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銅嘉量

新莽銅嘉量

新莽銅嘉量是公元九年王莽立號為新朝時製造的標準量器。新莽建國元年(公元9年)以栗氏量為模式,由王莽國師劉歆等人設計製造的標準量器,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器以斛量為主體, 圈足為斗量, 左耳為升, 右耳上為合, 下為龠量。外壁正面有81字總銘, 背面分別刻斛、斗、升、合、龠量之徑、深和容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莽銅嘉量
  • 性質:標準量器
  • 時間:公元九年
  • 發現:1924年
文物結構,文物功能,考古發現,

文物結構

器以斛量為主體, 圈足為斗量, 左耳為升, 右耳上為合, 下為龠量。
外壁正面有81字總銘, 背面分別刻斛、斗、升、合、 龠量之徑、深和容積。這樣在一器之上不但可以直接測得個容量單位的量值, 而且可以通過對徑、深各個部位的測量, 得到精確的計算容積, 從而推算出當時的標準尺度。由“其重二鈞”,稱其總重, 還可以得到重量之標準值。
器的正面有一段銘文:“黃帝初祖,德幣於虞。虞帝始祖,德幣於新。歲在大梁,龍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據土德受,正號既真。改正建醜,長壽隆崇。同律度量衡,稽當前人。龍在己巳,歲次實沉。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子子孫孫,享傳億年。”
根據銘文,不但可以精確地計算出各量的容積,還可以推算出當時所用圓周率為3.1547,比《周髀算經》:“徑一而周三”前進了一大步。南北朝時歷算學家祖沖之,以其求得精密的圓周率3.1415926來考校嘉量,得到了準確的計算容積,並指出了劉歆數學之不精。

文物功能

新莽銅嘉量包括了、合、升、斗、斛這五個容量單位,即上為斛,下為斗,左耳為升,右耳為合、龠。每一個量又有詳細的分銘,記錄了各器的徑、深、底面積和容積:“律嘉量斛,方尺而圜其外,庣旁九厘五毫,冥百六十二寸,深尺,積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其它四量分銘見《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1984年版98頁。

考古發現

1924年此器在故宮博物院坤寧宮再次被發現,立即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紛紛從各個方面考證、研究, 有多人多次作過測量, 所測結果稍有出入。以劉復所測為最精細,綜合各種測量數據, 得1升約合200毫升、1尺約合23.1厘米、1斤約合226.7克,為研究兩漢度量衡留下了重要的標準。
新莽銅嘉量有著精巧的設計方案,製造技術也相當精良,是研究、考證古代度量衡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實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