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塍鎮

新塍鎮

新塍鎮位於嘉興市西北部, 東鄰秀洲新區, 西接桐鄉市烏鎮, 南瀕桐鄉市濮院鎮,北靠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水陸交通暢通便捷。

全域面積133.1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達10萬人,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江南水鄉特色的千年古鎮,也是嘉興市秀洲區最大的的中心城鎮,先後被譽為國家園林城鎮、國家級生態鄉鎮、浙江省教育強鎮、衛生鎮、歷史文化名鎮、東海明珠文化鎮、十大新興花卉鄉鎮、嘉興市文明鎮、特色文化鎮、外資利用十強鎮和嘉興市六大衛星鎮之一。是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2014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52億元,增長6.18%,其中:第一產業4.64億元,增長0.25%;第二產業14.84億元,增長2.91%;第三產業15.27億元,增長13.4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85億元,增長22.95%,其中:工業生產性投資完成5.54億元,增長6.5%。財政收入5.32億元。契約利用外資172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02萬美元,出口總額3.17億美元。農民人均收入9260元,增長15.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塍鎮
  • 外文名稱:Xincheng Town
  • 別名:新溪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嘉興市
  • 電話區號:0573
  • 郵政區碼:314015
  • 面積:133.1平方公里
  • 人口:10萬
  • 方言:吳語蘇嘉滬小片
  • 著名景點:小蓬萊公園,能仁寺,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
自然地理,位置,氣候,交通,鐵路,水運,港口,人口,歷史文化,城鎮建設,經濟狀況,鄉鎮特色,美食小吃,大事記,地圖信息,

自然地理

新塍,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嘉興市域的西北部,北瀕瀾溪塘,隔河與江蘇省接壤,南臨京杭運河與桐鄉市相望。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物產豐富。

位置

新塍地處江南水鄉,地勢平擔;河港縱橫交叉;密如蛛網。新塍緊連嘉興市區,是嘉興城市西翼擴張、秀洲新區西北拓展的前沿陣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捷,嘉銅公路到乍嘉蘇高速公路新塍出入口僅5分鐘,並與滬杭高速公路相連,10分鐘可達嘉興市區,1小時均可到達上海、杭州、蘇州三大城市,離嘉興港僅40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於2007年正式通車,並在新塍設有出入口。
城鎮道路寬暢,設施完善,蓬萊路仿古一條街和古鎮相映成輝,頗具水鄉風韻,鎮區有環境優美的小蓬萊公園、千年古剎能仁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總規劃面積為315畝集旅遊、休閒為一體的蓬萊休閒園將啟動開發。生態環境保持鄉鎮領先,是嘉興市人居環境首選的中心城鎮。

氣候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 15.5℃;年降雨量為1167.5毫米,年日照量達到2007小時,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全鎮地勢平坦,平原面積占88.1%;水面占11.9%;平均海拔高度為3.7米。
公路:滬杭高速公路8車道、乍嘉蘇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並擁有互通立交出入口,320國道、07省道貫通全境,大型貨櫃可直達全國各地。

交通

鐵路

嘉興火車站是滬杭鐵路複線在本地的唯一停靠站,與中國28個省市相連。

水運

京杭大運河及北郊河、新塍塘貫穿全境,可容納300~500噸級船舶。航空: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蕭山國際機場均在100公里以內。

港口

距上海港、寧波港、乍浦港分別為120公里、100公里、40公里,東方大港乍浦港可容納5萬噸級船舶。

人口

新塍鎮位於嘉興市秀洲區西北,全鎮區域面積為133.1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4.2平方公里,擁有耕地118118畝,其中:水田103557畝,旱地14561畝;轄4個居民社區、24個行政村,總人口77737人,其中城鎮人口10771人,農村人口66966人。
新塍鎮工業經濟發達,投資環境優良。全鎮有工業企業300多家,主要產業有不鏽鋼金屬製品、電子電器、機械製造、紡織針織等,有規模企業116家。秀洲工業園區新塍分區總規劃面積7.9平方公里,4平方公里的工業功能區開發已初具規模,道路、水、電、通訊、污水管網、綠化等配套設施完善,進區企業達80多家,以不鏽鋼金屬製品、電子電器、機械製造為產業發展導向,著力打造國際先進制造業產業集聚地。
農業設施完善,產業特色明顯。新塍鎮初步形成糧油、蠶桑、畜禽、水產、苗木花卉、瓜果蔬菜六大主導產業,苗木花卉面積達1萬多畝,是浙江省十大新興花卉鄉鎮、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鎮、興林富民示範鎮。
沿洪新公路兩側的秀水萬畝生態農業休閒園,經過建設已初步形成產業格局,有特色苗木、高產桑園、綠色蔬菜、優質糧油等產業和生態餐飲休閒場所,成為都市型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

歷史文化

據歷史文獻記載,新塍鎮始建於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已有1160多年的歷史。新塍曾有“新城”、“柿林”、“新溪”之稱。“新城”之名,相傳始於春秋築城時。至唐代建鎮,仍稱“新城”。唐宋以來,此名沿稱已久,其間有時也稱“新塍”,其名最早見於宋代。
“塍”即“堤”,因低鄉苦於大水,築“塍”御之,故又以“塍”為“城”。清末,為與其他稱“新城”的地名相區別,定名新塍。新塍之為“柿林”,是因地處柿林鄉而得名。新塍鎮域,自唐至清,均在柿林鄉境,鄉因產柿得名,鎮以柿林為別稱。
“新溪”之稱,多見於清代。《新溪詩初鈔·序》記述道:新塍“其水源於天目,環鎮皆水,故統名之曰‘新溪'”。清順治蔡聯壁《能仁寺碑記略》也載:“嘉郡西北二十七里,眾流塗徊,人煙輻轉,西納露水,北接瀾溪,匯而成鎮,鎮名新溪。”故新塍又為“新溪”。

1949年5月新塍解放,成立新塍鎮人民政府。
新塍鎮
1951年5月,新塍升格為縣直屬鎮。以後隸屬於嘉興縣、嘉興市、嘉興市郊區人民政府。
1992年7月,新農鄉併入新塍鎮。1998年5月,桃園鄉、八字鄉併入新塍鎮。
2001年4月26日,浙政函[2001]63號批覆同意嘉興市秀洲區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洛東鄉、高照鄉,原洛東鄉和高照鄉部分行政區域(5個村)併入新塍鎮;新塍鎮1個村和原高照鄉其餘行政區域(5村1居)改由秀洲區政府直轄。新塍鎮現下轄30個村、5個居委會。

城鎮建設

新塍鎮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培育和發展以元宵民俗文化為特色、企業和民眾文化為基礎的基層文化。每年都舉辦元宵民俗文化節和國慶廣場演出,以“元宵民俗文化節”為主題的文藝行街、廣場文藝晚會吸引數萬民眾參與。抓住有利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挖掘古鎮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宗教文化。2006年,新塍鎮被浙江省政府命名為浙江省第三批歷史文化鎮。
新塍鎮
重視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科教興鎮戰略深入實施,新塍鎮投資2600萬元,完成鎮中學一期、二期工程建設,新建鎮中學體育館和階梯教室,學校校舍得到進一步改善。加強學校管理和教育資源整合,對鎮中學、中心國小進行合併和國小網點的調整。
素質教育不斷推進,2003年創建為浙江省教育強鎮,2006年鎮中學和2所國小成功通過浙江省萬校標準化學校驗收,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進一步發展。
新塍鎮認真做好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失土農民安置等工作,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全面推行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社會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新改建了敬老院,鎮敬老院被評為浙江省先進敬老院。認真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關心城鄉困難民眾生活。同時,做好三峽移民安置工作,2003年,新塍鎮被浙江省評為三峽移民安置工作先進集體。
新塍新塍
獲得榮譽:新塍鎮於2005年2月獲得中國千強鎮榮譽稱號,排名920位。新塍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千年古鎮,是嘉興市衛星鎮,秀洲區規模最大的中心城鎮之一,是浙江省教育強鎮、衛生鎮、歷史文化鎮、東海明珠文化鎮、十大新興花卉鄉鎮、嘉興市文明鎮、特色文化鎮、民間藝術之鄉。

經濟狀況

2009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2億元,可比增長7.08%;工農業總產值45.4億元,增長3.07%,其中:工業產值40.1億元,增長3.8%,農業產值5.3億元,增長5.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增長14.2%,其中:工業生產性投入完成8.8億元,增長9.8%,財政收入1.87億元,增長10%,契約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34萬美元,引進區外資金3億元,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農民人均收入11992元,增長12%。社會建設
夕陽中的新塍夕陽中的新塍
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和風情文化異彩紛呈,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培育和發展以元宵民俗文化為特色、企業和民眾文化為基礎的基層文化。每年都舉辦元宵民俗文化節和國慶廣場演出,以"元宵民俗文化節"為主題的文藝行街、廣場文藝晚會吸引數萬民眾參與。
抓住有利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挖掘古鎮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宗教文化。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浙江省第三批歷史文化鎮。
重視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科教興鎮戰略深入實施,近年來,投資2600萬元,完成鎮中學一期、二期工程建設,新建鎮中學體育館和階梯教室,學校校舍得到進一步改善。加強學校管理和教育資源整合,對鎮中學、中心國小進行合併和國小網點的調整。
素質教育不斷推進,2003年創建為省教育強鎮,2006年鎮中學和2所國小成功通過省萬校標準化學校驗收,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進一步發展。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健全,計生宣傳不斷深入,對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政策,計畫生育符合率平均達98.9%,2005年被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集體,2006年被評為市"十五"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
小弄堂小弄堂
認真做好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失土農民安置等工作,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社會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新改建了敬老院,鎮敬老院被評為省先進敬老院。認真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關心城鄉困難民眾生活。同時,做好三峽移民安置工作,2003年,我鎮被省評為三峽移民安置工作先進集體。

鄉鎮特色

省級示範性成校——新塍鎮成校  新塍鎮成校創辦於1986年,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得到不斷發展,僅1996~1998年,投入資金近百萬元。學校共辦班401期,參加培訓24511人次,培訓初、中級技術人才228名。培養機電、財會、經濟管理中專生240名,有力地促進了全鎮工業經濟的發展;農函大綠色證書、特種養殖業培訓.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大大提高了全鎮從業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1998年,創建為省級示範性成校。
古橋古橋
一方名村——大通村
大通村位於新塍鎮最南面,依託京杭大運河和新塍至八字公路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是一個工業、農業全面發展的經濟強村。全村總人口2934人,耕地面積5235.8畝。1998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5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571萬元,利潤10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393元。有一家郊區優勢工程企業——郊區機車配件廠,一個面積為780畝的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1997、1998年分別被命名為嘉興市經濟百強村和郊區十強村。
能仁寺
能仁寺,位於鎮東南,始建於梁代天監二年(503),距今近1500年。唐德宗時翰林學士陸贄舍宅築基,名福業院,宋政和七年(1117)改稱能仁院,清乾隆二年(1737)稱能仁禪寺。能仁寺閱歷千載,幾經興衰,屢廢屢建,殿宇宏偉,氣勢雄渾,四周環水,占地70餘畝。民國27年(1938)農曆五月十三,日寇縱火焚燒東南半鎮,能仁寺被焚毀,倖存遺址有蠶王殿、磚塔及千年古銀杏樹。1997年12月,能仁寺恢復開放。
小蓬萊
小蓬萊,為能仁寺附屬建築十二禪房之一(環清房),與寺院僅一水之隔,有小橋相通,環境幽靜,景色秀麗,人稱能仁寺為新塍之名勝,而環清房則為能仁寺之勝景。環清房又雅稱“小桃源”,後改名為“小蓬萊”。解放後,人民政府撥款重建,闢為公園。經多年修葺整飭,現公園面積一萬餘平方米,廳堂、樓閣、水榭等建築與天然景色融為一體,具有濃郁的江南田園風光,古老勝地又顯得青春煥發。千年銀杏
新塍鎮的那株千年銀杏。這棵古銀杏樹已經有1500多歲了,它栽植於公元503年,樹高28.5米,樹圍達6.8米,是目前農林部門有案可查的浙江省年紀最大的銀杏樹。它種植的年份,正是能仁寺建寺的年份。能仁寺,位於鎮東南,始建於梁代天監二年(503),距今近1500年。唐德宗時翰林學士陸贄舍宅築基,名福業院,宋政和七年(1117)改稱能仁院,清乾隆二年(1737)稱能仁禪寺。
民國27年(1938)農曆五月十三,日寇縱火焚燒東南半鎮,能仁寺被焚毀,倖存遺址有蠶王殿、磚塔及千年古銀杏樹。1997年12月,能仁寺恢復開放。說千年古銀杏在能仁寺里其實也不錯的,因為現在的小蓬萊公園本就是能仁寺的一部分,為能仁寺附屬建築十二禪房之一(環清房),與寺院僅一水之隔,有小橋相通,環境幽靜,景色秀麗,人稱能仁寺為新塍之名勝,而環清房則為能仁寺之勝景。環清房又雅稱“小桃源”,後改名為“小蓬萊”。獲得榮譽
新塍鎮於2005年2月獲得全國千強鎮榮譽稱號,排名920位。新塍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千年古鎮,是嘉興市衛星鎮,秀洲區規模最大的中心城鎮之一,是浙江省教育強鎮、衛生鎮、歷史文化鎮、東海明珠文化鎮、十大新興花卉鄉鎮、嘉興市文明鎮、特色文化鎮、民間藝術之鄉。
吳潤昭私院
吳潤昭私院,建立於晚清太平天國年間,吳氏祖籍江蘇吳江盛澤鎮,為該鎮絲業巨商之一。當時新塍四鄉盛產蠶絲,吳氏為謀求發展,舉家遷來新塍,並建造此院,現為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
閔家大院
在新塍落戶的閔家,據說是朱熹家族的一支,做糧食生意發家,現在後人都居住在國外,老房子裡還保存有完好的木雕,中圖的明代官帽木雕,在江南比較少見。

美食小吃

新塍月餅
有著百多年歷史的新塍小月餅價廉物美,在製作工藝上也有一定的獨特性。
月餅全部是手工製作
新塍小月餅新塍小月餅
新塍月餅全部是手工製作的。新塍月餅基本上以蘇式為主,蘇式月餅的原料保持傳統,和廣式月餅不一樣,而蘇式月餅的一些主要品種是無法機器生產的。
用本地產的芝麻
新塍月餅中最有特色的品種就是椒鹽類小月餅,製作方法是多年傳下來的。而椒鹽月餅最主要的餡料——芝麻用的都是本地自產的芝麻。這些芝麻品種非常優良,而且種植的量很大。新塍芝麻種植,遍地都是。鄰近的烏鎮為了做酥糖,也要來新塍收芝麻。
蘇式皮料就是好
新塍小月餅用蘇式皮料,而廣式月餅是糖水皮。做月餅,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很大一點不同就是蘇式月餅用的皮料是水油皮,水油皮皮層酥鬆,色澤又好看。而皮張的成功與否對於新塍月餅尤為重要。皮張要鬆軟,不能硬,這些經驗都要靠師傅自己摸索出來的。
除了椒鹽月餅,肉月餅也深受嘉興人的歡迎,市區的朋友經常趕早來鎮上購買。
瞎叉三餛飩
瞎叉三餛飩在新塍早已婦孺皆知。"瞎叉三"原應為"瞎扯疝",新塍人土話里形容"別人說什麼都要插嘴,說的又牛頭不對馬嘴"的人。後可能覺得有傷文雅,被改為"瞎叉三",主人姓陳,原籍江西豐城,清末挑著餛飩擔流徙嘉湖, 70多年前,日本人來時,從烏鎮逃到新塍繼續開餛飩店。瞎叉三餛飩從陳法觀的祖父、父親陳春元到他這一輩已三代傳授。現在的瞎叉三餛飩店在新洛西路廣勝橋邊,沒有店招,包餛飩、燒煮,都在店堂里。有一鍋肉骨頭湯,始終用傳統煤爐小火燉著;餛飩的皮子是手工擀的;鮮肉餡是刀剁的;辣油是鐵鍋里熬的;都沒有藉助機械。這種直接從手工出來的吃食,它有呼吸,是蘊含了人的感情的,並且在手工的過程,知道味美該在何處。比如絞肉機出來的肉餡就大不如手工刀剁的鮮活,原因無他,絞肉機根本無法掌握刀頭的輕重緩急,出來的肉餡一律糊塌塌。蟹叉三餛飩肉餡鮮紅,皮子薄如縐,舀在碗裡一朵朵浮起的;肉骨頭湯加紅辣油調味,吃一朵是一朵。這餛飩下酒也好,早晨總有些老人在餛飩就酒,邊吃邊聊,樂在其中。
洛東羊肉
新塍養羊歷史悠久,歷來就有食用羊肉的習慣,有紅燒羊肉、白切羊肉、炒羊肉,一般都是用來招待親朋好友。新塍的洛東所燒羊肉最有名,四十年代該地有好幾爿羊肉店。當地流傳:“七月半開羊刀,清明邊割青草”,就是農曆七月半過後開始殺羊,清明過後割草肥羊。1984年開始,洛東羊肉逐步向周邊地區擴展,新塍鎮的飯店一到秋季,都有羊肉供應,近幾年,嘉興城內一到秋季羊肉飄香,甚至,上海有人專門開汽車到新塍來買洛東羊肉,同時,有不少洛東人到上海開洛東羊肉店,因此,洛東羊肉在上海已有一定名聲。 洛東羊肉的加工相當講究,原料有羊肉、紅棗、枸杞子、老薑、辣椒、糖、黃酒、天然香料、醬油、食鹽等。加工後的紅燒羊肉呈棗紅,有光澤,入口油而不膩、酥而不爛,無膻味,高蛋白,低脂肪,滋陽補氣,中醫上稱羊肉具有溫補之功效。 目前,新塍鎮成立了“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洛東羊業專業合作社”,對洛東羊肉進行品牌開發,註冊了“洛東”商標,在2004年12月上海舉辦的嘉興市名特優新農產品展覽會上深受消費者青睞。“洛東”羊肉除滿足本地市場外,還銷往北京、上海、溫州等地。
“老王”豬油燒餅
“老王”豬油燒餅,是新塍著名特色風味早點,有鹹、甜、椒鹽、辣味等品種,以鮮、香、味美為特色。其中的辣味燒餅,鮮、辣、肥、香齊全,食之齒頰留香,令人難忘。各式燒餅,以麵粉、豬油、香蔥、辣椒、味素、食鹽等為原料製作而成,色澤焦黃,鹹鮮鬆脆,蔥味濃郁,麻香誘人,再配以金黃香脆的油條,則風味更佳。
地址:新塍汽車站向東走150米
新塍牌菜籽油
新塍菜籽油早在清代中葉時期就非常有名,當時上海杭州蘇州等周邊城市都來新塍採辦新塍菜油。目前新塍油廠生產的新塍牌菜籽油已通過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是浙江省名牌農產品,嘉興市著名商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大事記

1978年,八字公社鎮南大隊第二生產隊劃歸新塍鎮管理,次年正式成立新塍鎮蔬菜隊。
1979年,新塍郵電局改裝電話交換機200門開通使用,與嘉興市內自動電話聯網。
1980年,新建新塍至嘉興公路通車,全長17公里。
1984年起,新塍國營商業實行“改、轉、租”,推動全鎮的商業改革。
1990年,完成有線電視網安裝工程。
1992年,全鎮舉行首次田徑運動會;新農鄉併入新塍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1995年,會同杭州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所編制完成新塍鎮總體規劃(1995~2010年)。
1996年,投資500萬元,日供水1萬噸的地面自來水廠建成。
1997年,舊城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新塍鎮志》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千年古剎能仁寺恢復開放,1998年元旦舉行盛大恢復迎佛儀式。
1998年,桃園鄉、八字鄉併入新塍鎮,使新塍成為郊區最大的中心城鎮。

地圖信息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政府(蓬萊路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