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師

斫琴師

斫琴師:在製作古琴方面有較深造詣的人。其中“斫”字是用刀、斧砍的意思。

做一個合格的斫琴師必須經過傳統文化關、古琴藝術關、工藝美術關、身體關四大關口,古琴製作與其他樂器有著本質的不同,一個優秀的斫琴師在琴學研究以及傳統文化方面都應該有一定的造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斫琴師
  • 類型:製作古琴方面有較深造詣的人
  • 屬於:傳統藝術與技藝
  • 時代:周
歷代斫琴家簡介
一、漢代以前的斫琴名家
古琴是中國出現最早的樂器之一,據傳最早的斫琴者、古琴的創始人為神農氏,《新論·琴道》中記載:“昔神農氏繼宓義而王天下,亦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據《禮記·樂記》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可見舜也參與了斫琴的研究。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斫琴技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史傳古代四大名琴中的其中兩個即產生於這個時期,分別是齊桓公的“號鐘”,楚莊公的“繞樑”,可惜斫琴者何人已無從考證。
西漢名琴有司馬相如的“綠綺”,為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其斫琴者也無從考證。
東漢斫琴師中著名的有曾任長沙太守、著名醫學家、《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仲景,據《古琴疏》記曰:仲景入桐柏山中採藥,遇一人求診,曰:“子之腕有獸脈,何也?”其人實告:“吾乃嶧山老猿也。”仲景以囊中丸藥與之,一服即愈。明日肩一巨木至,曰:此萬年桐也,聊以相報。仲景乃斫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萬年”。
另外,東漢文學家蔡邕曾斫一琴,名為“焦尾琴”,位列古代四大名琴之一。據《後漢書》記載:“蔡邕泰山行,見焚桐,聞爆聲曰:‘此良木也’,取而為琴,是為‘焦尾’。” 後來古琴形制中的“焦尾式”,亦稱“宣和式”,即蔡邕所創製。
二、唐代斫琴名家
唐代的斫琴師中名家很多,其中以雷、郭、張、沈四家最為有名。而其中又以雷、張兩家最為突出。
四家中“雷”指雷氏。雷氏出於四川,有三代共九位斫琴大家,號稱“蜀中九雷”,分別為:雷紹、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儼、雷珏、雷會、雷迅。其中雷紹、雷霄、雷震、雷威、雷儼為第一代,時在唐代開元年間。雷家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為著名,傳說他的技藝經世外高人指點、出神入化,《琅寰記》記載:“雷威斫琴不必皆桐,每於大風雪中獨往峨嵋,擇松杉之優者伐而斫琴,妙過於桐。”說明唐代制琴大師雷威已經開始用杉木製琴了。可見雷氏對於古琴選材已不拘泥於桐木,而喜歡用杉木。桐木琴的缺點是容易變形,杉木則不易變形,能保存千年之久,自雷氏用杉木斫琴之後,至今斫琴師們仍然喜歡用杉木。據蘇軾《雜書琴事》所載雷公琴的特點:“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加反文〕。其聲出於兩池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餘韻,其精妙如此。”《琴雅》云:“貞元中,成都雷生所制之琴,精妙無比,彈之者眾。”現故宮博物院藏有唐代雷琴“九霄環佩”、“大聖遺音”等。
四家中“張”即指張越,為吳地斫琴家。《琴苑要錄·斫琴記》記載;“唐賢取重惟張、雷之琴。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雅。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
四家中“郭”指郭亮,乃蜀中名家,其所斫之琴以清雄厚沉細為特點,《陳氏樂書》記載:“然斫制之妙,蜀稱雷霄、郭亮,吳稱沈鐐、張越,宵、亮清雅沉細,鐐、越虛鳴而響亮。”
四家中“沈”指沈鐐,是吳地斫琴家。《陳氏樂書》記載:“然斫制之妙,蜀稱雷霄、郭亮,吳稱沈鐐、張越,宵、亮清雅沉細,鐐、越虛鳴而響亮。”
唐代另一位皇族斫琴家李勉,字玄卿,其曾祖李元懿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三子。史載李勉“好古尚奇”,“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李勉歷任開封府尉、監察御史、河南少尹、京兆尹兼河南尹、廣州刺史兼嶺南節度觀察使等職,晚年入朝為相,任吏部上書、平章事。李勉為官清正,為一代良相。李勉善琴,著有《琴徽字議》、《琴記》。其中《琴記》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斫琴技藝,是斫琴學方面的重要吏料。百衲琴就是李勉創製的
三、宋代至清代斫琴名家
宋代的斫琴名家很多,北宋有朱仁濟、馬希亮、馬希仁、僧仁智、石汝歷等人,南宋金淵、金公路、陳亨道等,後期有嚴樽、馬大夫、梅四言等人。其中石汝歷著有《碧落子斫琴法》一書。《碧落子斫琴法》是宋代重要的斫琴學專著,書中記載了古琴因其斫製作過程中的面板、底板的厚薄的比例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的音聲效果,其書中云:“凡底厚面薄,木濁泛清,大弦頑鈍,小弦焦咽。面底俱厚,木泛俱實,韻短聲焦。面薄底厚,木虛泛清,利於小弦,不利大弦。面底皆薄,木泛俱虛,其聲疾出,聲韻飄蕩。面底相當,虛實相稱,弦木聲和。”(註:“木”指的是按音,“泛”指的是泛音,“小弦”即細弦,“大弦”即粗弦)。
元代斫琴名家有嚴古清、施溪雲、施谷雲、朱致遠等,其中以朱致遠最為著名。朱琴的仿製品很多,其拙劣者款識有刻為“朱智遠”或“朱制遠”者,不值一笑。
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萬隆、惠祥、南昌塗氏、錢塘汪氏、張氏五修。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張氏五修(即張敬修、張季修、張順修、張睿修、張敏修)。張岱《陶庵夢憶》極贊張敬修之斫琴技藝,稱其“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
南昌塗氏中名家有塗明河、塗嘉彥、塗嘉賓等,其中塗明河最為著名。塗氏之琴,音聲洪透,漆灰多用生漆調無名異,有異於別家。
錢塘汪氏,有汪舜卿、汪舜臣等人,其中以汪舜卿最為著名。汪氏之琴、其形厚朴、方整,音色清亮。
清代的文人墨客也有雅愛斫琴者,比如有清一代洋務派重臣張之洞(1837-1909 ,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張之洞的母親朱碧筠老夫人擅長撫琴,張之洞也從小受到影響,他不僅會彈琴,而且能夠斫琴,在當時的琴界是很有名的。
四、民國時期斫琴名家
民國時期斫琴方面的大家有楊宗稷、管平湖、徐元白。
民國年間的古琴大師楊宗稷(1863-1932,字時百)先生是一位斫琴大師,對斫琴之道造詣頗深,著有《琴粹》四卷、《琴話》四卷、琴譜三卷、琴學隨筆二卷、《琴余漫錄》二卷、《琴鏡》九卷、《琴鏡補》二卷、《琴瑟合譜》三卷,《琴學問答》等一卷、《藏琴錄》一卷。其後又整理《琴瑟新語》四卷、《琴鏡續問》一卷、《琴鏡釋疑》一卷、《幽蘭和聲》一卷、及《聲律通考詳解》一卷,後人合刊為《琴學叢書》。
民國時期至建國初期的另一位古琴大師、斫琴名家是管平湖先生。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清代名畫家管念慈之子),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大師、畫家。管平湖先生從小隨父學習古琴、繪畫,幼年喪父後,琴學師從楊宗稷,繪畫師從金紹城。解放前任教於北平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解放後受騁於中國民族音樂研究所任副研究員,專門從事於古琴研究整理工作。已成絕響的古譜《廣陵散》、《幽蘭》經他打譜後,又重放異彩,此外《大胡茄》、《小胡茄》、《獲麟操》、《烏夜啼》、《長清》、《短清》、《離騷》、《白雪》等琴曲也是經過管平湖先生打譜整理的。他還撰有《古指法考》一書。關平湖先生最初是在琉璃廠的一元齋學斫琴,後來進一步摸索、研究斫琴技法,其“大扁兒”琴即為管平湖先生自製。
五、解放後及當代的斫琴名家
解放後湧現出很多斫琴家,其中徐匡華、孫毓芹、田雙琨王燕喜、孫於涵、葉庭桂等人皆在斫琴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在斫琴理念方面,當代出現了傾向於創新、改變、改良的革新派,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山西的葉庭桂先生等,提倡積極效仿西方樂器的長處,大膽進行斫琴技術層面的創新,但總的來說進展並不順利,基本還是以遵守古制為主,大多只是在形制上做一些改動罷了,在技術層面做明顯改動的成功先例還不多。
另外當代還有傾向於崇尚古制、繼承並遵循古代先賢歷代相傳下來的傳統斫琴之道的復古派,復古派斫琴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唐山的王燕喜先生,他提倡嚴格遵守古制,反對在古琴結構和材料組成上刻意標新立異、無故創新。這從繼承古人經驗的角度講,是有一定道理的。
革新派和復古派都各有所長,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斫琴家們對古琴在材料組成和結構、形制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創新或改良的嘗試未嘗不可,但應慎重,不要輕易丟棄古人的成熟的經驗,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另外,孫於涵是一位既女斫琴家,也是一位古琴大家,這在斫琴史上是難能可貴的。
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古琴及斫琴文化漸漸傳到世界各地,相信斫琴界的未來會湧現出更多的新秀,斫琴之道會得到進一步的繼承、弘揚和發展。
2015年1月,古法斫琴技藝入選陝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法斫琴是指採用唐代傳統方式精工細作的一種古琴製作工藝,它是融匯文化、藝術、音律、美學修養和木工、漆工等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技藝。北琴古樸,南琴婉約,古琴製作自古就有南琴、北琴之分,古法斫琴技藝屬於北派。現實中往往存在南琴到了北方,琴體開裂,音色變質的問題。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理事長、古法斫琴代表性傳承人昭聞復原了元代後斫琴師因為音色和地域原因而放棄使用琴體裹布的工藝。這項被稱之為“裹夏布”的技藝,是保證古琴流傳上千年不變形不開裂的法寶,也是唐代古琴經歷千百年還可正常彈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法斫琴古法斫琴
斫琴師斫琴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