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新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新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簡稱決死隊,又稱新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閻錫山合作在山西組織的一支新軍。給當地的抗日工作起到了不小作用。 決死隊下設四個縱隊: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第三縱隊、第四縱隊。

基本介紹

  • 本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 別稱:新軍
  • 所處時代: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 主要成就:抗日
  • 成立時間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歷史沿革,初建,發展,歸入八路軍,主要戰績,

歷史沿革

初建

決死隊——1936年12月,薄一波著手訓練1000名“臨時村政協助員”的工作,規定臨時村政協助員下鄉的任務有3條:一是廣泛進行宣傳鼓動,喚起民眾愛國熱情;二是發展犧盟會員,以十人團的方式組織100萬會員;三是挑選愛國意識強、工作積極努力的會員,介紹他們投考國民兵軍官教導團。
山西新軍“決死隊”臂章山西新軍“決死隊”臂章

發展

當時正值綏東百靈廟戰役勝利,接著又發生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預示著抗日戰爭新時期的到來。百靈廟大捷,又極大地鼓舞了山西和全國人民。在這種形勢下,一經和廣大人民民眾相結合,就立即掀起了強大的抗日救亡熱潮。經過3個月的工作,山西各地犧盟會員發展到60萬人,薄一波等從中挑選了兩萬名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的學員。國民兵軍官教導團學員招來後,從1937年4月-7月下旬,薄一波開始組建新軍決死隊。分別集合在忻州祁縣、太谷、壽陽、平遙等處,組成10個團進行訓練。各團政治部主任都是由共產黨員和左派人士擔任,團以下的政治工作人員亦由薄一波等選派。教導團的建立,為後來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成立打下了基礎,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就是在這10個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總隊在太原山西國民師範禮堂舉行成立大會,宣布八月一日為新軍誕生日。這個日子,正好也是中國共產黨軍隊的誕生日。

歸入八路軍

粉碎“十二月事變”以後,決死二縱隊、四縱隊、二○二旅等加入一二○師戰鬥序列。從1939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在晉西南的決死二縱隊及二○九旅各一部、二一二旅、二一三旅及一部分自衛隊、地方幹部,根據北方局及晉西南區黨委的指示,先後轉移到太岳區與一縱隊會師。會師以後,經過整編,決死一縱隊歸八路軍總部直接領導,至此,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的4個縱隊全部編入八路軍序列。從此,揭開了新軍和太岳根據地歷史的新的一頁。

主要戰績

1938年4月,決死隊一、三兩個縱隊和一部分國民黨軍隊配合八路軍一二九師一一五師一個旅,殲敵4000餘人,收復縣城18座,徹底粉碎了日軍的9路進攻。從1938年底開始,決死隊進行了“西林整軍”,在八路軍總部的幫助下,在沁縣的西林辦了3期軍政訓練班,訓練排、連以上幹部和優秀的政工人員。八路軍總部負責人朱德、彭德懷、左權親自給訓練班講課。訓練結束後,決死隊換掉了一批舊軍官,代之以新軍官,部隊的軍政素質顯著提高。1939年上半年,決死隊發展到50個團,約四五萬人,占閻錫山150個團的三分之一。決死隊成為一支馳騁晉綏的抗日勁旅。1939年12月,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閻錫山發動了“十二月事變”,以決死二縱隊不聽從指揮為由,企圖消滅共產黨領導的新軍。但是事變後決死隊公開和八路軍站到了一起,而且更加壯大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