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傳播

文字傳播讓異時、異地傳播成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傳播的廣度和範圍。以往的語言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心記腦存,既不能“通之於萬里,推之於百年”,亦不能保證信息在傳播中不被扭曲、變形、重組和丟失。因此,“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文字的發明及其套用於文獻記錄,可謂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大創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它一方面引導人類由“野蠻時代”邁步進入“文明時代”,另一方面從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闊上實現了對語言傳播的真正超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字傳播
  • 作用:提高了傳播的廣度和範圍
  • 優點:讓異時、異地傳播成為了可能
  • 出現時間:中國氏族社會
特點,起源和發展,中國文字傳播,

特點

文字與語言的不同在於,它基本是一種改變了的語言形式,使聽覺符號轉變為視覺符號,使語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文字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世界,它的功能體現在歷史性上,即使時過境遷,以文字表現的世界可以較長久地明確記錄或報導歷史上的信息。傳播的文字作為一種媒介,由於帶有更為明確的傳播目的,因而相對語言的使用,要認真和嚴肅得多。
文字傳播讓異時、異地傳播成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傳播的廣度和範圍。以往的語言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心記腦存,既不能“通之於萬里,推之於百年”,亦不能保證信息在傳播中不被扭曲、變形、重組和丟失。因此,“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文字的發明及其套用於文獻記錄,可謂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大創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它一方面引導人類由“野蠻時代”邁步進入“文明時代”,另一方面從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闊上實現了對語言傳播的真正超越。語言是口頭傳播的技術延伸,特別是視覺系統的延伸,從此人類的傳播活動擺脫了本能,進入了技術傳播時代。文字是異地傳播的主要媒介。中國豐富的文學遺產中描述文字傳播的比比皆是,例如罄竹難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唯恐說不盡,臨行又拆封;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等。文字和書信對古人來說是跨越時空的唯一媒介形態,中國語言中流傳下來的這些關於文字和書信的詩句表現了再現媒介系統的巨大價值和曾經的不可替代性。延時人際傳播過程的要素有三個,即傳播者、受傳者和媒介(繪畫、文字、紙張、印刷機、油墨、郵政系統和時間等)。

起源和發展

單單就傳播來講,傳播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誕生的那一天。人類的傳播活動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語言產生後的漫長歷史中,人際交往、生產勞動和生存鬥爭中,人類的遠祖們又學會了把聲音同發出聲音的人分離開來並加以保存的技術,這就產生了文字。文字的史話是從象形再現發展到語音系統,從用圖畫或文體化的繪圖表達複雜的概念發展到用簡單的字母示意具體聲音。最早出現的記錄信息以便以後重複看的嘗試,是在石頭上的精細描繪動物和捕獵場面,這就是最初的媒介
最初採用文字的時間大致是在公元前四千年,文字是不只在一個地方形成的,是在若干可見物的幫助下經過反覆摸索產生的,而且毫無疑問是從較老的畫圖經驗中演變出來的。迄今所知,除了人之外,任何動物都無法在沒有幫助的情況畫出它們周圍環境的圖像,法國南部、撒哈拉沙漠深處和澳大利亞土著人居住地區這些彼此相隔遙遠的地方,都發現過畫著獵人和動物的極其美麗的畫。許多這樣的畫必定有巫術目的,它們起到圖騰的作用,或者是要確保那些畫在洞壁上的動物也可以在狩獵場上得到。有些畫也許是記載了當時的偉大成就,有些畫則可能是那些不知名的古時偉大畫家想把他們看到的周圍美景畫出來而留下的。不論這些畫是為了什麼目的,都可以認為它們是最早的書寫形式的傳播。
正如語言是由於感到有必要把各種事件和經驗抽象化而產生一樣,文字也一定是由於感到有必要把圖像抽象化以及使語詞符號比別人能聽到的轉瞬即逝的幾秒鐘持續更長時間而產生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顯然曾經試過許多辦法。把繩纏繞在手指上提醒自己要做某件事的習慣,追溯到幾千年前人們結繩計數記事的年代。例如,波斯王大流士給他的指揮官們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並對他們說:“愛奧尼亞的男子漢們,從你們看見我出征塞西亞人那天起,每天解開繩子上一個結,到解完最後一個結那天要是我不回來,就收拾你們的東西自己開船回去……”。正如我們在地上打下界樁標明某種開採權一樣,古代的人也利用石頭或木頭(而且上面往往還有標誌)來表明他們士地的界線。石頭被用來標明太陽投影的最北點和最南點,並且在岩石上劃道來計算太陽和月亮周期的天數。於是就制訂出日曆。而語詞符號顯然是利用了這些計算標誌和圖畫。
由於文字是人與人之間有了頻繁的往來和接觸之後出現的,又由於許多口頭語言直至今始終沒有發展成它們自己的書寫語言,所以文字的種類要少於口頭語言。儘管如此,書寫語言像口頭語言一樣,不僅反映人類接觸的頻繁程度,更重要得多的是,還反映各種文化是怎樣產生的。甚至全世界文字型系的基本劃分,如大概源出於中東肥沃的新月地帶和傳播到西方世界的符號——音節體系,以及源出於亞洲東部井在中國日本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傳播的單字——表意字,也反映了文化上的差異。

中國文字傳播

早在大約五千年前的中國氏族社會,人們已經使用符號和簡單的文字,到了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的殷商奴隸社會,中國的文字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甲骨文的總字數已達四千六百多個,能夠較為準確地表達思想感情和反映客觀事物,但是由於甲骨文被掌握在少數巫師和貴族手中,尚未用於傳播新聞。

從周代到春秋戰國,新聞傳播仍然主要靠口頭,不過烽火報警在傳遞軍事信息上發揮了特殊作用。《史記?周本記》中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說明此事至少在周代已經出現。此外,這時文字也已用來傳遞信息,不過範圍很小,《詩經?小雅?出車》有“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的句子,說的是周代大將南仲帶兵抵禦儼猶,勝利歸來的途中又擔心周王寫在竹簡上的緊急軍情和討伐敵人的命令再來,實際上不久就真的來了。春秋戰國時代,文字主要用於王侯大將私人間的信息溝通上,如《晏子春秋》所記齊景公說的“昔我先君桓公,予管仲狐與谷,其縣十七,著之於帛,書之以策,通之諸侯”,是說齊桓公對輔助他完成霸業的國相管仲給了許多賞賜,記錄下來只通報給諸侯,沒有向大眾傳播,還不具有新聞傳播的意義。
把文字作為面向民眾的新聞傳播是從秦代開始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併六國,建立了封建集權的大帝國,實行了“書同文”的政策,即以筆畫比較簡單的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標準文字。從此結束了六國文字異形混亂的情況,基本消除了用文字向全中國發布政令和傳播新聞的障礙。
秦代向全中國發布新聞的傳媒是皇帝的詔書,如公元前221年捺印在陶製量器上的秦始皇的一篇詔書就是如此:“二十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絡,法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①它傳播了全國統一。贏政稱皇帝和統一全中國度量衡的信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陶量器上的這份詔書竟是用戳子印上去的,一個木戳四個字,十個恰好合成這篇詔書,這種活版排印技術加速了這條新聞在全中國的廣泛傳播。
漢代繼承了秦的傳統,朝廷也是以詔書形式向地方發布官方新聞,例如元狩中期(公元前125年前後),漢武帝把漢代開國功臣蕭何的孫子蕭慶封為趲侯,享受趲縣2400戶人家的賦稅供俸。與此同時漢武帝還給自己的“秘書處”即御史府下詔將此事“詔告天下,令明知朕報蕭相國德也”②。這份詔書新聞與上述秦的詔書新聞比較,可以看出除新聞事實外,還有更加明顯的宣傳目的。漢代的地方行政機構是中央下設的郡、縣、鄉。亭等組織。地方的軍事機構是督尉府及下屬各級機構,御史府把官方文書經過郵驛發到郡後,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郡守即按軍民兩大系統抄發給都尉府和縣衙門,然後再由他們轉抄下發,由於抄發的數量較多,所以抄傳的內容多為摘要。
[2] 中國新聞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