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位於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以西24公里,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全長72公里。團場成立於1962年,由於當時中蘇邊界形勢緊張,震驚中外的“伊塔事件”發生,邊境地區人心浮動,為了維護邊境地區的穩定,十師根據國務院、新疆軍區命令,組建001武裝民兵值班連進駐吉木乃,執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任務。從此,一八六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50年的艱苦創業,書寫了一部屯墾戍邊、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輝煌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
  • 外文名: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10th division 186 regiment
  • 駐地: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
地理地貌,氣候條件,政區與人口,自然資源,

地理地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以西24公里處,墾區地理座標東徑85°36′46.6″—85°43′31″,北緯47°25′01.7″—47°35′39.6″,西以烏勒昆烏拉斯圖河為界,與哈薩剋期坦隔河相望,北至薩拉爾庫木沙漠,南面緊靠薩吾爾山脈,東與吉木乃縣卡其海鄉相鄰。地勢南高北低,墾區海拔高程640—1010米,它是由薩吾爾山山前洪水沖積平原形成,地面坡度1/20-1/60之間。南北長27公里,東西寬5.5公里,地形狹長呈葫蘆狀。

氣候條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地處歐亞大陸中心,屬典型大陸性北溫帶寒冷地區,冬季嚴寒時久,夏季短而乾旱,平均氣溫4.1℃,絕對最低氣溫-38.5℃,絕對最高氣溫39.1℃,年平均日照時數2961.3h,無霜期106—165天,年均降水量216.4mm,年均蒸發量2103.6mm。年平均風速4m/s,常年以西北風和東風為主,凍土層深度1.5—2m。凍解日期:本年11月中旬凍結,翌年三月中旬解凍。

政區與人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六團是邊境一線團場,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團部為吉木乃口岸所在地(原為吉木乃縣縣城),稱為“老吉木乃”,這裡歷史以來就是兩國通商的要道。
團場現有建制單位22個,全團總人口2360人,職工857人,其中:男職工541人,占職工總數的63.13%;女職工316人,占職工總數的36.87%。少數民族職工10人,占總人數的1.17%。黨員363人,占總數的42.36%。幹部202人,占職工總人數的23.57%。離退休人員686人。
周邊單位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會談會晤站、武警邊檢站、邊防六連、武警邊防派出所、口岸委、海關、國家檢驗檢疫局等16個軍、警和地方單位。

自然資源

全團總控面積9.3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85萬畝,園、林地1.11萬畝(含退耕還林地),人工牧草地0.08萬畝。
烏勒昆-烏拉斯圖河(中、哈界河)為一八六團墾區唯一的地表水源,地下水僅在墾區最北端褐里格庫木沙漠邊緣儲量豐富。河流總長74.3㎞,流域面積633.6㎞2,從河源至河尾總地形落差2400m,該河多年平均徑流量2356.4萬m3。
一八六團現有水庫三座,最大的沙爾梁水庫庫容700m3;青年水庫庫容102m3;二排水庫庫容104m3。灌溉渠系總長38公里。
一八六團野生動植物資源稀少,主要野生動物有:野豬、狼、黃羊等,野生植物有:甘草、大芸等。
一八六團旅遊資源豐富,有國門、會晤橋、界碑、口岸、諾亞堡哨所、冷戰遺址—龍珠山地道等。隨著旅遊資源的開發,已融入喀納斯大旅遊圈。逐漸打造成為兵團精神的教育基地和邊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