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紅利

“傳統的人口紅利”逐步減弱帶來發展的挑戰,但也同時創造出一些新的發展機遇,或者可以說是創造出“新的人口紅利”。“新人口紅利”則可能孕育出新的發展機會和發展模式,並可能有著更大的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人口紅利
  • 外文名:new Demographic dividend
  • 套用鄰域:生產就業
簡介,背景,歷史變化,新的人口紅利,人力資本紅利,消費和服務紅利,老年人口紅利,策略方向,

簡介

人口紅利從人口結構性變化的角度來解釋中國經濟成長,以及論述未來人口變動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挑戰。
人口結構轉變過程中會形成一些“新的人口紅利”,則可能孕育出新的發展機會和發展模式,並可能有著更大的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背景

新人口紅利
新人口紅利新人口紅利
歷史地分析“人口紅利”和國家發展關係的目的在於說明,人口結構性轉變的“紅利”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一種潛在性的影響,這樣的“潛在性的紅利”需要通過勞動力市場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通過制度改革,才能夠轉化成為現實的人口紅利。
面臨著國家人口結構變化帶來“人口紅利”減弱或者逐步消失的挑戰,勞動適齡人口的比重從2011年開始已經下降,而勞動適齡人口總量從2012年開始也已經下降,老齡化的速度在加快,社會撫養係數也開始轉頭向上不斷提高。人口紅利減弱對於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值得警惕的,但如果我們意識到人口結構性變化對於經濟社會發展並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可能也不必要對於人口紅利的逐步減弱而驚慌失措。

歷史變化

新人口紅利
新人口紅利新人口紅利
新人口紅利歷史地看,中國的人口紅利變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2年—2000年,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保守來看,對人均產出貢獻在15%以上,也有說法認為,25%的人均產出都是人口紅利帶來的;
第二階段是2000—2013年,這個階段,人口紅利的貢獻開始減少,直至消失;
第三階段是2013年—2050年,人口紅利為負。

新的人口紅利

人力資本紅利

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壽命的延長,共同增加了勞動者的人力資本,這使得人力資本替代勞動力數量得以可能。
只要人力資本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率超過勞動力數量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人口結構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人口紅利消失”就可以轉而被新生成的“人力資本紅利”所替代,並創造出新的發展動力。同時,促進“人力資本紅利”發揮作用,才能真正落實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使創新驅動的經濟社會發展得以實現。

消費和服務紅利

新人口紅利
新人口紅利新人口紅利
“傳統的人口紅利”的典型特點是勞動適齡人口比重提高和社會撫養係數下降,在此人口結構變動下帶動了投資率提高的經濟發展方式。人口結構轉變帶來老年人口比重提高和社會撫養係數下降,會造成人口紅利的減弱,帶來投資率的下降,但也相應帶來消費率和服務需求的提高。這種消費和服務的增加,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為養老、護理等等社會的負擔,但也有可能構成新的發展動力。
如果消費和服務提高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快於投資率下降對於經濟成長的影響,這樣的“傳統人口紅利”的減弱也就能夠被增加著的“消費和服務紅利”所替代。同時,這樣的增加著的“消費人口紅利”本身意味著提高居民的生活福利,並且形成一種以服務為導向的、以福利幸福為追求的經濟社會模式。

老年人口紅利

老年人口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在延長,老年人口數量和比重的提高,也意味著可以利用的老年人力資源和老年人力資本的存量在增加。如果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快於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的下降,總體上由於“傳統人口紅利”減弱所帶來的生產能力損失就能夠被生產性老齡社會帶來的經濟社會貢獻增加所替代。
因此,在充分認識老齡化過程對於經濟社會確實帶來諸多挑戰和不利影響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有另一種顛倒過來的思路,那就是生產性老齡社會建設本身就是蘊含著解決“老齡化”挑戰的對策思路,並為開闢新的人口紅利提供可能。

策略方向

1、必須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實行一系列的包括教育制度、人才制度、創新制度、收入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等改革,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儘快向創新經濟轉變、儘快向消費服務經濟轉變、儘快向生產性老齡化社會轉變。
2、要加快轉變的速度,才能夠適應人口結構正在發生的快速轉變,在這樣過程中的人力資本紅利、消費和服務紅利以及老年人口紅利才可能內嵌成為經濟社會成長的積極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