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琴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皇帝李亨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而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面大而厚的弧度。另外"大聖遺音"琴的銘刻,也是有別於普通的古琴的。而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聖遺音”琴與傳世的普通琴相比,這把琴的斷紋也是表現出時代的特點:看上去像大蛇腹紋,而在這些紋理之間又出現了若干細小的牛毛斷紋。很顯然這些斷紋是隨著漆質的老化而產生的。而且這把“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聖遺音琴
  •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院
  • 所屬年代:唐代
  • 肩寬:20.5厘米
  • 尾寬:13.4厘米
  • 通長:120厘米
  • :5厘米
外形,蒙塵經歷,名稱來源,流傳歷史,

外形

“大聖遺音”琴形制修長,作圓首與內收狹尾,相傳為“神農式”,梧桐木斫,髹栗殼色與黑色相間的漆,局部有跦漆修補,純鹿角灰漆胎,蛇腹斷紋中現小牛毛斷紋。通長 120 厘米,肩寬 20.5 厘米,尾寬 13.4 厘米,厚 5 厘米,底厚1厘米。圓形龍池,扁圓鳳沼,腹內納音微隆起。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4 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2 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16字,均埴以金漆,俱系舊刻,腹內在池之兩側有跦漆隸書款“至德丙申”4字。琴音松透響亮,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虬,銘刻精整古樸,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
【唐/大聖遺音.靈機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聖遺音

蒙塵經歷

這張“大聖遺音”琴為清宮舊藏,它何時被送入深宮,是否為明宮舊物?均已無從查考。被藏於南庫之中亦不知始於何時。這張琴沒有象其它琴那樣被放置於宮中的古董房或其它處所,而庋藏於珍品庫中,說明當年的皇帝確是把它看得很重的。然而它雖被重視於一時,卻終未能避免意外厄運。“大聖遺音”被發現時,竟然弦軫俱失,岳山崩缺,琴面灰白,被棄置於庫角的牆隅,已經不知經歷了多少寒暑。溥儀被逐出宮後,清室善後委員會入宮點查,見此琴之破敗狀況,未加深察,竟定為“破琴一張”,琴仍棄置於原地,繼續沉淪了二十多年。
1947年,這張所謂的破琴終於被當時在故宮古物館工作的著名文物鑑賞家王世襄先生所發現,知為中唐珍品,立即移藏於珍品庫延禧宮,並為它配上青玉軫足。後徵得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先生同意,於1949年請來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為之修理,經歷數日,竟將琴面的一層泥污水銹磨退得乾乾淨淨,漆面和金徽依然絲毫無損,並按照原來規格重新裝配上紫岳山,重現了這張唐肅宗李亨御製琴的廬山真面。從此這張唐代御製琴重新煥發出原木的神采,為世人所矚目。
大聖遺音

名稱來源

“大聖遺音”琴的銘刻頗有皇家之氣,也是有別於常琴的。什麼叫大聖遺音?就是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在《送楊寘序》中所說“舜與文王、孔子之遺也。”用這4字名琴,說明它的聲音是不同尋常的。4句銘文,前兩句是指琴音爽朗清澈,後兩句形容聲音猶萬籟沉寂中一聲突發的桐木爆裂之音,用以說明大聖遺音琴之不同凡響。大印“包含”2字,意謂琴音所具有的特點。

流傳歷史

天寶十四年(755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明皇奔蜀,太子李亨即皇帝位於靈武,改元為至德元年(756年),乾支為丙申,“大聖遺音”琴為李亨即皇帝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
由於“大聖遺音”琴的斫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故所作之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其渾厚感來源於琴面的弧度,弧度大琴面肥厚,氣度自然渾厚了。由於琴面比較渾厚,在琴之兩側、項與腰兩處向內收縮的部位,出現了厚逾兩側的不協調現象,從而影響到琴型整體的秀美,故將收縮進去的部位之上下邊沿加工做成圓楞,使邊側上下楞角向中間移動,在視覺上減弱了側面厚度的突出差距,在琴額之下,亦因琴面肥厚,採取了由軫池向外加工成斜坡形,以減薄琴額之厚度,所以這張唐代宮琴氣象渾厚而絕無絲毫蠢笨之感。
與傳世的常琴相較,“大聖遺音”琴的斷紋也表現出時代特點,在某些部位出現有較為寬大的斷紋,即大蛇腹紋,在大蛇腹紋之間又出現若干細小的牛毛斷紋。在這兩種斷紋的表面可以看到不同的現象:大斷紋已略有翹起如劍鋒,且露出點點白色顆粒及一絲鹿角灰漆胎,它是隨著漆質老化而先期斷裂出來的。而細小的牛毛斷則是隨後陸續發生的。南宋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講古琴時說斷紋是“愈久則斷紋愈多”,所指就是這種現象。
在文獻記錄中還沒有看到唐朝有專為宮延服務的永久性作坊的設定,那么,一位有名的技術工匠,他被徵召來為皇家製作,與平素的製作不可能沒有相同之處。這張至德無年的御製琴是中唐琴的標準器,以它所具有的各項特點,不僅可以準確地識別中唐時期的製作,且對於辨別盛唐與晚唐之琴亦具有莫大的參考價值。
琴為靈機式, 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栗殼,金徽玉軫,圓形龍池,扁圓形鳳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體蛇腹斷紋,中間細斷紋,額有冰紋斷。圓池上刻草書“大聖遺音”四字,池內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至德丙申為唐肅宗元年(公元756年)中唐之始,池兩側刻隸書“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台”十六字,池下有“困學”、“玉振”兩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青玉軫足,細鏤絛結及旋瓣花紋,為明朝所制。迄今已近一千二百五十年,傳世既久,琴之足孔四周漆多剝落,木質亦接近朽蝕。足端雖纏裹織物並嵌塞木片仍難固定。張弦稍緊,既有損琴背虞,幸好管平湖先生有安裝銅足套之法,為此王世襄先生特請銅器修復專家高英先生製作銅套並仿舊染色,再請金禹民先生鐫刻八分書題記“世襄、荃猷,鬻書典釵,易此枯桐。”十二字。又請管先生安裝銅足套於孔內,不僅天衣無縫,且琴音絲毫無損,效果極佳。管先生曾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彈五百年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神農氏唐琴,不僅琴名“大聖遺音”與此琴完全相同,漆色、斷紋、池沼、年款也絕為相同。因而兩琴應制於同時,出自同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古琴鑑定家鄭珉中先生認為此琴屬中唐之始,雷氏為宮中所造,應是唐琴的標準器。歷經千年,而未曾破腹大修,極為難得。
楊時百先生《藏琴錄》龍門寒玉一則稱“虞君得鶴鳴九皋與李君伯仁所藏獨幽及飛泉,錫君寶臣藏大聖遺音,武英殿陳列所長安之年制者五琴,池下皆有印方二寸玉振二字,絲毫不爽。西園主人因大聖遺音‘玉振’印上有方印‘困學’二字,定為鮮于伯機印,或‘玉振’亦鮮于樞印也。……皆鴻寶也。”表明此琴曾經為元朝著名書法家、詩人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收藏。上述五琴,管平湖先生都曾親眼所見,並且有彈撫多年者。
管平湖先生認為九德兼備當推大聖遺音,所謂九德兼備是指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九種美好音色、韻味於一器,是古琴最為難得。大聖遺音琴原為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所珍有,一九四八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婦“鬻書典釵,易此枯桐”,即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最佳的一枚,為王世襄先生母親遺物。經著名琴家汪孟舒先生介紹,從錫寶臣先生之孫章澤川先生手中求得。至今五十五年間,視同拱璧,除文革十年被抄家之外,不曾須臾分離。
著錄:梁白泉先生主編《國寶大觀》第415頁。
2011年5月22日,中國嘉德春拍夜場在北京國際飯店開拍。大聖遺音琴以1.15億的落槌價被買家收入囊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