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血性疾病

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止凝血功能不成熟,較易發生出血性疾病,最常見的原因是DIC、VitK缺乏所致的新生兒出血症和多種原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時診斷和處理甚為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生兒出血性疾病
  • 疾病性質:血性疾病
  • 導致因素:過敏、嚴重感染、缺氧
  • 所屬領域:兒童醫學
出血與血管壁血小板、凝血與抗凝血的因子和酶有關。過敏、嚴重感染、缺氧等因素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出血;當血小板功能缺陷或數量減少時也可以引起出血,此外。血液凝固過程中各種凝血因子缺少以及抗凝血過程中各種酶的作用增強,都可以引起出血。新生兒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新生兒出血症,現分述於下。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孕母有血小板減少症或用藥(如奎寧奎尼丁磺胺類等)可使出生小兒血小板減少而引起出血,免疫、感染等因素也可使血小板減少而發病。
小兒出生時多屬正常,在出生後數小時或24小時左右可迅速出現廣泛性出血點、瘀斑,也可以發生嘔血、鼻出血、便血、臍滲血等,偶有嚴重的患兒發生顱內出血.血液化驗血小板計數減少。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可發病於任何日齡,同時伴有各種感
由孕母用藥引起的,一般在一周后可漸好轉而恢復,其他原因引起的,可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多數療效較滿意,對於重症患兒需輸新鮮血及換血;如果感染引起的,需控制感染後才能決定其療效如何。新生兒出血症正常新生兒出生不久,體內凝血酶原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都開始下降,到出生2~3天時下降到最低程度,一部分嬰兒下降得特別低的,便發生出血,約在生後7~10天,隨著凝血酶原的濃度逐步上升,出血也逐漸停止,所以過去稱本病為“新生兒自然出血症”。
由於缺少的凝血酶原和其他一些凝血因子的合成都需要維生素K,所以這病的根源是維生素K缺乏。發生維生素K缺乏的原因是:,①剛出生2~3天內進食少,而人奶中維生素K含量亦少。②正常成人腸道中細菌可以合成一部分維生素K,而新生兒出生前,腸道中無細菌,剛開奶時腸道中細菌少,所以合成維生素K量也少,早產兒更容易缺乏維生素K。
本病大都發生在出生後2-3天,很少在出生7~10天后。出血多在臍部和消化道,也可在鼻部成腎臟,嚴重的可發生顱內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大便中有少許血,出血量多時,大便可呈柏油樣或吐出血液,面色蒼白,甚至休克。
新生兒出血症可用維生素K1肌內注射或靜脈滴入,每天一次,連續3~4天,嚴重患兒,需輸血.給難產或早產兒於出生後肌內注射維生素K2l~3天,每天一次,每次5-10毫克,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