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橋鎮

新都橋鎮

新都橋鎮位於縣城西面75公里處,鎮人民政府駐地新都橋(原為營官區公所駐地),北緯30°04′,東經101°29′,海拔3460米,屬山地寒溫帶氣候,7月均溫12℃~14℃。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為全縣5個小城鎮建設之一,是縣發展折西地區經濟的支柱鄉鎮。為折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都橋鎮
  • 外文名稱:Xinduqiao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康定市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836
  • 地理位置:川西高原
  • 面積:463平方千米 
  • 人口:8638人(2017) 
  • 氣候條件:高原山地氣候
  • 著名景點:境內國道318沿線10餘公里的“攝影家走廊”
  • 機場:康定機場
  • 火車站:康定站(規劃中)
  • 車牌代碼:川V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經濟發展,人口數據,民居特色,瓦板棚或石板棚,傳統碉房,新式碉房,

基本概況

新都橋鎮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轄鎮,位於市境西部,距市區76.3公里。面積463平方千米,人口8638人(2017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國道318、317線過境。轄新都橋一、二村,下柏桑一、二、三村,拔桑一、二村,東俄洛一、二、三、四村共13個村委會。
新都橋鎮在國道318川藏線南北岔路口,其風光秀麗,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連綿起伏的山巒,錯落有致的藏寨,星星點點的牛羊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旅遊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被稱作“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

歷史沿革

1957年,屬營官區東俄洛鄉;
1992年,建新都橋鎮。

經濟發展

新都橋鎮鄉鎮企業有商貿、運輸、機修、縫紉和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青稞、小麥、豌豆、馬鈴薯。牧業以氂牛、黃牛、馬、羊為主。近年來,隨著川西旅遊產業的逐漸發展,新都橋鎮的旅遊產業也進一步發展,新都橋鎮已經成為國道318旅途的必經之地。

人口數據

新都橋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6012

3403

2609
家庭戶戶數
1526
家庭戶總人口(總)
5333
家庭戶男
2755
家庭戶女
2578
0-14歲(總)
1234
0-14歲男
630
0-14歲女
604
15-64歲(總)
4589
15-64歲男
2686
15-64歲女
1903
65歲及以上(總)
189
65歲及以上男
87
65歲及以上女
10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507

民居特色

新都橋鎮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境西部,是川藏交通聯繫的重要樞紐。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當地的生活生產方式在“雜居文化”的影響下發生變化,本土的藏式民居從居住類型、功能布局、平面形制等方面均發生了變化,最終形成了具有時代特點的原生建築。這一演變過程反映出四川藏區城鎮在內地化進程的推進中地域民居的成長軌跡。
從康定向西,折多山是一條傳統的藏漢分界線。從這條線由東向西,漢式或漢藏混合式的建築風格呈逐漸減弱之勢,而古樸的純藏式風格卻愈來愈鮮明,形式愈來愈獨特。從民族學的角度來看,川藏線是一條民族融合與多元文化交融的走廊,而建築正是這個區域裡固有的群體性棲居符號。建築學家林俊華所說:川藏線上的各種文化都是受多種文化影響後形成的非典型原生態文化,有人把它稱之為“雜居文化”或“混合文化”。而新都橋正是翻越折多山後由“關外”到“關內”的第一站,真正的康巴藏族就從這裡開始,也是康巴藏族的木雅民居的重要展示區域。
新都橋的藏式民居極有特點,有很寬敞的白牆院子和朱漆大門,房屋大都採用石料建造,朝陽而居,採光極好,每座樓房的每面牆上開著三四扇窗戶,窗檐上用紅、黑、白等色彩描繪著,象徵人丁興旺、五穀豐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圖案。

瓦板棚或石板棚

早期瓦板棚、石板棚為主要新都橋鎮藏式民居主要形式。瓦板棚或石板棚是以瓦板或石板作屋面材料,搭成的簡易房屋。其建築結構分兩種,一種是抬梁式,先以石塊砌牆,留門窗洞,然後在牆上架梁搭椽,鋪蓋瓦板或石板即可;另一種則是先作簡易穿斗木構架,再以石塊砌築,因瓦板、石板重量大,故不能直接搭在木構架上,需有石牆承重。自1957年營官區公所由營官寨遷至新都橋鎮後,營業部、銀行營業所、糧站、文化科普展等逐步健全,人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瓦板棚遮風避雨的能力較差,以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故後來在藏居發展的歷史上逐漸消失。

傳統碉房

自 1992 年建鎮後,新都橋鎮建設發展較快,碉房很快成為了當地的主要藏居形式,拔地而起,聚落沿川藏公路兩側線狀分布。多為二三層,並且絕大多數為傳統的木雅藏式民居。
1)建築結構:木雅民居建築多以石木結構為主,由梁、柱、檁構成的結構體系支承著整個建築樓層及室內荷載。並且其內外牆同樣承受著建築本身和房間內部各種重量。另外,由於當地松、柏、杉、樺、白楊等大宗喬木較為豐富,有的建築牆體也採用“崩空”結構,即井幹式牆體。由此可以推斷出,新都橋鎮藏居的主要結構體系是由柱、大梁、檁及內外牆體共同形成的。
2)建築構造樑柱:梁頭和柱頭交接的位置都有一塊替木,有兩種方向,左右兩梁梁頭對接,放置於替木上,柱子立於兩梁相接的正下方;而另一種為梁與梁之間平行交錯,替木垂直於梁的方向,梁頭伸出替木兩側少許。梁另一端直接落在石牆上,基本採用由兩梁夾一梁的結構形式,根據開間依次往下排列,故出現一根梁或兩梁落在牆上的不同情況。另外,為了防止樑柱接頭移動或產生梁頭滑動,特在柱頭、梁頭和替木接觸的地方做木榫。牆體:新都橋藏居的牆體砌築採用石牆砌築與木牆砌築兩種方式。石牆砌築:石料一般有兩種,即片石和塊石。早期的牆體砌築採用一層較規整的塊石疊壓一層片石(或全部採用塊石),再用泥土填縫,而近年內建起的新碉房,牆體是切割好的矩形塊石規整的疊壓起來用水泥填縫。在砌築過程中,為了提升牆體的承載能力,藏居慣用的手法是加大牆角的厚度,外牆逐層向上收分,這樣不但加強了結構的向心性,也使得上層的荷載減輕,更好的保證了結構的穩定性。木牆砌築:新都橋藏居最常採用的木牆砌築是“崩空”結構。將半圓木頭兩端搭接,連成一個整體,在牆面上直接挖洞用作門窗。這種木牆的形式一般出現在建築的頂層缺口處。屋頂及樓面:新都橋藏居的屋面有平屋頂和坡屋頂兩種,平屋頂的建造是利用泥土、碎石、樹枝等砌築而成。每當砌築牆達一層樓時,便立柱、置梁、放格柵、椽子,中距約 40cm,將劈柴或粗樹枝鋪於椽子上,再鋪上一層細樹枝,之後在細樹枝上鋪厚約一厘米的泥漿,泥漿上再鋪打粗土約為15~20cm(一般樓層較薄,屋頂較厚)。最後再在粗土上鋪 2cm的細砂土,將其拍實,並設定一定的散水坡度,防止積水。

新式碉房

如今隨著新式建築材料取代傳統建築材料,新建的碉房建築在構造上發生了一些變化。屋頂鋪作出現用水泥砂漿取代細沙土的作法了。室內樓面的做法是在拍打後的粗土上放置木枋,木枋兩側預先刨槽,在兩枋間沿槽嵌木樓板,板下填墊碎石;坡屋頂是採用漢地常用的小青瓦,直接將小青瓦放置屋架或檁條上。新都橋鎮碉房的坡屋頂形制以歇山頂為主(少數懸山頂),這點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木雅民居,其主要原因為是受漢地建築影響,形成了非典型原生態建築;另外,於 2010 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 60 周年,住戶可根據個人意願,由政府出資為住戶家的碉房加蓋紅瓦歇山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