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復苗族土家族鄉

文復苗族土家族鄉

文復苗族土家族鄉是重慶市武隆區下轄民族鄉,位於武隆區東部,與彭水縣靛水、高谷、潤溪三鄉接壤,距縣城36公里,幅員面積109.9平方公里,轄6個村42個農業社,2437戶,9445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698人,占總人口的39.3%),含漢、苗、土家、布衣、蒙古、黎、仡佬、仫佬、維吾爾族等9個民族。境內山高坡陡,溝豁縱橫,屬典型的中山河谷地形,海拔600至1300米不等,耕地面積14317畝,森林面積11700畝。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交通便利,通訊便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復苗族土家族鄉
  • 行政區類別:民族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重慶市武隆區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8500
  • 地理位置重慶市武隆區
  • 面積:109.9平方公里
  • 人口:9445人
  • 方言:西南官話-成渝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機場:仙女山機場(在建)
  • 火車站:武隆站
  • 車牌代碼:渝G
  • 耕地面積:14317畝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

歷史沿革

文復鄉原屬彭水縣第三區,1949年11月解放,1953年5月成立中共文復鄉支部委員會,隸屬中共彭水縣第三區委,同年10月劃屬中共武隆縣第七區委員會,1957年8月成立中共文復鄉總支部委員會。1958年10月建立文復鄉人民公社,改中共文復鄉總支委員會為中共文復鄉人民公社總支委員會。1959年4月成立中共文復人民委員會, 1971年10月經中共武隆縣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批准,重新成立中共文復人民公社委員會, 1984年1月改文復公社為文復鄉,同時改中共文復人民公社委員會為中共文復鄉委員會,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將原天星鄉整體併入文復鄉, 1998年11月恢復鄉鎮,又將文復鄉分為文復、天星兩個鄉。2003年10月鄉鎮建制調整,再次將天星鄉整體併入文復鄉,2004年村社規模調整,將原來的12個村76個村民小組調整為現有的6個村42個村民小組(同時原雙山村炭坪子村民小組整體劃入江口鎮管轄),2009年1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為文復苗族土家族鄉,機關駐地蘿蔔埡。

行政區劃

文復苗族土家族鄉幅員面積109.9平方公里,轄興隆、楠木、高隆、西山、漆樹、銅鑼等6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2011年,文復苗族土家族鄉域內共有人家2505戶, 共9387人,其中農業戶數2449戶,農業人口9133人。全鄉少數民族人口3698人,占總人口的39%,含苗族、土家族、布衣族、蒙古族、黎族、仡佬族、仫佬族、維吾爾族和漢族9個民族。

經濟發展

文復苗族土家族鄉是個傳統的農業鄉,有耕地面積36866.46畝。原319國道橫貫境內,村村通公路,通電話,交通便利,通訊便捷,海拔在600米至1300米之間,屬中山河谷地形,立體氣候明顯,適宜各種動植物生長,甜柿、山羊、生豬、花生、土雞、洋芋等是主要的農副產品資源,烤菸是我鄉的支柱產業,常年種植面積7000畝左右,同時燕子背林場和方解石資源具有開發潛力。

民族文化

嫁娶解放前,年輕人婚姻都由父母包辦,聽信媒妁之言,早婚普遍,十二三歲結婚,十四五歲生子,近親婚配視為理所當然,同姓開親則是大逆不道,男女抗婚往往釀成悲劇,寡婦再婚倍遭歧視。
舊式一場婚姻,名目繁多,媒人三回九轉撮合,一經雙方同意,男方則備大禮“燒香”(訂婚),此為赤繩繫足,一二年後擇日結婚。婚時男方由兩小青年送梳妝用品至女方“關寄”(即報信打前站)。隨後由媒人帶路,“押禮先生”(男方的領隊)帶隊,一行三五十人攜彩禮、抬花轎、吹嗩吶、敲鑼打鼓迎娶(新郎不去)。女方在婚日頭晚,新嫁娘“哭嫁”,訴說父母養育之恩及離別情意。出嫁日,押禮先生交禮後,嫁娘頭頂紅蓋帕(蓋頭),身著紅裝,由長者攙扶跪拜祖宗、父母之後上轎。轎至男方,有“回車馬”、“拜堂”、“交杯坐床”、“叩拜族戚長輩”、“回門”等禮儀。完婚後,男方以“媒腿”(豬腳腿肉)、燒酒、食糖等重禮酬謝媒人。
解放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實行一夫一妻,禁止重婚納妾童養媳,禁止干涉婚姻自由,婚姻建立在相互了解與互相愛慕的基礎上,結婚不送彩禮,不坐花轎,不辦酒席。70年代,舊規矩在農村變相出現,“燒香”改為送小禮,叩拜祖宗、父母改為行鞠躬禮。到80年代,隨溫飽解放又颳起攀比風,普通農戶嫁女陪奩,動輒是大櫥碗櫥中櫥,大櫃小櫃,大桌小凳和十床八床被子;男方花三兩千元的彩禮,辦三五十桌筵席已不是少數。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逐漸喜事新辦,近些年,迎娶多用彩車,請樂隊(也稱號隊),一行幾十人,一路高歌,逢場過往人多的地方,迎親者要強迫新郎或背或抱摟著新娘、伴著各種醜態過,場面好不壯觀,以吸引更多人看熱鬧,帶給大家歡樂,共同分享其新婚喜悅。
喪葬人死後,鄰里族戚聞訊趕赴喪家弔喪,協助料理喪事。入棺之時,喪家對其子孫及其他晚輩施以1、5、7、9尺不等白布作“孝帕”。殯葬時敲鑼打鼓、鳴放鞭炮,入墓穴後蓋棺定位,壘石砌墳。民國時期稍寬裕的喪家要給死者做三五天道場,超度亡魂。解放後喪事從簡,不做道場,不燒紙。“文化大革命”後,道士先生以政策放寬為護身符,以受人之請為遁辭,重操舊業,從悄悄小乾到放肆大幹,喪家不惜錢財邀道士對死者超度,幾天幾夜法事,鬧得左臨右捨不得安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逐漸興起喪事新辦,移風易俗,近些年,喪事也請樂隊(也稱號隊),扎花車,唱歌跳舞,以寄哀思。
喜慶
1、 祝壽
人進入中年後,逢“滿十”生日,遠親近戚、左臨右舍攜禮前往祝賀,至親好友常以壽彩、衣、鞋相贈,燃放鞭炮,晚輩向壽者作揖拜壽,主人設宴招待,俗稱“生期酒”。解放後,50、60年代,此俗一度收斂,主要既不聲張,他人也無趣湊興。70年代以後復興此俗。
2 、建屋
舊時,建房開工、上樑、竣工幾個日子,親朋要送禮相幫。上樑時,掌墨師丟拋梁粑給人們,主人向掌墨師封“利市錢”,以討掌墨師說幾句吉言。有時人們還送以“喬遷大紅喜對”,主人客人在興旺發達的氛圍中接待、道賀。解放後,建房中的那幾個工日仍比較莊重,但一般不搞外排場。
3、 分娩
婦女生孩子,叫“坐月”,左臨右舍稱其為“月母子”,孩子出生後,丈夫根據孩子性別,分別以公、母雞去丈母娘家報喜。岳母帶準備好的嬰兒衣服、帽子、襁褓和雞蛋、掛麵、大米等來到女兒家“送飯”,侍候產婦。期間,左臨右舍、親朋好友也有“送飯”的,以示祝賀。產後三日,叫“打三朝”,家中要找一些草藥熬水給嬰兒洗澡,剃去頭上的胎髮,並向來客或鄰居分送紅蛋。80年代,婦女坐月,親朋都以禮品相送,滿月時,主家設宴酬謝,人們稱之為“滿月酒”,現在也在興起整“百日酒”,即當孩子出生滿100天時,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以求孩子長命百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