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流傳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種古老而獨特的傳統民間音樂藝術,因表演中使用俗稱“鈲子”的特製銅質小鈸而得名,又因起源於該縣鳳城鎮岳村,當地民眾習慣上稱之為“岳村鈲子”。文水鈲子起源於當地古代祈雨儀式,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在演奏時用樂器模擬自然界中的風、雨、雷、電,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文水鈲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成了文水縣傳統藝術的名牌。

文水鈲子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水鈲子
  • 批准時間:2006年
  •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Ⅱ—64
  • 申報地區:山西省文水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獎勵榮譽,傳承價值,傳承情況,非遺信息,

歷史淵源

文水鈲子流傳於山西省中部文水及其周邊地區,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民間音樂藝術,因表演中使用一種當地人俗稱“鈲子”的特製打擊樂器銅質小鈸而得名,又因起源於山西文水縣鳳城鎮岳村,當地民眾習慣上稱之為“岳村鈲子”。
口述材料顯示,岳村鈲子原作為當地祈雨儀式音樂流傳。由於祈雨儀式在當地民眾生產、生活中的獨特地位,“鈲子”音樂一方面隨著祈雨文化代代傳承,並被當地百姓作為祭祀音樂,而保持其作為儀式音樂的莊嚴性;另一方面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
文水鈲子是先民與大自然、與命運抗爭的獨特表現形式,是根植於黃土地上的一種特有文化,因惡劣的自然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生活時常處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的悲慘境地。愚昧、無知使他們將豐收的一線希望寄託於冥冥的神靈,祭神祈雨自然而然地成為先祖們祈盼美好生活、追求國泰民安的一種活動。在古代祭祀活動中,除供奉祭品外,還要敬獻樂舞,以愉悅神靈。岳村鈲子是祈雨儀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文水有一座麻衣仙姑廟,供奉著一位神女——任靈巧。傳說靈巧乃龍女轉世,投生於桑村一任姓農家,因不堪忍受繼母虐待和反抗父母包辦婚姻,逃婚出走,由麻子地里騎一麻桿騰空而去,飛至汾陽石室山黃蘆嶺靈泉洞修煉成仙,世稱“麻衣仙姑”。成仙后的仙姑廣施甘霖造福百姓,文水人便想請仙姑回鄉。請仙姑回鄉需選拔18村民間藝術精品組成迎神隊伍。據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及廟中碑文記載,仙姑生於627年(唐貞觀元年)農曆七月二十六,每逢仙姑壽辰或遇旱災,文水人便“齋潔易服”,集18村的民間藝術精品,前往靈泉洞“求聖水,肩聖像而來”。每次盛典,因岳村鈲子是當地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載體,因此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與民間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動巧妙地融為一體。據清末《文水縣誌》記載,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4至8月文水境內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莊稼乾枯、土地荒蕪,久旱盼雨的文水人,為了擺脫這種狀況,於農曆的七月二十六麻衣仙姑壽辰之日,於全縣18個村組織了規模大、規格高的祭祀祈雨儀式,祭祀祈雨由縣令親自主持。當時迎祀麻衣仙姑的儀式空前隆重,文水鈲子作為傳統的祭祀祈雨的儀仗隊伍,所經之地的百姓熱情禮待,搶盡了風頭。仙姑廣施甘霖,造福桑梓,家鄉百姓為其築廟塑像,世代供奉。

藝術特色

文水鈲子的藝術特色是在演奏的聲效中,以錘猛擊大鼓表示驚雷,以錘輕擊鼓面表示悶雷。大鐃大鈸的“擦擊”聲模擬風的迴響效果,大鈸的“拋擊”模擬閃電的視覺效果,經雙手緊握捂擊,發出迅急的“鈲鈲鈲”之聲,好似傾盆大雨;小鈸從上而下退擊,發出“鈲鈲鈲”的聲響,好似瀝瀝細雨;雙手左右擦擊的聲響,又好似風中雨聲。演奏時,演奏者兩手滿扣鈸碗,控制餘音不使其擴散,使之發出清脆、明亮、悅耳如雨打芭蕉的“鈲鈲鈲”之聲。
文水鈲子音樂表演使用的樂器小鈸大鈸、大鐃、大鼓(雷公鼓),主奏樂器鈲子,造型別致、發音獨特,小鈸是銅質的,鍛錘製成,鈸碗大、鈸沿小是其特色,鈸面直徑約20厘米,鈸碗直徑約16厘米,重約0.8千克。因其樂器的不同組合、獨特的敲擊方法和演奏姿勢等呈現出獨特的音響效果。
演奏技法除擦擊、錯擊、挽抹、悶擊等幾種傳統技藝外,還有磨擊、滾擊、刮擊、半擊、邊擊、對擊、拋擊等幾種特殊的演奏技巧。拋擊尤其令人叫絕——大鈸手們不時將鈸一齊拋起以示閃電,然後再準確地接回手裡,無論拋起多高,落下來節奏始終不亂,驚險刺激,令人目眩。豐富的演奏技法,不僅生動表現了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更將人們無助、渴求、期待、喜悅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惟妙惟肖。
文水鈲子是一種多段體套曲結構的民間打擊樂,全套鑼鼓可分為三段,包括七個鼓點,形成結構嚴謹、完整統一的民間藝術珍品。經後世不斷挖掘整理,有《雷鳴電閃》、《烏雲翻滾》、《普降甘霖》、《喜慶豐收》四部樂章,富有豐富的藝術內涵。
隨著樂章的起承轉合,120名隊員交替組成方陣、圓陣、群花陣、四角陣、菱形陣等陣圖,並穿插二龍戲珠、雙龍出水、金龍擺尾等變化。這些畫面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鈲子小巧、靈便,是一對得心應手的舞蹈道具,演奏過程中弓步錯擊、跨步擦擊、劈叉跳擊、童子拜佛、丹鳳朝陽等舞蹈動作,適應鈲子的演奏技巧,展現樂章的豐富內涵。舞姿矯健灑脫,造型舒展大方,令人賞心悅目。

獎勵榮譽

時間榮譽名稱
1991-1995年
三次參加山西省“兩會一節”都獲得了金獎
1996年
參加全國職校運動會開幕式遊藝機節、廣州東方樂園會、河南開封民間藝術會,都奪得了最佳表演獎
1997年春節
赴首都參加全國鑼鼓擂台大賽獲兩項大獎“最佳聲響優勝獎”,全國名列第一;文化部授予“群星獎”
2001年
赴京參加全國優秀民間花會大賽獲“兩金一銀
2002春節
赴深圳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深圳分會場表演獲特別獎
2004年春節
在深圳為江澤民主席視察錦繡中華表演受到嘉獎
2004年10月
赴香港為海內外同胞演出名振華來
2005年
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傳承價值

文水鈲子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其風格豪放雄渾,粗獷奔放,古樸厚重,是古代勞動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縮影,傳承著華夏農耕文化的精髓。從鼓譜、表演形式、演奏樂器以及服飾、道具等多個方面考量,文水鈲子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厚積薄發的產物,是從中國農耕文化這一母體中脫生出來的、具有濃郁黃土風情的文化符號。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對研究當地祭祀文化、民間文化和風土人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對研究黃河文明、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的研究和音樂創作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傳承情況

文水鈲子以家族與師徒傳承為主要方式,以口傳心授的形式代代傳習,很多樂譜沒有文字記載,由兼職民間藝人組成的隊伍演出。隨著歷史的變遷,文水鈲子的功能也逐步發生著變化,從起源時的祭祀祈雨功能轉變為廣大勞動人民迎神賽社的民間藝術文化。
文水鈲子非遺牌匾文水鈲子非遺牌匾
文水鈲子的大部分樂器、道具有獨特性,其製作方法、材料、工藝很有講究。小鈸在打擊樂器中十分罕見,經過十年浩劫破壞,存世極少,並且殘破不全。其他樂器如大鐃、大鈸、大鼓等也面臨亟待搶救的狀況。同時,文水鈲子演出的組織是鬆散型管理,大部分藝人外出打工或改行謀生;藝術創新缺乏專業的支撐和動力,鈲子藝術日趨凋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水鈲子被廣泛運用,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了當地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影響逐漸從岳村擴大到了整個文水縣,成了“文水鈲子”。經過多年的恢復整理,文水鈲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成了文水縣傳統藝術的名牌。

非遺信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內容
項目名稱
文水鈲子
級別批次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
國發〔2006〕18號
批准時間
二○○六年五月二十日
類別
民間音樂
申報單位
山西省文水縣
審批序號
95
項目編號
Ⅱ—64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內容
項目名稱
文水鈲子
級別批次
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
晉政發〔2006〕46號
批准時間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類別
民間音樂
申報單位
呂梁市文水縣
審批序號
14
項目編號
Ⅱ-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