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築街道

新築街道

新築街道宋時稱官餵店,元時稱新店,清時改為新住街道,系古長安八大街道之首。新築街道位於西安市東郊東北角,東傍酈山,西依灞水,與未央區譚家、草灘街道,隔水相望,總面積38.75平方公里,耕地4.34萬畝,人口54191人(2010年),轄2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築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西安市
  • 面積:38.75平方公里
  • 人口:54191人(2010年) 
地理位置,街道概況,行政沿革,城鎮建設,

地理位置

新築街道,素有“小平原”之稱,灞、滻、渭三水環繞、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地勢平坦、物產豐富、沙石充裕、漁業發達。西韓路、灞耿路、水官路、渠改路、漁場路五路並進,貫穿南北,潘騫路、草新路、陸杏路三路交錯,勾通東西,形成“三橫五縱”四通八達之交通網路。使新築街道成為西安近郊,成為西安國際機場近鄰。市內三條線路可達新築,新建的新築灞河大橋直通市內,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和西閆高速公路穿街道而過,兩個互通式立交橋為新築外圍組團提供上下通道。

街道概況

新築街道位於西安市郊東北隅,東傍驪山,西依灞水,與未央區譚家、草灘鎮隔水相望,系古長安八大鎮之首鎮。總面積38.75平方公里,耕地4.34萬畝,人口54191人(2010年),轄29個行政村,1個社區。2002年全街道農村社會總產值19億元,人均純收入3030元。
素有"小平原"之稱的新築街道,灞、滻、渭三水環繞,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地勢平坦,物產豐饒。西韓路、紡渭路、灞耿路、杏渭路、西濱大道五路並行,貫穿南北;草臨路、潘千路、陸杏路交錯,勾通東西,街道內已形成"三橫五縱"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新築灞河大橋使該街道變為城市近郊,使西安國際機場成為近鄰,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和西閆高速公路穿鎮而過,並和西濱大道及杏渭路相接,給新築創造了優越的大交通環境,市內三條線路公交汽車,使進入新築十分便利;全鎮29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通訊線路已實現全鋪設,程控電話全開通,可與國內國外直接通話;110KVA的新築街道半坡變電站,從根本上解決了用電問題,為新築經濟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築街道已被國家批准為西安外圍組團,列為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鎮內建築、化工、電器、養殖、食品加工、商貿旅遊業競相發展;菜、獼猴桃、葡萄、草莓、梨等多種經營初具規模,糧經比為4:6。全鎮形成果肉禽奶蛋多種渠道致富,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城效型現代化農業新格局。目前設施農業栽培達2500畝,奶牛存欄1000頭,其中南吳村的瑞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淨菜加工為龍頭,註冊"瑞奧"品牌,帶動基地良性發展。日平均提供鮮菜2000公斤,為我市的六大超市提供菜源。另外,半坡村的日光溫室示範園、西王村的小尾寒羊養殖以及陝西綠洲乳業等,已成為該鎮農業調整產業結構的新亮點。為回響中央"西部大開發,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號召,街道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放開搞活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私營經濟,按照"工業抓發展,農業促轉化,三產上檔次,基礎上台階"的發展思路,搶抓機遇、銳意進取、真抓實幹、擴大開放,已建成的"西部漁港度假村"、"西航花園"和正在興建的"灞柳生態世紀園"、"新築物流園"等一批項目,為新築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掀起了投資新築,發展新築的熱潮。
鎮教育、文化、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全日制國小14所,以及已經建成的西港花園學校1所,教育設施先進,教學水平一流,環境優美,獨具特色,被稱為"花園式"學校。街道辦事處為增加農民科技意識,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於1976年建立了農民技術學校。鎮內有衛生院1所,病床20餘張,各行政村有衛生所,全鎮有健全的醫療保健網路。綜合治安秩序良好,民風淳樸,社會穩定,創建了大發展的優良社會環境。
新築古鎮,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西漢時,因地處渭河渡口,是物資集散地和南北交通要衝,為古鎮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宋時稱官餵店,元時稱為新店,清時改為新住鎮,系鹹寧八大鎮之首。境內文物古蹟很多,主要景點有漢成帝昌陵、漢淮陰侯韓信墓,龜背梅花紫荊城等。

行政沿革

1958年由長安縣劃歸灞橋區,建新築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1996年,面積38.7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駿馬、南陳、三里、賀韶、高寨、新農、於家、上雙寨、下雙寨、陸東、陸西、新寺、北舍、杏園、蘭家、楊莊、新寇、潘羅、西莊、南吳、圍牆、倉門、半坡、三合、解放、東王、四王、騫村、楊賀29個行政村和新築街居委會。
2002年,代碼610111102,轄新築社區,西航花園社區,半坡、北舍、倉門、東王、高寨、賀韶、解放、駿馬、蘭家、陸東、陸西、南陳、南吳、潘羅、三合、三里、上雙寨、圍牆、西王、西莊、下雙寨、新寇、新農、新寺、杏園、楊賀、楊莊、於家、騫村29個行政村。2004年9月1日正式撤鎮改設街道。

城鎮建設

全街道29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通訊線路已實現全鋪設,程控電話全開通,可與國內國外直接通話;110KVA 的新築街道半坡變電站,從根本上解決了用電問題,為新築經濟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築街道已被國家批准為西安外圍組團,列為小城街道綜合改革試點街道,曾被陝西省政府授予"鄉鎮企業甲級隊建設先進單位"稱號,街道內冶煉、鑄造、軋鋼、機器製造、建材、化工、電器、紡織、養殖、食品加工、商貿旅遊業等競相發展;糧菜、獼猴桃、葡萄、草莓、梨等多種經營初具規模。全街道形成果肉禽奶蛋多渠道致富,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局面。街道黨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放開搞活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私有經濟,按照:“工業抓發展,農業促轉化,三產上當次,基礎上台階”的發展思路,搶抓機遇、銳意進取、真抓實幹、擴大開放,已建成的“西部漁港度假村”、“西航花園”、和準備興建的“海升飲品”、“力波製藥”、“列米斯食品加工”等一批大型項目的相繼實施,為新築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掀起了投資新築,發展新築的熱潮。街道內教育、文化、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有完全中學一所,初級中學一所,全日制國小14所,教育設施先進,教學水平一流,環境優美,獨具特色,被稱為“花園式”學校。街道政府為了增加農民科技意識,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於1976年建立了農民技術學校。街道內有衛生院一所,病床20餘張,個行政村有衛生所,全街道有健全的醫療保健網路。綜合治安秩序良好,民風淳樸,社會穩定,創建了大發展的優良社會環境。新築古街道,歷史悠久,境內文物古蹟很多,主要景點有漢成帝昌陵,漢淮陰侯韓信墓,龜背梅花紫荊城等。街道中心原有一別致的鐘樓,周圍有八堡四圍牆,建築群落古香古色,曾吸引著無數的商賈遊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