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依附論

新依附論,發展經濟學中的一種新理論。主要內容是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經濟時應該如何處理同已開發國家關係。巴西著名經濟學家多斯·桑托斯是“新依附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新依附論不同於早期依附論。早期依附論的主要觀點是:在當代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範圍內,落後國家必須與已開發國家在經濟上“脫鉤”,以擺脫“依附”狀態,否則就不可能取得發展。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拉美一些大國特別是巴西以及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在保持甚至擴大同外部聯繫的情況下取得了較快的經濟發展。因此依附論學者修改了早期的觀點,認為“依附論”與發展並非水火不相容,在“依附”的狀態下也可以有發展,這種發展可稱為“依附性發展”,被結合進入國際經濟體系的第三世界國家可以取得“依附性發展”,甚至可以實現工業化。這一理論被稱為“新依附論”。新依附理論承認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既然對已開發國家的機器設備和技術有較強的依賴性,受制於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壟斷,那么這種“依附性發展”對開發中國家會造成一些不利影響。第一,依附性發展使一國經濟內部形成所謂二元經濟結構,即在保留傳統的出口部門的同時,又形成一個依賴外國技術和資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現代工業部門。這種二元結構導致生產結構不平衡,收入高度集中和分配不公等一系列問題。第二,上述問題嚴重限制了國內市場的發育。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為特點的現代工業,沒有能創造出與勞動力和社會人口增長相一致的就業機會,從而造成較高的失業率和較低的工資收入,嚴重限制了國內消費市場的擴大,最終也必然制約經濟的發展。第三,在這一基礎上實現的發展造成了社會的兩極分化。少數較發達的中心城市急劇膨脹,出現了城市化的趨勢,使經濟發展出現嚴重的不平衡。但是,新依附理論者認為簡單地切斷與外部已開發國家的聯繫,一舉結束“依附性”是不現實的。實際上,今天的國際壟斷資本是能推動某種形式的工業增長的。因而,開發中國家應根據這一實際情況,積極改造內部生產結構。新依附理論對理論界的挑戰是,在當今這個相互依存不斷加深的世界裡,為什麼在被結合進入同一世界經濟體系後,有些“依附性”國家逐漸變富了,而有些“依附性”國家則仍很貧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