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影像解剖學

斷層影像解剖學

斷層影像解剖學(human 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斷層方法研究和表達人體正常形態結構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學。斷層解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早在16世紀初就被用於人體解剖的研究。現代斷層解剖學研究以密切結合斷層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治療為其主要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層影像解剖學
  • 外文名:human sectional anatomy
  • 隸屬:科學
  • 出現:16世紀初
特點,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前景展望,

特點

與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相比,斷層影像解剖學有以下特點:能在保持機體結構於原位的狀態下,準確地顯示其斷面形態變化及位置關係;可通過追蹤連續斷層或藉助計算機進行結構的三維重建和定量分析;密切結合影像診斷學和介入放射學,是斷層影像技術對疾病作出診斷並進行介入性治療的形態學基礎。

發展歷史

斷層解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早在16世紀初就被用於人體解剖的研究。 當時,義大利畫家Leonardo da Vinci(達·文西)繪製了男、女軀幹部的正中矢狀斷面圖;現代解剖學的奠基人Vesalé研究了腦的橫斷層解剖。17世紀,一些學者分別展示了腦、眼和生殖器等的斷面。18世紀,HallerS.SoemmeringVicq d’Azgr繪製了腦的各種斷面圖;Camper鐫印了盆部的縱斷面圖;Scarpa則用盆部的斷面來表達取石手術途徑。16~18世紀,阻礙斷層解剖發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使屍體變硬以維持結構於原位的方法。從1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是人體斷層解剖學發展的重要時期,一是完善了斷層解剖方法,再一個是出版了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
荷蘭解剖學家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凍法製備斷層標本並出版了圖譜。Gerota(1895)將5%的福馬林溶液灌注屍體再冰凍切片,從而完善了冰凍切片法。目前,仍沿用這個原則製備人體斷層標本。Huschke(1844)利用18個月的女孩屍體發表了10幅頸、胸、腹、盆的橫斷面圖,這些精美而有用的斷面令他興奮不已。偉大的俄國解剖學家和外科醫生Pirogoff於1852年至1859年間以天然冰凍法製備斷層標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斷層解剖學著作。這部巨著包括五卷:一卷八開本的描述資料共796頁和四卷包括213幅斷面圖的特大對摺本,其斷面含有頭部橫斷面、胸部橫、矢狀斷面、男女腹部的橫、矢、冠狀斷面和四肢的橫斷面。法國人Gendre(1858)用石膏包埋屍體,製備了含有25個斷面、自然大小的全身各部的橫、矢和斜狀斷層解剖學圖譜,每個斷面伴有簡要的文字說明。德國人Braune(1872)完成了人體各部三種基本斷面的解剖學圖譜,並仔細描述了器官的毗鄰和評述了前人的工作。他的著作再版兩次,並被譯成英文。Henke在讀到其第二版時便注意到了通過斷面來進行結構重建的問題,他重建了心臟並將其輪廓投影至胸壁。Rudinger(1873)、Dwight(1881)和Symington(1887)分別研究了兒童的斷層解剖。Dalton(1885)出版了三卷腦斷層解剖學圖譜,橫、矢、冠狀斷面各1卷,圖片由離體腦斷層標本黑白照片與相應線條圖組成,文字部分包括圖注和斷面特點的簡要說明。Hart(1885)編繪了女性盆部的局部和斷層解剖圖譜,但斷面較少,切片甚厚。Macewen(1893)出版了《頭部斷層解剖圖譜》一書,由7套頭部的連續斷面圖組成。
由於冰凍切片法日趨完善,故在20世紀早期,斷層解剖學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1903年,Sellheim研究了不同年齡女性盆部的三種斷面。1911年,美國的EycleshymerSchoemaker經過九年的研究,在50具屍體中選材,出版了一部全身連續橫斷層解剖學圖譜。此部圖譜繪製精美,標註細緻,是人體斷層解剖學的經典之作。1924年,Desjardins繪製了人體軀幹部橫斷層解剖圖譜,其特點為簡潔明快,重點突出。1944年,Morton製作了《人體橫斷層解剖學手冊》,含人體全身各部的橫斷層解剖線條圖。1951年,Ludwig研究了腦橫斷層解剖;而Singer於1954年繪製了人腦矢狀斷層解剖圖譜。1956年,Symington出版了人體橫斷層解剖圖譜,斷面圖均為自然大小,繪製精良。
1970年以後,由於超聲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X線計算機斷層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斷層影像技術的臨床套用,開闢了斷層影像解剖學研究的新紀元。

研究現狀

現代斷層解剖學研究以密切結合斷層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治療為其主要特徵。20世紀50年代,超聲斷層儀研製成功。1970年以來,USG、CT和MRI等斷層影像技術相繼出現並套用於臨床,從而使斷層影像解剖學研究形成高潮。這些斷層影像技術既需要斷層解剖學為其提供詳盡的診斷依據,又成為研究活體斷層解剖的有力手段。從此,斷層解剖學擺脫了以往純屍體研究的狀態,其研究範圍擴展為緊密聯繫著的兩個方面:解剖斷層和影像斷層,前者是後者的形態學基礎,後者又從診治的需要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結合影像診斷編制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
傳統的斷層解剖學圖譜由於其切片較厚,橫斷面圖均是以上表面繪製,而與CT輸出斷層下表面的習慣相反,從而限制了它們在醫學影像學診治中的套用。為此,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又不斷出版。從研究手段上,大致可把現代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分作三類:
第一類,據斷層標本製作圖譜。Takahashi率先按斷層的下表面製圖從而確立了現代斷層解剖學圖譜的特徵。1977年,松井孝嘉製作了腦的斷層解剖圖譜,但顱骨是後配的,難以保證顱內結構與顱骨的原位關係;Dagostino繪製了離體腦的厚片斷層圖譜。1980年,Peterson製備了人體各部的橫斷層解剖圖譜,不妥之處在於把嚴重的癲癇病人選來繪圖。1983年,Koritke和Sick製作了男女成人頭頸、胸、腹和盆部的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學圖譜,對斷面上的結構作了較詳細的標註,但其切片較厚(1.5~2.5cm)。1978年至1992年間,王永貴等利用90餘具成年男性屍體完成了國人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學圖譜,並附有大量描述資料和統計數字。1989年,徐峰主編了《人體斷面解剖學圖譜》,此圖譜繪製精細,但橫斷層標本均為上面觀,與CT、MRI觀察下面觀的習慣不相一致;同年,Lyons編制了配有線條圖的胸、腹、盆三種基本斷面的彩色圖譜。1991年,Bergman等出版了人體橫斷層解剖學圖譜;Richter和Lierse等編制了新生兒斷層解剖圖譜。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Spitzer和Whitlock等選擇一具男屍,在-70℃條件下,使用大型冰凍切片機(cryomacrotome)進行銑削,歷時9個月,取得了1878幅層厚為1mm的人體全身橫斷層圖像,並通過計算機進行了矢、冠狀斷層圖像重建。這部圖譜於1998年出版,堪稱“自Vesalius 1543年出版《人體構造》以來對解剖學的最大貢獻”。
第二類,依斷層影像編製圖譜。1977年,Ledley製作了CT橫斷層圖譜,但其線條圖中未畫出心包、腹膜等。1980年,Ell等出版了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圖譜,書中重點介紹了腦的正常及病理SPECT解剖及生理圖像,對骨、關節、心、肺、肝和脾的SPECT圖像亦作了較詳盡介紹;Chiu和Schapiro出版了人體軀幹和四肢的CT圖像。1982年,Cosgrove製作了正常人肝、胰和脾的橫、矢和斜狀斷層超聲圖譜,並附有簡要描述和部分變異圖像。1983年,Wegener依CT圖像繪製了正常人體全身橫斷層圖譜,對複雜部位附加了詳盡的輪廓圖;Hammerschlag出版了正常及病理眼、眶的CT圖譜。1986年,Bowerman製作了正常胎兒超聲解剖圖譜。1990年,EL-Khoury編著了MRI和CT斷層解剖學圖譜。1991年,Merram出版了CT and MRI Radiological Anatomy一書,用大量圖像全面介紹了人體各部的CT和MRI解剖。1992年,Weir和Abrahams使用X線平片、血管造影、CT、MRI和B超圖像,製作了影像解剖學圖譜。1993年,劉軍等利用正常人CT、MRI圖像,編寫了《影像斷面解剖學》一書。1994年,Wicke著名的教科書Atlas of Radiologic Anatomy第5版出版,由MRI、血管造影、CT、超聲、淋巴造影、支氣管鏡及核醫學的基本圖像組成;Truwit和Lempert等還編著了High Resolution Atlas of Cranial Neuroanatomy一書。1995年,El-khoury等完成了Sectional Anatomy by MRI一書,全面介紹了人體各部的MRI表現。1997年,Kelley和Petersen出版了Sectional Aantomy for Imaging Professionals一書,顯示了人體各部的CT和MRI圖像。1999年,郭啟勇和姜樹學等還分別出版了CT與MRI解剖圖譜。2000年,Jinkins利用X線、CT和MRI圖像等編制了神經系統胚胎、解剖和變異圖譜;Pop等製作了四肢和脊柱區的MRI圖譜。這些圖譜取材於活體,正常與異常圖像對照一目了然,對一些臨床診斷的興趣部位有較細緻的顯示,但由於受到CT等影像技術分辨能力的影響,無法顯示一些細微結構,在依其所繪製的線條圖中也常見不妥或錯誤之處。
第三類,用斷層標本結合臨床影像製備圖譜。這類圖譜很多,因其將斷層標本同CT、MRI或USG圖像直接進行對照研究,故臨床實用價值較大,也克服了前兩類圖譜的不足。1978年,Wyman編繪了人體胸、腹、盆部橫斷層圖譜。1979年,Binder等製備了腦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學圖譜,書中強調了腦冠狀斷面的重要性,但其所用材料為離體腦標本,失去了與顱骨的對照。1980年,在Bo等製作的圖譜中,對各斷層結構的解剖特點和臨床意義作了較詳細描述和探討,但其所用標本在腦實質內有一較大的梗死灶,胸部也有病變。該書不斷修訂,分別於1990年和1998年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1982年,Wagner和Lawson製作了含有全身各部的橫、矢、冠狀斷層的正常斷層解剖圖及部分病理解剖圖的圖譜,各斷層均附有相應的CT和B超圖像,並有顯示該斷層在整體位置的定點陣圖,對於較有意義或細微的部位尚有放大圖,這部圖譜的另一特點在於以局部器官製作連續斷層圖,具有明確的目的性。1984年,蘇濟豪等先將屍體標本作CT掃描,再按掃描層面作斷層標本,並將斷層標本拍成X線片,因此其圖譜同時提供了同一屍體的斷層標本照片、X線圖片及CT圖像。1985年,Schnitzlein和Murtagh等主要利CT及MRI圖像、整體標本和斷層標本製作了頭部和脊柱區的斷層解剖圖譜,經修訂後,該書於1990年出版了第2版。1986年,Isaacson等製作了嬰兒斷層解剖與超聲和MRI對照圖譜。1987年,Staudach利用活體超聲圖像和胎兒斷層標本編制了胎兒斷層解剖與超聲圖像對照圖譜。1988年,Nelson等製備了20~36周胎兒的斷層標本與B超圖像對照圖譜,圖片精美,並有斷層標本的X線照片;吳德昌等編繪了《人體斷層解剖學》(橫斷斷層),描述資料詳實,標註細緻,在我國臨床影像診治和斷層解剖學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者又於1994年編著了該書的姊妹篇《人體斷層解剖學》(矢冠斜狀斷層)。在1988年間,國外亦出版了一批斷層解剖學圖譜:Milis等主編了頭部、頸部和脊柱區的斷層標本與MRI對照圖譜;Gerhardt和Frommhold編制了人體頭和軀幹部的斷層解剖與CT、MRI對照圖譜,其標本部分均為線條圖,但切片甚厚;Christoforidis等利用11具屍體(其中9具為新鮮屍體)製作了全身各部的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與CT、MRI對照圖譜,但其斷層標本層厚在2cm左右;Sick和Burguet編制了膝部斷層解剖圖譜,由冠狀、矢狀和橫斷層標本的黑白照片與CT、MRI圖像組成;Sick和Veillon使用8個7月齡以後胎屍顳骨,經脫鈣和石蠟包埋,切制了10~12μm的顳區橫、矢、冠狀斷層標本,配上成人CT圖像後,出版了圖譜。1989年,Middleton和Lawson製作了全身關節的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MRI對照圖譜;韓國的Han和Kim出版了Sectional Human Anatomy Correlated With CT and MRI第2版,使用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CT、MRI圖像相對照,該書1995年出版了第3版,但其頭部標本不佳,腦室明顯擴大。1991年,Ellis等出版了橫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CT圖像對照圖譜,由於其斷層數目較少,比較適合於初學者;Swobodnik等製作了Atlas of Ultrasound Anatomy一書,由斷層標本彩色照片及其線條圖和B超圖像及其線條圖組成,並附有較詳細的文字說明;Meals和Seeger主編了前臂和手的橫斷層標本彩色圖片與CT、MRI圖像對照圖譜。1992年,Hagens以生物塑化技術製備了《可見的人體:一部斷層解剖學圖譜》一書,透明的斷層標本用環氧樹脂塑化而成,厚2~4mm,在個別部位配合了CT或MRI圖像;在Wagner和Lawson製作的胸部影像圖譜中,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與相應的MRI及CT圖像相對照,既系統又完整,是胸部斷層解剖學圖譜中較好的一本;Lane和Sharfaei編著《現代斷層解剖學》一書,由全身各部的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和MRI圖像組成,使用了部分塑化標本,但標註欠詳。1993年,在Mink等主編的膝部MRI一書中,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相應的MRI相對照,把膝關節的解剖展示得淋漓盡致。1994年,Litteton和Durizch以斷層標本與CT、MRI相對照,製備了胸部橫、矢、冠、左後斜和右後斜斷斷層解剖學圖譜;Lillie和Romrell等還分別出版了頭、頸部斷層解剖與影像學對照圖譜,其中後者使用生物塑化斷層標本。1996年,在張紹祥等編著的顱底斷層解剖學圖譜中,使用了生物塑化薄層斷層標本與MRI進行對照,這是我國第一部用生物塑化技術製備的斷層解剖學圖譜。1997年,姜均本主編了《人體斷面解剖學彩色圖譜與CT、MRI套用》一書,主要由頭、頸、軀幹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彩色照片組成,配有詳盡的文字描述。1998年,姜樹學編著了《斷面解剖與CT、MRI、ECT對照圖譜》,標註較為詳細;Cahill等出版了《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一書,由斷層標本線條圖和CT、MRI組成。1999年,Duvernoy編著了人腦三維斷層解剖學圖譜,其標本製作精良,標註詳細,MRI圖像清晰,是近來難得的斷層解剖學佳作;Ellis等編制了《人體斷層解剖學》第2版,由頭頸部與大關節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及軀幹部橫斷層標本的彩色照片和CT、MRI圖像組成,並配有CT、MRI圖像線條圖。2000年,Dean和Herbener製作了人體橫斷層標本及其線條圖與CT、MRI圖像對照圖譜,線條圖繪製精良,標準適當,是一本很好的斷層解剖學教科書。2002年,劉樹偉等編著並出版了人體各部斷層標本彩色照片與CT、MRI圖像對照圖譜,圖片清晰,標註細緻。
斷層解剖學圖譜不但被套用於影像診斷,還被套用於經穴研究,嚴振國於1983年至1990年間就相繼出版了四肢、頭頸和胸部的經穴斷層解剖學圖解,為發展祖國醫學作出了貢獻。

前景展望

(一)腦
1.顱腦掃描基線研究 1990年,張再明和張萱如研究了顱腦橫斷掃描中,眶耳線及上眶耳線與Reid基線之間的關係。腦立體定向手術和X-刀、γ-刀治療是依標準腦水平斷面圖譜進行的,而CT和MRI掃描多以眥耳線(CML)為準,以致在臨床套用時常需進行複雜的靶點坐標轉換。為此許多學者探索了以顱外結構所作徑線與連合間線(AC­-PC線)的關係。姚家慶等提出以外眥上方20mm之點與外耳門中點上方35mm之點的連線作為CT掃描的一條新基線,由此向上掃描幾個層面,便能獲得相當於H。平面的CT圖像。為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圖像上辨認出更多的腦部結構和有利於X-刀治療,避免對影像融合(co-registration or image fusion)的依賴,Minoshima等以AC-PC線為標準對腦PET圖像的標準化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2.腦實質 由於新生兒腦的化學成分與成人不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故其形態結構也有別於成人。Slovis、Shuman和沈宗文等一批學者,利用未閒合的嬰兒前囟為“聲窗”,廣泛開展了嬰兒顱腦的冠狀位和矢狀位超聲圖像與屍體斷層標本的對照研究,為嬰兒腦積水、腦出血等的診斷提供了形態學基礎。日本的有泉基水、山口信夫等,進行了新生兒的正常CT圖像研究。在MRI診斷方面,新生兒腦的T1和T 2值較成人長得多,其正常及病理MRI圖像與成人亦有許多不同。MRI能顯示嬰兒的髓質形成過程,在出生後開始幾個月中視放射的髓質形成,接著是感覺成分、運動束、大腦連合纖維。Martin等用MRI研究了4歲以內兒童的中腦發育,依上丘平面SE序列T2加權像的變化類型,找到了中腦發育變化的5個具有特徵性的年齡。近幾個來,MRI在研究胎腦和新生兒腦髓鞘發育方面的文章逐漸增多,但如何利用功能影像技術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從形態和功能角度,研究腦的胚胎髮育和生後的年齡變化是亟待開展的研究課題。
CT顯示腦的灰質、白質結構是極其有限的,即使採用第4代高解析度CT,灰白質對比仍然很差。而MRI圖像既能清晰地顯示腦的三種基本灰度:灰質、白質和腦脊液,還允許探討腦的代謝及生化變化。在PET圖像上能繪出大腦局部葡萄糖利用圖,這樣可研究腦的功能。依解剖位置,CT可大致辨認豆狀核、尾狀核和內囊,但難確定其邊界,顯示腦幹的核團根本不可能。而MRI則可清晰顯示尾狀核、豆狀核、內囊、屏狀核和外囊,在IR程式還可看到紅核、黑質、下橄欖核等中腦核團。
斷層解剖研究還可以對比大腦左右半球的特定解剖學差別。Galaburada等認為左顳面寬大提示較高的語言能力,右顳面寬大則與音樂才能有關。Chang等認為大腦左右不對稱與腦的語言優勢區有關。王躍、錢學華等則在腦的斷層標本上,利用大量的測量數據和相關分析,研究了大腦語言區的不對稱性與大腦半球的不對稱性、基底核區與松果體區的側差及性別差異等。
為給大腦內微小占位性病變的精確定位、立體定位手術、x刀和γ治療及腦功能的fMRI和PET研究等提供形態學依據,許多學者利用解剖、影像或解剖與影像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了大腦溝、回在斷面上的定位。王躍和姜均本(1992)以大腦表面形態與其內部結構及周圍骨性標誌相對照的方法,對大腦語言區在各個典型橫斷面上的識別標誌進行了描述。Iwasaki(1991)和劉豐春(1998)等採用CT圖像,探索了一種以大腦白質的髓突辨認腦葉與腦回的方法。Naidich、李振平和耿道穎等採用腦標本和MRI圖像,對大腦主要溝、回在MRI矢狀圖像上的定位、出現率、側差等進行了統計。1993至於1995年間,沈宗文等對大腦溝、回在薄層冠狀面上的定位進行了研究,獲得了10個MRI冠狀面上溝、回定位的知識。1998至1999年,劉樹偉和丁娟等利用30例頭部斷層標本及其相應MRI圖像,以AC-PC線為基線,詳細研究了大腦溝回在薄層冠狀面上的定位,並得出了大量統計數字。
利用斷層標本和影像手段對邊緣系統各結構的辨認、毗鄰和大小進行研究,對顳葉癲癇、缺氧後健忘症和Alzheimer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許多學者等利用MRI測量了中國正常成人、癲癇病人和輕度Alzheimer病人的海馬結構。但隨著fMRI和PET在神經心理學研究及精神疾病診斷中的套用,還需要探討邊緣系統更為細緻的斷層解剖。
利用組織化學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與影像學相結合,研究腦內各種元素和神經遞質斷面分布的化學神經斷面解剖學,亦是亟待開展的重要工作。將影像學與分子、細胞生物學技術結合起來,利用動物尤其是靈長類動物,研究腦的損傷與修復、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病理機制、診斷與治療效果的追蹤等,在國外已深入開展,而國內尚未見報導。
3.腦膜和腦室、腦池 腦室系統某些平面的徑線測量已成為臨床檢查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手段,許多學者利用CT或頭部斷層標本研究了側腦室的容量及其年齡變化。Thamos和劉豐春等分別研究了大腦鐮和小腦幕的CT表現,並系統總結了腦池的CT解剖。李振平等分析了鞍上池的斷層解剖與CT表現。
4.腦血管 腦血管CT(cerebral computed angiotomography, Angio-CT)以靜脈小量團注法可顯示內徑為1mm甚至象豆紋動脈這類細小分支。Berman等先後研究了大腦前、後、中動脈在CT橫斷層及冠狀斷層上的營養範圍。Sanoiardo等還用CT和MRI分析了橫、冠和矢狀斷層上不同血管於小腦和腦幹的分布。增強的3D MRA可常規顯示硬腦膜靜脈竇、大腦大靜脈、基底靜脈、大腦內靜脈、皮質靜脈和豆紋靜脈等,甚至小的隔靜脈亦可顯像。為配合腦梗塞部位和範圍的多維斷層MRI診斷,對腦部中央動脈供血範圍的斷層解剖尚需進一步研究。
5.腦神經 MRI可顯示十二對腦神經及其出入顱部位,利用表面線圈,還能研究顳骨內和腮腺內的面神經。雖然一些學者使用斷層標本或MRI研究了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三叉神經節、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蝸神經,但工作仍然是初步的,還需加強對其腦內神經核團、傳導路和顱外行徑、分布的斷層解剖研究。
6.腦功能解剖 f MRI、PET、SPECT和磁共振波譜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 MRSI)被列為研究腦功能的尖端技術,組成了功能神經影像學(functional neuroimaging)的核心設備。有關腦功能解剖的影像學研究國外十分活躍,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①軀體運動皮質,幾年來的研究揭示第一軀體運動區不含有按順序排列的倒置侏儒圖,而應代之以由控制軀體不同部位神經元組成的複雜的鑲嵌圖案。②軀體感覺皮質,當受試者接受溫熱性痛疼刺激時,對側第一、二軀體感覺區及扣帶回前部皮質局部葡萄糖代謝率增高。③視覺皮質,有的研究視運動,有的研究視感覺。④聽覺皮質,單純音樂旋律(無歌詞)刺激時,主要為右側顳葉代謝率增高;語言和樂曲同時刺激時則雙側顳葉和額葉代謝率增高。⑤味覺皮質,以0.18%的鹽水與純水相對照,發現在丘腦、島葉皮質、扣帶回前部、海馬旁回、舌回、尾狀核和顳葉腦局部血流呈現有意義的增加。⑥認知研究,這方面研究工作很多,如語言作業、記憶單詞和句子理解研究等,記憶作業均影響海馬和雙側顳下回的局部腦血流。有關局部腦功能和認知之間關係的研究,為神經心理學開闢了廣闊前景。⑦睡眠與覺醒研究,PET為探討睡眠發生機制及夢解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⑧情緒活動研究,George等用PET研究了11例健康成人婦女,發現短暫的悲傷使雙側邊緣葉和邊緣葉旁的結構(扣帶回、額內側回和內側顳葉皮質)以及腦幹、丘腦和尾狀核或殼興奮增加,而短暫的喜悅與廣泛的局部腦血流減少有關,特別是右側額葉前區和雙側顳、頂葉。⑨男、女思維方式的比較研究,Pennsylvania大學以18F-FDG PET圖像研究揭示:在什麼都不想的時候,男、女腦的代謝活動總量並無什麼不同,但有兩個有意義的差別,就是男性比女性顳葉和邊緣葉區域有較高的代謝,而在扣帶回有較低的代謝。於是研究者推測到:男性更傾向於通過肉體侵略來表達情感,而女性則喜歡以語言進行。⑩神經受體顯像,PET神經受體顯像擺脫了數十年來受體研究只能在動物和離體組織標本上進行的狀況,為在人類活體上探討腦思維活動與腦化學變化的關係提供了理想工具。目前11C-螺環哌啶多巴胺D2受體顯像、11C-卡芬太尼阿片受體顯像研究的較多。⑾針刺作用機理研究,日本學者用PET直觀地看到針刺負荷前、針刺負荷中(電針)人腦血流灌注、氧耗量和能量代謝的變化。當針刺一側手三里、合谷穴時,發現對側皮質中央前、後回和對側丘腦腦局部血流量(rCBF)、局部腦葡萄糖代謝率及局部氧攝分數增高。用fMRI和PET研究針刺的作用機制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總之,現在已處於繪製智力圖像的時代,有許多開拓性的工作要做。
(二)頭部
1.蝶鞍區 蝶鞍區範圍小,結構多,毗鄰關係複雜,且是疾病的多發部位,故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興趣,建立了較完備的有關蝶鞍、鞍膈、鞍底、蝶竇、垂體、海綿竇、斜坡及其周圍血管、神經的國人資料。其中以張紹祥的塑化薄片研究和徐文堅的火棉膠包埋切片研究較為系統、深入。
2.眶 USG、CT、MRI均能清晰顯示眶內結構,並已建立起有關眶脂體、眼球、眼球外肌、眶容積和視神經眶內段的診斷數據。Daniels和劉豐春等利用斷層標本和CT圖像研究了眶尖部的詳細斷層解剖及最佳顯示層面。
3.鼻與鼻旁竇 CT、MRI均易展示鼻與鼻旁竇,前者優於顯示骨性結構,後者優於診斷軟組織病變。Terrier等系統地研究了篩骨的冠狀面和橫斷面的CT解剖,包括鼻甲、鼻道、鼻中隔、篩小房及蝶竇等。Som研究了鼻旁竇的CT解剖,指出鼻旁竇CT掃描最好的平面是平行於下眶耳線(IOM),即平行於硬齶、顴弓、眶底外側部的平面。所有鼻旁竇的正常竇壁都很薄,CT不能顯示。姜平等利用斷層標本和MRI圖像研究了鼻中隔的橫和冠狀斷層解剖;王振常等對125例正常人行冠狀位HRCT鼻竇檢查,研究了250個上頜竇開口層面竇口鼻道複合體的解剖與變異。馬著彬和李幼瓊等分別利用CT和體視學方法測量了斷面上上頜竇的各種徑線。李德明等隨機選取210例鼻旁竇的CT圖像,觀察了蝶竇延入翼突內的斷面表現。廖建春等採用50具屍體頭部CT橫、矢、冠狀圖像,觀測了篩板、嗅凹、篩竇、額竇及其變異。
4.耳與顳骨 許多學者利用薄層斷層標本、CT、HRCT或MRI圖像對中耳、內耳、內聽道和咽鼓管等的複雜解剖進行了研究,獲得了一批頗具臨床價值的資料。1998年,王欣璐等用HRCT對20側屍耳及80側活體耳進行了5種角度的掃描研究,探討了耳顳部主要結構的最佳掃描角度和顯示層面。為充分研究聽骨鏈的解剖,戴朴等還完成了聽骨鏈的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
5.顳下頜關節 許多學者利用斷層標本作對照研究了顳下頜關節的CT、MRI表現,冠狀圖像可正確定位關節盤的位置,而矢狀圖像有利於診斷關節向前脫位。如何利用動物實驗,以組織學或細胞學與MRI相結合的方法,探討關節軟骨和關節盤的發育和退行性變及其診治,是有待開展的研究課題。
6.頜面部筋膜和筋膜間隙 有關頜面部筋膜和筋膜間隙的解剖,爭議頗多,故給此區疾病的斷層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帶來一定困難。國外多使用斷層標本與CT、MRI相互對照的方法,將正常解剖與疾病的擴散結合起來,探討各間隙的位置及其交通。國內這方面的研究較少,唐勇等用CT圖像研究了咽旁間隙及其鄰近結構,龍晚生等在3例頭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上描述了莖突前間隙、莖突後間隙和咽後間隙。
(三)頸部
劉遠健等通過比較正常喉區斷層標本和薄層CT圖像,從4個不同平面描述了喉區各結構的形態變化及分布特徵。但發音和吞咽活動的功能解剖和病理生理變化尚需進一步探討,喉固有結構及其血管、神經的顯微斷層解剖亦未見研究報導。甲狀腺是頸部的重要結構,一些學者分別用超聲、CT、MRI和SPECT等研究了其大小、血流彩色多譜勒頻譜和毗鄰。甲狀旁腺難以辨認,尚需研究其顯微斷層解剖。CT、MRI和各種血管造影均能顯示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馬兆龍等還研究了頸部血管的介入放射解剖。李七渝等對頸部的筋膜和筋膜間隙進行了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
(四)胸部
1.肺 CT尤其螺旋CT可清晰顯示肺段乃至亞段內的支氣管、肺動脈和肺靜脈,但如何區分肺動、靜脈及精確劃分肺段存在困難。為此,一批學者利用肺內管道剝離、鑄型、斷層標本、CT圖像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等手段,對第一、二、三肺門、肺段內管道及其相互間的位置關係、肺段靜脈的分支與分布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並依此提出了在CT圖像上劃分肺段的方法。王凡等在30例胸部連續矢狀斷層標本上研究了肺內管道的識別和分布。1998年,劉興永和劉樹偉等利用胸部連續冠狀斷層標本、肺內管道剝離和鑄型探討了肺段內管道在連續冠狀斷面上的辨認、分布及肺段的劃分。滑炎卿、李鐵一等還採用肺沖氣灌注、火棉膠切片和HRCT等方法研究了次級肺小葉的解剖和病理解剖。
2.心 早期的心斷層解剖研究多是配合超聲心動圖,近期又有與TEE相配合的研究報導。1998年,
韓景茹等在斷層標本上觀測了心四腔、房室口、動脈口、與體表的對應關係。呂衡發等研究了心的橫斷層解剖。電子束CT可清晰顯示心的橫斷層解剖,1998年呂濱等用它測量了健康國人心血管的斷面徑值,劉遠健以其研究了冠狀動脈形態。MRI可在橫、矢、冠、斜四種斷面上觀測心解剖和功能,研究資料較多。MRI已用於心肌梗塞的早期診斷,但要在其多維斷層圖像上確定梗塞居哪一心段,目前尚待研究。近期國外已使用了十幾種MRI技術來研究冠狀動脈,但僅能理想地顯示其主幹。因此多方位地探索心冠狀動脈的斷層解剖及三維圖像重建對MRI顯示活體冠狀動脈具有重要指導價值,亦可為更加直觀地顯示心段提供形態學基礎。SPECT和PET是研究心肌代謝和神經受體的有力工具,已取得不少成果。
3.縱隔 心包厚度的測量對影像診斷具有參考價值,而複雜的心包竇和心包隱窩構成了造成誤診的潛在解剖因素。為此,一些學者分別利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和CT、MRI探討了國人各心包竇和心包隱窩的出現率、位置、大小、周界、交通和斷層解剖。
一些學者使用橫斷層標本和CT圖像研究了縱隔主要結構的出現層面和大小;周庭永等在橫斷層標本上探討了縱隔大血管、氣管杈與體表標誌及脊柱的對應關係。1996年,呂衡發、李吉龍等分別研究了兒童上縱隔的橫斷層解剖;王凡等在30例成年男性軀幹部連續矢狀斷層標本上觀測了主動脈弓及其三大分支。
縱隔結構之間充滿著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在CT圖像上呈低密度,故稱縱隔間隙。一些學者研究了血管前間隙及其內胸腺的CT圖像,許仕全等使用斷層標本觀測了縱隔各間隙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楊開清等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上,詳細研究了膈腳後椎前間隙及膈腳的斷層解剖。縱隔間隙內有數目眾多的淋巴結,是影像診斷中的難點,研究證實CT尤其螺旋CT是判別縱隔淋巴結是否腫大的首選方法。Glazer和Kiyons等研究了縱隔淋巴結的橫斷層解剖及CT圖像,提出了判別成年人各區縱隔淋巴結是否腫大的斷面閾值。劉樹偉等還在胸部矢、冠狀斷層標本上觀測了各區縱隔淋巴結的出現率、位置和大小等。
4.胸膜和胸膜腔 李光明等在20例胸部連續橫斷層標本上,統計分析了鎖骨與胸膜頂的位置關係。Glazer等探討了兩肺主裂的CT圖像,王佑懷等用離體肺標本結合CT圖像研究了左、右肺斜裂的出現率、變異、掃描角度、斷面表現及CT特徵。潘紀戍等研究了左、右肺韌帶的CT表現,Omitsuka等則利用CT圖像探討了奇靜脈食管隱窩的斷層解剖及病理變化。Generenx研究了胸膜後反折線,李毅和王永貴等利用大量斷層標本,在橫、矢、冠狀斷面上深入研究了胸膜前、後返折線和奇靜脈食管隱窩等。
(五)腹部
1.肝 肝的大小是判定肝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目前斷層影像通過以下方法估計肝的大小;測量徑線、使用其對應的椎體高度等相對值、以SPECT計算體積等。肝外形變化各異,常致誤診,為此,劉樹偉等利用大量整體肝標本、斷層標本和斷層影像探討了肝副裂、肝門右切跡、“H”形溝、尾狀葉、方葉、左外葉和右葉的變異及斷面表現。
在斷面上精確劃分肝段有利於占位性疾病的定位診斷和外科手術。1980年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利用離體標本、腹部連續斷層標本、肝管道鑄型、B超、CT、MRI圖像等,詳細研究了肝段在橫、矢、冠、斜四種斷面的劃分。上述肝段劃分法是以Glisson系統的分支與分布及肝靜脈走行為基礎的,但在肝門以下斷面肝門靜脈和肝靜脈均較細小,應如何在CT、MRI圖像上精確劃分肝段尚需深入研究。肝段個體間變化甚大,Gupta和戴義華等用管道鑄型研究了肝靜脈段的變化。肝段脈管構築的斷層解剖對疾病的鑑別診斷和介入治療有重要意義,是亟待開展的研究課題。
許多學者用離體的肝標本、斷層標本和斷層影像觀測了肝門結構、肝內門靜脈、三大肝靜脈、肝右後下靜脈和尾狀葉靜脈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常見變異。近幾年來,三維超聲、CTA和MRA已成為研究活體肝內管道立體形態的現代手段。1988年以來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興起,於是,學者們研究了經頸靜脈插管的套用解剖和肝靜脈、肝內門靜脈的變異及其空間關係,並探討了建立肝靜脈與肝門靜脈間分流道的適宜部位。
2.膽 B超可顯示肝總管和膽總管,但無法確定兩者間的界限。CT膽道造影可在86%的個體顯示肝外膽道,王德杭等曾用此法觀測了左、右肝管、肝總管和膽總管。馮光華和劉樹偉等利用斷層標本分別探討了肝外膽道的橫、矢狀斷層解剖,但尚未見冠狀斷層解剖的研究報導。臨床上膽囊容積較為重要,超聲圖像可通過膽囊最大截面積予以推算。螺旋CT三維表面重建可展現活體膽囊的立體形態。
肝內肝管走行複雜、管腔細小,多借相應的肝門靜脈支予以尋找,沈宗文等有關肝內肝管的斷層解剖及超聲研究是這一方面較為全面而系統的資料。三維CT膽道造影可展現肝內肝管樹的立體形態,是這一領域的新進展。
3.胰 在斷層影像上常須藉助胰周血管來到判斷胰的周界和大小。欒寶慶等在340例正常CT圖像上測量了胰頭、體和尾的大小。宋彬等研究了胰頭靜脈弓的CT表現。楊開清等在30例腹部橫斷層標本上,詳細研究了胰頭、體、尾的出現範圍、毗鄰和識別標誌。1991至1997年間,劉樹偉等利用60餘例腹部連續斷層標本、CT和MRI圖像,系統探討了胰頭、頸、體、尾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CT、MRI表現,並在矢狀斷面上測量了胰各部及其主胰管的徑值。
4.脾 判定脾是否增大有徑線測量和李果珍等提出的計算對應肋單元兩種辦法。脾外形變化甚多,一些資料進行了詳細報導,甚至從胚胎學角度追根求源。1984年,Vibhakar等提出了脾裸區的概念並探討了其CT套用。1991年,劉樹偉等又進一步將其區分為脾門部和脾腎部並在矢狀斷層標本上測量了其大小。張武等對350例正常成人脾進行了實時超聲測量;巴特爾等則在500例CT圖像上測量了正常成人脾的橫斷面大小。一些學者還分別利用腹部斷層標本研究了脾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
5.腎和腎上腺 在斷層影像上,腎和腎血管均能較好地顯示,錢學華和劉樹偉等利用斷層標本分別研究了腎的橫和矢狀斷層解剖。腎上腺體積小、位置深、毗鄰複雜,斷層影像常難顯示。為此,許多學者利用斷層標本、超聲、CT和MRI研究了腎上腺及其血管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及影像學表現。
6.腹部血管和淋巴結 除肝血管外,彭嬋娟等分析了50例正常人腸系膜上動、靜脈的MRI圖像:1998年,韓景茹等報導了籍奇靜脈回流的異常下腔靜脈的橫斷層解剖;韓景茹、楊開清等還研究了腹部其它血管的斷層解剖。CTA、MRA和DSA為充分揭示活體血管解剖及側支循環帶來了美好前景,但有關腹部血管的顯微斷層解剖學研究尚少。
1985年,Zirinsky等提出了門腔間隙的概念。又有學者以腹部斷層標本結合CT、MRI圖像在橫、矢、冠狀斷面上觀測了門腔間隙內的臟器、血管及門腔淋巴結等。而對腹部其它淋巴結的斷層解剖尚需進一步研究。
7.腹膜與腹膜腔 腹膜形成的韌帶和系膜,由於含有脂肪,USG、CT和MRI常能顯示,這些結構常是腹內疾病播散的途徑。弄清腹膜腔分隔的局部解剖和斷層解剖,對腹內疾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高賢華、閔鵬秋等利用屍體探查、X線攝影和腹部矢狀斷層標本研究了肝左三角韌帶和冠狀韌帶的位置及其在膈下間隔隙劃分中的意義。Rubenstei等探討了肝周間隙的超聲和CT表現。劉樹偉等以屍體探查和腹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觀測,詳細研究了肝周間隙和脾周間隙的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並糾正了有關網膜囊上隱窩的錯誤概念。
8.腹膜後間隙 腹膜後間隙位置深在,解剖學上存有爭議,故是臨床影像診斷中的難點。許多學者利用整屍剝離、間隙灌注、斷層標本、CT掃描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等手段,詳細研究了腎筋膜的附著、腹膜後間隙的上、下及左、右交通,提出了許多新穎觀點,其中以姜蘇明的研究較為系統。
(六)盆部及會陰
1.前列腺 國內一些學者用斷層標本探討了前列腺和精囊腺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上的出現斷面、毗鄰和大小等。前列腺帶區解剖及其顯示是超聲研究的熱點,但MRI亦是很好的顯示手段。MRI還可研究前列腺的年齡變化,結果表明:老人比年輕人更易分區,但形態及信號強度不同。但有關前列腺發育及年齡變化、脈管構築的斷層影像解剖研究有待開展。
2.睪丸 Middleton等用彩色都卜勒研究了正常睪丸的血流;黃鐵漢等用B超測量了415例正常成人睪丸。有關睪丸和陰莖的MRI研究亦有報導。
3.子宮 彩色都卜勒超聲可觀測子宮的血供。MRI對子宮位置、韌帶能較好地顯示,還能分清子宮內膜與肌層。對子宮機能變化的顯示常用MRI和超聲,但以前者為佳。韓景茹等還以斷層標本研究了子宮的橫、矢狀斷層解剖。
4.卵巢 三種基本斷面均可顯示卵巢,但以薄層橫斷掃描最佳。於MRI圖像上,卵巢周圍通常有許多條狀低信號的小血管圍繞,可作為識別卵巢的標誌,老年退化性卵巢的顯示幾不可能。
5.妊娠 MRI和超聲可探查妊娠中母體及胎兒的變化,顯示胎兒的斷面以矢狀圖像為佳。三維超聲可顯示子宮內胎兒的立體形態,四維超聲尚可研究胎心的發育。馬貽玲和姜均本等以2例足月妊娠女屍腹盆部橫斷層標本研究了晚期妊娠子宮、胎兒以及妊娠母體腹盆部的斷層解剖。劉樹偉等利用1例足月妊娠女屍的CT、MRI圖像及矢狀斷層標本,研究了宮內胎兒的斷層解剖及CT、MRI表現。唐震等利用誤做CT檢查的10例妊娠婦女的腹盆部CT圖像探討了早中期正常妊娠的CT表現。
6.盆部筋膜及筋膜間隙 關於男性盆部筋膜及筋膜間隙一直存有許多爭議,1992年,羊惠君等利用90例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及間隙灌注結合CT掃描對男性盆部筋膜及筋膜間隙的通連進行了系統探討,提出了一些新穎的觀點。
(七)脊柱
在骨、關節和肌的成像方面,B超圖像的分辨力不如CT和MRI,但它具有實時和任意角度掃描等優點,適宜手術和運動狀態中套用。CT利用橫斷層和多角度掃描、矢、冠狀斷層影像重建、三維圖像及脊髓造影等技術可充分展示脊柱區的複雜結構,但其優勢在骨及關節成像。MRI可直接獲取橫、矢、冠、斜狀斷層圖像,軟組織對比優良,無需脊髓造影便可清晰顯示脊髓結構,還可觀察脊髓和髓核的生化變化,故一般認為MRI是檢查脊髓和髓核的首選影像方法。 脊柱區的斷層解剖研究多採用斷層標本與MRI或CT相對照,抑或直接套用影像技術的方法進行,單純的標本研究很少。在椎靜脈系、關節突關節的年齡變化、脊柱和脊髓的發育、椎間盤的面積、體積、厚度及其與年齡的關係等的斷層影像解剖學研究方面還需深入開展。
(八)四肢
1.上肢 1982年,楊開清等系統研究了上肢的連續橫斷層解剖。1986年,Huber等將MRI用於肩部檢查,清晰的圖像和良好的軟組織對比,使他們感到作為一種新非侵入性工具在評價肩部結構中MRI所具有的潛力。隨後有關肩部及臂叢的MRI解剖研究,多在斷層標本的對照下進行。為探討肩關節的穩固性及關節囊的作用機制,一些學者利用MRI研究了肌腱袖、盂唇、盂肱韌帶、關節囊和關節盂。有關肘和手的MRI解剖研究,多數有斷層標本的配合。Barr等還指出:熟悉肘部6個骨化中心的超聲表現有助於肘關節超聲圖像的解釋。周庭永等利用40例成人屍體肘部,製成連續橫、矢、冠狀斷層標本,對肘關節所在各斷面的結構配布、關節腔寬度、關節軟骨厚度、側副韌帶和周圍神經等進行了觀測,並與MRI作了對照。張紹祥等深入探討了手部血管的連續橫斷層解剖、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及其在斷掌再植中的套用。劉樹偉等作了5種方位的手部連續斷層標本、繪製了其線條圖,並對斷面上的結構進行了詳細觀察。吳德昌等對腕管、腕掌部血管與神經、拇指動脈等進行了顯微斷層解剖學研究。高文彬等還對手指肌腱、血管和神經等的顯微斷層解剖進行了系統探討。
2.下肢 為滿足MRI診斷下肢疾病的需要,Bassett等作了髖部冠狀和矢狀斷層標本與MRI的對照研究;錢江和馬兆龍等分別對下肢斷層解剖進行了系統探討。髖關節紊亂是兒科中重要的問題之一,為此,一此學者在斷層標本配合下,研究了兒童髖部的超聲解剖及橫、冠狀斷層MRI表現。Conway等還用薄層Spiral CT和MRI探討了髖部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Kean和Beltran等利用表面線圈,研究了膝部MRI矢、冠狀斷層解剖,半月板、交叉韌帶及半膜肌肌腱均可清晰顯示。Reicher等認真選材,作了膝部彩色薄層斷層標本與高分辨力MRI的三維斷層對照研究,圖片清晰,標註細緻,實為膝部斷層解剖學研究的佳作。Mackenzie等還利用同一屍體的斷層標本與MRI直接對照研究了膝關節的橫、矢、冠狀斷層解剖。踝與足的結構比較複雜,故Solomon等作了該區的三維斷層標本與CT圖像的對照研究。Erickson和沙勇等一些學者在斷層標本的配合下,利用MRI詳細描繪了踝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血管、神經和肌腱等重要結構。吳德昌等利用66例足標本,研究了踝跖部脛後動脈及其分支的顯微斷層解剖。李濱等對29例成人 趾進行火棉膠包埋,做30~50μm切片及HE染色,觀測了趾跖固有動脈和神經的位置、管徑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