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射頻靶點熱凝術

新一代射頻靶點熱凝術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疼痛聯合研發中心和仁濟醫療上海沐陽醫院研發的新一代微創射頻靶點熱凝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一代射頻靶點熱凝術
  • 針尖:0.7mm
  • 更安全:精準定位,選擇性高
  • 損傷小:創口小,不殃及其他神經
簡介,突出貢獻,原理,適用,療法對比,

簡介

新一代射頻靶點熱凝術是運用調溫射頻儀器,針尖只有0.7mm大小,在儀器的監測下穿刺,針尖直達病灶,作用於半月神經節,只阻斷病變神經的痛覺,其它感覺仍在,使病變神經不再傳遞疼痛。避免傳統開顱手術治療的危險性,在C臂機監測下,只毀損病變神經,不損傷其它神經,達到治療目的,整個過程中安全性很高。傳統射頻熱凝療法存在的最大缺點:定位不準,並由此帶來的併發症,傳統射頻熱凝毀損療法的創傷、危險性和治療費用明顯低於開顱手術治療。此項技術不能廣泛開展的主要原因是卵圓孔位置深在顱低,解剖差異較大,但定位不準而可能引起出血、損傷鄰近組織或其它嚴重併發症。因此,如何讓穿刺能夠定位準確是此項技術醫學上的難題。

突出貢獻

一、更安全:精準定位,選擇性高。避免傳統開顱手術治療的危險性。在影像監測下穿刺,射頻針尖直達病灶,通過選擇性阻斷三叉神經的痛覺纖維,保留了觸覺纖維,使病人的疼痛症狀很快消失。
二、損傷小:創口小,不殃及其他神經。微創治療創口僅有針眼大小,可以很快癒合,不留下任何傷疤。 同時通過控制射頻溫度,不僅精確控制並保護損傷灶的神經,也大大減少了其他正常神經組織的損傷。
三、療效好:復發率低,併發症少。由於是在影像監測下進行穿刺定位,與以往盲穿、外圍手術相比,不但安全性增大,且療效顯著,有效地降低了復發率。同時,基於保護神經的原則,在治療過程中採取針對性治療,有效避免了以往“一支疼痛,三支損毀”所帶來的副作用。手術後,疼痛症狀迅速消失,見效快、療效好。

原理

射頻熱凝療法是:利用高溫作用於神經節、神經乾和神經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射頻熱凝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和重視。但射頻熱凝術穿刺亦有一定的創傷和併發症,如顱內出血、頸動脈損傷、頸動脈海綿竇瘺或其他顱神經損傷等。儘管這類併發症發生率很低,但仍應高度警惕,術前應讓患者和家屬充分知情。統計各地經射頻熱凝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病例,發症發生的原因之一是盲穿或者無影響設備以及醫生技術引起的方向和靶點錯誤。穿刺方向過於偏前極易刺入眶下裂,造成視神經和相關顱神經損傷,所以,射頻熱凝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關鍵所在是穿刺部位是否準確。能否準確的穿刺到卵圓孔處半月神經節內是本方法治療成功的首要環節。

適用

新一代射頻靶點熱凝術的適應症
1.年老體弱的三叉神經痛患者;
2.微血管減壓術後復發的患者;
3.長期服用較大劑量的卡馬西平或/和苯妥英鈉的患者;
4.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5.一般狀況好的較年輕病人;
6.治療後復發病人。
新一代射頻靶點熱凝術的禁忌症
1.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的皮膚和深層組織內有感染病灶者。
3.有出血傾向或正在進行抗凝治療者。
4.對局麻藥過敏者。
5.低容量血症者。
6.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不穩定期。
7.顱內占位性病變

療法對比

藥物治療:卡馬西平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首選藥物,但如果長期服用卡馬西平,身體對藥物就形成一定的抗體,也就是有了耐藥性,這時藥物止痛效果漸失。當人體對藥物形成抗體時,不要強行加量,強加藥量起不了多大的止痛效果,對肝臟等造成的損害卻是不可逆的。
封閉治療法:操作複雜,根據醫生的經驗操作,效果與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關係密切,有風險。治療會破壞神經分布區感覺支,有可能導致眼瞼角膜知覺喪失,致角膜潰瘍,甚至失明。極容易復發,很多患者進行封閉治療三叉神經痛後都有復發的情況。
伽瑪刀治療:將伽瑪射線聚焦於預選的與疼痛有關的腦部神經核團或痛覺傳導通路上,一次大劑量照射毀損痛覺的傳導通路、阻斷痛覺的傳導而達到鎮痛的效果。但一次治療費用昂貴,且成功率不高,在60%左右,有可能造成遠期放射性腦損傷。
開顱手術:腦部有密集的神經、血管和一些重要的腦組織,手術中稍有不慎,損傷了某處神經或腦組織,便會造成一些正常功能甚至生命的喪失,因此,實施開顱手術必須具有精湛的醫術和經驗。同時,患者還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和術後感染的風險以及很長的康復周期,一旦復發不能再手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