國蓋邑有他有的封地,年俸萬鐘之多。陳仲子在優越的家庭條件下,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有機會博覽群書,並可以觀察到上層貴族階級的生活。陳仲子對人慾橫流的濁世深惡痛絕,他提醒人們不要為世俗所迷惑,提倡從自身廉潔做起,整頓世風,純潔社會,他的主張在當時影響很大;更感人的是他能身體力行,留下了許多清廉佳話。行賄受賄古已有之,對於賄物,陳仲十分反感,將其視為“不潔之物”。陳仲子的哥哥在當時擔任齊國大夫,享受豐厚的待遇,可是仍貪婪無度,經常藉機勒索別人財物,或侵吞國家田產。對此陳仲子對此十分反感。有一天,他的哥哥接受了別人賄賂的幾隻鵝,得意洋洋在母親面前賣弄。陳仲子知道後,公開指責哥哥的不正當行為。可是當陳仲子不在家時,母親把鵝宰了,做成了菜,陳仲子沒在意就吃下去了。他的哥哥便藉機發揮說:“你不是看見我收的禮物生氣嗎?怎么跟著我一起吃這不乾淨的東西呢?”陳仲子聽後,氣得坐不住了,立即跑出去,用手伸進喉嚨使勁摳,直到把鵝肉全部吐了出來。升官發財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對於不義之宮,陳仲子卻堅辭而不受,自甘清苦。齊國君主聽說陳仲子很才學,就請了他去,親自聽他講學,又讓他到稷下學宮當先生,並聘請他擔任朝廷大夫之職,但陳仲子看透了齊王並未真心實行他的主張,只不過想借他來裝點政權以欺世盜名,因此堅決辭官不作。
陳仲子的哥哥聽說他辭去了官職,很不高興,就經常以兄長身份教訓他。陳仲子感到實在無法長期同哥哥這樣的勢利之人住在一起,便與妻子一起商量,並勸說母親同意後,夫妻雙雙離開家,到附近楚國境內的於陵(今山東鄒平,一說山東淄博周村區)居住,自食其力,著書立說,過起自由的生活。不久,楚國君王聽到他的才學和品德,趕緊派使臣兩次帶著重金來聘請他去當相國,但都被陳仲子婉言謝絕了。漢朝史書《列女傳》中記載:“楚王聞於陵子終賢,欲以為相,使使者持金百鎰,往聘迎之,於陵子終曰:‘仆有箕帚之妾,請入與計之。’即入,謂其妻曰:‘楚王欲以我為相,遣使者持金來。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食方丈於前,可乎?’妻曰:‘夫子織屨以為食,非與物無治也。左琴右書,樂亦在其中矣。夫結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其可乎!亂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於是子終出謝使者而不許也。遂相與逃,而為人灌園。君子謂於陵妻為有德行。詩云:‘愔愔良人,秩秩德音。’此之謂也。”為了避免楚王再來糾纏,陳仲子夫妻又來到齊國的長白山隱居,靠著妻子織布,他學遠祖於則編草鞋,來換取一些衣食。有時他也給人家種地,來掙點糧食,生活得非常清苦,但不再受干擾。陳仲子先後堅辭不受齊國大夫、楚國國相等職,先“避兄離母”遷居於陵,後隱居在長白山中,終日為人灌園,以示“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亂世之食”,在史籍《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記載:“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可惜陳仲子最終飢餓而死。今長白山中有陳仲子遺蹟多處,山下於陵故城舊有陳仲子墓以及他曾用過的古泉井等,長山城中還有陳仲子墓等古蹟。由於陳仲子隱居在於陵,史稱於陵子終,因此其後裔子孫以及居地之民因以為姓氏,稱於陵氏,後多省文簡化為於氏者。
陳仲子反對驕奢淫逸,提倡廉潔自律,整頓世風,純潔社會。他的政治主張在當時影響很大,其學說自成一家之言,被稱為“於陵學派”,其主要事跡和思想記載於《於陵子》中。今存《於陵子》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全文凡十二篇:一曰畏人,二曰貧居,三曰辭祿,四曰遺蓋,五曰人問,六曰先人,七曰辯窮,八曰大盜,九曰夢葵,十曰巷之人,十一曰未信,十二曰灌圍。陳仲子認為,要始終保持清潔之身,首先要克己省身,保持清潔的心靈,不受絲毫的污染。有一年,山東大旱,人民吃水都成了困難。陳仲早晨起來背著瓦罐到離家十里之外的地方去取水。天色很早,陳仲子從水不多的泉池中妥滿一罐,水就幾乎沒有了。這時陸續來了一些取水的人,他們看到水已經沒有,都抱怨自己來得太晚了,長呈短嘆。陳仲子見到這種情況,感到十分慚愧,連聲譴責自己為什麼要跑在別人前頭取光了水呢?並趕忙留住大家,把自己的水分給人產,自己一滴也不留。分完全水後,他乾脆連罐子也摔碎了。後來,他竟然好幾天也不喝一口水,誰勸也不管用,為的是懲罰自己搶在大家前頭舀了水。還有一次,陳仲子的朋友請他去作客,回家的時候,路過同村人的菜地,看到人家地里的葵菜長得很喜人,就順手拔了一棵,到家後炒著吃了。但吃下後越想越覺不對,忽然醒來,才知是一場夢。陳仲子想,既然能在夢中偷菜,說明我思想深處還有這種不好的念頭。為了消除自己的思想負擔,他決定去償還人家。可是自己家中沒有錢,也沒有菜地。於是,他拿了一雙自己編織的麻鞋,到同村人家中去賠禮。人家見他來請罪,莫名其妙。待他說出原因後,人家說什麼也不收這雙鞋,二人爭執不下。陳仲子索性扔下鞋轉身跑掉了。於是,那雙鞋就一直放在地上,好多年都沒人動一下,成為世人教育子女的教材。荀子曾把陳仲子列為戰國時期六大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齊宣王田辟疆執政時期,孟子來齊國,曾高度評價陳仲子為“齊之巨擘”。漢朝名著《列女傳》、以及司馬遷的《史記》、晉朝名著《列士傳》、晉宋文學家陶淵明、唐朝文學家張說等,均曾將陳仲子的清謙事跡寫入史書或詩歌中,例如陶淵明曾有詩稱讚他:“至矣於陵,養氣浩然;蔑彼結駟,甘此灌園。”
由於陳仲子隱居在於陵,史稱於陵子終、於陵仲子,因此其後裔子孫以及居地之民因以為姓氏,稱於陵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於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陳仲子(田仲子、於陵仲子、於陵子終、陳定、陳子終)。

遷徙分布

於陵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但其分衍的陵氏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七十一位,多以京兆、於陵、晉陵、廣陵為郡望。
今山東省的微山縣於村,浙江省的舟山市岱山,湖北省的荊州市江陵縣秦市鄉,江蘇省的常州市於村,上海市的寶山區,山西省的太原市,廣東省的深圳特區,遼寧省的大連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於陵氏、於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京兆原本為京兆尹,“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時期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壬寅(公元222年)又改名為京兆國。曹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陝西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期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曹魏時期縮小。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諸國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兩朝均立都於長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朝時期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原址統稱為西安。
於 陵:即今山東鄒平縣。從目前縣境內已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來看,先後有後李文化、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由此可知,在距今約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早期,鄒平縣境內就有勤勞智慧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創造著燦爛的中華文化。據舊志記載,最早夏曾封舜後姚姓為鄒侯,在鄒平之域設立鄒侯國,隸屬青州。殷商時屬營州(即青州),隸齊侯國。春秋時設苑囿,夫予邑、於陵邑,隸齊國。戰國時屬田姓齊國,隸屬齊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併六雄,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鄒平境內置縣大約在西漢初期。楚漢戰爭以後,漢高祖劉邦為鞏固統治,分封諸侯,當時封功臣武虎為梁鄒侯,於梁鄒立侯國。鄒平縣稱梁鄒之故即由此而來。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初置十三部州。山東分屬青、兗、徐三州,青州領平原、濟南、千乘、齊、北海、東萊六郡。時鄒平地區建有七縣:鄒平縣(今孫鎮東)、梁鄒縣(今韓店鎮舊口村)、於陵縣(今臨池鎮古城村)、朝陽縣(今碼頭鎮舊延安村東十五公里,史稱魏王城)、菅縣(今魏橋鎮菅家村)、高苑縣(今苑城駐地)、東鄒縣(今高青縣花溝鄉駐地),皆統屬於青州部。鄒平、梁鄒、於陵、朝陽、菅縣五縣隸濟南郡,高苑、東鄒二縣隸千乘郡。東漢初年,東鄒縣省廢。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濟南郡改稱濟南國,鄒平、梁鄒、於陵、東朝陽、菅縣五縣仍依西漢制,隸屬青州部濟南國。漢建初四年(公元79年),漢章帝劉旦封子劉伉為千乘王,千乘郡改稱千乘國。漢永元七年(公元95年),千乘國又改為樂安國(治所在今高青縣高城鎮西北),朝陽縣改為東朝陽縣,與高苑縣同改屬青州部樂安國。三國時期,建置未有變動。鄒平地區六縣仍依漢制。晉朝初期,廢菅縣併入東朝陽縣。仍為鄒平、梁鄒、於陵、東朝陽,高苑五縣,其中鄒平、梁鄒、於陵縣隸屬濟南郡,東朝陽、高苑二縣隸樂安郡。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馬昭分全國為十三州,並封皇族二十七人為國王,其子司馬鑒被封為樂安王,立樂安國(今山東鄒平苑城)。晉鹹寧年間(公元275~280年)又將梁鄒縣封給樂安王,因此,梁鄒、東朝陽、高苑三縣隸樂安國。以後,於陵縣曾改為烏陵縣,不久廢止,其地析入土鼓(今周村區王村鎮東南張古城村)與逢陵(今鄒平臨池鎮古城村)二縣。晉永嘉七年(公元313年)以後,梁鄒縣又省廢。十六國時期,鄒平地區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東晉所統治,但政區建置未變。南北朝時,劉裕稱帝,是為宋武帝,於梁鄒縣舊城僑立平原郡,又僑立平原縣(今山東苑城,時高苑縣已廢)以屬之。同時,分青州之地僑立冀州(今山東歷城),以平原郡、縣隸屬之。宋孝武時,於故於陵縣地置武強縣(今周村區固玄村),又於縣內置廣川郡(今長山鎮),郡縣皆屬冀州。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濟南郡。又置臨濟縣(今高青縣劉家鎮),屬樂安郡。北魏占領山東後,於北魏皇興三年(公元469年),將僑置冀州改為齊州,治歷城。改平原郡為東平原郡,屬齊州。又置平原縣(今好生鎮平原莊),與臨濟縣同隸東平原郡。武強縣隸齊州廣川郡。鄒平縣失考。北齊時,廢朝陽縣立高唐縣(今章丘水寨,北齊天保七年移治女郎山南)。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移平原縣治入東平原郡城舊口,東平原郡、廣川郡與清河郡(今淄川)合併,仍稱東平原郡,平原縣、武強縣、臨濟縣皆隸之。隋朝初期,東平原郡廢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降濟南郡為齊州。將北齊平原縣治移於鄒平故城孫鎮,仍稱平原縣。隋開皇六年,置朝陽縣於菅城(治所即今魏橋鎮菅家)。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於北魏平原縣治(今平原莊)置濟南縣。將朝陽縣改為臨濟縣,並移治於今章丘臨濟鎮,而別置朝陽縣。隋開皇十八年,又改平原為鄒平縣,隸齊州。改武強縣為長山縣,縣治移入今長山鎮,隸淄州。大業初,並濟南縣入長山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又省朝陽縣入臨濟縣,隸齊州。隋大業三年,高苑縣治移至長樂城(即今高青縣高城)。同時隋煬帝又改州為郡,實行郡、縣兩級。鄒平縣、長山縣、臨濟縣、高苑縣又皆隸齊郡。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改郡為州,仍實行州、縣兩級。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在山東省設立總管府,在臨濟縣治設鄒州,鄒平、長山、臨濟、高苑等縣均隸之。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鄒平縣治移於趙台城(今九戶鎮古王台)。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鄒州廢止。鄒州原所屬鄒平、臨濟等縣改隸譚州(今章丘平陵城),同時又將鄒平縣治由趙台城復遷回孫家鎮。長山縣、高苑縣改隸淄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分天下為十道,山東大部為河南道。同時譚州廢止,鄒平縣改隸淄州,臨濟縣改隸齊州。唐景龍元年(公元707年),析高苑縣地於漢梁鄒廢城(舊口)置濟陽縣,隸淄州。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濟陽縣又省入高苑縣。五代時期,鄒平、長山、高苑三縣仍隸淄州,臨濟縣隸齊州。宋朝初,仍沿襲唐朝時的道、州、縣三級體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全國十道為十五路,實行路、州、縣三級,鄒平地區諸縣及淄州隸屬於京東路。宋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臨濟縣省廢,其地分別析入鄒平、章丘二縣。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鄒平縣治又移於濟陽縣廢城(舊口)。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高苑縣為宣化軍,後復為縣。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北宋王朝又將京東路分為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鄒平、長山、高苑三縣及淄川同隸京東東路淄州。宋末金初,由於戰亂,為利於自保,鄒平縣城由舊口遷至今鄒平縣城。金代,政區建置基本沿襲宋制。鄒平、長山、高苑三縣仍隸京東東路淄州。宋天會年間(公元1123~1137年)在鄒平縣地趙岩口立齊東鎮(今台子鎮舊城渡口處)。元朝初期,元世祖忽必烈在全國設立十一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從而形成了省、路、州(府)、縣四級政治體制,在濟南設立濟南路總管府。鄒平、長山、高苑隸濟南路總管府淄州。元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析鄒平、章丘縣地,以鄒平縣之齊東鎮立齊東縣,隸濟南路。析鄒平之青平鎮立青城縣,隸陵州。元中統五年(公元1264年),淄州升格為淄州路,並置總管府,鄒平、長山、高苑仍隸之。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實行“劃境之制”,鄒平縣劃歸濟南路總管府直接管轄,高苑縣劃歸益都路管轄。齊東、青城兩縣則劃歸河間路(今河北獻縣)管轄。同時淄州路改為淄萊路。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淄萊路又改為般陽路,長山縣屬之。明朝時期,地方行政建制仍為省、府、州、縣四級。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行中書省改稱承宣布政使司。鄒平、齊東二縣隸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長山縣隸般陽府,高苑縣隸青州府。此後,境域多有變動。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青城縣省廢,其地析入鄒平、齊東二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般陽府降為淄川州。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淄川州廢,長山縣又改屬濟南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復立青城縣,亦屬濟南府。自此,鄒平、長山、齊東三縣鼎足而立,一直延續到1956年。1956年3月,鄒平縣、長山縣合併為鄒平縣,齊東縣、高青縣合併為齊東縣(駐地田鎮)。1958年11月,撤銷齊東縣,將其原轄青城、花溝、黑里寨、九戶、魏橋、碼頭六個公社劃歸鄒平縣。同時鄒平將其原長山縣所轄馬尚、房鎮、南閆、張坊四個公社分別劃入淄博市張店、周村兩區。1961年10月,高青縣恢復,鄒平縣復將青城、花溝、黑里寨三個區劃歸高青縣。自此,鄒平縣境域始定。鄒平、長山、齊東三縣相繼合併後,原屬三縣的縣城都在今縣境內。其中長山鎮和魏橋鎮(初為齊東縣府駐地)分別變為鄒平東部和西北部的兩個重鎮。截止到2005年,全縣計有長山、魏橋、青陽、西董、好生、臨池、焦橋、韓店、孫鎮、明集、九戶、台子、碼頭十三個鎮和黛溪、黃山、高新三個辦事處,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轄八百五十八個村委會。
晉陵郡:又名延陵郡、毗陵郡、常州府。春秋時期,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江蘇江陰申港);周靈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間,雖曾在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十四年,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七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西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公元304年)為避東海玉世子晉陵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二百九十餘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占地聚居,設定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三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隋文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稱府,為郡沿用至今將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會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八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晉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陽)、丹徒東部地區置武進縣。嗣後各朝時有置廢分合,改稱過蘭陵、永定,併入過曲阿、晉陵,析置過陽湖。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鄉分別建立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常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轄武進、金壇、溧陽三縣。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縣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立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市,仍由常州市管轄。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鐘樓、戚墅堰五個行政區。
廣陵郡:即江都郡。原為戰國時楚國廣陵邑。秦朝時期置廣陵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揚州、儀征、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為江陽,治所在今揚州。南唐時期又恢復為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併入江都。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於陵堂:以望立堂,亦稱鄒城堂。
晉陵堂:以望立堂,亦稱延陵堂、毗陵堂、常州堂。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都堂。

於陵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世推名畫;天降甘霖:上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晉陵人於清言,擅長畫荷花,獨步一時。宋寧宗時以荷花幛獻給皇上,特旨授承節郎、浙西安撫司計議官。下聯說明朝時期的於坦,為官清廉而有善政,相傳時遇大旱,曾徒步祈雨,果然天降甘霖。
剛方經國;廉慎格天:全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岷州人於敖,字伯度,正德年間進士,由郎中升山西左參政,嘉靖年間分守冀南,駐汾州。當時,汾州大族內亂,強虜外侵,吏民都不知所措,他率人創立外城及四方堡壘。官至巡撫都御史。他為官嚴正,廉潔謹慎。“格天”,謂感通於天。
惠授郎宦;恩感仲完:上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畫家於清言,晉陵人。工畫荷花。寧宗時,曾以荷花幛進,特旨授承節郎、浙西安撫司計議官。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洪武間永新知縣於仲完,黃岩人。有殊德,當地人感其恩,每生子多取“仲完”之名。

六言通用聯

人夸敦之智品;我愛竹屋墨梅: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右通政於倫,字敦之,黃岡人。曾輯上古至明朝時期的用智之事為一書,名曰《智品》。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畫家於竹屋,以善畫墨梅聞名。

七言通用聯

創麻履造福黎庶;築城池保護人民:上聯典指上古黃帝臣於則作履(麻鞋)惠民。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山西左參政於敖,字伯度,岷州人。嘉靖中,分守冀南,駐汾州。時內亂外侵,吏民莫之所措,敖創作外城及四方堡塞,盜寇不敢犯。官至巡撫都御史。

十言通用聯

昭代名臣,大灑及時霖雨;帝廷良佐,宏開奕葉箕裘:上聯典指上古黃帝臣於則作履(麻鞋)惠民。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名相於坦,佐帝立業有功。

歷史名人

於陵欽

(生卒年待考),於陵人(今山東鄒平)。著名漢朝大夫。官至議郎,對易學有較深研究,著有《於陵欽易吉凶》二十三卷。

於清言

(生卒年待考),於陵氏,世稱“於荷”;江蘇武進人。著名宋朝畫家。著名江蘇畫家,擅長荷花、草蟲。宋寧宗時以荷花幛獻給皇上,特旨授承節郎、浙西安撫司計議官。

於陵坦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丞相。為官清廉而有善政,相傳時遇大旱,曾徒步祈雨,果然天降甘霖。

於陵敖

(生卒年待考),字伯度,岷州人(今甘肅岷縣)。著名明朝大臣。明正德年間進士,由郎中升山西左參政。明嘉靖年間分守冀南,駐汾州。當時,汾州大族內亂,強虜外侵,吏民都不知所措,他率人創立外城及四方堡壘。官至巡撫都御史。他為官嚴正,廉潔謹慎,人稱“於格天”,謂感通於天。

於陵倫

(生卒年待考),字敦之;湖北黃岡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朝時期的右通政,曾輯上古至明朝時期的用智之事為一書,名曰《智品》。

於陵仲完

(生卒年待考),黃岩人(今浙江台州)。著名明朝官吏。明洪武年間永新知縣,有殊德,當地人感其恩,每生子多取“仲完”之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