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旺斯科姆人

斯旺斯科姆人

20萬年早期人種

20世紀30年代,斯旺斯科姆的頭骨在英國南部泰晤士河近斯旺斯科姆村發現。對研究人類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斯旺斯科姆人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歐洲
斯旺斯科姆人,發現,特點,發現地介紹,相關學說,災變說,依據,相關知識解讀,尼人特徵,阿舍利文化,

斯旺斯科姆人

古蹟古蹟
歐洲大約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化石之一。20世紀30年代,斯旺斯科姆的頭骨在英國南部泰晤士河近斯旺斯科姆村發現。對研究人類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發現

1935年開始發現於英國肯特郡斯旺斯科姆的全聖教堂附近泰晤士階地的礫石坑中。化石包括一塊枕骨(1935年發現)、一塊左頂骨(1936年發現)和一塊右頂骨(1955年發現),它們屬於同一個青年女性個體。這幾塊骨骼的形狀似現代人的骨骼,只是頂骨特別厚。關於它的系統位置,一種意見是視之為“前智人”類型,這一類群不經尼人而進化為晚期智人。但強調斯旺斯科姆之尼人特徵及原始性的人則把它放到早期尼人類群中。還有一種看法是把它放到包括施泰因漢人、埃林斯多夫人、斯虎爾V號人和克拉皮納人在內的所謂“類尼人”這一類中。
與人化石一起發現的很多,包括相當於阿舍利文化(Acheulean)中期的若干手斧和石片工具以及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antiquus)、梅氏犀(Dicerorhinusmercki)、大角鹿(Megacerosgiganteus)和黇鹿(Damacladoriana)等26種哺乳動物化石。時代確定為民德-利斯(Mindel-Riss)間冰期。

特點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南部泰晤士河近斯旺斯科姆(又譯斯萬孔貝)村發現的被稱為斯旺斯科姆的頭骨顯示出非常複雜的特點,從它的尺寸、比例以及頭骨彎曲度來看,已在現代智人的變異範圍之內。但是它的骨壁很厚,現代人的2倍,前額較低。對這具頭骨歸屬的爭議一直延續到1964年,兩位英國古人類學家套用計算機來幫助分析這具頭骨的性狀。他們將大量的尼人頭骨和現代人頭骨的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斯旺斯科姆的頭骨處於尼人的變異範圍之內,在許多方面仍很原始。
頭骨頭骨

發現地介紹

肯特是英格蘭的一個郡,位於倫敦東南,其郡府是梅德斯通。肯特與東薩塞克斯、薩里和倫敦相鄰,與薩塞克斯它隔泰晤士河口。隔多佛爾海峽和它與法國相望,通過英法海底隧道它甚至與法國相鄰。
地圖地圖
斯旺斯扎的採石場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肯特就已有人居住。麥德偉的巨石陣是新石器時代建造的。從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羅馬時代都有遺蹟留存下來。
肯特的名字來自布立吞亞支中的Cantus(邊緣),本來指肯特東部的海岸地區。愷撒於前51年稱之為Cantium。
5世紀時肯特東部有一個獨立的王國
坎特伯雷是聖公會的宗教中心,聖奧格司丁的教座。一般聖奧格司丁被看作是將基督教帶到英格蘭的人(597年)。
郡內有兩座城市:坎特伯雷和羅徹斯特。不過1998年當地政府重新組織時羅徹斯特喪失了其城市的地位。
肯特被稱為“英格蘭的花園”,但是在過去當地的田園風景已被農莊工業取代了。此外在過去數世紀中其它工業也在肯特立足。棉紡、造鐵、造紙、水泥和工程都曾在此興旺。漁業和旅遊業今天依然在海岸地區非常重要。20世紀東肯特煤田被開採,今天在鄧傑內斯有一座核電站。不過泰乃特被看作是英格蘭東南發展最少的地區。
海港、海底隧道和兩條英國機動車路是英國通向歐洲大陸的連線。漫斯頓和羅徹斯特各有一座機場。肯特境內還有兩座小機場。

相關學說

災變說

災變說(catastrophic hyqothesis)
太陽系起源中的學派,認為行星是某種偶發事件引起的劇變而形成的。第一個災變說是法國人G.L.L.布豐1745年提出的彗星說:認為一顆大彗星掠碰太陽使它自轉起來,而碰出的太陽物質在繞轉過程中形成了行星和衛星。它否定上帝創世,一度有相當影響。從19世紀 70 年代~20 世紀50年代,出現了20多種災變說。其共同的特點是仰仗 2 顆或 3 顆恆星(其中有一顆是太陽 ) 的彼此接近或碰撞來解釋行星的起源。但是後來發現,它們至少有三大難題:①恆星間的接近或碰撞機率極小,難以說明有眾多日外行星系存在。②從恆星或太陽拉出的物質擴散的速度遠大於凝聚速度,不會形成行星。③ 計算表明 ,這種模式同樣迴避不了角動 量 的困難。因而20世紀50年代後逐漸走向衰落,有些學者還放棄了原有觀點支持新星雲說。當然也有些災變說也含有一些可取之處,如美國T.C.張伯倫和F.R.摩爾頓的災變說中有關行星由星子碰撞吸積方式形成的思想現已為多數新星雲說所承襲和發展。
見證見證

依據

在30年代,1932年發現的斯埋漢姆頭骨和1935年發現的斯旺斯科姆頭骨使一些學者認為晚期智人早在尼人之前已經出現,所以尼人應是演化中的一個旁支。這兩具頭骨顯示出有較圓的頭顱和較高的顱頂。雖然今天大家都承認這兩具頭骨上直立人的性狀仍很明顯,但是在當時卻形成了一種叫"人科災變說"的理論,認為以這兩具頭骨為代表的晚期智人大約在20萬年前已經出現。可是他們受到尼人的壓制,因為尼人在體質上更加適應嚴酷的冰期氣候,而體質形態上更為進步的晚期智人只是生存在亞洲一些較為溫暖的地區,逐漸發展出更為進步的技術和文化。大約在3.7萬年前,他們返回歐洲取代並消滅了尼人。

相關知識解讀

尼人特徵

頭骨低長和眉脊發達近似於直立人,但其枕骨較為圓隆,不似直立人的明顯的呈角狀轉折。腦量略大於現代人的平均值,但決不意味尼人的智力高於現代人,而可能與尼人的肌肉較為結實有關。尼人的面部較為特別,中面部尤其是鼻部明顯向前突出,許多人解釋為這是對寒冷氣候的適應。尼人的牙齒的位置非常居前,以致於第三臼齒與下頜支之間出現一較闊的間隙。顴骨傾斜地向後轉折,而非現代人之“高顴骨”那樣的角度。肢骨比現代人粗壯,關節面大,反映了尼人龐大的身體結構和厚實的肌肉。現時的研究表明,尼人的大腿和前臂呈略呈弓形的彎曲,但其步態仍類似於現代人,而非過去步勒所說的彎腰、屈膝和用腳外緣著地的姿勢。
化石化石
大多數尼人居住於山洞,他們能夠捕獲大、小動物和攜帶獵獲物。有人認為尼人已經會用獸皮禦寒和構築隱蔽所。尼人製造的工具被考古學家稱為莫斯特工具,即大多從燧石石核上打下石片後修整成尖狀器、刮削器和石刀。尼人已懂得埋葬死者和放置陪葬品。

阿舍利文化

阿舍利文化(Acheulian)
非洲、西歐、西亞和印度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法國亞眠市郊的聖阿舍爾而得名。文化遺物出土 。
於高出索姆河河面30米的階地砂土層中。時代為中更新世。已知最早的阿舍利文化遺存在非洲,年代距今約150萬年;最晚的遺存距今約20萬年。一般認為該文化的石製品是由直立人製造的。但較晚的阿舍利文化已與早期智人(見智人)共存。阿舍利文化的代表性石器為手斧,較阿布維利文化的手斧進步,是用軟錘(骨棒或木棒)技術打製成的。特點是器身薄,製作時留下的石片疤痕較淺,刃緣規整,左右對稱,器形有扁桃形、卵圓形、心形等。在西班牙,曾發現該文化的洞穴和岩棚遺址。在肯亞,也發現了湖邊居住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