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孝經

文昌孝經

《文昌孝經》是道家從自身的自然宇宙觀出發,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載體的可貴,父母生育子女受盡辛苦,養育子女耗盡心血,子女應該體恤、孝敬父母,並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還可以獲得上天賜福科舉成功,乃至證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昌孝經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道家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出版人:琉璃廠東門內路南韞寶齋
文昌孝經簡介,影響,原文,文昌孝經教化與孝文化,

文昌孝經簡介

儒家有《孝經》,佛門有《地藏經》,而道家有《文昌孝經》。
《文昌孝經》是道家從自身的自然宇宙觀出發,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載體的可貴,父母生育子女受盡辛苦,養育子女耗盡心血,子女應該體恤、孝敬父母,並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還可以獲得上天賜福科舉成功,乃至證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
《文昌孝經》中說: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順;孝治一國,一國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經文中還特別對母親養育子女的辛勞做了歌頌:真誠一片結成慈,全無半點虛飾時,慈中栽養靈根大,生生不已自無涯。道家講究法自然,而孝正是自然萬物中的一種情感,烏鳥私情,羊羔跪乳,孝道是自然之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也被稱為道家的鼻祖。老子與孔子都是周朝時代的人,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道德的本源及禮樂制度。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惡行善的《太上感應篇》,其中說道:
太上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此,他教導人要正己化人。太上老君還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為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說行善之人起碼是孝悌都做到,這樣的人,人人都會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祿不求自來,凶事會遠避他,神靈會護衛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呂洞賓在《勸孝文》中說:“我能孝自無逆子。子能孝,子無逆孫,繩繩克繼,葉葉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父母能在孝順上給孩子做好榜樣,自然沒有不孝的兒子、女兒,兒女能孝順,自然沒有不孝的子孫。一代傳一代,這是最大的善事。這是最豐厚的利益了。
古代有一個人叫原谷,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他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裡,推到山上去,扔棄不管。他的兒子照辦之後回到家裡,還帶回來了那輛推車。原谷問他怎么不連著車子一起推下去,他的兒子回答:“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這個故事,就能說明“我能孝自無逆子”。
道家反對一切矯揉造作的情感,求取功名,宣傳大智慧、大覺悟、患得患失都是自己內心的天性被社會扭曲之後產生的情緒。但是孝順則不是後天強加於人的,而是人從出生開始就有的。道家的代表人物呂洞賓常常告誡道士:孝、悌、忠、信為四大支柱,不堅其柱而用心,掾瓦何能成得大廈?
南宋末年,蒙古大汗親臨主持了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禪宗曹洞宗劉秉忠、密宗那摩(國師)、八思巴(後被尊為帝師)等三百餘人和全真教道長張志敬的論戰,結果卻是道教慘敗。按照先前的約定,全真經書燒毀,數百座道觀也輸給了佛教。從此,道教走上了下坡路,風光不再。但一百年以後,出現了一個扭轉局勢的人物,他就是張三豐。張三豐在武當山創立一個三豐派,成為武當武功的創始人,也讓道教重新找到了昔日的輝煌。而張三豐本人就是一個孝子。
據歷史記載,張三豐在家裡排行第五。五歲那年患了眼病,雙目失明了。後來遇到一位道長,道長見他仙風道骨,就以治好他的眼病為條件,讓張母同意他跟著道長做弟子。調養半年之後,張三豐的眼睛復明。由於母親年事已高,張三豐還俗回家.後來參加了朝廷的官員選拔。得到宰相廉希憲的賞識,任命為縣令。上任才一年,因父母雙亡,無所牽掛,就離開了官場,潛心修道,遁入玄門。張三豐被視為道教的里程碑人物,而這樣重要的人物,是一位真正的傳統意義上的孝子。

影響

《文帝孝經》,據明代少保大學士耶浚仲所著《文帝孝經原序》稱:“宋西山真先生言是經……”語.可知其出現時間在宋代,作者不詳,該經托文昌帝君之口,勸導此人盡孝,全書分為六章,講述“父母育子之勞,曲盡其心;人子體事之懷,精悉其義,綱維至性,經紀民物,達自一孝,唯諸萬事。摯而加切,約而加詳,廣宣孝化,敷揚妙道,集眾教之大成,而創千古之子則也”。由此可見其書的主要內容在於向世人推崇孝道。該書認為,若世人能遵守孝道,就能夠“家國賀太平,放之充海宇,廣之塞乾坤,孝行滿天下,塵寰即帝京”。該書語言平實易懂,文辭優美,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歷來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

原文

【原文】
浩浩紫宸天①,鬱郁寶華筵②。文明光妙道,正覺位皇元③。振嗣恩素重,救劫孝登先。大洞④完本願,應驗⑤子心堅。
①浩浩:原意為水大的樣子,引伸為廣大無邊之意。紫宸(ch6n)天:道教天界名,為天神上帝所居之所。紫,古人認為的祥瑞之色;宸,即北極星所在,後借指帝王所居。《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云:“北斗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
②鬱郁:香氣濃烈的樣子。寶華筵(yon):沖仙的酒席。
③文:文化,禮樂典章制度。明,智慧。文明:即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水平。
正覺:佛的十種名號之一。佛教徒認為能夠洞明真諦而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為正覺。後被道教借用過來,指徹悟道的真諦而達到修道的最高境界。
皇元:皇天上帝,指證道後,位列仙班。元,善之長也,元為萬化之祖宗。皇,大。元皇:即指善之大者,在這裡也指文昌帝君。
④大洞。指至高無上之道。
⑤應驗:原來的預言或估計與事後的結果相合或得到證實。
【譯文】
廣大寬闊的紫宸天,香氣濃郁的寶華筵。文德輝耀的奇妙之道,體悟大道的人位列仙班。振興人們子嗣的恩澤向來都很重,而要想解救人們的災難禍患,應當從行孝開始。大道完成了人們的本願,文昌帝君提倡的孝道靈驗無比,人們應當信心堅如磐石。
【原文】
真君日①:乾為大父⑦,坤為大母③。含宏覆載@,胞與萬鏟。群類成遂⑥,各得其所。賦形為物o,稟理為人。超物最靈,脫離蠢劫。戴高履厚@,俯仰自若。相安不覺,失其真性@。父兮母兮,育我者宏。兩大生成,一小天地。世人不悟,全不知孝。吾今明闡,以省大眾。
①真君:道教對神仙的尊稱。此指文昌帝君,為道教中主宰功名、祿位的神,又稱文曲星。本是星名,即古代對南斗六星的總稱,最早稱為“文昌”。文昌宮中的諸星皆有其功能,貴相理文緒,司祿賞進士,司命主老幼,司災主禍咎。文昌諸星遂被星相家認為是主貴吉祥星辰,後被道教尊為主宰功名、利祿之神。《歷代神仙通鑑》稱其“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
②乾:《周易》之八卦之一,代表天。
③坤:《周易》之八卦之一,代表地。
④覆載:指天地養育及包容萬物。《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
⑤胞與:“民胞物與’’的略稱。指以民為同胞,以物為朋友。後以“胞與”指泛愛一切人和物。宋代張載《西銘》:“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⑥遂:順利成長。《韓非子·難二》:“六畜遂,五穀殖。”
⑦賦形:賦予人或物以某種形體。
⑧戴高履厚:頭頂天,腳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間。
⑨真性:人體生命的自然本性。
【譯文】
真君說:天為大父,地為大母。天地包容養育萬物,以萬物為同胞朋友。於是萬物都得以順利生長,各得其所。天地賦予形體以成就萬物,人秉承性理以成之為人。於是人能夠超過萬物之上,成為萬物之靈,脫離愚笨蠢物。人頭頂天,腳立地,俯察於下,仰觀於上,得以自然地順從其本性。人們如果安於現實,不知不覺,就會迷失自己的自然本性。父母生育我的恩情最宏大。天地與父母兩大,生成人身一小天地。世人不自省悟,完全不知道行孝。我今天清楚闡明,以警醒大眾。

文昌孝經教化與孝文化

無論是儒家、道家、佛教還是基督教,都對孝持肯定的態度,從社會的安定、個人的成長和人的本性來說,孝都是每個人從出生就開始面對的一個問題。孝的共識也可以看做是我們整箇中華文化的共識,可以說,中華民族是一個講孝道的民族。
“孝”本身是一個會意字。從耂,從子。“耂”字從土從丿,讀為“不土”,意為“不耕作”;“子”指“兒女”。“耂”與“子”聯合起來表示“放棄耕作,專心侍候老人”。田間耕作是古代一個農業家庭的主要生活來源,但家中老人生病也需要子女花費時間照顧。能夠捨棄生業專心侍奉老人就是一種孝。孝不應是一種子女的自我犧牲,而應是愛的藝術,子女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同樣應善待子女,而不是以孝之名去責咎子女,限制子女的自我成長與自我追求。
“教”字從孝從文,對普通百姓的教化,就是孝文化。今天社會的幾個大的問題,如誠信缺失、離婚率高等,從根本上說,與一個人在誠實、慎獨、寬容、自製等方面的修養是直接相關的,而要培養這些美德,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孝順。
我們知道,傳統的中國人成長的過程中,蒙學是必學科目,一個人在學會詩詞之前,先要念《論語》、《三字經》這些基本的讀本。而這些讀本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孝與仁。但是到了近代,由於戰爭、貿易、競爭等環境的影響,中國人幾乎徹底地拋棄了過去的生活方式,私塾完全被現代化的學校所替代,而傳承傳統文化的老師被訓I練有素的教師替代,孩子們所學的既有語言知識也有科學知識,獨獨缺少了傳統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加上現代父母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教育方法,不再要求孩子像過去那樣對父母之命畢恭畢敬,有的家庭鼓勵孩子直呼長輩的名字,覺得那樣更加親切平等,這些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種顛覆。本來,吸納新的文化,學習別人的優點可以幫助我們進步,但是在自我定位就模糊不清的基礎上學習別人的文化,或者是不假思索地直接拿來就用,也未必適合我們生活的環境。
當整個社會都面臨文化缺失、精神缺失的時候,能有一種堅定的信仰或者是為人的準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現在多元化的追求允許每個人都按照自己渴望的方向發展,要達成共識,回復到像過去一樣對帝王的崇拜時期的虔誠盛況已經不可能了,而唯有孝道是適合今天的社會,適合不同追求的人,適合不同成長環境和經濟實力的家庭的一味素神良藥。如果我們想要恢復真正的文化繁榮,想要成為“文化大國”,那么我們先要認識自己,定位自己。
著名的國學大師錢穆說,近代的國人“對滿清政權之不滿意,而影響到對全部歷史傳統文化不滿意”。這已成事實。傳統文化受到徹底地質疑,若全部傳統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對其國家以往傳統之共尊共信之心也沒有了。
以往傳統能夠贏得民眾共同的尊敬和信仰,這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來源。所謂團結,就是眾人齊心協力之意。“齊心”即思想統一,“協力”即行動一致,而“齊心”正是“協力”的基礎。凝聚力即指“齊心”的力量,凝聚力的本質就是思想意識的趨同性,或者說是精神追求。唯有整個民族有共同認可共同尊奉的精神追求,才能夠將一盤散沙變成一堵堅固的長城。
從中國的第一本史書《尚書》至今,中國歷史沒有缺少過記載,更沒有出現斷代。雖然江山不斷更換君主,但他們都遵照前代的傳統,繼續修史、為政。從井田制到一條鞭法,任何制度的改革都是在前一朝的基礎上調整和完善的。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將傳統保存得最好的一個國家,在我們的傳統中,很多道德上、生活上的制度都是有章可循的,追根溯源,可以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對傳統的認可和信任。就像錢穆所舉的例子:譬如我們講考試制度,這當然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傳統極悠久的制度,而且此制度之背後,有其最大的一種精神在支撐。但孫中山先生重新提出這一制度來,就不免要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因為清代以後,考試制度在中國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信念也早已打破了。我們今天要重建考試制度,已經不是單講制度的問題,還得要在心理上先從頭建設起。換言之,要施行此制度,先要對此制度有信心:如在清代兩百多年,哪一天鄉試,哪一天會試,從來也沒有變更過一天。這就因全國人對此制度,有一個共尊共信心,所以幾百年來連一天的日期也都不搖動。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壓迫,而是社會上有一種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當知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如此。
我們並不是沒有傳統,但是如今似有還無,傳統等待著從故紙堆中走向普通人的生活。孝道文化.也需要重新被拿出來學習和研究,走進我們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中,重新成為我們真正身體力行的一項文化,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環境的大氣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