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蕾(央視節目製作人、春晚總撰稿)

於蕾(央視節目製作人、春晚總撰稿)

於蕾,瀋陽人,1998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台,擔任《非常6+1》,《歡樂英雄》,《回聲嘹亮》,《詠樂匯》和《夢想中國》等大型電視欄目編導、節目製作人。2012年,作為最早加盟哈文春晚創作團隊的成員,於蕾成為央視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總撰稿,在變革的嘗試中,龍年春晚更是以7.7億觀眾收看的成績,被認定為“全球收看人數最多的晚會”,獲得金氏世界紀錄。在此之後,於蕾繼續擔任2013、2014年兩屆央視春晚總撰稿和兼任2014年馬年春晚歌舞類節目導演,三屆央視春晚的成功也讓這位電視文藝幕後工作者受到世人的矚目。現任中央電視台《開門大吉》欄目製片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2019年獲得“2018海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同時,於蕾還是著名詩人、書法家、《中國企業公民宣言》撰稿人於連勝先生之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蕾
  • 別名:於芳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瀋陽
  • 出生日期:1979
  • 職業:編導,撰稿人,節目製作人
  • 畢業院校:北京廣播學院
  • 主要成就:《非常6+1》
    2012-2014年央視春晚總撰稿
    2015年央視《開門大吉》欄目製片人 
    2016年G20國際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文學總撰稿 
    2017年央視綜藝創新項目《國家寶藏》製作人兼總導演 
  • 代表作品:央視《歡樂英雄》,《回聲嘹亮》,《詠樂匯》和《夢想中國》等
個人經歷,央視經歷,春晚幕後,歌曲創作,

個人經歷

於蕾1979年出生於遼寧瀋陽,從小聰明伶俐,特別惹人喜愛。學習成績優異的她考上了省實驗中學,高中畢業時,她以第一志願高分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專業。大學期間的於蕾,是校內學生骨幹,除了在校報上發表文章,還先後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等,多次獲獎。
2014年度《我要上春晚》總決賽2014年度《我要上春晚》總決賽
大學一畢業,於蕾被推薦到《2002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擔任導演助理,後留在《經濟半小時》欄目擔任實習記者。2003年加入正在草創的《非常6+1》欄目,成為哈文團隊最早的成員之一,和一群熱愛電視、勇於創新的年輕人一起為普通百姓圓夢。在央視12年的職業生涯中,於蕾還參與了《詠樂匯》《夢想中國》《回聲嘹亮》《春晚倒計時》等多檔節目、晚會、專題片的創辦和製作。
在央視春晚舉辦的30多年中,春晚總撰稿更換頻繁,而於蕾是央視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總撰稿,並且從2012年到2014年,她連續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了三屆,這無疑是對她工作能力的肯定。
2015年任央視《開門大吉》欄目製片人
2016年G20國際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文學總撰稿
2017年央視綜藝創新項目《國家寶藏》製作人兼總導演
2019年獲得“2018海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

央視經歷

於蕾和春晚總導演哈文,以及主創團隊中的大部分骨幹,相識於2003年的7月,那時他們走到了一起,共同創建了一個後來家喻戶曉的綜藝節目—— 《非常6 + 1》 。於蕾在大學的專業是新聞,2001年畢業後,她懷著一個“鐵肩擔道義”的夢想進入中央電視台。對於做綜藝節目,最初在她潛意識裡是排斥的。但是,因為不願放棄每一個划過眼前的機遇,並且在前輩的推薦下,抱著不服輸的學習態度,於蕾在團隊里留了下來。從道具到製片,從導演助理到外聯,在幾乎嘗試了節目系統可能涉獵的所有工種後,於蕾最終獲得了大家的肯定,成為了當時導演組裡最年輕的一位導演。
於蕾(右)和張國立(中)研究春晚文案於蕾(右)和張國立(中)研究春晚文案
在痛並快樂的磨礪中,於蕾度過了在《非常6 + 1》的5年成長期,這也是青春最黃金的5年。那是一段一直被他們津津樂道的日子。導演組的兄弟姐妹們只要做節目,就吃住都在一起,工作上是夥伴,情感上像家人。所有的難題、快樂、成長的記憶,都是大家共同擁有、隨時可以拿出來一起分享的。 在那5年中,於蕾不但積澱下了深厚的友誼,也開始真正地了解“電視”這門繁雜的藝術。在這檔最早以“圓夢”為主打概念的節目製作中,她有機會觀察和走進了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的生活。從北大荒的拖拉機手,到SOS兒童村的愛心媽媽,從邊關哨所千里探親的軍嫂,到熱愛踢踏舞的聾啞少年……每一次平民夢想的綻放,也豐滿著她自己的人生。在於蕾看來,那是一件積德的事。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從為百姓圓舞台夢想,到與精英暢談人生的追夢經歷, 2008年誕生的《詠樂匯》 ,讓於蕾的職業生涯與“夢想”的碰撞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層面。這是一檔被定位為“閒談秀”的邊吃邊聊的名人訪談節目,她們把節目的口號定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 。這是於蕾第一次擔任專職的撰稿,自那時開始,於蕾開始深入思考話語形態對於節目的作用,開始想辦法塑造主持人的話語風格,開始剖析和勾勒每一個嘉賓的人生曲線,然後努力使他們人生轉折點上的故事表達顯得趣味盎然且與眾不同。 兩年的《詠樂匯》,100多位嘉賓,總撰稿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於蕾是欄目組裡唯一一個與所有嘉賓促膝長談過的人。後來存著的一大疊那時寫的稿子,蔚為壯觀。訪談過的人、寫過的字,稿子如今雖已成了棄物,但隨文字積澱下來的,是筆力、是記憶、是成長,更是人生的厚度。
2011年的除夕,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特別節目《喜到福到好運到——春晚倒計時》 8小時直播,擔任總導演的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沒有跟家人一起過年,那個時候的她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在幾個月後就跟真正的春晚發生了關係。
2011年5月,於蕾接到任務,協助時任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總監助理的哈文策劃召開一系列的“春晚座談會” ,為2012年春晚的創新方向廣開言路、察納雅言。從工人、農民到學者、大學生,從范曾、尹鴻到陳維亞、趙寶剛, 7場座談會留下了10萬字的會議紀要,並最終在於蕾的筆下濃縮成了8000字的建議匯總。這份建議匯總成了後來春晚創作的寶典,觀眾的意見為春晚的創新指明了方向。
2011年6月下旬,哈文被正式任命為2012年央視春晚的總導演,並著手組建團隊,於蕾成為團隊中最早被確定加盟春晚的人。 這無疑是一次站上巨人肩頭的機會,而這個機會的背後一切都源於數年來哈文團隊的磨合造就信任的結果。她要做的,就是證明這份信任沒有給錯人。

春晚幕後

2012年第一次擔任春晚總撰稿時,於蕾寫主持詞時曾研究過奧斯卡頒獎典禮,單人串場,既洋氣、又幽默。她想著把春晚做成一個國際化的晚會,於是她按照歌舞秀的形式寫了一版主持詞,把晚會分為四段,每個段落都由一個主持人串場。但現場的效果是主持人一站到舞台上,她立馬感覺不對,對於春晚這個喜慶的盛會來說,這樣處理太“冷清”,於是我們便看到後來春晚上三組主持人兩兩搭檔鎮台的排場。
成功完成一屆春晚的台本設計和串詞撰稿工作,於蕾認識到晚會的幾個規律:春節和聖誕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春晚必須熱鬧,因為春晚是大團圓,大聯歡。每年春晚的主色都是大紅,中國紅,所以大紅花大紅綢子一定得舞起來,即使俗氣,但春節就講究開燈守歲,真不能像老外那樣背景是黑的,只把演員打得亮亮的,成了場個人獨秀。春聯一定要是紅紙灑金,白紙寫春聯誰都接受不了。主持時,就需要幾個人七嘴八舌。
還有就是,春晚講眼緣:親。比如,馮鞏每年都上來喊“我想死你們了”,十數年下來觀眾也不煩他,這是因為馮鞏有眼緣,親,看著討喜。觀眾還沒看到作品的全貌,也一定能成功“踢開第一腳”。
於蕾仔細研究歷年春晚,她發現每一屆的導演都在這個框架里力圖創新,如果真有沒有突破的地方那也是有客觀原因的。

歌曲創作

歌曲《我的祖國》傳唱至今依舊感人至深,由雷佳演唱的《好兒好女好江山》,高潮部分大膽借鑑了《我的祖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符合時代的創新,將這條寬闊的大河“引流”出新的風貌。
《好兒好女好江山》曲譜《好兒好女好江山》曲譜
詞作者方懿:原名於蕾,現任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製片人,連續多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總撰稿,並在2014年央視春晚中兼任歌舞類節目導演。方懿說,“一條大河”的旋律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河。這條河,首先是記憶里家鄉的河。“沒有痛苦的創作過程,在‘一條大河’的指引下,我的心裡唱出了這樣的歌詞:‘總想起岸邊,清澈的童年,媽媽的紙船和夢想的帆’。於是,‘青春的記憶和英雄的詩篇’也就躍然紙上。”
詞作者用“一條大河”來做中國夢的載體,歌中唱到“心是河的水,夢是河的波”。“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光萬里唱不完……再唱大河望兩岸,心潮逐浪夢高遠。”也許,這才是對一個嶄新時代的全新詮釋,而“中國夢”將一如既往地流淌在這條大河裡。
歌曲《好兒好女好江山》由雷佳在《2014年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上首唱,併入選首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被廣為傳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