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歷史

新加坡歷史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

1959年,新加坡實現自治,成為自治邦。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基本介紹

早期文明,英屬時期,日據時期,自治階段,新馬合併,單獨立國,

早期文明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室利佛(三佛齊)自683年間征服巨港之後崛起,國內統治成功之後便稱霸蘇門答臘全島,繼而向周圍擴張,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糞他海峽。由於三佛齊連年征戰,國力不斷削弱。11世紀,南印度注輩國勃然興起,大舉東征,攻占三佛齊首府巴林邦,逼其遷都詹卑。新馬地區單馬令等屬國也乘三佛齊衰弱之機紛紛擺脫其羈絆。在此期間,三佛齊的一位王子名叫聖多羅伏多摩(桑尼拉烏他瑪),在其岳母即廖內島女王的資助下,1299年來到新加坡島建立僧伽補羅國( 又譯新加坡拉),梵文意為“獅子城堡”。新加坡拉王朝立國百年,因其北方受到暹羅的威脅,南方又遭爪哇虜掠,王位傳至五世,遂為麻諾巴歇所滅。
13世紀末,室利佛逝國的王室後裔拜里米蘇拉來到新加坡,但是不久之後,因得罪暹羅大城府王國,導致對方派藩屬彭亨出兵討伐淡馬錫拜里米蘇拉不敵逃到馬六甲,改五嶼地名為滿刺加,建立了馬六甲王國(滿刺加、麻六甲)。1414年, 拜里迷蘇拉國與蘇門答臘波散王國的公主結婚, 並改信伊斯蘭教, 招徠許多穆斯林到滿刺加經商。由於馬六甲王國地處馬六甲海峽,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很快就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國際貿易中心和東西方交往轉口站。
隨著葡萄牙與荷蘭人的到來,及亞齊的崛起,新加坡捲入區域博弈中,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毀了河口的據點。1600至1700年,新加坡逐漸沒落。

英屬時期

新加坡的近代史肇始於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登入新加坡,與柔佛的胡申蘇丹和天猛公簽訂正式條約,統治新加坡。1824年,兩項新條約使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屬土。新加坡作為自由港,吸引了來自周邊各國的移民。新加坡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以華人為主,包括馬來人印度人和歐裔人等在內的多元種族的東南亞商貿樞紐。1821年,首批移民的中國帆船自廈門開抵新加坡。到1836年,新加坡的華僑人口增13749人。
英國統治新加坡初期,為了使各族裔能自行管理族內事物,曾執行了一段時間的甲必丹制度,就是各民族首領直接監督,由頭人向駐紮官負責的制度。1826年,新加坡與馬六甲合併為海峽殖民地時,甲必丹制度1826年11月廢除,新加坡開始有了自己的司法制度。1832年,新加坡成為海峽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位於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直接管轄。
殖民統治者時期,殖民者對新加坡族群實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種族隔離政策。殖民時期,新加坡各族群團體間都有很明顯的經濟、勞工分界線,各自居住在彼此獨立的空間區域,職業和學校中,華人社會處於半自治狀態。官吏、駐軍和商賈主要是英國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華人包括富商、內地農民和勞工。馬來人通常是漁夫和船夫,並擔任巡邏警察。
1820年至1840年,新加坡作為港口城市飛速發展。蘇伊士運河在開通後,新加坡成為連線歐洲和中國的最短路程,大大提高其國際戰略地位。1931年至1947之間,本地出生人口開始超越移民人口。

日據時期

1942年2月15日,英軍總司令白思華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陸軍第25軍占領新加坡改名為昭南島。由於華人對日本的頑強抵抗,激起日本人對華人族群的整體仇恨。日本人占領新加坡之後,支持馬來人並利用告密政策,鼓勵馬來人告密華人和殺害華人,拉大了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隔閡和仇恨。日本統治新加坡的時間裡,新加坡民生凋敝、人口傷亡慘重。集體屠殺的地點有20多處,被殘酷殺害者達25000多人,是新加坡開埠來的大浩劫。另一方面,日軍採取各種手段瘋狂搜刮人力,以補充在戰爭中的軍力和勞力的不足。僅在為日軍擴大侵略需要而修建的“死亡鐵路”中,就從新加坡和周邊國家徵募了15萬民工服苦役,其中“有一半人員被摧殘致死”。日本對新加坡採取了瘋狂的經濟掠奪政策,“人們繳納的徵稅稅率,在日本統治期間增加了40倍”。

自治階段

1945年9月,英軍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軍事管制結束後,海峽殖民地就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戰後的新加坡已經與戰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發言權,總督的權力被分散,一個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組成的顧問組成立。1947年7月變為兩個分開的行政及立法會議,1948年3月20日,新加坡舉行了第一次選舉;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憲法,享有較大的自治權。1954年11月21日,人民行動黨正式成立。
1947年,新加坡有華人72.9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77.8%,是新加坡華族占總人口的最高比例。1949年以後,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幾乎完全停止,新加坡的華人移民主要來自馬來亞。1951年,英政府修改華校中學制度,此舉導致了1951年大罷考事件,南洋大學於1955年在創立。
1955年,新加坡舉行選舉,馬紹爾成為新加坡第一位首席部長,由他所領導的勞工陣線,同巫統和馬華工會組成聯合政府,由於爭取完全自治談判破裂,馬紹爾於1956年6月6日辭職。1957年3月,林有福率領的談判代表團在倫敦談判中對新加坡新憲法的主要條文達致協定。
1958年8月,英國國會通過了《新加坡國家法令》,新加坡從此實現了完全自治,英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宣布緊急狀態等權力。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5月30日,舉行第一次大選,人民行動黨在51個立法議院議席中贏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職,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
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沙撈越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聯邦,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投票,最後71%的人投贊成票,於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新馬合併

組建馬來西亞聯邦後,新加坡民族主義並未終結,隨著與馬來西亞執政黨之間摩擦的加劇而進一步高漲,直接推動其建立獨立主權國家主張的提出與實現。
合併後,新加坡開始和中央政府發生矛盾,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新加坡的商人也開始投訴中央政府歧視他們。
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後升溫,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將關閉新加坡的中國銀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國銀行在資助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活動。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後, 印尼和菲律賓就與其斷交,尤其是印尼堅決抵制該聯邦的成立。由於印尼是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印尼的斷交使新加坡經濟遭受嚴重損失。
兩地在政治上也有衝突,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參加了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黨不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個選區也被人民行動黨奪取。
人民行動黨成立後提出了“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的口號,這與當時巫統的領導思想相違背。由此,導致1964年7月21日爆發了巫華暴亂(黑色星期二),同年的9月2日,芽籠地區發生了巫華衝突。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認為解決兩個族群衝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以保證馬來族的統治,於是,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為共和國,尤索夫·賓·伊薩克出任首任總統。

單獨立國

新加坡在建國後尋求國際承認,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大英國協,1967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共同簽署《東南亞國家聯盟宣言》,除了主權糾紛,其它重要的問題包括住宅短缺,1961年的居民區火災導致大批人員失去家園,缺乏土地與天然資源,失業率當時高達12%,各種族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隔閡,民族間關係緊張,衝突、矛盾時有發生等問題。
1966年2月,新加坡工藝學院附近發生暴亂。除了和東南亞鄰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外,新加坡還積極地向外發展引進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外資和企業來新加坡發展,用大國的勢力來均衡新加坡的外交威脅。1967年4月,新加坡與印尼完全實現了關係正常化。
新加坡開始發展工業及經濟,於1961年設立的經濟發展局致力於實行國家經濟發展方針,重視製造業,裕廊工業區正式成立,並在加冷、大巴窯等地建立輕工業基地,為了吸引外資,政府決定給予外國企業優惠,同年,經濟發展局重組,裕廊鎮管理局以及新加坡發展銀行也在該年成立,使得新加坡的製造業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1949~1965年,新加坡總人口增長較快,人口增長率在28‰~48.8‰間,總人口從1950年的102.2萬人增加到1965年的188萬人。1966~1986年,總人口增長幅度明顯趨緩,人口增長率在13‰~23‰之間,1966年起,新加坡政府開始實行抑制生育政策。
為了以國家認同取代種族認同,新加坡政府延續殖民地時代偏重英文的政策,大力發展英文教育,加強英語在政府、商業、資訊、社會等各方面的運用。政府重視英文的政策迫使家長紛紛為孩子選擇英校,最終導致華校解體。華文兩大報《星洲日報》《南洋商報》於1983年強制合併。1987年,政府實施統一源流的教學,推行以英文為教育媒介語、母語為第二語言的雙語教育政策,並且讓唯一的中文大學-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合併,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20世紀7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開始推行講華語運動,80年代設立中學儒學課程,90年代宣布新的華文教育政策。
亞太和區域社會經貿格局的改變,促使新加坡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對其文化政策進行調整,改以多元文化政策以取代建國前期推行的抑制種族文化政策,鼓勵各民族保留和發展自己的文化與傳統。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加坡開始著手進行稅制結構的調整,試圖降低所得稅的稅率,進行了一系列的稅制改革,大幅度調整了政府的稅收結構。1982年開徵外國勞工稅,1994年4月1日開徵貨物與勞務稅。新加坡充分發揮馬六甲海峽的地緣優勢,成為世界最大的煉油中心和石油交易市場之一。新加坡社會的繁榮與穩定及利益多元化傾向使非政府組織大量湧現,如新加坡自然協會、婦女行動和研究聯合會 、伊斯蘭教專業人士聯合會等。為達到族群融合的目的,1989年3月,新加坡政府出台了族群融合政策。
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新加坡高等教育在規模上得到很大的擴展;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新加坡政府開始通過政策手段大力推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
新加坡政府為彌補因低生育率而導致的人口數量不足、平衡種族結構和發展高新產業,採取大規模引進高素質移民的國策。從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不斷提出吸引優質勞動力的計畫。1977年,新加坡推出國外人才居住計畫。1990年10月3日,中新建交後,中國人始大規模湧入新加坡。
1990年11月28日,吳作棟接替從1959年開始執政的李光耀,成為新加坡第二位總理。
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舉行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選總統,納丹於1999年9月1日,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選總統。
2004年8月,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總理,並於2006年5月、2011年5月和2015年9月三度連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