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又名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三十種三十卷 元·□□輯;徐沁君校點。中華書局1980.12北京一版,以195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珂羅版影印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編輯的《古本戲曲叢刊四集·元刊雜劇三十種》為底本,參校1924年上海中國書店覆刻照相石印日本大正三年(1914)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覆刻《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等二十二種相關版本排印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 又名: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
  • 時間:1958年
  • 出版社:上海商務印書
元雜劇作品,意義,子目,

元雜劇作品

元雜劇作品集。原為明代文學家兼藏書家李開先的舊藏,清代歸藏書家黃丕烈。黃丕烈題為《元刻古今雜劇乙編》。由此得知,此書至少尚有甲編,惟至今尚未發現。後此書為羅振玉所得。1914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從羅振玉處把原書借出,請當時著名刻工陶子麟覆刻了一部,題為《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1924年,上海中國書店又將覆刻本照相石印,題為《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原書沒有作者姓名,次序雜亂,王國維考定作者,為石印本重新排列次序,並撰《元刊雜劇三十種序錄》文。1958年,《古本戲曲叢刊》第4集收本書珂羅版影印本,題名為《元刊雜劇三十種》。這是現存元代雜劇的唯一元代刊本。30種雜劇中,有其他存本可見者16種。

意義

這些作品與明代抄本、刻本的體制、文學,有很多不同之處。它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比勘資料,而且對研究劇本本身的演化及思想藝術特點,也有很大幫助。《西蜀夢》、《拜月亭》、《調風月》、《三奪槊》、《紫雲亭》、《貶夜郎》、《介子推》、《東窗事犯》、《霍光鬼諫》、《七里灘》、《周公攝政》、《追韓信》、《張千替殺妻》、《焚兒救母》等14種為僅見於此書的孤本,其中有自元代以來未見著錄者,有明中葉以後不得見者,更是研究元代雜劇的珍貴資料。元刊本不分楔子與折數,每組套曲前很少寫明宮調,科白也極為簡略。其中29種冠以“新刊”或“新編”字樣,冠以“古杭新刊”者7種,“大都新編”者3種,“大都新刊”者 1種,字型不一,錯別字、俗體字、異體字、簡寫字很多,而紙墨板式大略相同,可能都是元末書商刊刻的流行曲本,後由藏書者彙輯成集的。1962年,有鄭騫校訂《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台 灣)。1980年,有徐沁君校注《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中華書局出版。

子目

大都新編關張雙赴西蜀夢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新刊關目閨怨佳人拜月亭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古杭新刊的本關大王單刀會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新刊關目詐妮子調風月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新刊關目好酒趙元遇上皇一卷 元 高文秀 撰
大都新編楚昭王疏者下船一卷 元 鄭廷玉 撰
新刊關目看錢奴買冤家債主一卷 元 鄭廷玉 撰
新刊的本泰華山陳摶高臥一卷 元 馬致遠 撰
新刊關目馬丹陽三度任風子一卷 元 馬致遠 撰
新刊的本散家財天賜老生兒一卷 元 武漢臣 撰
古杭新刊的本尉遲恭三奪槊一卷 元 尚仲賢 撰
新刊關目漢高皇濯足氣英布一卷 元 尚仲賢 撰
趙氏孤兒一卷 元 紀君祥 撰
古杭新刊的本諸宮調風月紫雲亭一卷 元 石君寶 撰
大都新編關目公孫汗衫記一卷 元 張國賓 撰
新刊的本薛仁貴衣錦還鄉一卷 元 張國賓 撰
新刊關目張鼎智勘魔合羅一卷 元 孟漢卿 撰
古杭新刊關目的本李太白貶夜郎一卷 元 王伯成 撰
新編岳孔目借鐵拐李還魂一卷 元 岳伯川 撰
新編關目晉文公火燒介子推一卷 元 狄君厚 撰
大都新刊關目的本東窗事犯一卷 元 張文卿 撰
古杭新刊關目霍光鬼諫一卷 元 楊梓 撰
新刊死生交范張雞黍一卷 元 宮天挺 撰
新刊關目嚴子陵垂釣七里灘一卷 元 宮天挺 撰
古杭新刊關目輔成王周公攝政一卷 元 鄭光祖 撰
新刊關目蕭何月夜追韓信一卷 元 金仁傑 撰
新刊關目陳季卿悟道竹葉舟一卷 元 范康 撰
新刊關目諸葛亮博望燒屯一卷 元 無名氏 撰
新編足本關目張千替殺妻一卷 元 無名氏 撰
古杭新刊小張屠焚兒救母一卷 元 無名氏 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