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構造單元厘定及綜合研究編圖

《新疆構造單元厘定及綜合研究編圖》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何世平、時超、於浦生、王超、潘曉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構造單元厘定及綜合研究編圖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 主要完成人:何世平、時超、於浦生、王超、潘曉萍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146
成果名稱
新疆構造單元厘定及綜合研究編圖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主要完成人
何世平、時超、於浦生、王超、潘曉萍
研究起始日期
2011-03-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3-12-01
主題詞
構造單元劃分;蛇綠(混雜)岩帶;三期成礦作用;新疆地區;鋯石U-Pb測年

成果摘要

本項目取得以下成果:1、在岩石地層自然區劃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新疆岩石地層系統,修編完成1:150萬地質圖。2、對新疆地區13條主要蛇綠(混雜)岩帶進行了重新梳理,認為西準南緣(唐巴勒-克拉瑪依)縫合帶具有分割哈薩克斯坦和準噶爾的意義;將西崑侖蛇綠(混雜)岩帶解體為南、北兩條,認為分別相當於殘留古洋殼和弧後盆地,初步建立了西崑侖溝弧盆體系。3、獲得喀納斯群所夾變安山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510.1±1.9)Ma,相當於中寒武世。於哈密市東鹽湖一帶獲得原“星星峽岩群”(白雲母綠泥糜棱片岩原岩為中性火山岩)LA-ICP-MS鋯石U-Pb上交點年齡為(1829±40)Ma,形成年齡為古元古代,應將其劃歸為天湖岩群。獲得其曼於特蛇綠混雜岩中輝長岩鋯石LA-ICP-MS U-Pb年齡為(505.3Ma±1.2)Ma,屬於晚寒武世;獲得柳什塔格輝綠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453.2Ma±3.8)Ma,柳什塔格輝長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480.6Ma±1.3)Ma,表明蘇巴什蛇綠(混雜)岩形成於奧陶紀。4、分前南華紀基底演化、南華-泥盆紀洋陸演化、石炭-二疊紀陸內演化和三疊(晚二疊世)-新近紀盆山演化四個構造階段,對新疆大地構造單元進行了四級劃分。編制完成了與新疆地區四個構造演化階段相匹配的4張1:150萬大地構造圖,編寫了配套的說明書。5、認為早古生代期間,新疆地區主體處於古亞洲洋構造域發展演化,南部西崑侖地區同時捲入特提斯構造域發展演化。提出新疆地區南華-震旦紀出現冰川作用和火山作用為“冰火”事件,代表古大陸初始裂解的物質記錄。6、對新疆地區主要成礦作用與構造演化的關係進行了探討,認為新疆地區發生過三次規模較大的擴張裂解或伸展-匯聚事件,分別為早古生代、石炭-二疊紀及侏羅紀。,本項目取得以下成果:1、在岩石地層自然區劃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新疆岩石地層系統,修編完成1:150萬地質圖。2、對新疆地區13條主要蛇綠(混雜)岩帶進行了重新梳理,認為西準南緣(唐巴勒-克拉瑪依)縫合帶具有分割哈薩克斯坦和準噶爾的意義;將西崑侖蛇綠(混雜)岩帶解體為南、北兩條,認為分別相當於殘留古洋殼和弧後盆地,初步建立了西崑侖溝弧盆體系。3、獲得喀納斯群所夾變安山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510.1±1.9)Ma,相當於中寒武世。於哈密市東鹽湖一帶獲得原“星星峽岩群”(白雲母綠泥糜棱片岩原岩為中性火山岩)LA-ICP-MS鋯石U-Pb上交點年齡為(1829±40)Ma,形成年齡為古元古代,應將其劃歸為天湖岩群。獲得其曼於特蛇綠混雜岩中輝長岩鋯石LA-ICP-MS U-Pb年齡為(505.3Ma±1.2)Ma,屬於晚寒武世;獲得柳什塔格輝綠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453.2Ma±3.8)Ma,柳什塔格輝長岩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480.6Ma±1.3)Ma,表明蘇巴什蛇綠(混雜)岩形成於奧陶紀。4、分前南華紀基底演化、南華-泥盆紀洋陸演化、石炭-二疊紀陸內演化和三疊(晚二疊世)-新近紀盆山演化四個構造階段,對新疆大地構造單元進行了四級劃分。編制完成了與新疆地區四個構造演化階段相匹配的4張1:150萬大地構造圖,編寫了配套的說明書。5、認為早古生代期間,新疆地區主體處於古亞洲洋構造域發展演化,南部西崑侖地區同時捲入特提斯構造域發展演化。提出新疆地區南華-震旦紀出現冰川作用和火山作用為“冰火”事件,代表古大陸初始裂解的物質記錄。6、對新疆地區主要成礦作用與構造演化的關係進行了探討,認為新疆地區發生過三次規模較大的擴張裂解或伸展-匯聚事件,分別為早古生代、石炭-二疊紀及侏羅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