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同隱

於同隱

於同隱(1917年8月6日~2017年2月6日),江蘇無錫人。復旦大學高分子專業的創建人和學術帶頭人、教授、高分子科學家和化學教育家。193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

1951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浙江大學教授,復旦大學教授、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化學世界》雜誌副主編。從事高分子粘彈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1984年領導研製成功微孔聚丙烯中空纖維人工肺。著有《高分子粘彈性》。 發表論文6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同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無錫
  • 出生日期:1917年8月6日
  • 逝世日期:2017年2月6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浙江大學化學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代表作品:《高分子粘彈性》 《高分子粘彈性》
人物履歷,成就,愛國情懷,研究工作,學術交流,培養人才,主要論文,

人物履歷

1917年8月6日 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
1938年 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在重慶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
1943-1946年 任浙江大學助教和講師。
1947-1950年 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任密西根大學研究助理。
1951年 任浙江大學教授。
1952年 任復旦大學教授。
1955年 任復旦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
1958年 任復旦大學化學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
1960年 任復旦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
1978-1986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二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1982年 任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
1987年 受聘中國紡織大學任兼職教授。
於同隱1917年8月6日生於江蘇無錫,1934年考取浙江大學化學系。抗戰爆發後,他隨校內遷,1938年畢業。畢業後在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鑒於國民黨政治腐敗,1943年回到浙江大學任助教和講師,1946年考取公費留美,1947-1950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成績,在200名研究生中名列前茅,獲得博士學位,並被推選參加榮譽化學會。1950年任密西根大學研究助理,隨著國內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他與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中國留美科學工作者協會密西根大學分會,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宣傳活動,使更多的中國留學生正確認識祖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7年2月6日,於同隱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成就

五十餘年來,於同隱在教學以外,長期從事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學術上突出的成就是開發了對生產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不等活性縮聚動力學這一新領域,和以高分子硬彈性的理論研究為基礎,研製了取得重大社會效益的人工肺。

愛國情懷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1951年於同隱和愛人蔡淑蓮衝破重重困難,從美國回國,回國後在浙江大學任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於同隱從杭州來到上海任復旦大學教授,在有機化學教研室工作,後來為配合全國各地的建設,國家決定從復旦大學抽調部分教師支援蘭州大學等兄弟院校,有機化學教研室的大部分教授和一部分中年骨幹教師被調走,以致造成有些課程停開的局面。這時於同隱出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在此較困難的條件下,他一方面培養青年教師,一方面整頓和建設實驗室,編寫了《有機化學》、《有機結構理論》等教材,翻譯了《有機化學教程習題》。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開出了有機化學教研室承擔的全部課程,以後又帶領中青年教師逐步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

這一時期於同隱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過孚茲(Wurtz)反應合成芳基矽烷,如四(對甲苯基)矽烷等,並針對芳基—矽烷容易斷裂等問題,成功地進行了它們的硝化、溴化和氧化反應。用硝酸銅乙酸酐在室溫條件下硝化得到三(對甲基間硝基苯基)對甲苯基矽烷,產率接近定量;用N-溴代丁二醯亞胺溴化時,生成三(對溴甲基苯)溴矽烷,水解得出相應的矽醇,其中的溴甲基經索美勒(Sommelet)反應生成醛基;用鉻酸酐和乙酸酐氧化時得出四(對羧苯基)矽烷。從對(三甲矽基)甲苯開始,將甲苯基中的甲基溴化成溴甲基,從而製得對(三甲基矽基)苄基取代的乙醯乙酸乙酯等,套用索美勒反應製得醛;將對(三甲矽基)甲苯氧化成相應的羧酸後,用亞硫醯氯和氨水處理,得到對(三甲矽基)苯甲醯,在用亞硫醯氯處理時,克服了矽—碳鍵的斷裂現象。
1958年根據國家迫切需要發展高分子工業的需要,於同隱受命籌建化學系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教研室,一般人往往認為高分子和有機化學差不多,於同隱早就認識到高分子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作為一個教學和科研單位,僅僅只有接近於有機合成的高分子合成是不夠的,必須還有高分子物理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藝才是完整的教學和科研體系。但在那時教研室內連高分子化學都是新鮮的名詞,更缺乏高分子物理。於同隱雖然學的是有機化學,為了事業的發展,決心帶頭去搞高分子物理。經過幾年的努力,製造和購置了部分儀器,結合實際選定了課題,在出產品的同時,寫出了論文,培養了青年教師和研究生,也充實了教學內容,自力更生地建成了比較完整的高分子教研室。

學術交流

於同隱深謀遠慮地認識到,從國家利益,從今後長遠、穩定的發展考慮,加速培養中青年一代是當務之急,因而把培養中青年教師和科研人員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針對每個教師的業務情況,因人而異提出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培養。他倡導每星期二下午為教研室的固定學術活動時間,要求每個教師輪流做專題報告,介紹高分子學科的新發展,並開展討論。他不惜花費時間親自組織、指導,幫助中青年教師定題,提供參考資料。為儘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於同隱利用他在國際學術界的聯繫,有計畫地派出人員去美、英、西德各國的著名高分子研究單位,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膜科學、核磁表征、高分子結晶等方面進修、研究,並邀請各國著名高分子科學家來校講學,從而建立起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關係。
在整頓教學的過程中,於同隱有意識地把中青年教師推上第一線,在實踐中增長才幹。他鼓勵幾位中年教師為研究生開課,為他們提供參考書目,一起討論教學大綱,耐心指導,親自聽課。他組織教師編寫《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實驗技術》等教材,以提高課程質量。這些教材後來為不少院校所採用。教研室在翻譯國外專著如《大分子》等書籍時,於同隱也從培養人的角度出發,讓室內20位教師參加,他擔任總審校。有些教師從未搞過翻譯,問題不少,給總審校增添了不少困難,但他對此毫無怨言。

培養人才

在培養中青年教師方面,於同隱踏實細緻,殫精竭慮,提掖後進,甘為人梯。加之他平時謙虛誠懇,平易近人,贏得了廣大教師的尊敬和愛戴。1982年,復旦大學根據需要成立材料科學研究所,於同隱出任所長。在此前後,高分子實驗室進行了整頓和重建,大規模地更新了儀器設備,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並接近國外的先進水平。在人才培養和設備更新的基礎上,自70年代末組織起較高水平的高分子科研工作。僅就80年代統計,在基礎理論及套用研究兩方面,獲國家、部委、省市級科技成果獎的項目就有20餘項,刊物上發表論文約200篇。
於同隱從事教育、化學工作50餘年,在復旦大學創建了在國內外有較高聲譽的高分子專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他是高分子化學專業的博士導師、博士後研究站站長,由他指導畢業的碩士生有30餘名,取得博士學位的有10餘名;在讀博士生8名;博士後研究人員2名。在培養研究生的工作中,於同隱充分發揚學術民主,鼓勵並放手讓青年人去闖,這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成長很有好處。他培養出來的學生中不少人已經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幹,有的已嶄露頭角。

主要論文

1 於同隱,徐凌雲,吳世暉.矽有機化合物Ⅰ,套用Wurtz反應合成四芳基矽烷.化學學報,1958,24:170-173
2 林子森,吳世暉,於同隱等.矽有機化合物Ⅲ,對(三甲矽基)甲苯的衍生物.化學學報,1960,26:7-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